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2021/08/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到這次奧運許多運動員展現的能力和特質,不知大家如何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說法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
  1. 專注度 : 專注,其實不是坐著不動而已。像瞄準靶標、打中對手回的球、觀察對手等,需要多少專注度啊。
  2. 情緒穩定性 : 要能冷靜地面對運動中各種變化。
  3. 學習面對困難、挫折,願意再次嘗試的心理韌性 : 面對各種現實、有贏有輸,明白這都是一時,並不是永遠的,因而長出再次嘗試的勇氣。
  4. 執行力、控制力: 比如:能聽得懂教練、隊友的指令,轉化為行動。
  5. 認識自我與自信心 : 透過身體的活動鍛鍊大腦,共同形成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信任。(比如:美國體操選手 黑珍珠 Simone BILES,因發現自己狀況不好,而暫停出賽,其實,也都是一種對自我有足夠了解才能清晰做出的決定。)
  6. 與人互動所需的溝通、協調能力: 請看,「聖筊二人組」,以及各種雙打、混打都是。
  7. 互相支持的團體精神 : 請看,「聖筊二人組」,以及各種雙打、混打都是。
從這次許多運動員展現的,大家都有目共睹。這些,也是大家常常都在講、都希望教育孩子有的能力和特質。
但,你不能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跟不動。
=== === === === === === ===
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去當運動員、參加競技運動,(運動員生涯有許多難以想像的犧牲: 青春、交友等,和因長期嚴格鍜鍊的身體傷害,都可以寫成另一大篇文章)。
只是現今仍有許多時候,因成績、考試因素,將體育課、音樂課、表藝課等孩子可以動一動、感受自我、表達自我、人際/團體合作的課程抽去考試、補強國英數等。
這樣長大之後,我們似乎也常忘了心裡跟身體的連結。
好像都等到身體出狀況了(比如:手莫名發抖、睡不好、莫名大哭)等,才發現,對自己的認識,好陌生。
=== === === === === === ===
也不是指要運動到很操很累。有時,其實,騎腳踏車、公園丟丟球、散散步等,就可以。但是需要持續、長久的經驗,來加強大腦不同區域的連結,才能像我們常聽的:「開發更多潛能」。
我在親師諮詢時,常碰到大人抱怨孩子很難專注、很愛搗亂,常會先了解:「孩子每天、一周的運動量是多少?」如果只有學校(可能常被借用)的一周兩堂體育課,其實是不夠的。
我會跟老師說:「用限制孩子不能下課當處罰,其實讓孩子更坐不住,動能沒有釋放,孩子無法安靜上課,只好擾亂,老師也很辛苦。」,也會跟家長說:「每天找時間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放電,家長開心又安心。」
=== === === === === === ===
人一直是透過 #身體 探索、感受、與認識周圍的世界。即使只是散步20分鐘(單純散步,沒有邊滑手機邊走的喔),都能提升創造力、減少焦慮,甚至預防失智(註)。
所以,開發身體,也跟開發大腦、調節情緒/壓力/ #焦慮、專注力都有關喔。
看到這裡,放下手機,站起來,動一動吧!
=== === === === === === ===
註:書「真正的快樂處方」,安德斯・韓森著,究竟出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