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上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幾年來很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正念」Mindfulness,包括正念心理學、正念冥想、正念瑜珈等,但「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的原型概念源自於佛教的禪修,提醒人們要專注並真正地活在當下。


近幾十年來,這樣的概念漸漸地在中西方各界例如於心理、醫療、教育和科學等都被廣泛地接受及沿用。

  

(圖片來源:https://www.mindfulnessassociation.net/science-of-mindfulness/what-is-the-definition-of-mindfulness/

 

為什麼正念能協助我們處理情緒並被各界當成心理訓練和技巧呢?

 

研究顯示正念的練習能幫助人們減低慢性的疼痛、改善生活品質及情緒處理問題、降低焦慮和提升專注力與心理健康等。

  

1979年,美國的榮譽學博士、生物學博士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甚至結合了當代的科學研究以及傳統的正念靜修並創立了正念減壓中心。提倡正念減壓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並逐漸發展出相關的課程和一套當代完整的訓練體系。

 

卡巴金博士所開發的課程和訓練都圍繞著正念的核心理念:「有意識地覺知當下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並以「開放接納的心去覺察每個當下」。(資訊來源:https://www.mindfulnesscenter.tw/mindfulness

 

生活當中常常有很多使人們感到焦慮的事物,我們時常忘了要回歸於當下的每個感受。

正念的練習中,最大的focus是對事物都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和提升自我的覺察。

單純的觀察心裡的各種意念並回到當下需要專注的事物就好。

 

下一集我們要來談談可以怎麼練習正念呢?

 

  • 於2022年7月
avatar-img
3會員
7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正念」的「正」不是許多人以為的「正向」,而是「正在」的意思,而「念」即是「今心」,也就是讓自己的心專注在當下的此時此刻、專注體驗自己正在做的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正念療法就是專注在當下,接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像是專注呼吸,或把注意力放在喝咖啡時的香氣和口感,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專注力變好,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其實,這不只是療法,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忙碌中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藏在每天的小細節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正念」的「正」不是許多人以為的「正向」,而是「正在」的意思,而「念」即是「今心」,也就是讓自己的心專注在當下的此時此刻、專注體驗自己正在做的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正念療法是一種重視自我教育,注重當下的心理療法,「治」是指介入方法,「療」是指結果的療效。其核心概念是通過觀察和接受當前的思想、感覺和經驗,以培養內在的平靜和覺察。 這種療法源自於禪修,但已經被現代心理學廣泛運用。在正念療法中,重要的是要以開放、非評判性的態度來接納一切內在和外在的感受,無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正念療法就是專注在當下,接受此刻發生的事情。像是專注呼吸,或把注意力放在喝咖啡時的香氣和口感,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它能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專注力變好,生活品質也跟著提升。其實,這不只是療法,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忙碌中停下來,給自己一點空間,或許你會發現,生活的美好就藏在每天的小細節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