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閱讀心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因為自身家庭及生命經驗的關係,促使我想探索如何做好面對死亡、老化和失能的準備。我的誕生是因為在青少年期的哥哥意外過世,於是爸媽在中年前期生下我,也因此我的爸媽比多數同年齡者的爸媽提早進入成年晚期,他們現在都已八十歲上下,正在面對身心失能議題。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我常在想,如果衰老與死亡是必經的自然過程,那這過程要帶給我們人類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如何將在過程中感受到的悲傷、失落與絕望,轉換成希望與來到這趟地球之旅的禮物?並且在自己可以做到的範圍內,成為支持他人的力量?因為這些好奇,我選了一直很想讀的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死亡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依照佛洛伊德晚年發展理論,人類求生和求死的本能一樣強大。在這裡我想鎖定在求生本能,求生若是我們的本能,那我們會恐懼死亡很正常。既然對死亡的恐懼是必然,那我好奇裡面的成分是什麼,為什麼死亡讓我們害怕呢?我想從與自己、與他人,和與世界的關係來探索。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歐文的失落,除了與瑪莉蓮的分離,還有很多來自被遺忘,自己的過去被自己遺忘,還有自己的存在被遺忘。他提到,「我一直有種想法,一個人唯有在世界不再有人記得時,他才是真正的死亡。這也就是說,就瑪麗蓮和我來說,只要我們的孫兒女還活著,我們就會持續存留。或許,這也是我此刻感到悲哀的地方,許久以前認識的一個病人,卻記不得她的容貌了。就好像我放掉了某一個人的手,任其飄逝於空無。」(P264)當記憶被自己遺忘時,一切是否還存在過呢?若有一天,我們連自己都忘了,怎麼辦?這些自己是否存在過的懷疑,似乎是讓人害怕面對死亡的原因之一。
死亡帶來的另一個失落,來自與他人的分離。沒有人可以連結,只剩自己獨存的孤獨感,如歐文在描述五個同學之死的故事時提到:「六個人,獨餘我行走世上。想到這裡,不禁為之顫抖。我活得比他們都長,為什麼?純屬幸運。我還能呼吸,還能思考,還能聞香,還能握著妻子的雙手,何其幸運!但我獨存。我想念他們。我的時間要到了。」(P65覺察無常)而這孤單留下的悲痛感中,也參雜著為什麼是我留下的憤怒,歐文描述「真正令我痛苦的,是我將永遠失去瑪莉蓮。有時念頭一閃,我竟然有點惱火她憑什麼先我而去。那樣反倒輕鬆得多。」(P113面對結局)
最後,若當自我、與他人的記憶都消失了,那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在我們死亡之後又是如何?我們是否真得在這世上存在過呢?若是,我們又要如何證明我們曾經存在過?可能是這種連記憶也隨之死亡,彷彿被整個世界遺忘的空性,讓我們恐懼死亡。歐文形容「讀者寄來的電郵說道,讀我的書,備受感動,也深受影響。令我心滿意足。但我心卻了然,一切一切-記憶云云,影響云云,都是一時的。一代過去,頂多兩代,我的書不再有人閱讀,我,也不再有人想起。當然啦,作為一堆資料,又有誰會記得我呢?若不懂這一點,不承認存在之幻滅,便是活在自欺之中。」(P100重溫《凝視太陽》)
若存在必然幻滅,我們要如何減少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增加死前感到幸福指數?在自我的層面上,我覺得是我們得到的感覺與經驗。就如《生命中的鹽》所說:談論純粹的感官性可以喚起所有人的具體經驗。人類的知覺能力讓我們免於異化,讓我們身而為人。歐文也在瑪莉蓮離開後寫道:「我現在該做的,就是好好珍惜自己的純粹知覺,完全靠自己,儘管沒有瑪麗蓮的分享。」生命中每個人感受到的不同、想獲得的體驗也不同。這本書啟發我去問自己,我們希望在存在的過程中,感受到、經驗到什麼呢?
