今年,為自己設定一件練習的事

今年,為自己設定一件練習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章搭配音樂推薦:帶我去找夜生活-告五人
若你正在閱讀我的文章,期待你能在閱讀時,同時播放我所推薦的音樂;音樂成為我的力量,也希望同樣將這份力量交付予你。
raw-image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我不會形容自己有邏輯、或是一個懂得思考的人,但這兩個特質同時是我渴望擁有的特異功能。

在畢業以前,我們什麼都不會很正常,別人和自己都願意給一些時間去成長,而越長越大,我們似乎對於學新的能力會有很多的不相信在裡面,可能是來自於

  1. 時間不夠
  2. 這個年紀在來學這些來得及嗎?
  3. 學這個真正派得上用場嗎?
  4. 好像非要跟工作綁在一起學得才有意義

對我來說,要擁有一項能力,我必須先從模仿、撰寫逐字稿、背下來,並演示過好幾遍,甚至是請教前輩,才有可能將一個新的技能或是知識學起來,可能也是這些笨方法,慢慢訓練思考力與邏輯力,而這兩個形容詞開始長在自己的身上。

想看大家分享關於我的『練習』,我從2012開始,每一年都會設定一件要練習的事,而那一件事通常是:我不擅長或是身上沒有擁有的特質。

我想邀請大家,一起來為2021年設定「一件事」來「練習」。

沒錯,就是一件事,我們有許多想要的目標都想要達成。
而不擅長的能力,就是需要給它時間才會長出能力、實力與力量。

以下是我每一年為自己設定練習的一件事

photo by missfafa

photo by missfafa

2012年練習「給」,

凡是付出,別人有需要就給予,不求回報。

2013年練習「愛」,

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是來自一句聖經的話「要愛不可愛的人」,我那一年都告訴自己連遇到不可愛的人都要愛,這真的不是一個容易的事,從中理解了每個人喜歡被愛與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也接受了自己原來也有一些真的不想愛的人。

2014年練習「陪伴」,

我喜歡獨立做事,不喜歡陪別人的人,以前總覺得浪費時間,當年我所設定的功課是練習「陪伴」他人。我才曉得我也不這麼愛陪伴自己,總是讓自己忙於工作,一旦時間空了下來,反而不知道怎麼陪伴自己,更是覺得空虛。

2015年練習「成為自己」,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自己也是。對我而言,定義「成為自己」比較像是我有沒有活在自己所期待的樣子裡?也開始認識自己的價值觀,開始有了很多的對話在裡面。

2016年練習「閱讀與寫作」,

從小我們家就是一個沒有課外讀物的家庭,沒有養成靜下心來閱讀的習慣,開始練習後,發現閱讀可以幫助自己思考,甚至是在書本裡作者對自己的提問,也是讓自己跟自己有一個對話的可能。
PS:這一年的我,是沒有進行任何「寫作」的。

2017年練習「 」,

沒錯,就是空白沒有設定,其實那一年我都在談戀愛啦,哈哈哈

接受人生的空白,接受原來那些我很想要,其實沒有一定要
在紀錄每一年的練習的時候,倒是有一個發現:並非該年度都能練習到位,很像是今年決定要練習這件事,該年度就是一直在面對,過程中極度痛苦和爭扎,但定義是「練習」,因此也不期待要立刻做得很好或是苛責自己沒做好。隔年度或是兩年後才發現,這件事的能力開始慢慢長在自己的身上。
有了這些過往練習痕跡,對於設定下一件要練習的事就更躍躍欲試,更期待著實踐後的自己。

2018年練習「把想法寫下來、學習少,但是更好、慢慢來」,

不管是在工作上、講話語速上,都相對別人來說是快的、效率高的,想要完成很多事,想要的很多,卻做到的很少,有了該年的設定,都幫助我發現原來「慢就是快」。

2019年練習「先完成自己的事,再完成別人的事」,

身為一個責任感重的人,盡力的使命必達到位,開始也希望我的使命必達也能用在對自己的承諾上,因此設定了我在完成他人的事前,先完成自己的事,也帶動我要先討好自己,再討好他人。

2020年練習「幽默感」,

這個形容詞絕對不會在我身上有的,我的朋友都說我對每一件事都太認真或過份嚴謹,讓自己有不少事都易糾結或想不通,我開始練習人生需要有一些走鐘的事也沒關係。

至於我的2021年要練習些什麼呢?

