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在會議中,但你的心在哪裡? 只要1個動作讓你的會議更有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會議是集結二人以上在一起討論議題的場景,這也代表參與者需要實際參與在這個會議中,否則其實用 email 溝通就好了,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相信很多人都有上班時間大多都在開會的感受,常常都是從一個會議趕到另一個會或是急忙放下手邊的工作趕到會議中,常常都是人到心沒到。但參與者除了人到,精神上也必須投入在會議主題並覺得是在一個可以安全能表達意見的環境。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上班時也是會人到了會議室,但心裡還在想著剛在處理的事情,可能是寫到一半的 email 或是急忙掛上的電話,更糟的是在你的精神真正投入到會議前,它就結束了,你花了時間在那裡,但還搞不清楚到底在開什麼會,你後面又要花時間去了解會議內容,如果很多在會議中的人都這樣的話,那麼可能會造成之後又要開更多會,大家寶貴的時間就會這樣一直被浪費掉。

“If you improve your meetings, you will have fewer.”
Joseph Allen (Meeting Scientist)



會議前 Check-in

運動前暖身有助身體準備好進入運動狀態,會議前 Check-in 也是幫助大家在心理上能進入會議,先放下剛手邊還在忙的事,把專注力投入在此時此刻,聆聽其他與會者分享的事。

而會議的暖身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可以是 "你會什麼樣的天氣來形容現在的心情"、"你前 10 分鐘在忙什麼事"或"你最近一次看的電影或電視劇是什麼?"或"你目前有遇到什麼困難?",一個人只需要 30 秒至 1 分鐘即可,一個接著一個回答,因此視會議人數,暖身的時間約 5-10 分鐘。

Check-in 優點

千萬不要說沒有時間做 Check-in,不論有沒有在運動的人都知道暖身的重要,因為這是避免運動傷害,也在暖身的同時了解你今天的身體狀況,同樣會議 Check-in 也是避免對大家的時間造成傷害,也能藉由一些問題了解大家目前的狀況。

以下 4 個優點或許能說明你在會議前暖身。

  • 讓大家轉移注意力到目前的會議,而不是先前在忙的事
  • 讓與會者有機會可以說出參加此會議的目的和想獲得什麼
  • 讓大家一開始都有發言的機會,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但其實人一但有開口,接下來就也會比較肯再繼續發言
  • 讓大家可以了解彼此況狀並產生同理心,像我隊友的同事就曾在會議中提到他正在跟 partner 辦理分居,那麼其他人就較可以理解他在會議時可能會有的情緒和狀態。

如何開始?

萬事起頭難,一開始大家或許會對暖身不習慣、不自在或是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很忙為什麼不快開會進入主題,我建議可以慢慢建立這個習慣,從簡單的問題開始,例如請用晴天、陰天、雨天、颱風天來形容現在的心情,以提供選項的方式讓與會者可以輕鬆回答問題,也可以讓彼此了解目前的狀態,當然身為會議主持人 (很多時候是主管) 也應該先說明暖身的目的、流程並示範回答。

相關閱讀: 為什麼你應該學習引導 (Facilitation)?

創意線上會議 Check-in

現在線上會議很普遍,其實也有許多有趣的 Check-in 方式,不一定是要用說的,也可以用一些行動讓大家同時表達:

raw-image


  • 依照心情更換虛擬背景
  • 在名字欄位加上表情符號
  • 大家輪流說出或打出你的心情落在哪一區 (如左圖)













會議後 Check-out

雖然文章主題是說"1 個動作",但我認為 Check-out 和 Check-in 一樣重要,因為 Check-out 是讓與會者再次回想這個會議的重點和結論,可以請與會者以一句話表達出他對此會議結論有什麼想法?這個動作有助於大家達成共識或是釐清最後一些不明朗的問題,也能避免會後可能會引起的衝突。

