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保護好自己的快樂,才有餘力操心別人的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來沒有意識到原來快樂是需要好好保護的,直到我最近讀到類似的概念。

大概從高中開始,我很熱衷看親子教養類的書,看過的大概有十來本。有的書是媽媽們寫的,因為她們的孩子有大眾普遍認為了不起的成就(如:念了長春藤名校、有厲害的音樂才華等等)。有的書是孩子本人寫自己的故事,書中也提到了其家庭背景和成長學習經驗。最近我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愛看這類的書?有兩個原因:一、我的爸媽很忙,常常沒空理我,也沒在管我的課業,所以我想自己當自己的虎爸虎媽。二、好奇他們的家庭關係,因為我自己的家庭氣氛很不和諧、爸媽感情不睦。

爸媽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連從小到大的家庭出遊,自我有記憶以來,沒有一次爸媽不發生激烈爭吵的。他們之間的問題太理不清。大概從高中開始,爸媽會在和我獨處的時候,跟我訴說他們的困境,說另一方的不是。

有好多年的時間,我十分樂意扮演傾聽他們的角色。我覺得這就是好女兒應該做的事之一。爸媽心裡苦,需要有人可以訴說,而我是一個貼心的傾聽者。他們各有各的立場。當我聽爸爸訴苦時,我會覺得媽媽好不應該。當我聽媽媽訴苦時,我會覺得爸爸對媽媽好壞。傾聽之餘,我會拼命告訴他們對方的優點、對方如何辛苦工作、對方如何照顧這個家、我如何喜歡爸爸和媽媽。我天真地希望,爸媽會因為我的傾聽、因為我從女兒的角度告訴他們另一方的好,而感覺好過一些。爸媽聽的當下,會同意我說的話。可是他們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因為我的傾聽、沒有因為我「拼命為另一方說好話」而有任何改變。他們的感情一直都非常的不好。

後來,我漸漸發現自己不太樂意聽爸媽說這些了。我愛爸爸也愛媽媽,聽爸媽數落彼此讓我覺得很難過。我開始覺得也許他們分開會比較快樂,但爸媽有他們的理由不分開。我們在不睦的家庭氣氛中長大,聽爸媽在我們面前吵架,聽爸媽數落彼此的不是。

我記得有一天,爸爸開車帶我從醫院回大學宿舍。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之一。我的膝蓋突然沒來由地腫痛,剛開始得坐輪椅,後來拄拐杖拄了一陣子。看了許多大醫院,每個醫生說法都不一樣。而我的皮膚狀況也非常差,滿臉膿包暗瘡,臉無完膚。我好幾個月都口罩不離臉,覺得自己就像歌劇魅影裡的魅影,真的必須把臉藏起來。

那趟一兩個小時的車程,爸爸又跟我訴說他的困境,數落媽媽的不是。聽到最後,即使我自己都已經處在一個蠻慘的狀態,我還是覺得我好想分攤爸媽的痛苦。當爸爸把車停在宿舍門口時,我說:『我好希望能幫你們分攤。』爸爸沉著臉說:『妳把妳自己顧好就好。』

多年後,我已經不覺得爸媽的感情狀態是我的責任。我意識到我的身心累積了不少負面情緒,讓我憂憂鬱鬱的。我快樂不起來的時候,真的也無暇顧及爸媽的快樂了。各人得為各人的快樂負責。當爸媽又開始向我倒這些情緒垃圾,我會直接說:「可以不要說這些嗎?我不想聽。」他們沒辦法改變他們的狀態,他們也沒有辦法不說這些。當我有能力逃離時,我也只好逃離(離家讀大學後,可以比較少被這些負面情緒感染。後來出國去唸書、工作,更是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我讀的那幾本親子教養書,都提到家庭關係和諧、父母感情和睦、家是他們最喜歡的地方之類的。媽媽們也強調和諧夫妻關係的重要性、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另一半的壞話,因為那會令孩子感到無所適從等等。我想我這麼愛看那些書,是不是想向爸媽證明:你們這樣對孩子不好。或者更多的是,我羨慕那些和諧的家庭。

