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會客室|郭強生《尋琴者》當音符降落在雪地裡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郭強生的中篇小說《尋琴者》,講述一名40歲中年調音師,與六十歲甫喪妻的商人林桑,由於拉赫曼尼諾夫—無言歌的鋼琴彈奏牽引,相識於林桑妻子經營的琴室,兩人因而踏上二手鋼琴買賣的尋琴之路。

raw-image

為了遺忘,所以找尋

調音師幼時曾被譽為音樂天才,擁有敏略聽覺與彈奏能力,囿於成長環境,直至十七歲才受教於著名鋼琴家Joseph門下,卻因Joseph的失信背棄,調音師憤而刮傷Joseph的史坦威鋼琴後,便不再聯繫。此後,那架帶著刮損的鋼琴與這段被背叛的回憶,即成為調音師心中無法癒合的傷。

商人林桑為處理妻驟逝後所留下的史坦威鋼琴,加上喪妻後的失意空虛,與始終徘徊於等待認同與救贖的調音師,因為音樂,有了靈魂共鳴的振動,因為秘密,在這段尋琴之路中,有了相互扶持的關係。調音師想找回記憶中傷損的史坦威鋼琴,喪妻的林桑想忘記或許從沒有愛過他的妻子。一個想用遺忘來療傷,一個想用找尋來止痛,皆是憂傷又孤寂的過程。

曾經渴望,卻始終失望

調音師一職,有人稱之為鋼琴的醫生,他們彷彿能為鋼琴解咒,使樂器之王釋放優美天籟。調整音高,為音與音之間帶來和諧的關係;調和音色,給予演奏家期待的琴音,或許是圓滑豐厚也可能是清脆明亮。

然而,小說裡的主要敘事者調音師,卻總是在字裡行間中透漏著悲愴,不和諧的,有時是尖銳的音色,有時是暗沉的呢喃,該怎麼說呢,像是咬著牙在說話。起初我總以為他是因為帶著被背叛的傷,後來才漸漸明白,或許那正是屬於他內心關於夢想追尋的心理表現。

raw-image

四十歲已屆中年的他,放棄了鋼琴家夢想轉而成為調音師,再回首曾是音樂天才的過往、音樂系被退學、曾擔任過鋼琴教師,當他終於站在音樂殿堂-紐約的街頭時,更覺得自己是已過期的點數無法再被兌換,感慨著人生受機運擺佈的無力。

對一名鋼琴演奏家來說,能被看見、登上國際舞台,無疑是音樂人或表演者的追求。然而每一次上台都是一場未知之旅,鋼琴家們從來無法得知何時可以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

「命運,總在你無意識的情況下悄悄地改變了原來路徑。有人開始平步青雲,有人節節落入谷底。」—《尋琴者》

與起一直承受著未知的期待持續落空,不斷地被不受控的命運所擺弄,不如就這樣宛如琴鍵般安穩地存在著,成為可以被人信賴的幕後守候者。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而我想,或許就是這種已放棄卻又不是那麼甘心的心情一直在反覆拉扯著,所以全書讀來才始終讓人感到騷動不安。