任何聚會 (Gathering),包括會議、工作坊甚至是朋友聚會,都需要參與者的精神上投入,而聚會的主人 (主持人或引導者) 有權力和責任幫助參與者進入況狀,而 Check-in 是關鍵,這個小動作能幫助大家轉換心情並專注在要討論的議題,晚 5-10 分鐘進入主題更有助於這個會議的成效。因為一個成功的會議在於大家投入和專注,否則用 email 溝通就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ggy.PCH的沙龍
11會員
18內容數
Create a space for curiosity, learning, and transformation. 創造一個能引起好奇心、學習以及轉變的空間
Peggy.PC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0
在辦公室裡開會或在學校裡上課時我們應該不會把自己的臉蒙起來,這樣的話是不是在線上會議或課程也一定開鏡頭呢?這或許不能相提並論,當然不可否認能看到人,不論是本人或鏡頭前都是增進情誼或互動的一種方式。 但你在開會、上課或舉辦工作坊在要求開鏡頭前可以先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參與者想關鏡頭?
Thumbnail
2021/07/20
在辦公室裡開會或在學校裡上課時我們應該不會把自己的臉蒙起來,這樣的話是不是在線上會議或課程也一定開鏡頭呢?這或許不能相提並論,當然不可否認能看到人,不論是本人或鏡頭前都是增進情誼或互動的一種方式。 但你在開會、上課或舉辦工作坊在要求開鏡頭前可以先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參與者想關鏡頭?
Thumbnail
2021/05/30
在台灣的大家最近才開始急忙投入線上課程和遠距工作,但國外多數國家已經歷了一整年遠距,導致開始有了 Zoom fatigue 的現象,其實在執行線上會議、課程或活動時參與者 (包括我自己),都蠻容易失去注意力的,別人在發言時你可能覺得無聊就開始點別的視窗做自己的事,或是有時思緒也會迷失在接連而來的發言
Thumbnail
2021/05/30
在台灣的大家最近才開始急忙投入線上課程和遠距工作,但國外多數國家已經歷了一整年遠距,導致開始有了 Zoom fatigue 的現象,其實在執行線上會議、課程或活動時參與者 (包括我自己),都蠻容易失去注意力的,別人在發言時你可能覺得無聊就開始點別的視窗做自己的事,或是有時思緒也會迷失在接連而來的發言
Thumbnail
2021/05/20
過去一年很多企業已經很習慣使用 Zoom 或 Teams,除了一般公司會議外,也用來進行一些活動和課程,但可能在互動性對於引導者 (facilitator) 來說是一大挑戰,但科技使終來自於人性,這一年也陸續有許多新興活動軟體推出,目前我自己試用到一個覺得在互動性和趣味性來說都蠻好的軟體 Butte
Thumbnail
2021/05/20
過去一年很多企業已經很習慣使用 Zoom 或 Teams,除了一般公司會議外,也用來進行一些活動和課程,但可能在互動性對於引導者 (facilitator) 來說是一大挑戰,但科技使終來自於人性,這一年也陸續有許多新興活動軟體推出,目前我自己試用到一個覺得在互動性和趣味性來說都蠻好的軟體 Butt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開會時,若能讓會議的功能緊緊扣連會議的目的,更能展現會議成效。 2.會議前,透過會前會的方式,先和成員中的關鍵人物進行討論,有助於會議的順暢
Thumbnail
1.開會時,若能讓會議的功能緊緊扣連會議的目的,更能展現會議成效。 2.會議前,透過會前會的方式,先和成員中的關鍵人物進行討論,有助於會議的順暢
Thumbnail
疫情已經持續快三年,這三年也大大的改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很多事情都轉成線上的,像是線上會議、線上課程、線上聚會等等。 雖然一樣和別人有接觸,但是那感覺還是和實際見面說話,看得到、摸得到對方不太一樣。 今天就來分享五個,在實體聚會可以讓人第一步對你產生好感的小撇步!
Thumbnail
疫情已經持續快三年,這三年也大大的改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很多事情都轉成線上的,像是線上會議、線上課程、線上聚會等等。 雖然一樣和別人有接觸,但是那感覺還是和實際見面說話,看得到、摸得到對方不太一樣。 今天就來分享五個,在實體聚會可以讓人第一步對你產生好感的小撇步!
Thumbnail
雖然人人幾乎隨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但也些事情是需要內化,從大腦知識和心眼去解讀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它是個「幫手」,所以慢慢的會議跟筆記也不代表可以好好管理事情跟時間喔!所以這篇文章,是要來說把主控權還給無可取代的大腦吧! 接續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一團亂?的第一個主題: 大腦該出現哪些東西?
Thumbnail
雖然人人幾乎隨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但也些事情是需要內化,從大腦知識和心眼去解讀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它是個「幫手」,所以慢慢的會議跟筆記也不代表可以好好管理事情跟時間喔!所以這篇文章,是要來說把主控權還給無可取代的大腦吧! 接續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一團亂?的第一個主題: 大腦該出現哪些東西?
Thumbnail
在職場上懂得閱讀空氣,只是掌握現況而已;讀懂空氣之後,所採取的回應與行動才是關鍵。不管是傳接球或是提問,都是「創造空氣」的一種有效方式,讓彼此的對話更為順暢;但如果希望讓事情的發展如我們所預期的展開,還必須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Thumbnail
在職場上懂得閱讀空氣,只是掌握現況而已;讀懂空氣之後,所採取的回應與行動才是關鍵。不管是傳接球或是提問,都是「創造空氣」的一種有效方式,讓彼此的對話更為順暢;但如果希望讓事情的發展如我們所預期的展開,還必須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Thumbnail
在會議中渡過了中秋連假最後一天,偏偏,我竟不討厭這樣的安排。 寫這篇文章時,中秋節剛結束,大家又回到正常的軌道,但不知為何,我的狀態仍停留在昨天那場會議中帶來的感受。是因為我們在其中的人,都能開誠佈公的緣故?又或者中秋月圓的影響?我不確定這樣的感受是否僅僅自己才有,但我喜歡這樣充滿「人味」的過程⋯
Thumbnail
在會議中渡過了中秋連假最後一天,偏偏,我竟不討厭這樣的安排。 寫這篇文章時,中秋節剛結束,大家又回到正常的軌道,但不知為何,我的狀態仍停留在昨天那場會議中帶來的感受。是因為我們在其中的人,都能開誠佈公的緣故?又或者中秋月圓的影響?我不確定這樣的感受是否僅僅自己才有,但我喜歡這樣充滿「人味」的過程⋯
Thumbnail
會議是集結二人以上在一起討論議題的場景,這也代表參與者需要實際參與在這個會議中,否則其實用 email 溝通就好了,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相信很多人都有上班時間大多都在開會的感受,常常都是從一個會議趕到另一個會或是急忙放下手邊的工作趕到會議中,常常都是人到心沒到。但參與者除了人到,精神上也必須投入在會
Thumbnail
會議是集結二人以上在一起討論議題的場景,這也代表參與者需要實際參與在這個會議中,否則其實用 email 溝通就好了,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相信很多人都有上班時間大多都在開會的感受,常常都是從一個會議趕到另一個會或是急忙放下手邊的工作趕到會議中,常常都是人到心沒到。但參與者除了人到,精神上也必須投入在會
Thumbnail
某日,友人邀我參加一個類似座談會的東西。
Thumbnail
某日,友人邀我參加一個類似座談會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