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模式。事實上,運動習慣是一個高度仰賴自律的行為,從運動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可靠。
具有計畫性
因為需要將運動安排在自己的日程中,才能確保自己的運動習慣不會被其他事情打擾或忽略,所以擁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通常會對於事情較具有計劃性。
具有責任感
同時,擁有運動習慣,就不會說出「我沒有時間」這種不負責任的話。而是全然為自己的選擇以及時間管理扛起全部的責任。
具有韌性
運動對於人的心理健康也有著顯著的影響,賦予人更強勁的韌性。許多心理學或是心靈雞湯的書在探討「復原力」(resilience)時,其實都是從運動科學來的。
運動可以幫助人們增強心理韌性,讓人們更能夠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通過運動,人們可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從而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自信心。
頂尖的運動員,並不是在運動的過程中完全保持巔峰與警覺,而是在短暫的空隙,快速地進行休息。
「韌性」就是「壓力與復原力的關係」,也是近來很紅的「間歇運動」的原理。
運用在生活中,我們要試著讓時間慢下來。
很多人在追求自我成長和目標實現的路上,總是過於強調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甚至會忽視自己的身心狀態。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效率下降,甚至會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
當我們發現情緒低落或是效率不彰的時候,放手讓自己休息也是一個重要的復原方式。透過暫時抽離,迅速地讓緊繃的皮球放鬆,將壓力釋放,才能讓自己重新回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