若要找到自己滿意的答案,我覺得需要鍛鍊與自我同在的能力。自己為什麼如此重要?因為如歐文在「麻木恍惚」寫的:「決定事情是不是真實,完全在於自己,而且只有自己。個案回答說:您的話讓我了解,確認什麼才是真實的是我自己的事—是我自己的工作和責任。」(P241)
我很欣賞歐文在這過程中,勇敢真誠地面對各個面向的自己,各種光明與黑暗的情緒,各種生理、心理的需求、如他在書中透露在瑪德蓮離開後,他會有性慾,並對其他女人有好感。他也曾忘記和個案有約,讓他想退休。他的處理方式真誠又負責,個案後來回應「令人開心的是,縱使知道我們錯了(身而為人),卻可以把人做好,出之以真誠及好心。」(P83)他不帶批判的接納自己、轉換成紀錄創作,對我來說,展現了很棒的與自我同在的生命姿態。
在書中,歐文問病人:「死亡最讓你害怕的是什麼?」她回答:「所有該做的事情都沒做。」歐文描述自己深信不疑的是,「死亡焦慮與人生虛度的感覺呈正相關。換句話說,人生越是虛度,死亡的焦慮就越強烈。」(P104重溫《凝視太陽》)若如此,我在想或許我們可以將死亡焦慮度,轉換成死前感到幸福指數,當成生活指標,幫助自己檢視自己是否朝想感受、想經驗的目標前進,並在這追求的過程中,練習與自己同在,或許能幫助我們減少對自我死亡的恐懼。
在與他人的層面上,我覺得是,看見社會符號背後的人性,創造及把握人與人間的真實交流。從歐文的五個同學之死的故事,及我目前與長輩生活、工作中,發現在走向死亡過程中,最後那些符號都不那麼重要了,當我們看見工作頭銜、權力地位、標籤、關係定義、性別、年齡背後的人性,才能產生更真實豐富美好的交流。如《心靈的淬煉:薩提爾家庭重塑的藝術》提到:「如果我們除了用腦,也用心來進行,而不受限於僵化的規條,如果我們有探索的視野,而不是預設立場,就會遵循宇宙的法則,才能發現真正的人性。」而這樣的互動品質,才能真正滿足我們想與他人分享連結的渴望,創造真實的交流,幫助我們在生命的最後,無憾地離開地球。
而在面對他人離開時,我喜歡歐文在書中提到的漣漪概念,我覺得這能幫助我們面對失去他人的失落。他寫道:「人的行為與思想會擴散及於他人,猶如擲石水塘產生漣漪。若我給了病人某些東西,我知道,他們會換個方式將之傳給別人,如此不斷傳下去,漣漪於焉形成。」我們與他人產生的交流,所帶給我們的影響,不會因為那個人的離開而消失,那影響已在我們身上起作用,帶來自我的改變。而他人帶給自己的改變,證明他者存在過。自我的身上有他者的印記,他者身上也有我們的印記。
漣漪概念也可以延伸到我們與世界互動的層面。雖然我們的存在必然幻滅,但透過我們的作為帶給世界的影響,卻會綿延不斷地延續下去。就如我們現在所享受的文明,是人類過去努力創造累積的成果。我們現在種下的一顆茄苳小幼苗,能成為數百年,甚至千年後還存在於地球的老樹,讓未來的子孫受益。所以身為社會工作者的我,在與社會互動中,在老化死亡領域上,想創造什麼,留下什麼漣漪呢?在個案工作層面,一是繼續探索安樂死議題。瑪德蓮最後選擇醫助自殺,她描述尼采的「死得其時」在這考慮過程中一直在她腦中盤旋,而知道自己得以「善終」讓她平靜。我在居服工作服務的一位87歲阿媽,也曾問我:「我們是不是應該有安樂死?滿90歲之類的,就可以選擇死亡。」阿媽並不是憂鬱的那種。她覺得她也活得差不多和滿足了,覺得自己可以離開了。有這麼多長者活著要幹嘛呢?她問我。老實說,我覺得她的提議,好像也有某種務實。我記得離開後的那天,阿媽又再次促使我去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若活到了90多歲,或某個大家取得共識後,覺得足夠的法定年紀,我們也都心滿意足了。在這樣的條件下,若有一個選擇,是自己可以決定什麼時候離開地球,那這樣我們是不是有可能將死亡轉換成一種慶祝?這些經驗促使我好奇我們需不需要讓安樂死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被允許的?能「死得其時」會不會反而能幫助我們減少對死亡的焦慮,增加死前的幸福感?
