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隊友語錄 - 你越忙,小孩越愛找你|1歲

2021/05/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神隊友語錄 - 你越忙,小孩越愛找你
這是F小妞1歲半前發生的事情。那時我們在北京,隊友基本早上在家上班,下午去公司上班。

我的早上生活就是一個煮婦:準備早餐、餵食小孩、換衣服、推著小妞出門買菜。上述這段日常通常都是peace & love的渡過,因為租屋處離菜市場蠻近的,走路10分鐘內就能到,所以小妞大部分時間都很配合,會乖乖的坐在娃娃車上任我推出門買菜再推回家。回家就是放生小妞自己玩、我休息一下、整理買回來的菜,準備中午煮飯。

看起來一切都平靜不過,然而問題就發生在「開始煮飯」這個環節上!中午因為隊友還在家,有時可以幫忙顧一下小妞,不過時不時會發生他得邊開會邊帶娃的窘況(辛苦隊友了)。晚餐時間就是另一種崩潰,我常常得在「任小孩狂哭繼續煮飯」跟「停止煮飯好好陪小孩」之間做選擇,以至於煮飯漸漸的變成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迫使我越來越傾向選擇後者—停止煮飯好好陪小孩。連帶效應就是,隊友下班回家既沒晚餐吃,還要幫忙帶小孩。

隊友:你有沒有發現小孩在妳忙的時候特別黏妳?
因為她害怕妳在忙的事情比她重要,如果她發現她還是很重要、妳不會忘記她,她就不會那麼黏妳了!
隨著小孩出生,我從一般上班族變成一個全職媽媽,這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工作,沒有實習、沒有試用期、沒有專業訓練,就這樣上場實戰了,跟當年自己的媽媽一樣。所以,有意無意的也承襲了自己的媽媽的樣子。人在他鄉,毫無後援的自己顧小孩,就會發現生活中的事情真是無敵之多!比上班的業務多好多,而且讓我最不能適應的是,完成這些事情對我來說毫無成就感可言!所以我盡可能的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這些事情,相對的小孩就會被公式化的晾在一旁,結果就是「停止煮飯」的開端,小孩用擲地有聲的強烈抗議,來迫使我停止手上的事情。
有時候,我們會過度專注於「事情」,而不經意的忘記了人是有血有肉的生物體,需要被關注、需要情感跟肢體的交流。不分性別、不分年紀。
如果今天把你放到一個語言不通的陌生環境中你會不會害怕?會不會想要找個稍微可以溝通的人當依靠,進而建立一個穩定的互動關係?如果這個人突然不理你、甚至消失了,你會不會覺得很恐慌?

是的,這就是呱呱墜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寶寶的心聲,也是一般人初到一個新環境的心理狀態。所以,對於還沒跟父母建立起穩定的依附關係跟自身安全感的小孩來說,你的不理睬或短暫消失對他來說都是天崩地裂的大事情,他們會基於本能的竭盡所能(通常是崩潰大哭大叫)要你關注他!

了解心理狀態後,再來是怎麼實作?
隊友說:多觀察你的小孩,發現他在看你時給他一個回應或一個微笑。通常他就能安心的繼續玩他手上的東西,因為他的需求有被滿足—「被關注、有交流」。
應用到煮飯事件,場景不變,煮飯時F小妞一樣會被關在廚房的圍欄門外面,差別是每隔3~5分鐘我就會跟她互動一下,例如跟她介紹這是什麼菜、表演把菜折斷給他看(要誇張生動)、給他菜或廚具摸摸玩玩看,當她需要抱抱時還是會抱她一下。單純的煮飯變成了料理節目,做飯的同時得跟觀眾互動,乍看之下煮飯時間變得很長,完全違背自己想要「有效率」的完成一件事的慣性作法。然而時間久了,在小妞建立起對於「媽媽在煮飯的安全感」後,她不再哭鬧、不再一直討抱、甚至自己跑去房間玩,料理節目式的做飯法反而變成一個非常有效率的作法!

養小孩兩年多下來真的深深的覺得,當你有小孩的時候,傳統的「有效率作法」不一定能比較快的完成事情,想想「如何跟小孩一起完成事情?」才是最好的辦法。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萬用的準則—「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你會發現事情比原本看起來容易上手許多。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 >> F&Y的小世界
FY的小世界
FY的小世界
歡迎來到F小妞&Y小弟的小世界。這是一個跟小孩們一起茁壯的成長紀錄,也是媽媽我的成長紀錄。小朋友像一面鏡子,反映著你的態度、你的行為、甚至你自己的童年。他們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過去,調整自己的思維,進化應對能力及應變能力,來面對未來更多的挑戰。F小妞2歲8個月|Y小弟11個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