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 紅油皮蛋乾拌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在台大的時候,常常會到水源市場的「陳師傅」購買紅油皮蛋乾拌麵

有一天,陳師傅倒了,雖然我有幸在最後一天買到紅油皮蛋麵,但偶爾仍然會想回味一下。

試著做了一下,口味意外地接近,在此留下食譜作為紀念(我自己還可以回來查)


此份量約為四人份,可依照食量自行調整

材料:

  1. 皮蛋×6
  2. 豬絞肉300g
  3. 刀削麵體×4
  4. 蔥1~2枝
  5. 蒜末(約3~4瓣)
  6. 薑末少許
  7. 辣豆瓣醬3大匙
  8. 醬油膏3大匙
  9. 白胡椒粉適量
  10. 米酒2匙
  11. 花椒辣油適量

步驟:

  1. 皮蛋去殼後並壓碎,大小可依照個人喜好調整
  2. 熱鍋,加入適量食用油後爆香薑蒜
  3. 加入豬絞肉拌炒,直到油脂炒化即可
  4. 鍋心炒豆瓣醬,並加入米酒拌炒
  5. 加入油膏、胡椒粉、水少許,再加蓋7~8分將絞肉悶熟
  6. 開蓋加入皮蛋,拌炒兩分鐘左右即完成皮蛋醬
  7. 煮好刀削麵後拌入皮蛋醬,再依個人喜好加入辣油並灑上蔥花即可

懶得準備紅蔥頭,所以實際上吃起來與陳師傅有些許差異,但試吃之後還是覺得很驚艷,甚至都忘記要留下照片了。(笑)

吃完之後最大的心得是,紅油皮蛋麵的成本真的不低,自製的口感弄到接近陳師傅,一碗花費大概要七八十塊,跟當年買一碗的價格差不多,難怪陳師傅做到不想做。

雖然與原本的目的不同,但終於開始在方格子寫作,姑且算是了解了一樁心事。當初在網路上查了參考用的皮蛋麵食譜,為了避免遺失,放在我的手機分頁內的時間已經超過三年,今天終於可以關閉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園長的沙龍
3會員
40內容數
在此記下各種虛幻引擎(UnrealEngine)開發遊戲時的相關技術,是專業取向的專題。內容將涉及程式、美術、音效、軟體使用,族繁不及備載。同時也會有各種操作秘訣、訣竅、背景知識,甚至是冷知識等。文章內容往往不知輕重,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輕易看懂,不求大紅,只求幫上有緣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星期六放假,我因為這陣子不能提重物,所以派我家老先生出門去採買,今早還下雨,使喚別人出門,真不好意思。 開了單子給老先生買五花肉,想烤鹹豬肉,誰知道忘了說不要切,老板已切成塊,那就來滷肉吧! 前天中午去看醫生經過仁愛福華,外面賣控肉飯看起來真好吃,一個不便宜,要價180元,不錯吃! 今天我也來滷一鍋
Thumbnail
星期六放假,我因為這陣子不能提重物,所以派我家老先生出門去採買,今早還下雨,使喚別人出門,真不好意思。 開了單子給老先生買五花肉,想烤鹹豬肉,誰知道忘了說不要切,老板已切成塊,那就來滷肉吧! 前天中午去看醫生經過仁愛福華,外面賣控肉飯看起來真好吃,一個不便宜,要價180元,不錯吃! 今天我也來滷一鍋
Thumbnail
這些日子以來,我家的大廚很頻繁的上菜,次數頻繁到我只來得及照相留念,而來不及寫文做紀錄!😬 趁著最近休假,就來清一下相機裡面的庫存啦! 以下是某個週六的午餐-起司鮮蝦煎餃+豬肉皮蛋麵。
Thumbnail
這些日子以來,我家的大廚很頻繁的上菜,次數頻繁到我只來得及照相留念,而來不及寫文做紀錄!😬 趁著最近休假,就來清一下相機裡面的庫存啦! 以下是某個週六的午餐-起司鮮蝦煎餃+豬肉皮蛋麵。
Thumbnail
真•蛋餃 由於家裡包水餃,留了些許餡料包蛋餃,省得還要額外調配味道 做法如下:
Thumbnail
真•蛋餃 由於家裡包水餃,留了些許餡料包蛋餃,省得還要額外調配味道 做法如下:
Thumbnail
先生傳訊息說明天不必帶便當,心想天冷了,何不來弄個平常沒空弄的「搞缸」食物,犒賞一下家人和自己。 家裡剛好有朋友送的金門手工麵線,調味品櫃也有瓶品質不錯的茶油,今天就來做這道茶油麵線煎。 食材:麵線、茶油、雞蛋 作法: 1.麵線燙熟瀝乾水分 2.不沾鍋放入茶油,油熱之後放入麵線,一面煎至微焦黃,翻面
Thumbnail
先生傳訊息說明天不必帶便當,心想天冷了,何不來弄個平常沒空弄的「搞缸」食物,犒賞一下家人和自己。 家裡剛好有朋友送的金門手工麵線,調味品櫃也有瓶品質不錯的茶油,今天就來做這道茶油麵線煎。 食材:麵線、茶油、雞蛋 作法: 1.麵線燙熟瀝乾水分 2.不沾鍋放入茶油,油熱之後放入麵線,一面煎至微焦黃,翻面
Thumbnail
料理實驗室不是追求好吃,追求的是實驗。今天想分享的是:香蔥雞汁科學麵+皮蛋
Thumbnail
料理實驗室不是追求好吃,追求的是實驗。今天想分享的是:香蔥雞汁科學麵+皮蛋
Thumbnail
🍽製作蛋餅必須雞蛋與餅皮並重,尤其是餅皮,更是完美這套餐時的絕妙食材。
Thumbnail
🍽製作蛋餅必須雞蛋與餅皮並重,尤其是餅皮,更是完美這套餐時的絕妙食材。
Thumbnail
老燒蛋,也有人說「老少蛋」 可能是因為蛋皮兩面老嫩不同 也有可能是「老燒蛋」的音近變化 就像大滷麵,據說原本叫做「大陸麵」 音近的關係 老燒蛋,最開始是來自上海浦東的平民菜 很早以前,上海浦東住了很多窮困人家 所以,很早期時,這菜又被稱成「浦東的窮人菜」 不過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現在一般餐館還未
Thumbnail
老燒蛋,也有人說「老少蛋」 可能是因為蛋皮兩面老嫩不同 也有可能是「老燒蛋」的音近變化 就像大滷麵,據說原本叫做「大陸麵」 音近的關係 老燒蛋,最開始是來自上海浦東的平民菜 很早以前,上海浦東住了很多窮困人家 所以,很早期時,這菜又被稱成「浦東的窮人菜」 不過那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現在一般餐館還未
Thumbnail
再3.4天前開始想菜單、材料、流程、器具、朋友家可利用的東西.....很燒腦啊!
Thumbnail
再3.4天前開始想菜單、材料、流程、器具、朋友家可利用的東西.....很燒腦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