2021年練習「送禮物」

送禮物的定義不見得是一份實體的禮物,可能是好好的寫下一份感謝的卡片,或是用心的準備一份重要的聚餐,或是給予對方需要的協助與幫助,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新的年度在為自己在乎的人,在重要的日子,重要的關鍵時刻,為對方準備一份禮物。

邀請大家一起在新的年度,一起設定「練習一件事」,讓這些能力、特質都能逐步變成自己的超能力。

若你願意與我分享你的2021練習的一件事
也歡迎留言至方分或私分享至LINE@: https://lin.ee/mCOZyuQ
我會利用空檔時間,再回饋給您。
avatar-img
法法小姐的沙龍
11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法法小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我想談談的主題是「愛情」,在面對職涯的選擇上,往往也會因著有沒有伴侶而改變某些決定,這麼說的意思不是指說,我們沒有主見被牽著走,而是當我們可能會經歷不同的四個階段,去了解職涯與愛情之間的選擇題。
我不再追求只『應該要做的事』,而是『我想要做的事』 每件想做的的事,都有自己的理由 相反的,不做的事,「不再是別人不認同」,而是有著自己拒絕做的理由。
沒有思考或重覆的來回檢視自己的書寫,我想我們是很容易照著別人的人生羅盤走,我們不是被別人的鼻子牽著走,而是我們無意職的走著走著才困惑,心想:「我為何會走到這裡」、「我沒有想要這樣子的生活」、「這不是我要的啊」。
很多人都太講求我所付出的時間、金錢都要能確定有結果才願意付出,通常會用「沒有耐心、急性子」來形容,我現在會說,我們沒有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沈澱、去思考,也亦或者我們沒有知識去判斷每一份選擇。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要有策略的,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有策略而這麼說,而是有許多跌撞與嘗試的親身經驗,與你分享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你可以準備與思考的事。
擅長的技能,不代表喜歡。怎麼說呢?就拿我的例子來說,我做得來業務的工作,可是我卻不喜歡80%的工作時間在使用這個能力,若只有10%那就還好,而我開始在探索,哪些技能是我一直擅長又想一直使用的技能,也代表我愈能樂在工作其中。
今天我想談談的主題是「愛情」,在面對職涯的選擇上,往往也會因著有沒有伴侶而改變某些決定,這麼說的意思不是指說,我們沒有主見被牽著走,而是當我們可能會經歷不同的四個階段,去了解職涯與愛情之間的選擇題。
我不再追求只『應該要做的事』,而是『我想要做的事』 每件想做的的事,都有自己的理由 相反的,不做的事,「不再是別人不認同」,而是有著自己拒絕做的理由。
沒有思考或重覆的來回檢視自己的書寫,我想我們是很容易照著別人的人生羅盤走,我們不是被別人的鼻子牽著走,而是我們無意職的走著走著才困惑,心想:「我為何會走到這裡」、「我沒有想要這樣子的生活」、「這不是我要的啊」。
很多人都太講求我所付出的時間、金錢都要能確定有結果才願意付出,通常會用「沒有耐心、急性子」來形容,我現在會說,我們沒有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沈澱、去思考,也亦或者我們沒有知識去判斷每一份選擇。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要有策略的,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有策略而這麼說,而是有許多跌撞與嘗試的親身經驗,與你分享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你可以準備與思考的事。
擅長的技能,不代表喜歡。怎麼說呢?就拿我的例子來說,我做得來業務的工作,可是我卻不喜歡80%的工作時間在使用這個能力,若只有10%那就還好,而我開始在探索,哪些技能是我一直擅長又想一直使用的技能,也代表我愈能樂在工作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