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9.從銷售頁視角聊緩打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先前情提要,關於最近疫苗施打老人猝死衍生的一些狀況,稍微簡述目前的狀況是,原本期待已久的疫苗到貨,開始依照類別造冊施打,但是發現這幾天陸續有老人家在施打疫苗後猝死,雖然目前還未找出猝死與疫苗之間的直接關係,但是,仍造成各地緩打潮,施打率約為3-4成,跟一開始差很多。


(這集強烈建議搭配音頻,內容更完整喔)

這個主題的起源來自於看到朋友臉書上,憤憤不平的表示老人們不願意打疫苗就是不負責任的態度,講得有點酸但是我也知道,他只是心急。

現在主流風向就是輪到你就去打,也知道身為雙北的朋友,難免心急,想趕快壓制疫情,又看到家裡長輩的百般不願意,總是會焦慮,所以今天就用文案的角度來分析,為什麼老人們講不聽?

雖然目前主流說法是,每天都有一定比例的死亡率,而施打這幾天老人的總死亡數並沒有上升,所以比較可能的原因是,那些長者可能都是剛好大限到時,打了疫苗而已。

但是,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很明顯奏效,緩打潮仍存在,甚至開始有希望打其他品牌疫苗的需求聲音出現,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那麼多KOL都表示施打死亡比染疫後死亡的機率低很多,但是發揮作用有限?

找到消費者的抗拒點

你知道撰寫一頁式銷售頁最重要的起手式,就是要找到消費者的抗拒點。所謂的抗拒點就是消費者疑慮,簡單來說就是不買單的理由。

而緩打潮之所以出現,而無論如何宣導還是效果有限,就是因為這些說法並沒有直接解決「抗拒點」,所以長輩不買單。

所以我們先來思考一下,長輩的痛點到底是什麼?以這事件來講,痛點就是猝死的可能性。

雖然有許多醫師出來解釋巧合,雖然聽起來合理,但是確實在同一個時間點裡,大量的出現猝死,還是很難被說服,因為感覺就是不好。

感覺問題很難被邏輯說服

而我要說很多時候,抗拒是一種感覺,而不是用理智可以解決的問題,雖然很有道理的論述猝死與疫苗無關,但是這個說法解決了邏輯上的問題,卻沒有解決心情上的問題。

心情是有哪一些呢?

  1. 不想要背負可能疫苗直接導致猝死
  2. 可能疫苗誘發猝死(目前還沒有實證,但也無法排除)
  3. 身為父母的想到自己可能會從此跟家人永別
  4. 身為子女的也承擔不起,勸自己的父母去施打疫苗後發生悲劇。就算再多人告訴你,跟你無關,那個去打疫苗跟死亡連結在一起,就是難以承擔的重擔。
  5. 打疫苗是主動接受風險,而染疫是被動接受風險,人對於接受風險通常不太願意主動。

總之這些很微妙的心理狀態,是雖然理智告訴你沒問題,但是內心還是會害怕的原因。

那該怎辦?以寫銷售頁的思維就是要去解決抗拒點,可是抗拒點不一定那麼容易可以被處理,例如這次疫苗事件,因為各國都是緊急授權,實際驗證數據相對不夠充足,顯然這個抗拒點比較難短時間解決;其實在寫銷售文案時也會遇到一些產品,某些抗拒點就是無法被克服,就像現在疫苗的狀況,只能說如果可以盡量把抗拒點克服完再上市,如果真的無法就是配套措施做好一點,否則就是會像緩打潮一樣,眾人有興趣但是很難買下去。

雖然目前的風向是,為了達到七成的群體免疫,為了遏止疫情,我們都應該輪到你就去打,甚至成一種輿論壓力,好像不去打就是不配合國家,就是愚民,就是對家人與國家不負責任,就是不理性,但是反過來想想,打在他身上,可能死掉的是他,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那麼強烈的譴責長輩?

