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看到這次奧運許多運動員展現的能力和特質,不知大家如何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說法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

  1. 專注度 : 專注,其實不是坐著不動而已。像瞄準靶標、打中對手回的球、觀察對手等,需要多少專注度啊。
  2. 情緒穩定性 : 要能冷靜地面對運動中各種變化。
  3. 學習面對困難、挫折,願意再次嘗試的心理韌性 : 面對各種現實、有贏有輸,明白這都是一時,並不是永遠的,因而長出再次嘗試的勇氣。
  4. 執行力、控制力: 比如:能聽得懂教練、隊友的指令,轉化為行動。
  5. 認識自我與自信心 : 透過身體的活動鍛鍊大腦,共同形成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信任。(比如:美國體操選手 黑珍珠 Simone BILES,因發現自己狀況不好,而暫停出賽,其實,也都是一種對自我有足夠了解才能清晰做出的決定。)
  6. 與人互動所需的溝通、協調能力: 請看,「聖筊二人組」,以及各種雙打、混打都是。
  7. 互相支持的團體精神 : 請看,「聖筊二人組」,以及各種雙打、混打都是。

從這次許多運動員展現的,大家都有目共睹。這些,也是大家常常都在講、都希望教育孩子有的能力和特質。

但,你不能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跟不動。

=== === === === === === ===

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去當運動員、參加競技運動,(運動員生涯有許多難以想像的犧牲: 青春、交友等,和因長期嚴格鍜鍊的身體傷害,都可以寫成另一大篇文章)。

只是現今仍有許多時候,因成績、考試因素,將體育課、音樂課、表藝課等孩子可以動一動、感受自我、表達自我、人際/團體合作的課程抽去考試、補強國英數等。

這樣長大之後,我們似乎也常忘了心裡跟身體的連結。

好像都等到身體出狀況了(比如:手莫名發抖、睡不好、莫名大哭)等,才發現,對自己的認識,好陌生。

=== === === === === === ===

也不是指要運動到很操很累。有時,其實,騎腳踏車、公園丟丟球、散散步等,就可以。但是需要持續、長久的經驗,來加強大腦不同區域的連結,才能像我們常聽的:「開發更多潛能」。

我在親師諮詢時,常碰到大人抱怨孩子很難專注、很愛搗亂,常會先了解:「孩子每天、一周的運動量是多少?」如果只有學校(可能常被借用)的一周兩堂體育課,其實是不夠的。

我會跟老師說:「用限制孩子不能下課當處罰,其實讓孩子更坐不住,動能沒有釋放,孩子無法安靜上課,只好擾亂,老師也很辛苦。」,也會跟家長說:「每天找時間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放電,家長開心又安心。」

=== === === === === === ===

人一直是透過 #身體 探索、感受、與認識周圍的世界。即使只是散步20分鐘(單純散步,沒有邊滑手機邊走的喔),都能提升創造力、減少焦慮,甚至預防失智(註)。

所以,開發身體,也跟開發大腦、調節情緒/壓力/ #焦慮、專注力都有關喔。

看到這裡,放下手機,站起來,動一動吧!

=== === === === === === ===

註:書「真正的快樂處方」,安德斯・韓森著,究竟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2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運動員還是會選擇在不被打擾的環境練習,有些則是選擇好好的與網路相處。本文探討的是關於切換能力的重要,並且適用於任何工作身份的人們。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運動員還是會選擇在不被打擾的環境練習,有些則是選擇好好的與網路相處。本文探討的是關於切換能力的重要,並且適用於任何工作身份的人們。
Thumbnail
從上一篇我們在運動中改變了身體分泌的賀爾蒙,可以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但一般也不至於讓自己訓練目標誇張到變成大力士,像是要上健美台上比賽的專業選手一樣。雖然身體在壓力的刺激下會讓肌肉成長的更為快速,長出強健的體魄是我們必經之路,但是這只是運動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篇我們來聊聊再深一層。
Thumbnail
從上一篇我們在運動中改變了身體分泌的賀爾蒙,可以讓訓練變得更有效率,但一般也不至於讓自己訓練目標誇張到變成大力士,像是要上健美台上比賽的專業選手一樣。雖然身體在壓力的刺激下會讓肌肉成長的更為快速,長出強健的體魄是我們必經之路,但是這只是運動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這篇我們來聊聊再深一層。
Thumbnail
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事實上,運動習慣是一個高度仰賴自律的行為,從運動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可靠。
Thumbnail
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事實上,運動習慣是一個高度仰賴自律的行為,從運動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可靠。
Thumbnail
練腦 和 練身體 都有相同的重要性。不要忘記了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循環,很多人不一定能體認到,所以想要告訴大家。
Thumbnail
練腦 和 練身體 都有相同的重要性。不要忘記了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循環,很多人不一定能體認到,所以想要告訴大家。
Thumbnail
近年來智能科技與家電結合,只要「遠端聲控」就能讓我們的指令確切執行,而只動口不動手的高科技發展確實帶給人類更加便利的生活,隨著這幾年全球COVID-19疫情的爆發,「居家辦公」更是徹底改變了全人類的工作模式,不僅可以節省企業的租金成本,也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但我們可曾想過在這些好處的背後,也使我們
Thumbnail
近年來智能科技與家電結合,只要「遠端聲控」就能讓我們的指令確切執行,而只動口不動手的高科技發展確實帶給人類更加便利的生活,隨著這幾年全球COVID-19疫情的爆發,「居家辦公」更是徹底改變了全人類的工作模式,不僅可以節省企業的租金成本,也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但我們可曾想過在這些好處的背後,也使我們
Thumbnail
最近重新恢復瑜珈團練,在老師努力放水她個人的要求標準下,我覺得自己身體的協調度與肌肉的緊繃程度確實都變差,果然沒練就是沒練,跟數學一樣不會騙
Thumbnail
最近重新恢復瑜珈團練,在老師努力放水她個人的要求標準下,我覺得自己身體的協調度與肌肉的緊繃程度確實都變差,果然沒練就是沒練,跟數學一樣不會騙
Thumbnail
當我感到身體漸漸有了元氣,我發現,我開始比較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對內心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感到身體漸漸有了元氣,我發現,我開始比較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對內心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