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用奧運跟小孩談重要的事(教案引導與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繼新冠肺炎之後的全球大事,當然以奧運為首。在如火如荼的賽事中,如何融入小孩的教養與教育?
談奧運,當然與運動精神有關,以下先以孩子的挫折感為例,再提供幾種可以討論的切入點。
從嬰兒時的翻身、爬行、站立與行走,人累積了許多失敗的經驗。同樣是跌倒,我們鮮少見到幼兒摔倒不願再嘗試,但學齡前後,某些學習的挫折感卻可能使孩子不願再學習。
如果挫折可以量化,翻身不順利的感覺與考試考差了,孰輕孰重?

反思:為什麼小孩更難以面對學齡後的挫折?

對一個翻身不順利的嬰兒來說,始終可以(哇哇大哭後)繼續挑戰,也多數擁有家長驚喜依然的笑顏。但如果我們會微笑、興奮地等待寶寶翻身,又提供多少溫和堅定的陪伴,給學習困難的孩子呢?
有沒有更多進步獎能夠頒發給每一個小孩(或自己頒給自己)呢?
在語文相關領域的教學現場裡,最常見到低年級小孩寫幾個字便喊手痠。有些家長會直斥為小孩偷懶,有些家長會解釋為小肌肉不夠,也有些家長會因此迴避語文與書寫。幸運者(?)因此找到新天地,有些苦苦掙扎,但還有沒有更多可能性呢?

反思:我做不到,一定要那裡跌倒哪裡站起來嗎?

答案也許是不一定。只是引導者能不能從中看出孩子的困難,是「我覺得我不行」,到原來我很在意、原來我還可以再試、原來別人是這樣做到、也許我可以怎麼樣試——原來有好多可能。
通常上述的孩子在幼兒園或低年級都有沒有被處理到的「挫折感」,隨著經歷不同的老師、際遇,而被程度不一的強化或淡化。
細看小孩喊手痠的狀況,可能同時具備能靈活摺紙、使用剪刀或做細部的手指工作,也伴隨著寫字時愁眉苦臉、彎腰駝背與哭泣。在這些小孩聽見可以不用寫的瞬間,也許更有一秒收淚的場景。(實際上,真的遇過三年級小孩寫八個字便會感到手痠,但陪著想辦法,也可以一次次增加寫字的效率)
大人聽到明天要上班的狀態,是不是也一秒想癱軟、耍廢呢?
因學習困難被過度責備的小孩,可能很早對自己、學習產生失望。當孩子的情緒與困難無從被辨識、協助,從說不出口的鬱悶、挫折,累積起對自己的失望與沮喪,一方面孩子變成看似賭氣的放棄,一方面又可能是成人對孩子軟爛的批評。

反思:沒有被處理到的,到底是什麼?

挫折感重複出現時,我們可不可以不承認呢?
很可惜,我們無法。我們會被工作拒絕、被老闆拒絕、被客戶拒絕、被戀人拒絕……有些繞得過,有些繞不過。不是每一個挫折都要笑納,只是我們得重新看待挫折感的處理,重新擁有各種複雜情緒與在對自己的失望中,還能想起那每一次的努力。
承認自己的在意?
看見小孩的真實情境,協助他們看見自己的成長,重新建立面對困難的勇氣,剛好拿奧運作為教材吧!
從「我不行」,變成「我可以」。也許只是看似扭來扭去的寫字,消化與前進。