當然聽到這裡,一定會想到:打疫苗是為了保護別人。

這是對的,但是畢竟施打承擔風險的是長輩,雖然有的人會說,如果輪到我施打也同樣承擔風險,我們是一樣的!其實有點不一樣,因為你選擇施打,你可能沒有長輩內心那麼恐懼,或者你雖然那麼恐懼卻克服了,但是這也無法去逼迫別人跟你一樣勇敢,而且萬一如果長輩真的怎麼了,那不是會變成你的責任嗎?

溝通不一定要獲得完整解答,而是為了情感的流動

如果長輩很不願意,用詞不要那麼狠,要多一點同理心,可以:

  1. 多跟長輩聊聊對疫苗的想法。
  2. 如果可以的話聊一些感受。
  3. 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不要說服。
  4. 給長輩足夠思考的空間。

這是我在做文案工作採訪時,因為我需要得到的資訊,不能是表面的資訊,必須是真正的想法,因為只有真正的想法才能夠讓我找到客戶的亮點與特色,所衍伸出溝通流程,其實在很多地方也是好用的,有時候不是要獲得完整的解答,而是要找到線索,例如長輩在溝通過程裡的表情、觀點都可以細心觀察。

老年人通常對於生命,不會像年輕時那麼有自信

有時候我們面對老人的焦慮,來自於看到他衰退的自信,明明他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怎麼老了變這麼膽小?其實,也許膽小才是他一直掩飾的這真實樣子,那個不敢讓你看見他像孩子一樣,不安的樣子。

看著家人生病不舒服時,自己無能為力又要故作堅強,自己只能躲著哭的日子,我經歷過,所以我很了解那樣的心情,設身處地,如果因為我帶著家人去打疫苗,然後她發生什麼事的話,我一定會非常非常的傷心,所以我很想表達的是,因為牽涉生死,因為面對影響越巨大的事,難免會變得格外膽小,我們就溫柔一點吧

有時候真的不是不配合,只是心理的關卡就是過不了,這時候強行只會換來更大的拒絕,或是言不由衷的委曲求全,很多時候心裡也會留下創傷,對彼此都是,那麼原本疫苗是為了保護家人,卻換來破碎的關係,也划不來啊,對吧?

如果你對今天的主題感興趣,也請送我愛心讓我知道喔!🧡

<工商>同理心寫作問卷募集:

學會同理心寫作將使你原有的創意變得更有深度,如果你想學會更多同理心寫作技巧,也請填寫課程問卷,未來除了正式課程外,更會提供填寫人專屬資源,上周陸續收到問卷,讓我更清楚大家的需要,如果你也想學習這個方法,強烈建議你填寫問卷,讓這堂課更符合你的需要喔!

