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理性》,讀書會紀錄(1)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感謝「學習者向前走」的邀請,讓我主講《偽理性》的讀書會。
其實我的專業領域完全在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算是稍微熟悉而已。對於這本主要談二十世紀歐陸哲學的書,在哲學概念或理論方面,不少人都能說得比我深入。但就我和學生討論的經驗,閱讀此書的作用,更像是從哲學角度來反省資本主義思維與文化。
在我看來,資本主義以追求最大生產力為目標,這常常忽略了人類的精神需求,但也有人說,它跟這些需求不見得互斥。這之中有太多東西值得討論,尤其資本主義的類型與運行好壞,常被認為是貧富差距擴大、政治經濟動盪的深層因素。
如果從反省資本主義出發,視角其實可以遠超出哲學,也可以在同一大趨勢之下,看出哲學如何和其他學科碰撞。在我看來,這對應到哲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使舊傳統銜接上新時代。
本書的核心論點之一,是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強的孤獨、疏離與焦慮感,是科學思維、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共同導致的結果。若回到人類智識自身,則這一切可說是理性的誤用與窄化。
我試著從另一角度來解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人類生活品質迅速提升,這主要得力於兩大類科技的普遍化,也就是石油與電力。
(換句話說,這之前的技術進展,對中低階層的民眾沒有太多正面影響,有時甚至負作用,因為機械取代了工作職位。)
不意外地,有種「我們是超級文明」的信念慢慢成形,具體展現為科學至上論、科技樂觀論等等,簡而言之就是理想社會指日可待,不久後人們就可以工作更少但過得更爽。
許多人認為,正向循環會逐漸增強:科學開發出更多資源與原理,技術讓人們過得更好,也更能更樂意消費,而科技驅動了經濟發展後,經濟再回頭來投資科技進步。
然而,二十世紀出現了超級堅強的反例,就是兩次世界大戰。如果一切都正在變好,而且總是會更好,為什麼還會有大戰?其他損失先不談,俄國在二戰少了10%人口,德國則少了8%,為什麼科技和經濟無法避免這種等級的災難?
事實上有人指出,科技加經濟的正向循環,需要煤炭、鐵礦、石油等資源支持,也需要可以銷售各種工業產品的市場。歐洲列強拿了美洲、美洲的資源,運回本國製造,再銷售到亞洲去,這種循環有其極限,因為資源和市場有限。
簡而言之,只要大家還想國力更強、物質更多,遲早就要為了爭奪而打仗。納粹突襲蘇俄、日本突襲珍珠港,都是因為這樣的思維。
按此觀點,兩次世界大戰雖然有很多政治情勢方面的原因,但都是觸發因素而非結構因素。或者乾脆說,世界大戰必定發生,只是遲早問題。只要接受這個觀點,就算你不全信,也會對科技進步和資本主義產生強烈懷疑。
這是思想背景的部分。之後,由於書名是偽理性,我花了點時間講情感與理性的對舉、工具理性與實踐理性的分野,以及極端工具理性所會造成的物化與異化。隨著後面章節理論成分越來越高,先弄清楚這些概念應該有必要。另外就是,物化與異化的形成機制,可能和當今社會精神病比例的節節升高,有某種程度的連結。
在討論情感與理性之間的關係時,想到一個從前沒深思過的論點,那就是同理心算不算是情感。一般而言,大家會覺得同理心算是道德情感或道德直覺的一種,但就我個人的理解,康德似乎刻意要把同理心說成一種公式、機制或程序,從而弱化它的情感面,並將其納入實踐理性當中來理解。
牟宗三就比較有趣了,他直接就承認這是情感,而且情感也可以導出真理,當然前提是這種情感可以透過自我修養而道德理性化。事實上,正是因為情感能夠道德理性化,牟宗三才判定儒家「道德的形上學」遠勝康德。(但我當場沒提到牟宗三,這部分離原本的脈絡有點遠)
最後在回饋時,我發現每個人對於讀書會的期待各有不同。有人是對準了物化、異化該如何解釋如何解決,有人是單純想多接觸點哲學,有人是喜歡哲學史知識與概念分析,有人是想多聽哲學對類似現象與案例的分析...
原則上,如果每次讀書會都能涉及這些要素,內容應該就會相當豐富多元了。有些書會說,同一概念應該用不同形式(定義、圖示、譬喻、案例等都算)講三次,才能確保所有聽眾都大致聽懂;用在哲學概念上,大概就是把它和其他三個概念(最好是一般人相對熟悉的)之間的關係講清楚吧,譬如重疊、互斥、互補、何時一致何時不一致等等。
此外,在場唯一一個體制內的高三學生說,申請科系是物化(把自己包裝成商品給甄試委員挑選),準備指考是物化(把自己當成是純粹考試機器),我覺得還滿精準的...
