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狀態,也因為寒假作息混亂,一直沒有充足的睡眠,開始感到非常疲累。
昨天的練習,讓我今天更快的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中間有幾度分神,但明顯比昨天更專注。
在正念時常有很多念頭出現,都是還沒做完的事情,或許我太擔心未來的事了,應該要自在一點,並好好的規劃自己的時間。
昨天在外面走了半天,今天再次回來練習,發現全身上下有各種痠痛,皮膚、嘴唇也都別乾。
因為這些明顯的感覺,前半段我很難看到更細微、更深層的感受。
直到後段透過緩慢的活動手腳,才開始看到每一個關節在活動時的樣子。
多數的正念會聚焦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呼吸,但這個練習很不一樣,要藉由觀察周遭的事物打開感官,並在觀察的過程中回到專注。
經過前幾次的練習,我慢慢的更能回到專注的狀態,也比較不會被身體的酸痛影響。
這個練習透過想像的光,由下至上的進行身體掃描,或許是因為有一個想像的目標,這次練習時腦中特別乾淨,沒有雜念。
更神奇的是,原本運動完全身是汗,應該要很冷的,但當想像的光照到某個部位,那裡好像真的變得比較暖,也比較放鬆。
有點久沒做正念練習了。
這是七天冥想入門的最後一課(跳過一個正念飲食的練習,等之後再做),和上個練習有點像,要透過在腦中想像一個畫面,來達到專注放鬆的效果。
這次的語音引導的方向是黃昏的沙灘,但可能我不是很喜歡沙子,做完練習後沒有太大的放鬆感。
七天冥想入門結束,接下來要開始另一個系列的練習。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CBT,中文翻譯為「認知行為療法」,透過轉變對壓力的認知,緩解焦慮、平衡情緒、獲得放鬆的方式。
而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冥想,可以改善身體對壓力的反應模式,培養健康的壓力管理習慣。
常常人的行為,都會在受到刺激(任何形式)後快速直覺的產生反應。
行為療法和正念冥想,就是要讓人在感到壓力(刺激)時不要直覺的反應(通常是戰逃反應,或是因為壓力無法行動),多一個經過思考的選擇,做出對自己最有益的反應。
第一個練習,訓練先覺察到壓力,再試著調整遇到壓力後的直覺反應。當遇到壓力、焦慮或煩躁時,能有一個壓力開關,調整自己的狀態。
這個練習一開始要先試著說出自己的壓力,一分鐘後中斷,並觀察自己在壓力時的反應。我一開始有想讓自己盡量坐直,但當注意力轉移到正在心中說的話時,就不自覺得身體前傾,雙手撐在大腿上,甚至壓到有一點痛。直到一分鐘到了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姿勢。
希望籍此練習,之後遇到自己沒發現的壓力時,也能籍由觀察自己的動作,發現自己已經處於壓力的狀態。
今天是一個陰雨天,昨天晚上似乎沒有睡好,整個人特別疲累,透過這個練習,想像一顆太陽照著自己,有慢慢的感受到活力。
但今天的狀態很差,時常分心,最近真的太累了(還特別容易餓),但也不知道為什麼。
今天時間不夠,做了個較短的練習,從呼吸中找到專注與平靜。但今天也有點分心,感覺環境比較悶熱,內心也覺得很煩燥。做完之後有稍微放鬆一點。
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有很多想法在腦中,有時候反而忽略了真實世界。把心放在現實中,觀察身邊的物品、聲音、氣味,能暫時放下腦中的雜念,讓心回歸平靜,也更能專注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