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該怎麼建立和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解決衝突,適應變化,然後尋找內心的平靜和滿足?今天我要分享的書,正好可以解答這些問題,這本書適合所有希望提升生活品質、改善人際關係的人來思考。
歡迎來到不小品書,我是不小王子。
今天來聊的書是《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書中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如何去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以及如何獲得滿足。
這些聽起來好像是人生的大哉問,但其實每一部分都蘊含了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和問題。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會不會在想,我現在的生活很好啊,為什麼要改變原本的狀態?改變狀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舊有的狀態和信念體系,會變成一直影響我們做出選擇的舊習慣,可能不再適合我們當前的生活。
這些舊習慣可能會阻礙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改變能夠讓我們獲得自由,擺脫困境,並且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和挑戰。
我覺得這本書特別值得推薦的地方,是因為他很「完整」,從如何去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以及如何獲得滿足出發,這四個問題就是我們人生經常會遇到的挑戰,也是我們人生一直在面對的功課。對這四個問題都有自己答案的話,也就代表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論,可以更自在的好好生活。
當然,如果聽完這本書的方法,還是覺得你現在都感覺很好,那是最好的了,這本書也幫助了你更堅定自己的信念。
然後,如果你有在關注自我成長的議題,想從許多專家的建議裡,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法,也歡迎點上方的資訊卡了解更多,還有訂閱我、按讚這部影片,這樣都可以加速我做影片的動力,一起來試著理解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吧。
首先,我們來聊聊如何去愛。
愛是人類的本能,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渴望與他人建立連結。雖然西方社會一直強調獨立的重要性,但事實上,人類從來都不是真正獨立的。我們需要彼此,就像我們需要水和空氣一樣。與他人建立連結的需求,根源於我們內心深處對歸屬感的渴望。
無論是與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我們都希望能感受到這種連結帶來的溫暖和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對手機上癮,因為它們給我們一種假象的連結感,讓我們感覺不那麼孤單。
但這種連結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螢幕上,而是要更多地在現實生活中去尋找和建立。與他人真正的互動,才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豐富和多樣。所以該怎麼去找人來愛呢?
很多人總是追求完美的伴侶,認為只有找到那個「完美的人」,才能真正幸福。但完美的伴侶並不存在,每個人都有缺點,真正的愛情是在接受和包容對方的缺點中成長起來的。
就像我們看電影裡的愛情故事,總是充滿了浪漫和激情,但現實生活中的愛情更多的是平淡中的互相扶持和理解。與其尋找那個完美的對象,不如學會如何去愛現實中的不完美。如果面對不完美總是有一種恐懼感,或是在關係中,一直害怕說出承諾,無法面對永遠的責任。那其實來自於我們對未知的焦慮。與其讓這種恐懼阻礙我們,不如勇敢地面對它,去接受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
愛情本來就沒有絕對的保證,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更珍惜每一刻的相處。與其擔心未來的變數,不如專注於當下,享受每一段關係帶來的美好。或者你就是很容易忍不住去想像,想別人對自己抱持的是什麼樣的態度。那如果都在想像了,就做個美好的幻想吧。
這麼做應該不會改變任何事,但是能夠讓你獲得平靜,或許還會得到力量說出你的愛。
再來,我們來看看如何爭執,也就是該怎麼好好吵架。
吵架在任何關係中都是無可避免的,但如何有效地解決爭執,才是關鍵。爭執本身並不是壞事,它其實是一個機會,讓雙方可以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面對爭執,使用「思考,感受,採取行動」三步驟來處理。當我們面對爭執時,應該先冷靜下來,思考爭執的根本原因,然後再去感受對方的立場和情緒,最後才是採取行動去解決問題。這樣的順序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衝動行事,冷静而理性地面對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在爭執中會習慣性地將責任推卸給對方,會有一種「問題不在我,都是在你那邊」的感覺,但這樣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變成人只會想著該怎麼推卸責任,而不去解決問題。所以如果你想幾決問題的話,可以更多地去反思自己的行為,找到自己在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爭執。
因為在爭執中,人們往往會把事實和感受交叉再一起,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對方身上。但事實和感受是兩回事,只有分清這兩者,我們才能更有效地溝通和解決問題。
像是,在一場爭執中,我們可能會說「你總是不尊重我」,這是一種感受,但實際的事實可能是對方在某一次特定的情況下打斷了我們。將感受具體化為事實,可以讓溝通更加清晰和建設性。
這裡再分享一個模型,卡普曼戲劇三角(Karpman Drama Triangle),這是一個用來理解和分析衝突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中,
衝突中的人通常會扮演三種角色之一:受害者、迫害者和 。這些角色經常在爭執中互換,形成一個反覆出現的戲劇性循環。
在一場衝突中,這三個角色可以互相轉換。例如,拯救者可能會在幫助受害者失敗後,覺得挫敗,轉而成為迫害者,批評受害者的不努力。而受害者在被迫害者批評後,可能會轉而求助於另一個拯救者,從而重複這個循環。
這種角色互換的動態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因為每個角色都在不同的時間點扮演不同的角色,造成了更大的混亂和矛盾。
所以關於如何爭執,最重要的那就是「堅定立場」。在爭執中,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妥協和退讓,而是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並且以尊重的態度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想法,進而達成共識。