看奧運,也能看見更多可能

在奧運競賽場上,可以看見許多有趣的議題,值得作為陪伴與引導孩子的教案。例如場地舉辦,各個國家如何展現該國創意與傳統,如何規劃、行銷與簡報?甚至是這次的地主國——日本,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下的問題解決能力?一場開幕儀式,怎麼揀選重要的國家文化與元素?都適合帶著大一點的孩子討論。
也不妨陪著任何有前述挫折心態的孩子,看奧運選手如何輸、如何贏,如何策略分析、如何看待想要變厲害的自己,正向期許自己的努力,藉此創造「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是指「不直接將成果定義為個人的天資」,而重視努力,勇於挑戰等等。詳細內容可以上網google、參考ted演講或這篇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文章
奧運場上看ROC一隊的重複名字,原來是「禁藥」風波,趁機探討「運動精神」與「選擇」。當同儕或國家暗示以禁藥來加強運動表現時,個人的選擇可以怎麼做呢?這時候談的不僅是運動,更是道德承擔的命題。
怎麼選?能承擔嗎?
奧運場上,看柔道好手楊勇緯怎麼贏、怎麼輸,帶領孩子認識規則以外,還可以趁機提問,為什麼我們看不出來輸贏的評判方式?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湊熱鬧」,一起嘻嘻哈哈觀賞的同時,我們怎麼陪伴孩子看懂學科與知識的門道呢?(有關於柔道金牌得主高藤直壽曾經落敗的心情與「柔道耳」
又或者,用「心智圖」帶領孩子觀看與解析奧運的方方面面,趁機認識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吧!
而你的小孩,喜歡哪一種運動呢?聽他的意見、了解他的想法,讓奧運或任何一個時事都成為對話的可能。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第一天請假在家防疫,小孩以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練習。但各縣市隨之發布停課規定,在家遠距教學的規定,讓小孩的心情也有些轉折……。每日遠距教學的任務,可能會讓大人與小孩有些緊張,只好練習穩定心情了。 家長可能會發現小孩似乎一直找爸媽碴,或者有各種症頭如下: 這個字怎麼寫*20次的發問(明明字典就在
以下是自主學習的練習分享,提供給同樣是體制內、低年級或在防疫期間有需求的家長。 前提:無聊是很好的事情,是否陪玩得衡量家長的工作、創意、耐心與時間。家長需要有強健的心理素質與紓壓管道,以提供、對應孩子的遊戲與學習。但無論家長(或家裡)怎麼爆炸,要記得「平安就是福」。網路上有許多分享,可以參考。給自己
嗯,隔了有點久,才有空貼出下集~不記得前篇寫到哪裡的朋友,記得(像我一樣)點一下連結XD 回頭來看家長的困惑吧!  1. 筆順重要嗎? 在周志明《國小三年級筆順習寫與識字、閱讀及國語科成績之相關研究》對小學三年級(也就是筆順最被強調的低年級之後)所做的研究發現:筆順成績高,識字成績未必高,反之亦然。
最近接到家長們的提問,都與筆順有關係。 「老師可以請問一下。現在小一就要學寫很多國字,但以後孩子的操作大都是用電腦手寫的部分我想會大幅減少,筆順有那麼重要嗎?很多大人寫字的順序也都不相同似乎也沒造成什麼樣的困擾呀!」 「發現有些字的順序和我們以前所學的順序也不同,但也沒有影響到生活,所以我看到孩子字
在高教現場第三年,我愈來愈了解老師輩的無力感。在人人都念大學的時代,卻有更多習得無助的學生進入課堂,但抗拒與防衛已經是他們的標準配備。 簡言之,學習是要從「不會到會」的歷程。但是,學生如果在進入高教以前已經被翦除自主學習的翅膀,又缺少正向心態的建立,(在某些極端情境下,)要能自行跨出自己的情緒障礙,
本來在看電視打發時間的小孩上樓後,有一搭沒一搭的玩著。我見狀笑嘻嘻地邀請她們下樓幫香蕉洗澡,立馬遭到拒絕,於是聳聳肩準備下樓。 在踏出房門時,便聽到小孩嘀嘀咕咕的磋商說:「幫香蕉洗澡好像蠻好玩的耶!那我們下去好了。」 於是,小孩就下樓了。 好玩耶~~ 我說我得先把香蕉搬出去,才能幫它們洗澡。於是,她
