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更新於 2021/04/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只聽爸爸的話,因為爸爸很兇、會處罰他」、「我不喜歡先生這樣的方式,但好像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候不打,真的講不聽。」這是我在家長課中,一位媽媽這樣告訴我。開始帶領著不同教養風格的活動時,我注意到這位媽媽的若有所思。下課後,這位媽媽留到最後,告訴我這樣的體罰幾乎是常態,而且因為孩子不聽,她發現先生出手越來越重......。
兒福聯盟日前做過一個調查,逾9成台灣人有遭體罰的經驗,但仍有6成反對「零體罰」。社會看似不能接受父母以「管教」為名的長期體罰和施虐,但回到日常親子管教,「不打學不乖」卻又經常是家長的口頭禪。
#你希望孩子從中學到什麼? 不得不承認,體罰是速效的,大吼一聲或是打罵一頓,孩子會怕,會立即停止自己的行為。「會怕就好」這確實是我常常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確實......孩子學習到的是害怕,害怕大人生氣、害怕大人不再愛他;是速效但卻也是短效的,大人只能選擇用越來越"重鹹"的方式來對付孩子,而他在這長期教養風格學習到的就是害怕、恐懼、不信任甚至以暴制暴。
#眼前那個不聽話的孩子? 習慣以權威、體罰的家長,多數也來自於原生家庭的教養經驗,當我們看著眼前那個不聽話的小孩,其實正是面對著那個以前不被接納的自己;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常常有被誤會的感覺,當我做一件事情,來不及解釋,就被質疑為什麼不聽話?故意找麻煩。現在當我面對兩孩兒的時候,確實那個「不聽話」、「找麻煩」的聲音也常在內心質詢著他們,但我很清楚的知道,當時的我是希望如何被對待的,如果當時能多一些理解、包容、和被溫柔地對待,也許我也能長出更多溫柔對待別人和自己的力量。
「打罵批評孩子,不會讓孩子停止愛你,他會停止愛自己。」讓孩子感受同理和接納,也擁抱那個曾經不被接納的自己。愛自己是一輩子都要學習和練習的課題。
430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是由1998 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它們訂定這天為“SpankOut Day”,藉由各種活動來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英文名稱中spank一詞俗稱「打屁股」,所以也有將中文譯為「無巴掌日」或「拒絕體罰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寶米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能太久沒發文了,兩孩兒接連著幫我出著功課,讓我的文章靈感不間斷。上週四又是個一打二的早上,匆促的叫著孩兒起床,有著起床氣的兩人,吵著要看卡通。好!看一個15分鐘的卡通,應該還來的及,我心中盤算著。
    前陣子看了「靈魂急轉彎」(我知道lag很久....> 如同很多人分享的,這確實是一部給大人看的電影,劇中的兩個主角: 喬是一個一直以來很清楚自己志向的人,但總是懷才不遇,卻也因為追求偉大的理想目標,而總是忽略了真實的當下;22號是個等著投胎的靈魂,苦於尋找自己生命中的火花,背負著很多大人的期望和失望
    在每次的課程中,我都習慣先請參與者留下相關資料,包含自己的身分、孩子的年齡、對課程的期待,以及目前面臨到的挑戰等等。參與課程的學員多是有多寶的爸媽,但也不乏新手爸爸、年輕的老師等等。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在每一次的家長體驗課中,我總是會針對事件來詢問家長:「你的感受是什麼?或是你的情緒是什麼?」我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我覺得他無法聽懂我的話。我覺得我需要換個方式。我覺得......」原來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很常用大腦來思考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但卻很少用心去體驗自己的感受。
    「如何提升抗壓性?如何培養受挫力?」是幾次在家長體驗課上,都會有學員提到的擔心,老實說這問題我也在思考著,網路上隨意搜尋一下關鍵字,就會有許多專家給的7個技巧,3個習慣之類的建議。但我真的比較想了解的是:為什麼孩子會抗拒責任?為什麼孩子會害怕失敗?當孩子遇到了這些困擾,父母該怎麼回應?
    可能太久沒發文了,兩孩兒接連著幫我出著功課,讓我的文章靈感不間斷。上週四又是個一打二的早上,匆促的叫著孩兒起床,有著起床氣的兩人,吵著要看卡通。好!看一個15分鐘的卡通,應該還來的及,我心中盤算著。
    前陣子看了「靈魂急轉彎」(我知道lag很久....> 如同很多人分享的,這確實是一部給大人看的電影,劇中的兩個主角: 喬是一個一直以來很清楚自己志向的人,但總是懷才不遇,卻也因為追求偉大的理想目標,而總是忽略了真實的當下;22號是個等著投胎的靈魂,苦於尋找自己生命中的火花,背負著很多大人的期望和失望
    在每次的課程中,我都習慣先請參與者留下相關資料,包含自己的身分、孩子的年齡、對課程的期待,以及目前面臨到的挑戰等等。參與課程的學員多是有多寶的爸媽,但也不乏新手爸爸、年輕的老師等等。
    密集的和孩子相處了一個年假,大家好嗎? 是否和我一樣,有點內傷再加一點外傷,各位爸媽辛苦了! 趁著今天開工,送孩兒上學後,我們一起來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 大人都需要一些時間收心上班;孩兒也一樣,混亂的作息、破壞的規矩、也需要一段時間再上軌道......
    在每一次的家長體驗課中,我總是會針對事件來詢問家長:「你的感受是什麼?或是你的情緒是什麼?」我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我覺得他無法聽懂我的話。我覺得我需要換個方式。我覺得......」原來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很常用大腦來思考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但卻很少用心去體驗自己的感受。
    「如何提升抗壓性?如何培養受挫力?」是幾次在家長體驗課上,都會有學員提到的擔心,老實說這問題我也在思考著,網路上隨意搜尋一下關鍵字,就會有許多專家給的7個技巧,3個習慣之類的建議。但我真的比較想了解的是:為什麼孩子會抗拒責任?為什麼孩子會害怕失敗?當孩子遇到了這些困擾,父母該怎麼回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我挺喜歡這個翻譯的。"spank"是「打屁屁」的意思,在這裡指用打屁股來懲罰小孩。所以比起「拒絕體罰日」這樣比較嚴肅生硬的名稱,「不打屁屁日」應該是更加貼切生動,不打小孩日算是介於兩者之間,保留了那個生動直接的意思,說的時候可能也比較不會難為情。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我挺喜歡這個翻譯的。"spank"是「打屁屁」的意思,在這裡指用打屁股來懲罰小孩。所以比起「拒絕體罰日」這樣比較嚴肅生硬的名稱,「不打屁屁日」應該是更加貼切生動,不打小孩日算是介於兩者之間,保留了那個生動直接的意思,說的時候可能也比較不會難為情。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