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女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去拿了幼兒園的學生基本資料,上面有一欄要寫有沒有老師需要注意的事情。我看著這一欄~想起這一年的點點滴滴與妳的成熟,覺得忍不住有點情緒。
去年搬下來~除了自己要適應,妳也要適應,連妳的外婆也要適應。我其實承接了三個人的情緒~覺得心理上很不適應,當時也覺得日子過得很不開心。每次環境一變動,我的適應期也是要很久,光是面對自己的變化,還要加上親情的情緒拉扯~讓我真的覺得日子過得很艱辛,也一度很質疑自己的選擇。當時妳也常常哭,一直說怕爸爸媽媽不見,只是離開房間,妳也會哭著奔出來,跟外婆電話視訊,妳也一直哭說想外婆,要回北部。外婆也是感性的人,她第一週也是傷感,哭哭啼啼~妳也跟著被影響,我雖然並沒有哭,但也覺得這樣子做是否是對是錯?我能做的就是一直燒錢回北部~讓妳們可以有多一點相聚的時光,但我也一直覺得一個家庭還是要在一起~並不是分開。
慢慢地過了半年妳也漸漸適應了,在南部爺爺奶奶家妳也看到很多人很多親戚,也有玩伴,假日的時候帶妳回去熟悉,而在新的地方,我也帶妳溜滑梯,認識這邊的學校與環境,讓妳慢慢喜歡這裡,我也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地方,不適應的地方當然有,但我想著這裏最多的是陽光,我相信陽光可以帶我們過得更好,就如妳的名字一樣。
過去在外婆照護下,妳當然有外婆曾照顧過的模式,這個模式與我不同,我跟妳也磨合很久,無論是吃飯,上廁所,所有規定跟規矩~也幾乎改變,妳一開始鬧情緒,一開始的我也非常的生氣~日子也過得越來越不快樂。但是我慢慢從書中找自己~開始改變~讓妳的情緒先釋放~再來討論問題。漸漸的妳也進步了,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也自己來,還有穿衣服穿鞋子襪子~妳也變成了可愛的小幫手~做運動的時候會倒水給媽媽~吃水果會拿全家人的叉子~常常說愛妳媽媽~又說我上學我會自己去~不會哭哭,下班跟爸爸享受閱讀時間,纏著爸爸說故事給你聽。我忙著寫文章,妳也靜靜自己玩~現在的妳幾乎可以一早上都做自己愛的聽故事跟閱讀,有的時候我忙完才發現~妳竟然一整個早上沒有找媽媽~ 喝水上廁所都自己來。所有的一切妳都慢慢熟悉~也開始有自己的步調,連尿布也都戒除,睡午覺也可以自己在自己的小窩睡了,真的是長大了~
其實妳終究還是會看我的臉色,這也是我好心疼的部分,其實當媽媽是矛盾的,因為希望妳做自己,可是有時候因為大人的方便又希望孩子聽話。每次當我忍不住希望妳照我意思而發脾氣時,事後我總會找妳道歉,畢竟我還是很希望能夠讓妳去做妳想要的那個樣子。在整個家庭的決策中,雖然有些人說不要讓孩子去影響家庭規劃,可是我總是希望在這個規劃中能夠也有妳的意見,讓大家都能開心參與。
而承蒙妳的好運氣(媽媽過去抽籤運都不好)~今天電話確認完妳最愛的幼兒園後,我看見妳悶悶不樂。妳總是有事情悶心裡不說,我問了許久~深怕妳是後悔幼兒園的選擇。終於妳說了,說是捨不得媽媽,然後開始掉淚~我聽了覺得很不捨~我說,「我知道妳捨不得~媽媽也捨不得,妳會難過哭哭也是正常的。」然後緊緊抱著她。後來我問她:「那如果我送妳去上學,換媽媽哭怎麼辦?」妳馬上破涕為笑說,「哭也是正常的啊!!」我們母女倆大笑,妳就開心了不再悶了,於是開心的唱歌玩自己的玩具去了。
親愛的孩子,我只希望,妳有事情可以跟媽媽說,不要憋在心裡~妳的成熟與懂事與愛我的心情我都知道。媽媽會永遠守護妳~直到永遠。
avatar-img
17會員
127內容數
總在梳洗菜葉的過程中浮現媽媽的動作;總是希冀拿起湯匙輕啜一口,腦中是否會出現媽媽的味道?家常味就在爐火中,慢慢地熬煮。你也想要品嘗這些平凡又懷念的滋味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芳心慢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每個時段要做的時間寫下來,孩子也提早知道一日的安排,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感覺也滿好的耶,她可以在我自己安排寫文章的一小時中,安靜又不打擾我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當然每個時段只是大概,偶爾還是有突發狀況影響行程,但是還是有個大致的順序。
大概不到一歲:小孩開始拿起遙控器悠遊卡放在耳朵旁:喂~~ 一歲多:小孩開始拿起遙控器悠遊卡放在耳朵旁:喂~~爸爸呢?媽媽呢?學影片模仿唱歌跳舞 二歲多: 學阿嬤媽媽煮菜.倒水澆花,拖地掃地亂揮,幫忙量體溫(疫情期間到處都要量) 三歲多:開始模仿說故事老師說故事、學圖書館員借書還書、學超商店員逼逼逼
有陣子我小孩自己不吃飯,吃幾口就找理由,椅子不對、餐具不對、手痠、這個不好吃、玩食物等等,想耍賴自己不吃,但如果你餵食她就吃。
原本每周固定會讓孩子參加說故事活動,現在疫情關係取消;加上小學校園不開放,小孩很喜歡想玩的遊樂設施也不能玩了。一開始孩子很失落,甚至還抱怨。
情緒停看聽 停:事情發生當下,先暫停說任何話,深呼吸 看:看著孩子,同理他的情緒 聽:仔細聆
將每個時段要做的時間寫下來,孩子也提早知道一日的安排,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感覺也滿好的耶,她可以在我自己安排寫文章的一小時中,安靜又不打擾我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當然每個時段只是大概,偶爾還是有突發狀況影響行程,但是還是有個大致的順序。
大概不到一歲:小孩開始拿起遙控器悠遊卡放在耳朵旁:喂~~ 一歲多:小孩開始拿起遙控器悠遊卡放在耳朵旁:喂~~爸爸呢?媽媽呢?學影片模仿唱歌跳舞 二歲多: 學阿嬤媽媽煮菜.倒水澆花,拖地掃地亂揮,幫忙量體溫(疫情期間到處都要量) 三歲多:開始模仿說故事老師說故事、學圖書館員借書還書、學超商店員逼逼逼
有陣子我小孩自己不吃飯,吃幾口就找理由,椅子不對、餐具不對、手痠、這個不好吃、玩食物等等,想耍賴自己不吃,但如果你餵食她就吃。
原本每周固定會讓孩子參加說故事活動,現在疫情關係取消;加上小學校園不開放,小孩很喜歡想玩的遊樂設施也不能玩了。一開始孩子很失落,甚至還抱怨。
情緒停看聽 停:事情發生當下,先暫停說任何話,深呼吸 看:看著孩子,同理他的情緒 聽:仔細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小姪女(最右邊)在托嬰中心,交到了好朋友,於是每天很開心的說要去上課 但這個小孩很念舊,也很怕改變,今年八月即將要去上幼幼班時, 依蘿和弟妹都有預感應該會大哭, 弟妹從三月開始就說:今年阿,很熱的時候,以後你就要從這個地方離開了 小姪女一臉疑惑 弟妹:也就是不會每天來這裡上課了 小姪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