在家庭、社區工作層面,我想嘗試組織夥伴、連接資源,共創香草土團共老家屋。目標是減少照顧者負擔、透過與自然連結,陪伴與支持長者經歷老化、死亡的過程。靈感來自於自然建築、樸門永續設計、人智學的學習,還有看見像是伯拉罕原鄉長照基地的「友雞計畫」、伊甸基金會的長濱「不老農場」、思凡自然農園,讓我想以綠社工的方式和社會性農場的模式介入,持續探索、創造和實踐晚年的美好想像。隨然不見得在眼前或立即的未來就可見到成果,但至少在離開地球前,在追求的過程中,得到的快樂與滿足,會增加我的死前幸福感。而種下的種子所產生的漣漪,希望能讓地球因為我的曾經存在過,而變得更好一點點。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嗨~瞧焉思,照服工作對我就像練心也練身體的過程,透過實際的服務接觸,產生有趣的交流,豐富了我對老化、死亡的探索。在開始下個階段新的個案前,以這篇謝謝她們帶給我的學習與看見。我寫下我最想記得的,和妳分享~
應邀於9月中向一群國際學生正式介紹這門課自己的參與經驗。知道有同學自我介紹的環節,於是提議先加入一點小活動,讓學生自我介紹完,再讓我進入正題。 遊戲規則... (3) 根據手上牌卡的正面圖像或背面解析來分享 #自己與這張牌的連結 是什麼? (4) 從PPT上兩題,選一題來回答。
我想以這幅畫祝福我八月服務的奶奶,和記錄對我來說很難忘的11.5小時。同時提醒自己,別被技術、恐懼框架住,陪伴有時有聲勝無聲。 奶奶74歲,有失智(程度我不太確定)、並有重度憂鬱。身體僵硬、有人攙扶下可小碎步行走。
想以這篇記錄帶給我很多感動、刺激我去思考生命到底是什麼、讓我看見死亡的恐懼、生命的脆弱與神聖性的Erich。 Erich是我在醫院工作時服務的一位帛琉病人。去年12月他來到台灣治療口腔癌。今年四月結束在台灣的治療,返國後不久離世。 信仰與人 無聲的溫暖看診與陪伴 PureHeart
嗨Joyance妳好嗎?想和妳分享上個月參加「野地森活」的土灶工作坊的感動~ 1. 人類與火寶寶:神聖的點火宛如喚醒身而為人的生命之火。 2. 土灶就像人類的骨盆:如何滋養自己的創造之火。 3. 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邀請別人來合作的能力。 4. 人是由泥土組成,滿足身體對土中微生物的渴求
嗨~瞧焉思,照服工作對我就像練心也練身體的過程,透過實際的服務接觸,產生有趣的交流,豐富了我對老化、死亡的探索。在開始下個階段新的個案前,以這篇謝謝她們帶給我的學習與看見。我寫下我最想記得的,和妳分享~
應邀於9月中向一群國際學生正式介紹這門課自己的參與經驗。知道有同學自我介紹的環節,於是提議先加入一點小活動,讓學生自我介紹完,再讓我進入正題。 遊戲規則... (3) 根據手上牌卡的正面圖像或背面解析來分享 #自己與這張牌的連結 是什麼? (4) 從PPT上兩題,選一題來回答。
我想以這幅畫祝福我八月服務的奶奶,和記錄對我來說很難忘的11.5小時。同時提醒自己,別被技術、恐懼框架住,陪伴有時有聲勝無聲。 奶奶74歲,有失智(程度我不太確定)、並有重度憂鬱。身體僵硬、有人攙扶下可小碎步行走。
想以這篇記錄帶給我很多感動、刺激我去思考生命到底是什麼、讓我看見死亡的恐懼、生命的脆弱與神聖性的Erich。 Erich是我在醫院工作時服務的一位帛琉病人。去年12月他來到台灣治療口腔癌。今年四月結束在台灣的治療,返國後不久離世。 信仰與人 無聲的溫暖看診與陪伴 PureHeart
嗨Joyance妳好嗎?想和妳分享上個月參加「野地森活」的土灶工作坊的感動~ 1. 人類與火寶寶:神聖的點火宛如喚醒身而為人的生命之火。 2. 土灶就像人類的骨盆:如何滋養自己的創造之火。 3. 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邀請別人來合作的能力。 4. 人是由泥土組成,滿足身體對土中微生物的渴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大型狗活到16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沒想到經歷這樣的過程是如此的艱難 當毛孩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不知道實際情況那很焦慮 但當你知道實際情況不是那麼樂觀的時後,心情就不只是焦慮了 因為能做的不多,陪伴、照護牠的身體也照顧牠的情緒 在生死面前,生命就是如此渺小而偉大 除此之外,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面對死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去直視死亡的迫近。尤有甚者,死亡對人的威脅,往往也透過親人的逝世帶來極其強烈的衝擊。《死亡與生命手記》是歐文・亞隆與瑪莉蓮・亞隆,這一對結褵六十載的夫妻,共同書寫而成的作品。
Thumbnail
撰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正視AI「角色扮演」的能力,以及可能帶來的身心健康影響。我之前一直在研究、討論的「虛擬情人」是其一,本文提到的名人、死人也不容忽視。 換句話說,包括ChatGPT等AI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衝擊,絕對不是只有將它們當成「工具」來運用時產生的影響,也包括將它們當成「人」來互動
Thumbnail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Thumbnail
正所謂「不期待就不怕受傷害」。 從一開始也沒想過會獲得怎樣的迴響,因為如果什麼不做,就什麼都不知道。 沒有文本出來,就沒法子討論。 當然如果一切可以只停留在美好的記憶,誰會不想。 但現實當然不會這麼美好。 ~我們來看看讀者來函說了些什麼~ 不管別人分享了什麼?好的?壞的?