一直到最後,結尾收束於主角調音師決定不彈奏李赫特故居裡的那兩架史坦威鋼琴,不讓它們突然醒來,以為自己又要再度登台,又要充滿期待,全篇的不安才於焉驟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小毛小姐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毛小姐的沙龍
288會員
98內容數
發牢騷而已,都是些小事
小毛小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18
誠然,失憶不過是隱喻符號,只為帶出收束生命的終點──死亡。正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遺忘便是一種不斷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自此,與其說人丟失記憶,不如說喪失了指認、辨識自我的路徑,因而日日迷走於荒蕪的記憶迴廊。也因此,往昔的缺席,不光指涉昨日的消亡,更象徵「未來可能性」的坍方。
Thumbnail
2022/02/18
誠然,失憶不過是隱喻符號,只為帶出收束生命的終點──死亡。正如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言:遺忘便是一種不斷在生命中上演的死亡形式。自此,與其說人丟失記憶,不如說喪失了指認、辨識自我的路徑,因而日日迷走於荒蕪的記憶迴廊。也因此,往昔的缺席,不光指涉昨日的消亡,更象徵「未來可能性」的坍方。
Thumbnail
2022/01/15
隨著 NFT 在中文世界興起,現在方格子也發行了自己的 NFT,甚至一開賣就被搶購一空。這讓創作者開始有點焦慮或困惑,NFT 到底是什麼?創作者有必要知道它嗎?這篇文章以創作者的身分談談,對於所有的創作者而言,NFT 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以及方格子發布了 NFT,能對站內的經營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Thumbnail
2022/01/15
隨著 NFT 在中文世界興起,現在方格子也發行了自己的 NFT,甚至一開賣就被搶購一空。這讓創作者開始有點焦慮或困惑,NFT 到底是什麼?創作者有必要知道它嗎?這篇文章以創作者的身分談談,對於所有的創作者而言,NFT 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以及方格子發布了 NFT,能對站內的經營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Thumbnail
2021/10/21
大疫年代,生活不僅被封鎖了起來,還因為社群的撤離,多了許多的空白。當然,有一些空白,本就存在,只不過被忙碌遮掩了起來,它們空蕩且寥寂,與其說是空白,其實更像坑洞,幽微且昏暗,個個迴盪著寂寞,身為主人的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填滿。
Thumbnail
2021/10/21
大疫年代,生活不僅被封鎖了起來,還因為社群的撤離,多了許多的空白。當然,有一些空白,本就存在,只不過被忙碌遮掩了起來,它們空蕩且寥寂,與其說是空白,其實更像坑洞,幽微且昏暗,個個迴盪著寂寞,身為主人的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填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作為一個尋琴者,一個旁觀者,不就是看透人生表面的、非表面的生命影子。生命中高低起伏,時間長路,光采與黑暗,其中有為人知,亦避不為人知;人知我相,必非真相。
Thumbnail
作為一個尋琴者,一個旁觀者,不就是看透人生表面的、非表面的生命影子。生命中高低起伏,時間長路,光采與黑暗,其中有為人知,亦避不為人知;人知我相,必非真相。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有時候,人總是會一直不斷(不小心)地走入低潮,待在那裏──屬於自己宇宙的舒適小角落裡,便把自己裹成一個小小的繭,在那放心、安心地把自己變成惡魔後,像是電影片段一樣,內心不斷地上演著與邪惡的黑暗勢力奮力抗爭;等到凱旋時,又一個人慢慢地爬起來,抖一抖身上的灰塵,擦一擦臉上的汗水(喔,應該說是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有時候,人總是會一直不斷(不小心)地走入低潮,待在那裏──屬於自己宇宙的舒適小角落裡,便把自己裹成一個小小的繭,在那放心、安心地把自己變成惡魔後,像是電影片段一樣,內心不斷地上演著與邪惡的黑暗勢力奮力抗爭;等到凱旋時,又一個人慢慢地爬起來,抖一抖身上的灰塵,擦一擦臉上的汗水(喔,應該說是
Thumbnail
我以為調音師調的是音準,卻偏偏總有人要求音色,像是在說身家樣貌都中意,就是說的話不中聽。沒說在挑琴,還以為是在挑伴侶。
Thumbnail
我以為調音師調的是音準,卻偏偏總有人要求音色,像是在說身家樣貌都中意,就是說的話不中聽。沒說在挑琴,還以為是在挑伴侶。
Thumbnail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Thumbnail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Thumbnail
小說以鋼琴作為貫穿全篇的重要意象,既以琴喻情,也以琴喻肉身。鋼琴既是發出樂聲的工具、文明藝術的象徵,也是承載使用者記憶的器皿;而一台遭到遺棄或是破損的鋼琴,原來更像是一位遭到背叛而掙扎求生的人。
Thumbnail
小說以鋼琴作為貫穿全篇的重要意象,既以琴喻情,也以琴喻肉身。鋼琴既是發出樂聲的工具、文明藝術的象徵,也是承載使用者記憶的器皿;而一台遭到遺棄或是破損的鋼琴,原來更像是一位遭到背叛而掙扎求生的人。
Thumbnail
嗜讀那些會啃咬激盪心靈的書,郭強生《尋琴者》。寫遺憾,寫音樂,寫情感。寫高峰後的失去。 留下的又會是什麼?
Thumbnail
嗜讀那些會啃咬激盪心靈的書,郭強生《尋琴者》。寫遺憾,寫音樂,寫情感。寫高峰後的失去。 留下的又會是什麼?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看華文小說是什麼時候了。這是一個關於情的故事,一種約定之情。整篇是帶點哀傷的餘味,因為裡面的腳色都失約了,也可以說是背叛了。 如同書裡的隱喻「總以為世間有一套現成的琴譜,教他們如何撥奏彼此。」
Thumbnail
說來慚愧,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看華文小說是什麼時候了。這是一個關於情的故事,一種約定之情。整篇是帶點哀傷的餘味,因為裡面的腳色都失約了,也可以說是背叛了。 如同書裡的隱喻「總以為世間有一套現成的琴譜,教他們如何撥奏彼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