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全球貨櫃運價看回不回,為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0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比特幣(以及其他數位貨幣)是個套路。為什麼呢?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美國人一直講說,中共想要取代美國。偏偏習近平的角色,就是為中國找回歷史上的大國地位。這兩大國的基本立場,就注定了美中關係的急轉直下⋯⋯
有些人開始擔心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高,會不會影響到台積電的股價表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單純⋯⋯
最近有些網友私下來問,疫情帶來經濟衰退,聯準會又推超級量化寬鬆,引來通膨的隱憂,合起來這樣會不會出現「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這個問題我以前有談過,但是,還是值得再談一下。先講幾個要點……
川普在拯救美國,抽乾華盛頓沼澤的時候,有一個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不能讓中共看笑話,也就是不能美國自己打起內戰⋯⋯
比特幣(以及其他數位貨幣)是個套路。為什麼呢?
聯準會認為美國目前仍然沒有通膨壓力,長債殖利率的走高與通膨無關。聯準會觀察這個數據的指導原則,那就是⋯⋯
美國人一直講說,中共想要取代美國。偏偏習近平的角色,就是為中國找回歷史上的大國地位。這兩大國的基本立場,就注定了美中關係的急轉直下⋯⋯
有些人開始擔心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走高,會不會影響到台積電的股價表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單純⋯⋯
最近有些網友私下來問,疫情帶來經濟衰退,聯準會又推超級量化寬鬆,引來通膨的隱憂,合起來這樣會不會出現「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這個問題我以前有談過,但是,還是值得再談一下。先講幾個要點……
川普在拯救美國,抽乾華盛頓沼澤的時候,有一個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不能讓中共看笑話,也就是不能美國自己打起內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貨櫃運價指數SCFI本周再漲6.8 %, 月漲幅來到令人欣喜的22%,反觀貨櫃三雄,長榮月跌了8%(含息則是跌了4%);陽明月漲4%、萬海表現最佳,月漲了11%。貨櫃三雄的走勢與SCFI指數完全的不同調,是為何故?
Thumbnail
一場Covid疫後所釀成的供應鏈危機造就了2021年的大航海時代,投資人仍意猶未盡之際,運價指數近期又悄然急拉,全球貿易似乎正蘊釀著另一場完美風暴,此一回是否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航運瘋狂呢!
  2020年春天,全球疫情爆發。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股市在短暫的暴跌之後迎來了近兩年的暴漲。直到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以及烏俄戰爭爆發,過熱的市場才開始進入修正。在這段修正期中,許多當年的「航海王」與「少年股神」都紛紛被打回原形,失去了過去幾年累積的資金。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顯然散裝航運股價走勢短中期都強於貨櫃航運,和國內焦點全在貨櫃航運相較,就表示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產生嚴重脫序倒置問題。 散戶沒有辦法與潮流對抗,也不要去「蛙臂當貓」,勸你不要加碼、不要回補,就是等反轉時機,你可以停損等,也可以持股等,記得緯創的教訓,「輕信謠言」才是造成你虧損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紅海危機」對貨櫃航運公司而言,只是趁機炒作運價與股價,《工商時報》及《鉅亨網》相反消息引發相關股價激烈變動,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散裝航運受到貨櫃航運連動大,持股比例不要太高,且MA20以上不要買 ■績優股等待市場認同,資金回歸股價啟航:傳產交出優異成績,資金卻只在不確定復甦的電子族群流動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
Thumbnail
有做歐洲線的公司,應該很注意近期紅海的新聞。 葉門的武裝組織,不斷的攻擊路經紅海的貨輪,現在已經有好幾間公司宣布改航道,同時漲價... 雖然價格是從很便宜漲到普通價,但目前看來漲勢沒有停歇的跡象。最怕又來一次2021~2022那段時期大家搶櫃子、搶艙位所造成的運價被拉抬到天價的情況。 目前美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貨櫃運價指數SCFI本周再漲6.8 %, 月漲幅來到令人欣喜的22%,反觀貨櫃三雄,長榮月跌了8%(含息則是跌了4%);陽明月漲4%、萬海表現最佳,月漲了11%。貨櫃三雄的走勢與SCFI指數完全的不同調,是為何故?
Thumbnail
一場Covid疫後所釀成的供應鏈危機造就了2021年的大航海時代,投資人仍意猶未盡之際,運價指數近期又悄然急拉,全球貿易似乎正蘊釀著另一場完美風暴,此一回是否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航運瘋狂呢!
  2020年春天,全球疫情爆發。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股市在短暫的暴跌之後迎來了近兩年的暴漲。直到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以及烏俄戰爭爆發,過熱的市場才開始進入修正。在這段修正期中,許多當年的「航海王」與「少年股神」都紛紛被打回原形,失去了過去幾年累積的資金。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顯然散裝航運股價走勢短中期都強於貨櫃航運,和國內焦點全在貨櫃航運相較,就表示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產生嚴重脫序倒置問題。 散戶沒有辦法與潮流對抗,也不要去「蛙臂當貓」,勸你不要加碼、不要回補,就是等反轉時機,你可以停損等,也可以持股等,記得緯創的教訓,「輕信謠言」才是造成你虧損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紅海危機」對貨櫃航運公司而言,只是趁機炒作運價與股價,《工商時報》及《鉅亨網》相反消息引發相關股價激烈變動,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散裝航運受到貨櫃航運連動大,持股比例不要太高,且MA20以上不要買 ■績優股等待市場認同,資金回歸股價啟航:傳產交出優異成績,資金卻只在不確定復甦的電子族群流動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
Thumbnail
有做歐洲線的公司,應該很注意近期紅海的新聞。 葉門的武裝組織,不斷的攻擊路經紅海的貨輪,現在已經有好幾間公司宣布改航道,同時漲價... 雖然價格是從很便宜漲到普通價,但目前看來漲勢沒有停歇的跡象。最怕又來一次2021~2022那段時期大家搶櫃子、搶艙位所造成的運價被拉抬到天價的情況。 目前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