Thumbnail
說到午茶時光,就是那種一群損友待在一起,互相吐槽、分享最新生活得烏煙瘴氣。 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連見面都變成難事。 雖然說,網路科技的進步可以讓人遠距離一樣保持聯繫。 但面對面,在同一個時空,感受著相同的氛圍,這就不是網路可以解決的。 不過,現在就將就點吧~
Thumbnail
其實,我覺得這篇讀者來函已經說了蠻多的,實在沒什麼好補述的。 雖然,對於「科幻」這個詞,耳熟能詳。 但是,實際上對於科幻,我們一直處理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 我認為科幻是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重點在於這個想像到底是需要多久才能被實現,以及實現和想像的落差到底有多大。
Thumbnail
關於編輯這件事啊~ 身為小小的品管,實在給不了太多建議。 畢竟是短篇故事,能夠把想要講完的故事說到一個段落,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所以,比起建議,我想談的是「自己覺得故事哪裡沒說完」。 《人外人、天外天、茶外茶》 《黑珍珠》 角色人物如果可以更鮮明立體一點,故事對話會讓人更有印象。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大型狗活到16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但沒想到經歷這樣的過程是如此的艱難 當毛孩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不知道實際情況那很焦慮 但當你知道實際情況不是那麼樂觀的時後,心情就不只是焦慮了 因為能做的不多,陪伴、照護牠的身體也照顧牠的情緒 在生死面前,生命就是如此渺小而偉大 除此之外,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面對死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去直視死亡的迫近。尤有甚者,死亡對人的威脅,往往也透過親人的逝世帶來極其強烈的衝擊。《死亡與生命手記》是歐文・亞隆與瑪莉蓮・亞隆,這一對結褵六十載的夫妻,共同書寫而成的作品。
Thumbnail
撰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正視AI「角色扮演」的能力,以及可能帶來的身心健康影響。我之前一直在研究、討論的「虛擬情人」是其一,本文提到的名人、死人也不容忽視。 換句話說,包括ChatGPT等AI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衝擊,絕對不是只有將它們當成「工具」來運用時產生的影響,也包括將它們當成「人」來互動
Thumbnail
Mour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歐文在書的一開頭寫下的這句,「悲傷是我們有勇氣去愛人所付出的代價」道盡了從他與結縭六十多年的妻子瑪麗蓮開始經歷老年後的身體病痛,以及在妻子身旁陪伴著她嚥下最後一口呼吸
Thumbnail
正所謂「不期待就不怕受傷害」。 從一開始也沒想過會獲得怎樣的迴響,因為如果什麼不做,就什麼都不知道。 沒有文本出來,就沒法子討論。 當然如果一切可以只停留在美好的記憶,誰會不想。 但現實當然不會這麼美好。 ~我們來看看讀者來函說了些什麼~ 不管別人分享了什麼?好的?壞的?
Thumbnail
說到午茶時光,就是那種一群損友待在一起,互相吐槽、分享最新生活得烏煙瘴氣。 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現在連見面都變成難事。 雖然說,網路科技的進步可以讓人遠距離一樣保持聯繫。 但面對面,在同一個時空,感受著相同的氛圍,這就不是網路可以解決的。 不過,現在就將就點吧~
Thumbnail
其實,我覺得這篇讀者來函已經說了蠻多的,實在沒什麼好補述的。 雖然,對於「科幻」這個詞,耳熟能詳。 但是,實際上對於科幻,我們一直處理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 我認為科幻是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重點在於這個想像到底是需要多久才能被實現,以及實現和想像的落差到底有多大。
Thumbnail
關於編輯這件事啊~ 身為小小的品管,實在給不了太多建議。 畢竟是短篇故事,能夠把想要講完的故事說到一個段落,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所以,比起建議,我想談的是「自己覺得故事哪裡沒說完」。 《人外人、天外天、茶外茶》 《黑珍珠》 角色人物如果可以更鮮明立體一點,故事對話會讓人更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