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糖」大作戰!一起認識「甜味劑」

拒「糖」大作戰!一起認識「甜味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印象中,10年前的台灣還是個「全糖飲料社會」,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人們逐漸選擇低糖、無糖飲食,但嗜甜者想要減糖又想要快樂,各種「甜味劑」因而嶄露頭角,漸漸成為大眾新的選擇。然而甜味劑選擇琳瑯滿目,大家真的了解日常中看到的甜味劑嗎?今天就要來介紹「甜味劑」!ʕ•͡ᴥ•ʔ

甜味劑分為2種:營養性甜味劑 & 非營養性甜味劑

營養性甜味劑(天然)

營養性甜味劑屬於天然甜味劑,能夠提供食物甜味且代謝會產生熱量,例如: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糖醇類。

  1. 糖:我們平常在吃的糖也是甜味劑的一種,屬於營養性甜味劑,每公克可以產生4大卡的熱量,例如:雙醣類(乳糖、麥芽糖、蔗糖)、單醣類(半乳糖、果糖、葡萄糖)。
  2. 高果糖玉米糖漿:常用於食品加工業,甜度和蔗糖相當,相對於蔗糖有更多優點應用於食品加工中以製作飲料、糖果、果醬等。
  3. 糖醇類:相較於糖可以產生較低的熱量,每公克可以產生1.5~3大卡的熱量,常見的有山梨醇、木糖醇、甘露醇等,市售無糖口香糖大多就是添加糖醇類作為甜味來源。

非營養性甜味劑 (人工)

非營養性甜味劑是透過人工合成,提供非常少量的熱量,甚至是沒有熱量,可以用來取代營養性甜味劑,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代糖」,適用於糖尿病患減重

  1. 糖精:甜度是蔗糖的300倍,通常不會被使用在食品烹調,因為在烹調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苦味。過去糖精曾被認為是致癌物,但該論說已經被推翻。(作者還是小大一時有吃過老師帶來的糖精,剛碰觸到舌頭時是很甜的甜味,餘韻會有一個苦味和金屬味,那個味道真的超級妙ლ(・ω・ლ) )
  2. 阿斯巴甜:甜度是蔗糖的160~220倍,阿斯巴甜其實還是會產生熱量,但因為甜度很高,只需要微量就能達到相當的甜度,因此可以忽略其產生的熱量。阿斯巴甜因為化學結構的關係,特性屬於熱不穩定,無法被用於熱食品中,此外,苯丙酮尿患者無法使用阿斯巴甜作為代糖選擇。
  3. 紐甜:甜度是蔗糖的7000~13000倍,具有熱穩定性因此可以使用在烘焙食品中
  4. 醋磺內酯鉀: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具有熱穩定性,常見於糖果、口香糖、糕餅類食物中。
  5. 甜菊:甜度是蔗糖的250倍,常和糖醇類結合在一起稱為赤蘚糖醇。

代糖並不可怕,反而在飲食中很常見、實用,由於種類和市售產品很多,因此在選擇時要記得每種代糖的特性、適用族群、一日攝取容許量(ADI)。


隨著10月的到來,又迎來了開學的季節,爆肝營養系日常兩位作者也升為準大三生了,因為是忙碌之餘抽空寫作,學期間的文章會固定每月2~3篇,不想錯過更多營養小知識及營養系日常可以訂閱我們喔!我們下篇文再見~\(^∀^)メ(^∀^)ノ

avatar-img
營養女子生活誌的沙龍
7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之前有提到營養攝取均衡包含六大類,那有一些食物總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五穀雜糧還是蔬菜呢 ? 今天我就來介紹幾種容易搞混的食材 ! 南瓜 萬聖節的標誌南瓜,既可以做成鹹食也可以做為甜點,像小編我就很喜歡南瓜濃湯呢 !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南瓜是蔬菜,不過其實南瓜是五穀雜糧的一種喔~所以如果是搭配白飯
近年來,社會健康意識抬頭,民眾除了「好吃」亦開始注重「吃得健康」!配合政府政策,營養界學者們將基礎營養學帶入生活中,幫助民眾了解飲食知識,並協助落實均衡飲食之健康生活型態。
通常朋友聽到我是營養系的時候,反應都是「好酷!」「你們上課都上什麼啊?」等等,那今天我就來跟大家介紹幾門必較特別的課程!  食物學原理🍞 這個課程是關於各種食品加工製作過程及各種食品的製造原理。通常會搭配實驗課一起上,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洗麵筋那堂課,從最原本的麵粉變成麵筋的過程真的很辛苦( >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特聘教授鄭劍廷領導研究團隊,發現多酚兒茶素群能抑制冠狀病毒複製、強化免疫機制、增加肺部保護能力。
哎呀~已經連續下了一個多禮拜的雨了,好想看看太陽喔 (ఠ్ఠ ˓̭ ఠ్ఠ) 不過說到太陽,大家知道曬太陽也能有助於身體合成營養素嗎? 沒有錯!今天的主角就是-透過曬太陽就能在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啦!                   
「同學,妳這顆骨釘鬆掉了!」上次回診矯正牙齒,作者的牙醫師說我右上排牙齒的骨釘掉了,聽到這晴天霹靂的消息差點落下淚珠,因為這表示下一次要重打一次骨釘阿…_(:3 ⌒゙)_ 結束當天療程後,醫師表示我要多攝取牛奶、起司等食物,只是這和我的骨釘有什麼關係呢?
之前有提到營養攝取均衡包含六大類,那有一些食物總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五穀雜糧還是蔬菜呢 ? 今天我就來介紹幾種容易搞混的食材 ! 南瓜 萬聖節的標誌南瓜,既可以做成鹹食也可以做為甜點,像小編我就很喜歡南瓜濃湯呢 !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南瓜是蔬菜,不過其實南瓜是五穀雜糧的一種喔~所以如果是搭配白飯
近年來,社會健康意識抬頭,民眾除了「好吃」亦開始注重「吃得健康」!配合政府政策,營養界學者們將基礎營養學帶入生活中,幫助民眾了解飲食知識,並協助落實均衡飲食之健康生活型態。
通常朋友聽到我是營養系的時候,反應都是「好酷!」「你們上課都上什麼啊?」等等,那今天我就來跟大家介紹幾門必較特別的課程!  食物學原理🍞 這個課程是關於各種食品加工製作過程及各種食品的製造原理。通常會搭配實驗課一起上,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洗麵筋那堂課,從最原本的麵粉變成麵筋的過程真的很辛苦( >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特聘教授鄭劍廷領導研究團隊,發現多酚兒茶素群能抑制冠狀病毒複製、強化免疫機制、增加肺部保護能力。
哎呀~已經連續下了一個多禮拜的雨了,好想看看太陽喔 (ఠ్ఠ ˓̭ ఠ్ఠ) 不過說到太陽,大家知道曬太陽也能有助於身體合成營養素嗎? 沒有錯!今天的主角就是-透過曬太陽就能在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啦!                   
「同學,妳這顆骨釘鬆掉了!」上次回診矯正牙齒,作者的牙醫師說我右上排牙齒的骨釘掉了,聽到這晴天霹靂的消息差點落下淚珠,因為這表示下一次要重打一次骨釘阿…_(:3 ⌒゙)_ 結束當天療程後,醫師表示我要多攝取牛奶、起司等食物,只是這和我的骨釘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