我自己沒當過父母,只是從子女的角度旁觀。雖然覺得爸爸媽媽這樣對孩子不好,但我想,他們也盡力了,盡力在他們自身的困境下,做他們所能做的最好的父母。

而我,也不想一直靠「逃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快樂。我正在積極療鬱自己的道路上。我想強壯起來,這樣我才有辦法和我愛的人一起分享快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遊牧靈魂
6會員
5內容數
a delicate soul in search of a happy life
遊牧靈魂的其他內容
2023/06/13
從學生時代起,我們一直像賽馬衝個不停,一直被灌輸「時間永遠不夠用」的觀念。另外,我們的社會似乎很捧「早慧」這件事,還有強調年紀輕輕就已解鎖許多人一輩子達不到的成就是多麼了不起。新書宣傳會細數作者的豐功偉業,也會強調他們是在幾歲以前達成的。那麼,如果沒有小小年紀囊括一些值得說嘴的成就入袋,我就是不如人
Thumbnail
2023/06/13
從學生時代起,我們一直像賽馬衝個不停,一直被灌輸「時間永遠不夠用」的觀念。另外,我們的社會似乎很捧「早慧」這件事,還有強調年紀輕輕就已解鎖許多人一輩子達不到的成就是多麼了不起。新書宣傳會細數作者的豐功偉業,也會強調他們是在幾歲以前達成的。那麼,如果沒有小小年紀囊括一些值得說嘴的成就入袋,我就是不如人
Thumbnail
2022/07/21
這天早上我們4:30就起床,5:00從家出發,開車20分鐘到我們這一帶的火車站,把車停在停車場一整天,搭5:50的火車。從我們住的地方搭火車到紐約要三個半鐘頭。到了曼哈頓以後,我們先去劇院取票。票上說我們的座位是A排1號和3號,我問我朋友說這是第一排嗎?
Thumbnail
2022/07/21
這天早上我們4:30就起床,5:00從家出發,開車20分鐘到我們這一帶的火車站,把車停在停車場一整天,搭5:50的火車。從我們住的地方搭火車到紐約要三個半鐘頭。到了曼哈頓以後,我們先去劇院取票。票上說我們的座位是A排1號和3號,我問我朋友說這是第一排嗎?
Thumbnail
2021/08/21
高中畢業後的十年,我不只一次夢見自己在高一數學課堂上,答不出老師質問的數學題目。當我從夢中驚醒,我會有幾秒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現在是什麼時空,然後提醒自己:「我大學學測數學成績落在頂標……我已經從政大畢業了……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我現在是一個高中老師。」
Thumbnail
2021/08/21
高中畢業後的十年,我不只一次夢見自己在高一數學課堂上,答不出老師質問的數學題目。當我從夢中驚醒,我會有幾秒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現在是什麼時空,然後提醒自己:「我大學學測數學成績落在頂標……我已經從政大畢業了……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我現在是一個高中老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時候看著其他家庭其樂融融、幸福和睦的樣子都會很羨慕......,說實話,到現在依舊很羨慕。渴望「無條件的愛」、嚮往「信任」、「支持」、「鼓勵」等等,而實際從父母那得到的卻是無止盡的要求和冷水。
Thumbnail
小時候看著其他家庭其樂融融、幸福和睦的樣子都會很羨慕......,說實話,到現在依舊很羨慕。渴望「無條件的愛」、嚮往「信任」、「支持」、「鼓勵」等等,而實際從父母那得到的卻是無止盡的要求和冷水。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誰家不是每天一地雞毛? 相信我, 十戶人家有九戶都是這樣的。 那另外一戶? 肯定是,說謊啊!(斜眼) ▪️ 特別是有了孩子後, 孩子教養成了夫妻日常爭吵的一大主因。 我們家也不例外, 且多是我去找豬爸爸吵!(壞心大笑) 不過我發現許多家庭也多是如此, 多是媽媽對爸爸的教養態度感到失望、不滿, 所以氣
Thumbnail
誰家不是每天一地雞毛? 相信我, 十戶人家有九戶都是這樣的。 那另外一戶? 肯定是,說謊啊!(斜眼) ▪️ 特別是有了孩子後, 孩子教養成了夫妻日常爭吵的一大主因。 我們家也不例外, 且多是我去找豬爸爸吵!(壞心大笑) 不過我發現許多家庭也多是如此, 多是媽媽對爸爸的教養態度感到失望、不滿, 所以氣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每個人,在邁向成熟的過程,需要經歷的就是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議題。 事實上和父母的關係議題好壞,也會不自覺的投射相同的行為模式,或情感糾葛到伴侶、工作的職場環境上。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家庭,而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子女的核心三角關係中的定位,還有定位下的互動方式,就很容易內化成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不自覺的會
