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來社會兇殺案頻傳,先是鄭捷殺人案,而後台大宅男情殺案,乃至於向前小六女童割喉案,無一不令人怵目驚心、瞿然髮指。職是之故,塵封已久的死刑存廢問題,再度躍上舞台,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支持死刑者與廢死聯盟各執一詞,莫衷一是。仔細推敲,二者似乎都言之成理,這也讓我開始思考,倘若至聖先師孔仲尼搭著時光機來到現今的台灣,面對此議題,他將有何妙解?
腦海中頓時浮現「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誠哉斯言﹗「道」是引導,「齊」是整飭,指的是用政令引導百姓,如若不遵守,則用刑法進行整飭。這樣的道理等同於法律告訴你規範,一旦違法就處罰,罪大惡極者,就只剩最後的懲罰——死刑。如此一來真能使加害人真心悔過?殺雞以儆猴嗎?孔子在這裡做了最好的詮釋,「民免而無恥」人民只想著免除刑罰,卻沒有道德上根本的羞恥心。
我在夜半的路口等紅綠燈時,常常可見騎士們無視紅燈燈號,呼嘯而過,但卻很少在大白天撞見闖紅燈的機車騎士,這就是仲尼所言的「恥」。正因為大白天有警察,旁人又多,即便想闖紅燈卻也不敢,夜半時分便沒了這樣的顧忌,無怪乎中庸言:「君子慎其獨也」。有德的君子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不會做出對不起自身良心道德的行為,這就是有「恥」的表現。
因此如何培養出一位具備羞恥心的人,便成為個人安身立命、君王治理國家的重大課題,所以孔子接著才會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格,指的是遵守規範。孔子認為只有用「德」與「禮」來引導、約束才能讓人具備羞恥心,並且願意主動遵守。這裡特別強調主動性,因為是自動自發,而非強迫、被動的,更彰顯以德、禮約制的價值性。
什麼是德呢?如果我們細看整部論語,不難發現德字共出現三十八次,且大部分與德性、德行有關,在這裡指的是人內在的德性,也就是仁,是個人的涵養,人固有的善性,屬於內在。什麼是禮呢?在道德的基礎上所發展、延伸出的規範,屬於外在。
這裡必須說明禮與法是不同的。兩者雖然同為外在的規範,但禮是建築在道德認知上,是內在德性的延伸,大家所約定俗成的。法可能是具體的條文,並且是君王為了國家秩序的刻意為之,社會、百姓不一定有所共識。準此,德與禮既然是社會大眾所認同的,便具備主動性,而能有羞恥心並積極遵守律定。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與「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層次高低。前者是法治,人民是被動遵守;後者是德治,人民是主動接受規範。這也是為何前者無恥,後者有恥的原因。顯然後者的境界是比較高的,試想若人人能主動遵守社會規範,這社會豈不美好、樂善?
本則是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則,旨在敘述為政者必須以德、禮去感召百姓,便能獲得大治,而非一味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民。所以我們常常講「德政」便是出自於儒家思想。除本則外,孔子亦曾言「為政以德」,亞聖孟軻也嘗云「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孟子所言的惻隱之心(孟子曾說人有四善心: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此心便是仁之端也,仁的發端(孟子將四善心與四端相配: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便是內在德性的展現,所以才說君王只要擁有仁心,便能行仁政、德政。
講了這麼多,究竟與我們所討論的主題「死刑存廢」有何關聯?
當然是有因果關係的。倘若孔子活在現代,面對外皆紛紛擾擾,爭執不休,大概會回答一句:「這是個假議題!」
何為其然也?方才我們說過,如果為政者能以德化民,以禮約民,則人人內心向善,哪會有這些亂陳賊子、宵小匪類?禮記小康中也說「刑仁講讓,示民有常」以仁作為為典範,人人講求禮讓,並昭示民眾應遵守的常法,便能成小康之治。
緣此,死刑可以存在,但沒有人會罪大惡極到遭判處極刑;死刑可以不存在,但沒有人會因此違反律定、規範。無論死刑存廢與否,對國家社會、人民情感都沒有影響,因為根本不會有人作奸犯科,那又何需討論死刑呢?
其實與孔子同時的季康子對於死刑存廢,也曾與我們一樣有著困惑,因而曾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就,是成就的意思。想必看到這裡大家不禁莞爾一笑,季康子竟曾想過要殺害無道之人,使有道之人各得其所、安居樂業。這是多麼荒謬、天真的想法啊!不過這不就是曩昔我們面對死刑存廢議題時那一臉狐疑的面容嗎?所以孔子當然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最後一句真是顛撲不破之語啊!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地將我們喚醒。當然孔子在此,其實是在批判當時季康子身居高位,卻挾天子以令諸侯,暴虐奢侈,多行不義,上樑不正,下樑當然歪曲。不過放在今日議題觀之,不正是孔夫子冀望為政者能以仁德之心感召黎民百姓的肺腑之言嗎?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