從第一天請假在家防疫,小孩以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的練習。但各縣市隨之發布停課規定,在家遠距教學的規定,讓小孩的心情也有些轉折……。每日遠距教學的任務,可能會讓大人與小孩有些緊張,只好練習穩定心情了。 家長可能會發現小孩似乎一直找爸媽碴,或者有各種症頭如下: 這個字怎麼寫*20次的發問(明明字典就在
以下是自主學習的練習分享,提供給同樣是體制內、低年級或在防疫期間有需求的家長。 前提:無聊是很好的事情,是否陪玩得衡量家長的工作、創意、耐心與時間。家長需要有強健的心理素質與紓壓管道,以提供、對應孩子的遊戲與學習。但無論家長(或家裡)怎麼爆炸,要記得「平安就是福」。網路上有許多分享,可以參考。給自己
嗯,隔了有點久,才有空貼出下集~不記得前篇寫到哪裡的朋友,記得(像我一樣)點一下連結XD 回頭來看家長的困惑吧!  1. 筆順重要嗎? 在周志明《國小三年級筆順習寫與識字、閱讀及國語科成績之相關研究》對小學三年級(也就是筆順最被強調的低年級之後)所做的研究發現:筆順成績高,識字成績未必高,反之亦然。
最近接到家長們的提問,都與筆順有關係。 「老師可以請問一下。現在小一就要學寫很多國字,但以後孩子的操作大都是用電腦手寫的部分我想會大幅減少,筆順有那麼重要嗎?很多大人寫字的順序也都不相同似乎也沒造成什麼樣的困擾呀!」 「發現有些字的順序和我們以前所學的順序也不同,但也沒有影響到生活,所以我看到孩子字
在高教現場第三年,我愈來愈了解老師輩的無力感。在人人都念大學的時代,卻有更多習得無助的學生進入課堂,但抗拒與防衛已經是他們的標準配備。 簡言之,學習是要從「不會到會」的歷程。但是,學生如果在進入高教以前已經被翦除自主學習的翅膀,又缺少正向心態的建立,(在某些極端情境下,)要能自行跨出自己的情緒障礙,
本來在看電視打發時間的小孩上樓後,有一搭沒一搭的玩著。我見狀笑嘻嘻地邀請她們下樓幫香蕉洗澡,立馬遭到拒絕,於是聳聳肩準備下樓。 在踏出房門時,便聽到小孩嘀嘀咕咕的磋商說:「幫香蕉洗澡好像蠻好玩的耶!那我們下去好了。」 於是,小孩就下樓了。 好玩耶~~ 我說我得先把香蕉搬出去,才能幫它們洗澡。於是,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你身邊的孩子對運動很有興趣,或者已經很認真在從事訓練,身為孩子的爸媽、教練或是學校的老師,你該如何幫助他/她們呢?如果你怕孩子太早對運動失去熱情,或是想避免過度訓練或太早碰到瓶頸,不論孩子從事何種運動,你都該好好閱讀這本《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
Thumbnail
四年一度的奧運要來了,運動員夢寐以求的最高殿堂,若不是拿出過人的意志力跟實力,是無法取得參賽資格的。但是難道苦練就能成真嗎?作為家長有甚麼方向可以去協助孩子呢?透過文章內容瞭解到,能夠維持長時間的熱情跟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競爭帶來的問題 孩子們喜歡競爭,但家長們更喜歡競爭!為了滿足自己對競爭的渴望,家長和教練可能會讓孩子接觸過於激烈或過於高階的運動項目。即使孩子在體能上尚可負荷,他們也難以在心理上應對訓練和比賽中的情緒壓力。教練和家長常因下列兩種安排帶給青少年運動員壓力,一是太早讓兒童接受高壓的訓練和比賽日程,二
Thumbnail
對兒童而言,有良性競爭,或有機會和同伴一起玩耍、感受自己為團隊的一份子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於培養兒童的性格,如毅力、團隊合作精神、運動家精神和生理成熟度等,讓兒童在體育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良性的競賽不但能幫助兒童的全面發展,也有益於培養兒童與社會的關係。比賽讓兒童有機會可以應用在練習中學到的技能和戰術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4 5/27 〔童年運動會 北極熊班〕