問卷傳送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明熹Jessie的沙龍
124會員
72內容數
大部分是講文案,有時候是講人生,但保證都是人篸。
2025/03/13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Andy老師的事件,也有不少網紅或KOL出來發聲,但每當有人聊這件事,總有人會說:「啊,又來蹭流量了。」 但其實,這件事情來說,蹭,比不蹭,對Andy更有利。 因為——越多人蹭,代表他的影響力越大。 而且現在他的形象是正面的,這些討論不只是熱度,更能幫助他東山再起。 ​
2025/03/13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Andy老師的事件,也有不少網紅或KOL出來發聲,但每當有人聊這件事,總有人會說:「啊,又來蹭流量了。」 但其實,這件事情來說,蹭,比不蹭,對Andy更有利。 因為——越多人蹭,代表他的影響力越大。 而且現在他的形象是正面的,這些討論不只是熱度,更能幫助他東山再起。 ​
2024/08/13
在台灣拳后林郁婷獲得金牌之後,開始看見推崇「用善良面對世界的霸凌」這樣的想法,這讓人覺得有點膽顫心驚;因為善良只是起點,幫助她挺過去的,不只是善良,而是實力與方法。
Thumbnail
2024/08/13
在台灣拳后林郁婷獲得金牌之後,開始看見推崇「用善良面對世界的霸凌」這樣的想法,這讓人覺得有點膽顫心驚;因為善良只是起點,幫助她挺過去的,不只是善良,而是實力與方法。
Thumbnail
2024/08/11
面對小時候的家暴,長大後面對抹黑,有的人會崩潰懷疑自己,郁婷卻完美示範什麼是化阻力為助力,拿到了奧運金牌,為世界高舉善良,告訴世界善良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   這場比賽社群上的抹黑可謂是腥風血
Thumbnail
2024/08/11
面對小時候的家暴,長大後面對抹黑,有的人會崩潰懷疑自己,郁婷卻完美示範什麼是化阻力為助力,拿到了奧運金牌,為世界高舉善良,告訴世界善良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   這場比賽社群上的抹黑可謂是腥風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希望在不斷重演的歷史中,大家能記取教訓, 我們要記得,在上戰場前就要準備好武器,不要到了戰場才到處找槍; 至於目前沒有戰力的人們,請待在安全的地方, 保護好自己,不要給社會添亂。
Thumbnail
希望在不斷重演的歷史中,大家能記取教訓, 我們要記得,在上戰場前就要準備好武器,不要到了戰場才到處找槍; 至於目前沒有戰力的人們,請待在安全的地方, 保護好自己,不要給社會添亂。
Thumbnail
我更期待有記者問:「請問部長,個案雖然吸毒但是還不致死。如果因為施打疫苗,加速了他的死亡,請問可以申請受害救濟嗎?」 如果從今年6月的「意外險」爭論以及最高法院見解來判斷,答案應該是:可以申請受害救濟。
Thumbnail
我更期待有記者問:「請問部長,個案雖然吸毒但是還不致死。如果因為施打疫苗,加速了他的死亡,請問可以申請受害救濟嗎?」 如果從今年6月的「意外險」爭論以及最高法院見解來判斷,答案應該是:可以申請受害救濟。
Thumbnail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Thumbnail
首先,開門見山聊聊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我的看法好了,我認為打不打都是種選擇且都存在風險,所以你應該慎重替自己想一想,以免成為那個倒楣鬼,一切都措手不及,沒有心理準備。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Thumbnail
近來有幾個長輩、親友傳訊說打疫苗傷身體。 事實是,我們沒辦法證明不傷身體,也無法證明傷身體。認同句話再看下去,不認同,那麼就不口水戰了,目前國家並未強迫打疫苗,都是個人的選擇。 但我這篇文章,結論是強烈建議要打。
Thumbnail
近來有幾個長輩、親友傳訊說打疫苗傷身體。 事實是,我們沒辦法證明不傷身體,也無法證明傷身體。認同句話再看下去,不認同,那麼就不口水戰了,目前國家並未強迫打疫苗,都是個人的選擇。 但我這篇文章,結論是強烈建議要打。
Thumbnail
新聞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5228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看這篇新聞之時,又聞到了濃濃的「本位主義」。 新聞片段:國內各縣市疫苗施打作業已開始進行,日前傳出不少不良反應事件,加上網路上出現汙名化謠言,使部分長者接踵意願降低,施打速度變緩慢。對
Thumbnail
新聞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5228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看這篇新聞之時,又聞到了濃濃的「本位主義」。 新聞片段:國內各縣市疫苗施打作業已開始進行,日前傳出不少不良反應事件,加上網路上出現汙名化謠言,使部分長者接踵意願降低,施打速度變緩慢。對
Thumbnail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醫師就認為,疫苗接種後猝死的關鍵「不在高齡,而是衰弱和失能」。挪威醫療當局的專家則建議,為極度衰弱的病人接種疫苗之前,醫師應該先進行完整的評估。 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也建議:「對於長者要施打疫苗,應該回歸到熟悉病患的醫生來做,醫生照顧長者病患多年,對於長者的身體狀況其實最
Thumbnail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醫師就認為,疫苗接種後猝死的關鍵「不在高齡,而是衰弱和失能」。挪威醫療當局的專家則建議,為極度衰弱的病人接種疫苗之前,醫師應該先進行完整的評估。 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也建議:「對於長者要施打疫苗,應該回歸到熟悉病患的醫生來做,醫生照顧長者病患多年,對於長者的身體狀況其實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