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離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一書,紀錄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面對相愛相守超過60載的妻子從即將離世,儘管專司治療死亡焦慮的他也崩潰了....妻子生前提議合著一本書,既是送給彼此最後的禮物,也帶領讀者面對種種心路歷程。
raw-image

細細思索,自己無意間在幾段身心艱困的時候,開始學會放下,所有的深刻成了剩下淺淺的痕跡,那些過去緊抓著的,突然如同翻飛空中的蒲公英種子,乘風而去。

但有些,不是真的淡去,只是依循制式化的「淡出」模式,強押進心中的大牢關禁閉,因此,前陣子學會「面對情緒」,才得以讓那些未被關照的情緒們得見天日。

近期,在許多書籍的幫助下,向內探索進程加速不少,每一陣子都會給自己一個課題,從「傲慢」到「理解」到最近的「離別」...

書中至少三處提及:「真正的死亡,發生在人間已沒人記掛你時」,許多人害怕死亡是因為不想被忘記,而我,卻想被徹底遺忘,我想自私的在還能留住一絲美麗時撒手,然後希望能像戲劇特效那樣把自己從照片、腦海塗銷得無影無蹤,讓對我有怨的人可以從執著解脫,對我有愛的人得以不受思念所苦。

其實不只死別,每一段時間對各種關係的斷捨離,我都真心希望對方過得比我更好,這樣我就不會被想起,也不會因此被打擾,如此一來,彼此才能往前走。而我,會記住好的那一些記憶,日後腦海閃過那些片段,心中能湧出一股暖流澆灌自己的心靈,至於不好的那些,我也不會刻意忘記,只是好好的面對並消化它們之後,讓時間抹平那些撕裂後的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順熙隨意聊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2021/08/17
家中排行老么的自己,加上天兵性格作祟,從小被「照顧」得很好,總是被當孩子般對待,加上自己「不長進」,導致生活上近乎失能...
Thumbnail
2021/08/17
家中排行老么的自己,加上天兵性格作祟,從小被「照顧」得很好,總是被當孩子般對待,加上自己「不長進」,導致生活上近乎失能...
Thumbnail
2021/08/04
怕熱、怕曬的我,喜歡陰天多過晴天,如果能下著雨那就更好....
Thumbnail
2021/08/04
怕熱、怕曬的我,喜歡陰天多過晴天,如果能下著雨那就更好....
Thumbnail
2021/08/01
原以為個性有些孩子氣的我,生養孩子之後才知道自己毫無童心可言,不懂怎麼融入四歲半的孩子,因此每當他提出一起玩耍的邀請,不自覺地略略焦慮。
Thumbnail
2021/08/01
原以為個性有些孩子氣的我,生養孩子之後才知道自己毫無童心可言,不懂怎麼融入四歲半的孩子,因此每當他提出一起玩耍的邀請,不自覺地略略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如果衰老與死亡是必經的自然過程,那這過程要帶給我們人類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如何將在過程中感受到的悲傷、失落與絕望,轉換成希望與來到這趟地球之旅的禮物?並且在自己可以做到的範圍內,成為支持他人的力量?
Thumbnail
如果衰老與死亡是必經的自然過程,那這過程要帶給我們人類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如何將在過程中感受到的悲傷、失落與絕望,轉換成希望與來到這趟地球之旅的禮物?並且在自己可以做到的範圍內,成為支持他人的力量?
Thumbnail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Thumbnail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Thumbnail
兩個老人一起跳著最後的生命之舞,其中一人將先優雅離場,獨留另一人面對哀傷、孤寂和自己的死亡……他們將這支舞蹈獻給眾人,就如他們一生努力從事的教學和寫作所帶給人們的啟發一樣:該如何有尊嚴的面對老化和死亡?如何面對喪親的悲傷?人,在臨終旅途上,仍可以活得有意義嗎?
Thumbnail
兩個老人一起跳著最後的生命之舞,其中一人將先優雅離場,獨留另一人面對哀傷、孤寂和自己的死亡……他們將這支舞蹈獻給眾人,就如他們一生努力從事的教學和寫作所帶給人們的啟發一樣:該如何有尊嚴的面對老化和死亡?如何面對喪親的悲傷?人,在臨終旅途上,仍可以活得有意義嗎?
Thumbnail