Thumbnail
社會從來教導我們如何達致成功,卻很少教導我們如何面對挫敗。越恐懼越要面對,現在不學習挫敗,以後遭遇挫敗時定必挫敗。與其要求我們不犯錯、不挫敗,不如培養我們承受挫折,面對失敗的能力。這並非鼓勵挫敗,而是強調正面面對挫敗,從挫敗的經驗中,尋求達至目標的策略及改進方法,並在過程中學習恆毅堅持、迎難而上。
Thumbnail
人活著不可能只遇到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擁有耐挫力,只要從小透過反覆練習,就可以培養出堅柔並蓄的韌性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是一個能更好適應變化,克服困難的心態,當一名田徑運動員,在跳高比賽中一再未能超越自己的最佳記錄,固定思維的運動員會認為「我已經達到了我的極限」,成長型思維就是認為「每次練習都是突破自己的機會」,不怕失敗,相信困難能夠帶領我們成長,才能在挫折中持續學習進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你身邊的孩子對運動很有興趣,或者已經很認真在從事訓練,身為孩子的爸媽、教練或是學校的老師,你該如何幫助他/她們呢?如果你怕孩子太早對運動失去熱情,或是想避免過度訓練或太早碰到瓶頸,不論孩子從事何種運動,你都該好好閱讀這本《兒童與青少年運動訓練全指南》
Thumbnail
四年一度的奧運要來了,運動員夢寐以求的最高殿堂,若不是拿出過人的意志力跟實力,是無法取得參賽資格的。但是難道苦練就能成真嗎?作為家長有甚麼方向可以去協助孩子呢?透過文章內容瞭解到,能夠維持長時間的熱情跟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競爭帶來的問題 孩子們喜歡競爭,但家長們更喜歡競爭!為了滿足自己對競爭的渴望,家長和教練可能會讓孩子接觸過於激烈或過於高階的運動項目。即使孩子在體能上尚可負荷,他們也難以在心理上應對訓練和比賽中的情緒壓力。教練和家長常因下列兩種安排帶給青少年運動員壓力,一是太早讓兒童接受高壓的訓練和比賽日程,二
Thumbnail
對兒童而言,有良性競爭,或有機會和同伴一起玩耍、感受自己為團隊的一份子非常重要。因為這有助於培養兒童的性格,如毅力、團隊合作精神、運動家精神和生理成熟度等,讓兒童在體育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良性的競賽不但能幫助兒童的全面發展,也有益於培養兒童與社會的關係。比賽讓兒童有機會可以應用在練習中學到的技能和戰術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4 5/27 〔童年運動會 北極熊班〕
Thumbnail
社會從來教導我們如何達致成功,卻很少教導我們如何面對挫敗。越恐懼越要面對,現在不學習挫敗,以後遭遇挫敗時定必挫敗。與其要求我們不犯錯、不挫敗,不如培養我們承受挫折,面對失敗的能力。這並非鼓勵挫敗,而是強調正面面對挫敗,從挫敗的經驗中,尋求達至目標的策略及改進方法,並在過程中學習恆毅堅持、迎難而上。
Thumbnail
人活著不可能只遇到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擁有耐挫力,只要從小透過反覆練習,就可以培養出堅柔並蓄的韌性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是一個能更好適應變化,克服困難的心態,當一名田徑運動員,在跳高比賽中一再未能超越自己的最佳記錄,固定思維的運動員會認為「我已經達到了我的極限」,成長型思維就是認為「每次練習都是突破自己的機會」,不怕失敗,相信困難能夠帶領我們成長,才能在挫折中持續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