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幸福的關鍵
十年前,我決定提早退休,離開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電子業,開始了一段正念學習之旅。它不但讓我實現自己的興趣,現在以講師身份重回到職場,更累積了教學與表達的經驗,實現工作與生活的自由。
剛接觸正念,我和很多人一樣,會以為「正念」是一種勸人為善,或鼓勵人振作的正向思考。很可惜這是個誤解。我並非因為學習了正向思考而改變。事實上可能正好相反,我一直很悲觀、消極,覺得世界把我遺棄了。
「正念」是譯自英文的mindfulness,表達意識處在一種「時時刻刻地覺察」的狀態。這種注意力的訓練方法,可讓人看到自己的慣性,進而調整人生方向,改變命運。
旅程開始
說來神奇,當我經過正念的學習,並取得合格「正念引導師」的資格,不但自己全然新的生命體驗,也再次地獲得幫助別人,服務社會的機會。千辛萬苦尋找幸福生活,竟然可以透過簡單地回到當下做到。為何我這麼篤定? 因為我幫忙過數以千計的人,以正念的方法,調整自己生活。
講師與寫作就是我的目前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轉變過程,我稱它為「正念之旅」。
2003年第一次,因好奇心去上了十天的內觀課程,一直持續對於自我覺察與探索有著興趣。這也引導了我,培養自己成為正念認證合格的講師,以及走上之後專欄寫作之路。
我想和你分享一下,這十多年的「正念旅程」,到底我哪些變化。
正念充實了我的生活
我沒有特別的興趣,平常除了工作之外,和大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樣,要不就是為了健康去運動;週末親朋聚會聊天,吃吃喝喝;再不就休閒度假,維繫親子關係。我的世界和生活,實在很無聊。除了工作需要,鮮少興致到處旅行;也不擅長商場的應酬交際,工作給我的是賺錢,讓我衣食無缺,滿足生活中的小確幸。我不會想到生活的意義,或活在這世上的價值,這些都對我都太深奧了。
比之找朋友聊天吃飯、看電影打發時間,我喜歡去上課學習。這兩者在本質上是有差異的。成長的課程是我工作之餘的休閒了。我把它當作一種調劑,雖有些課程收費不菲,但吃飯聊天就是只是殺時間,娛樂性的目的較高,但是學習課程過程,為我打開新的視野。
我特別對心靈或身心啟發的課程感到興趣,正念是影響我最深的課程,靜下來的冥想過程,感受到當下呼吸,對身為「我」的這個角色,有了一番的理解。
從簡單地處於當下,開啟了我打破舊息的機制一扇窗,進入專注力處於「正念」狀態。它帶給我一種「敏銳注意力」,讓我在工作時,覺知到自己的感受,也聽到內心的渴望聲音。
正念讓我看到改變的可能性
世界運轉,工作中心煩的事比比皆是,但如何能在生活中,不隨之起舞,這是要練習的。
我漸漸發現,自己最大問題在於:對工作缺乏熱情。工作中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態,舒適安全感讓日子過得飛快。生活方面,我只想把空白填滿,日子盡快打發過去。我不理解,明明是良辰美景,心中就有股不耐煩、焦慮感,無法放下心享受。當然,這個原因在現在,我是比較理解了。
正念經驗對我心態起了調整的作用。我開始追尋生活的當下感受,而不是物質擁有。感受不只表面的快樂;感受可以放鬆身體的自由;活著不用太嚴肅。這樣的心態,在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是很難感受到的。
正念持續學習,我移轉注意力從忙碌的工作,到當下所做每一件事的感受,會覺得一些無意義的行為,一直在日子中重覆,角色的變換之中,比如你是公司中的主管,你是父母、也是孩子、是消費者或路人甲乙,或許有不開心,或開心的事,都會回到心中去看看。
當你腦子裝滿了覺察,你的感官看到的世界會更加敏銳。覺知自己生活,常是處於醉生夢死的狀態,只是外表看起來人模人樣,只在虛張聲勢。這時你看到的世界,已和旁人的價值有所不同,你會有股衝動,想從目前的世界脫離。
正念讓我從別人需要中看到自己的價值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目前選擇的工作,都是正念帶來的。
我十年前,對於正念是如何應用在減壓或照護領域,或如何分享給大眾,是一無所知。正念學習過程,開始把它當作個人修養來學,無需張揚,甚至刻意隱埋。
2015年美國麻州大學,正念中心,的「正念減壓」課程的創始人-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博士來台訪問二週,我有幸伴隨了大部份行程。這過程看到台灣的醫護和學術團體,對正念有著不同意見與期待。那個時候,我已漸走上正念師資培訓過程,一心想成為一位合格,由卡巴金博士正念中心所指導的正念引導師。
幾年前,我沒想過面對數百人演說;沒想到會進入醫院、學校、社區、企業、政府部門,去為他們上減壓與情緒調整的課;不會參加專業研討會,分享我課程研究成果;甚或會提筆開始寫作或出書,這些都漸漸成為現實,而這一切都是源於我對正念持續學習的熱情,與養成的習慣。
我後來漸漸明白了,人生有很多的高低潮,真正可以釋放個人的能量的往往是沈入黑暗不見光的水底,在那兒會激起求生的欲望,看到你潛藏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