88歲的歐文・亞隆是美國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中,協助了無數個案度過喪親的低谷也陪伴臨終患者安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然而,打從15歲一見鐘情愛上的妻子瑪莉蓮在結縭65年後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於是兩人合寫這一本書見證由生至死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88歲的歐文・亞隆是美國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中,協助了無數個案度過喪親的低谷也陪伴臨終患者安然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然而,打從15歲一見鐘情愛上的妻子瑪莉蓮在結縭65年後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於是兩人合寫這一本書見證由生至死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一書,紀錄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面對相愛相守超過60載的妻子從即將離世,儘管專司治療死亡焦慮的他也崩潰了....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一書,紀錄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面對相愛相守超過60載的妻子從即將離世,儘管專司治療死亡焦慮的他也崩潰了....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想過「死亡」這件事,又如何看待「死亡」呢? 在亞隆與瑪麗蓮面對死亡將至這一件事情上,他們反倒是平靜的,亞隆說,他們二個全都充實度過一生,活得無畏,也不輕易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正因為活得沒有遺憾,所以也就了無遺憾⋯⋯
Thumbnail
不知你是否想過「死亡」這件事,又如何看待「死亡」呢? 在亞隆與瑪麗蓮面對死亡將至這一件事情上,他們反倒是平靜的,亞隆說,他們二個全都充實度過一生,活得無畏,也不輕易放過任何嘗試的機會,正因為活得沒有遺憾,所以也就了無遺憾⋯⋯
Thumbnail
● 書名: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 作者: 歐文‧亞隆、瑪莉蓮‧亞隆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21/05/01 ● 陳揚的小小介紹:   歐文・亞隆(Yalom)是心理治療領域中的大師,我想有很多心理師都曾受他的書籍所啟發。這是一本關於生死的書籍,由亞隆跟他的妻
Thumbnail
● 書名: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 作者: 歐文‧亞隆、瑪莉蓮‧亞隆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21/05/01 ● 陳揚的小小介紹:   歐文・亞隆(Yalom)是心理治療領域中的大師,我想有很多心理師都曾受他的書籍所啟發。這是一本關於生死的書籍,由亞隆跟他的妻
Thumbnail
周志建老師分享一本歐文.亞隆的書;死亡與生命手記,就決定到晃晃書店詢問店長是否有這本書,內心有個聲音呼喚我要趕緊去研讀這本書。  很開心晃晃書店的店長幫我找到這一本書,回家時,趕緊找個舒服的地方拜讀了一下,每讀一頁就想到現在母親一個人獨身的狀況、每讀一頁就彷彿去年爸爸在急診時那個狀況,依舊歷歷在目。
Thumbnail
周志建老師分享一本歐文.亞隆的書;死亡與生命手記,就決定到晃晃書店詢問店長是否有這本書,內心有個聲音呼喚我要趕緊去研讀這本書。  很開心晃晃書店的店長幫我找到這一本書,回家時,趕緊找個舒服的地方拜讀了一下,每讀一頁就想到現在母親一個人獨身的狀況、每讀一頁就彷彿去年爸爸在急診時那個狀況,依舊歷歷在目。
Thumbnail
該怎麼接受至親之人在妳面前承受苦痛、逐漸凋零?而妳既心疼她、又捨不得自己失去她,該如何溫柔放下?我不知道。過去的我從未能妥善面對別離,更遑論死別。但從去年開始,從前逃避的問題毫不留情地擺在眼前,讓我縱使百般不願還是必須直面凝視,人生的課題開始上演。
Thumbnail
該怎麼接受至親之人在妳面前承受苦痛、逐漸凋零?而妳既心疼她、又捨不得自己失去她,該如何溫柔放下?我不知道。過去的我從未能妥善面對別離,更遑論死別。但從去年開始,從前逃避的問題毫不留情地擺在眼前,讓我縱使百般不願還是必須直面凝視,人生的課題開始上演。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