內湖,陰,2021030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宜蘭高中,課程紀錄(1)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中女中,知性寫作紀錄(1)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哲學思辨,需要執行目標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宜蘭高中,課程紀錄(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臺中女中,知性寫作紀錄(2)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鮪魚玉米吐司~是省錢,還是花更多?鮪魚玉米吐司是讓人省更多,還是花更多?
Thumbnail
avatar
玲禾
2024-06-03
【委托者與畫師的百年難解之題】偉特塔羅的説明書與卡牌對不上?這是偉特塔羅卡牌誕生背後的故事,畫師帕梅拉受到委託繪製,但最終與委託者偉特的意見分歧,影響了牌義與圖像的對應。這對於想要深入瞭解塔羅的朋友來說,可以透過學習埃及和希臘神話直接套入這套牌裡,或者背誦書中的牌義。
Thumbnail
avatar
兔仔Mina Yimini
2024-06-02
偽意義(趨勢篇)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avatar
Fornik Tsai
2024-05-31
偽討論區~好文分享!滿滿乾貨哦! 方格子聊聊 X 廣告分潤:廣告變現是 vocus 自打臉?跟 Premium 哪個比較賺?直播精華一次看! 這是官方的文章,個人覺得專業度爆表! 本來我應該要發討論區的啦!因為這樣比較好釘選。但大家知道的嘛!現在討論區沒法發文,所以我就放文章囉~ 另一篇!也是我強力推薦,乾貨滿滿! 讓我
Thumbnail
avatar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4-05-30
偉大的成就往往源自微不足道的小事由內而外才是治本之道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舒適,並擁有盡情享受的自由,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唯有先取得財富自由,我們才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讓自己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成功,與我們人生的悲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其掙扎過活,我們更嚮往的是不被工作、時間、固定的薪水支
Thumbnail
avatar
Citta 心的小老師
2024-05-28
我們對科學的無上推崇是真理還是迷信?自由人文讀書會《偽理性》系列現代人對科學無比的信任與崇尚,甚至人們對科學的崇拜已經有些偏離了科學原初的精神,成為一種迷信。 我們認為科學追求的是「事實」,也只關心事實,然而這樣只重視事實的信念,當它成為判斷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就造成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人不只會關心「事實」,也會在乎「意義」。 追尋意義可說是人深層的內在需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5-02
關於逃避自由:自由人文讀書會《偽理性》系列從文藝復興開始,在啟蒙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個體精神,打破了封建階級,摧毀了宗教與君王無上的權威,給人們帶來了自由。 「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擁有自由意志,不被任何權威宰制」這種獨立而自由的理性之光照亮了整個西方世界。人們看似迎向了啟蒙的光明,但隨後幾百年來,各種災難也一一爆發,納粹與共產極權的崛起,逼得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4-12
《偽理性》系列讀書會導讀:當意義變成利益,我們終將失去對生命發問的能力「自由人文讀書會」是學習者向前走計畫籌組的共學社群中,一項相當重要的活動。我們期望透過讀書會的形式,關注在現代社會中許多極為重要的人文議題,藉由對這些問題提出深度見解的著作,以年輕學習者的視角探索這些議題與我們自身的關聯,以及它的深刻影響。希望這樣的討論過程,能讓我們以一個更為多元、寬闊且具關懷性的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2-03
《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搶先看〉活在世界上最反同的國家之一!認識廖沙與他所身處的世界...廖沙原是生不下來的。廖沙的母親加林娜在一九八四年懷上了他,並想墮胎。當時俄國的墮胎數量是出生嬰兒數的將近兩倍,因此墮胎並非丟臉之事,計畫也無須保密。加林娜的家人聽說了,而她的妹夫說服她打消念頭。他指出了顯而易見的事實——她已年過三十,仍然未婚,要是這次墮了胎,往後恐怕再也無法懷孕。
Thumbnail
avatar
馬可孛羅
2020-09-28
《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搶先看∣冉娜的父親被葉爾欽指定為接班人身為物理學家的父親,從異常的都卜勒效應或正在思考的任何理論,轉向一座核子動力供熱廠即將在高爾基興建這件事。它已經破土動工了。此時不過是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災變後一年;政府極力防堵災變的消息外流,但只能延緩消息流傳的速度。
Thumbnail
avatar
馬可孛羅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