Thumbnail
情緒不成熟慣用十種互動模式 在他們身邊,你總是覺得孤單 與他們互動,感覺像是走在令人喪氣的單行道 你自知受到他們的情感脅迫卻無計可施 他們第一,你是次要 他們無法建立親密感或交心 他們不明說,而是藉著情緒來溝通 他們從不尊重你的界線或個體性 你獨自做出情緒努力,他們未必領情 你喪失情感自主和精神自由
Thumbnail
情緒不成熟慣用十種互動模式 在他們身邊,你總是覺得孤單 與他們互動,感覺像是走在令人喪氣的單行道 你自知受到他們的情感脅迫卻無計可施 他們第一,你是次要 他們無法建立親密感或交心 他們不明說,而是藉著情緒來溝通 他們從不尊重你的界線或個體性 你獨自做出情緒努力,他們未必領情 你喪失情感自主和精神自由
Thumbnail
我的彩油諮詢師朋友看著我的彩油生命樹說:「妳有沒有覺得,妳今生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扮演他們的角色,為了讓妳認得:妳是誰....」 她說完,我們倆個是一起笑出聲...。 笑聲裡,其實有心疼不捨,有遺憾包容,還有滿滿的因為感動感謝而來的體悟,理解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為何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我的彩油諮詢師朋友看著我的彩油生命樹說:「妳有沒有覺得,妳今生身邊的所有人,都很努力的扮演他們的角色,為了讓妳認得:妳是誰....」 她說完,我們倆個是一起笑出聲...。 笑聲裡,其實有心疼不捨,有遺憾包容,還有滿滿的因為感動感謝而來的體悟,理解了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為何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嗨~今天要來聊聊「原生家庭」的議題。 我覺得在華人社會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但這種緊密常一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靠得太近沒有意識到界線就容易踩進去,指責對方哪裡做得不好、哪裡需要修正、都是因為你怎樣才怎樣等等的。 為什麼大部分的家庭總是吵吵鬧鬧?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我的家庭氣氛很不和諧、爸媽感情不睦。爸媽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連從小到大的家庭出遊,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沒有一次爸媽不發生激烈爭吵的。他們之間的問題太理不清。大概從高中開始,爸媽會在和我獨處的時候,跟我訴說他們的困境,說另一方的不是。
Thumbnail
我的家庭氣氛很不和諧、爸媽感情不睦。爸媽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連從小到大的家庭出遊,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沒有一次爸媽不發生激烈爭吵的。他們之間的問題太理不清。大概從高中開始,爸媽會在和我獨處的時候,跟我訴說他們的困境,說另一方的不是。
Thumbnail
很喜歡冬天的配色~很有氣質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  內容在講親子關係  其實也衍伸出跟自己父母  在成年後的關係 感觸良多~ 為什麼長大後自己那麼不喜歡回家 從小的家庭氛圍還有建立   其實讓孩子感受愛 比嚴格管教重要 我問我自己 記得小時候我的家庭大部分算和樂 因為是老么的關係 我很受寵  也偏
Thumbnail
很喜歡冬天的配色~很有氣質 最近聽了一場演講  內容在講親子關係  其實也衍伸出跟自己父母  在成年後的關係 感觸良多~ 為什麼長大後自己那麼不喜歡回家 從小的家庭氛圍還有建立   其實讓孩子感受愛 比嚴格管教重要 我問我自己 記得小時候我的家庭大部分算和樂 因為是老么的關係 我很受寵  也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