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只聽爸爸的話,因為爸爸很兇、會處罰他」、「我不喜歡先生這樣的方式,但好像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候不打,真的講不聽。」這是我在家長課中,一位媽媽這樣告訴我。開始帶領著不同教養風格的活動時,我注意到這位媽媽的若有所思。下課後,這位媽媽留到最後,告訴我這樣的體罰幾乎是常態,而且因為孩子不聽,她發現先生出手越來越重......。

兒福聯盟日前做過一個調查,逾9成台灣人有遭體罰的經驗,但仍有6成反對「零體罰」。社會看似不能接受父母以「管教」為名的長期體罰和施虐,但回到日常親子管教,「不打學不乖」卻又經常是家長的口頭禪。

#你希望孩子從中學到什麼? 不得不承認,體罰是速效的,大吼一聲或是打罵一頓,孩子會怕,會立即停止自己的行為。「會怕就好」這確實是我常常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確實......孩子學習到的是害怕,害怕大人生氣、害怕大人不再愛他;是速效但卻也是短效的,大人只能選擇用越來越"重鹹"的方式來對付孩子,而他在這長期教養風格學習到的就是害怕、恐懼、不信任甚至以暴制暴。

#眼前那個不聽話的孩子? 習慣以權威、體罰的家長,多數也來自於原生家庭的教養經驗,當我們看著眼前那個不聽話的小孩,其實正是面對著那個以前不被接納的自己;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常常有被誤會的感覺,當我做一件事情,來不及解釋,就被質疑為什麼不聽話?故意找麻煩。現在當我面對兩孩兒的時候,確實那個「不聽話」、「找麻煩」的聲音也常在內心質詢著他們,但我很清楚的知道,當時的我是希望如何被對待的,如果當時能多一些理解、包容、和被溫柔地對待,也許我也能長出更多溫柔對待別人和自己的力量。

「打罵批評孩子,不會讓孩子停止愛你,他會停止愛自己。」讓孩子感受同理和接納,也擁抱那個曾經不被接納的自己。愛自己是一輩子都要學習和練習的課題。

430是「國際不打小孩日」,是由1998 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它們訂定這天為“SpankOut Day”,藉由各種活動來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英文名稱中spank一詞俗稱「打屁股」,所以也有將中文譯為「無巴掌日」或「拒絕體罰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寶米奇的沙龍
6會員
38內容數
媽寶米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1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3/08/01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3/06/02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Thumbnail
2023/06/02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Thumbnail
2023/04/24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2023/04/24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誰不是被打大的?」 但,打真的有效嗎? 通常,我們都只記得被打。 大多數的時候,不記得,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大多數的時候,更不知道,要怎麼把事情做對。 󠀠 在1998年4月30日由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Spank Out Da
Thumbnail
「誰不是被打大的?」 但,打真的有效嗎? 通常,我們都只記得被打。 大多數的時候,不記得,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大多數的時候,更不知道,要怎麼把事情做對。 󠀠 在1998年4月30日由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Spank Out Da
Thumbnail
一位媽媽問我, 處罰孩子的意義在哪? 這不是一位支持人本的媽媽, 而是一位篤信嚴格才能成才、打罵才會聽話, 卻對於目前女兒凡事擺爛, 極度無奈且無助的媽媽。 「回到家,餐袋就丟在那裡,我沒有幫她洗她就放給它臭!洗完澡,濕濕的毛巾就放在地上不管!一個女孩子衛生習慣這麼差!你看她衣服也穿不好,都不怕被別
Thumbnail
一位媽媽問我, 處罰孩子的意義在哪? 這不是一位支持人本的媽媽, 而是一位篤信嚴格才能成才、打罵才會聽話, 卻對於目前女兒凡事擺爛, 極度無奈且無助的媽媽。 「回到家,餐袋就丟在那裡,我沒有幫她洗她就放給它臭!洗完澡,濕濕的毛巾就放在地上不管!一個女孩子衛生習慣這麼差!你看她衣服也穿不好,都不怕被別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孩子只聽爸爸的話,因為爸爸很兇、會處罰他」、「我不喜歡先生這樣的方式,但好像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候不打,真的講不聽。」這是我在家長課中,一位媽媽這樣告訴我。開始帶領著不同教養風格的活動時,我注意到這位媽媽的若有所思。
Thumbnail
「孩子只聽爸爸的話,因為爸爸很兇、會處罰他」、「我不喜歡先生這樣的方式,但好像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有時候不打,真的講不聽。」這是我在家長課中,一位媽媽這樣告訴我。開始帶領著不同教養風格的活動時,我注意到這位媽媽的若有所思。
Thumbnail
不打小孩要怎麽教?管得動嗎?我是怎麽決定不打小孩的,還有一些個人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参考。
Thumbnail
不打小孩要怎麽教?管得動嗎?我是怎麽決定不打小孩的,還有一些個人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参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