再來是如何改變。改變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改變是一種自由。很多時候我們會被舊有的習慣和信念所束縛,但這些習慣和信念不一定適合我們當前的生活。
那該如何擺脫困境呢?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但關鍵在於我們怎麼面對和解決它們。我們應該要勇敢地面對困難,找到問題的根源,並且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這樣我們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迎接新的挑戰。
那要怎麼做?你可以花時間思考自己在困境中的角色。問問自己,哪些行為和態度需要改變?也不要害怕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的幫助。他們可以提供不同的視角和建議,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來,你可以制定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逐步解決問題。設定小目標,逐步實現,這樣可以減少壓力,讓你感到更有掌控感。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一些舊有的習慣所束縛,這些習慣可能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但它們不一定適合我們現在的生活。改變這些舊習慣,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然後不要試圖一次改變所有習慣,這樣容易感到壓力和挫敗。逐步改變,一次一個習慣,這樣更容易堅持下去。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改變是我們會下意識忽略,卻一直在發生的,那就是變老。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和心態都會發生變化,這是自然的過程。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接受這些變化,而不是抗拒它們,這樣我們才能更從容地面對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最後,如果你感到了悲傷,更要記得做出改變。人生中總會有一些難以避免的悲傷和失落,這些情緒可能來自於失去親人、失戀或是其他不幸的事件。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這些悲傷,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和釋放這些情緒。
在悲傷的時候,尤其需要照顧好自己。保持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這些都有助於身心健康。悲傷需要時間來恢復,不要給自己設置過高的期望。逐步恢復,允許自己慢慢走出悲傷的陰影。
最後一部分是如何獲得滿足。這部分的內容是我最喜歡的,因為它很實際,也很貼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滿足感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但真正的滿足感並不容易得到,真正的滿足感來自於內心的平靜和對生活的意義感。
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壓力和焦慮,這些情緒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處理,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這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減壓,比如說冥想、運動、與朋友交流等。都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釋放壓力。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過於苛刻,總是習慣性地批評自己,這樣只會讓自信心受挫。沒有人是完美的,接受缺點和不足,是獲得內心平靜的重要一步。學會原諒自己,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一直自我批評。
同時也改變與內心的對話方式,將消極的自我批評轉變為積極的自我鼓勵。例如,當你犯錯時,不要說「我真笨」,而是說「這次我學到了,下次會更好」。
還有當人們面對困難時,常常會習慣性地將責任推卸給他人,找人當代罪羔羊。這種做法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所以,在解決問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責。這樣可以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達到更好的解決效果。
然後假如你一直都無法感到滿足,常常被來自於童年的經歷、失去親人或是其他不幸的創傷事件給影響。不要壓抑或否認創傷的存在,承認它們是康復的重要一步。面對創傷,接受自己受傷的事實,才能真正開始治癒。而且,在面對創傷的過程中,特別需要注重自我照顧。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找到讓自己感到放鬆和快樂的活動。
最後,真正的滿足感來自於內心的平靜和對生活的意義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意義和目標。找到並追求這些意義,可以讓我們感到充實和滿足。例如,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參與至工活動、或是培養興趣愛好,這些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價值。
每天花一點時間,回顧並感恩那些讓我們感到快樂和滿足的事情,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知道,今天我過得其實還不錯。
好的,以上就是《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這本書我想跟你分享的內容了。我們一起走過尋找愛的四個步驟,如何去愛、如何爭執、如何改變以及如何獲得滿足。這本書就像是有智慧的爺爺奶奶,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地了解自己,改善人際關係,並尋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不過,這會是一項長期的功課,因為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的經營和付出。爭執並不是壞事,而是讓我們更了解彼此的機會。改變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過程,但正是這些改變,讓我們不斷成長和進步。
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強烈建議你去找來讀讀看。最後,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記得按讚、訂閱、分享。
以上就是今天的不小品書,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夠啟發新的觀點,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