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的練習-課題分離是把練習的機會還給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立是擁有符合現階段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的能力
自私是考慮到自己卻忽略了他人和情境
#執行正向教養不難
#難在帶出教養工具背後的善意和目的
以前我只是學習教養技巧但不理解原理
因此許多教養工具用到後面都會變”沒用”
記得去年初剛進 可能親子團 時
我還分不清自立與自私的差別
某次線上交流抓著老師問問題問到半夜11點
(辛苦老師了)
當時聊到燁和翎搶玩具,多半是老木我居間協調
請孩子輪流玩、一起玩,只要和平共處就好,
如果真的協調不好,就東西收走~大家都不用玩。
其實就是在意結果的呈現>多於學習的過程
雖然媽媽也會擔心
總是妥協的翎會不會太委屈
總是在收玩具的燁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但他們兩有默契,一個願意讓、一個願意收,
最後的結果也是共好(?)
我也不好說什麼
隨著老師說明:
#界線不明很容易造成課題混淆
1年多前我們在家庭端開始陪伴孩子們練習「自立」:
劃分玩具區
讓孩子各自擁有「自己的」物品
除了大型或不好分配的物品當作「公共用品」之外
幾乎所有小孩的物品:玩具、零用錢、水壺…等,
都是「有名字的」。
小到連彩色筆、剪刀、零食、藥膏…等,都會做劃分。
物品有主人,有助於孩子建立「物權」的概念
有了物權,等於是給了孩子機會~決定是否分享
#這是我的我決定
賦予了孩子「權利」
同時也引導他們練習「負責」
誰的玩具就由它的主人負責帶它們回家,
公用玩具的收拾
也能保留一個讓孩子練習分工協調合作的機會!
我們也在家庭會議中先說明清楚
出門時一律:
自己帶自己的物品,背自己的包包
物品不互相借用
當孩子們外出看到想買的玩具、零食、
或想投10元搖搖馬,卻忘了帶零用錢…
媽媽只會惋惜(狠心)地說:
「噢,我知道你很想買,可是我沒有要借你。」
「自立」練習的許多過程
表面上看來是媽媽很苛刻不願意幫助孩子
甚至很像是在教導孩子:不要互相幫忙!
然而~讓孩子體驗自己忘了帶(或決定不帶)的後果
孩子會重新思考某樣物品對他的重要性
和為下一次的行為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反正媽媽(家人)會幫我帶或借我所以我不用帶
或是
勉強分享、委屈自己成全大局的犧牲
都不是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
當孩子享有為自己的物品say no的權利
也有被say no的經驗(這一定會有的)
建立在尊重、自主上的「願意分享」,
才是我們真正想帶領孩子了解的「共好」
剛開始練習那幾個月很難熬
因為孩子的情緒張力很大
然而,隨著堅持1次、5次、10、次,
孩子們漸漸清楚爸媽的界線
知道用虜的、躺在地上滾、大哭賴皮,
都得不到他想要的
久而久之,親子間居然也就磨合出默契
孩子也甚少因為這類的事件使用賴皮招數
甚至因為孩子有了物權的概念
當媽媽不願意借孩子手機時也可以大方地說
「這是我的手機,我現在不想借給你」
坦白說,放手讓孩子練習享有「作主的權利」
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因為孩子很容易在擁有「權利」後,
會不想「負責」
例如自己決定晚餐的份量但吃不完時還是會賴皮
或是領了零用錢但在買玩具時還是希望媽媽付錢
…之類的
長期練習雖然辛苦,卻很值得
現在兩個孩子們有50~60%的機率可以做到
尊重他人
當翎不願意借燁玩具時,
燁當然還是會生氣、會有情緒,但也能理解,
別人的東西,是由他決定
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燁真的很想要,那他就得在生氣後
動頭腦想看看
怎麼做?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要等一下再問一次、自己買、想辦法交換、
或是…就算了?
過程中孩子亦能思考自己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持續練習中)
翎會自行決定晚餐份量,也會吃完
想買的玩具會自己存零用錢買,甚少來魯媽咪
很常自然發生的狀況是,
孩子存著存著…原本想買的東西…
也就逐漸被淡忘了
建立自尊和自信
當孩子被賦予物品的使用權和意見的表達權,
不用一有想買的東西就得看大人心情(臉色)
有能力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長期下來相信是有助於幫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的
當然,這樣的練習不會總是順利
過程中孩子也常常歪樓
例如燁偶爾會在主動分享後卻得不到翎相對的回應
就會更生氣、或者乾脆直接把「分享」當成條件
『妳不借我這oo,那我的xx也不借你哦』
媽媽多半只表達同理、不介入,
保留一些空間
讓孩子從威脅別人(和被威脅)的經驗中去感受和體會
隨著自立的練習越來越熟練,
每當我覺得正向教養的路~怪怪的的時候
就會試著做兩件事
帶著孩子理解媽媽為何這麼做
像是我會和孩子們說明
幫翎做她有能力做的事
會剝奪她練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課題分離是把練習的機會還給你
以我們家為例
偶爾也會發生好心幫忙卻演變為手足爭吵的戲碼
像是
翎幫燁拿了餐具,結果燁很生氣表示不要翎幫忙
或是
收玩具時間經常是燁在收,翎卻只是坐在看
當媽媽開口請孩子之間不要彼此幫忙
表面上看來真的很像在教孩子自掃門前雪
但實際上,透過一次次的經驗
我們反而培養了默契和共識
#尊重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權利
(燁的課題分離訓練成果篇請見留言處)
透過 #對話
核對孩子的想法、及理解孩子的感受
例如
當燁幫翎拿餐具,翎不要燁幫忙而生氣時
翎:『媽咪,我不要燁幫我拿!』
我:「妳很生氣燁幫妳拿,因為妳覺得妳有能力可以自己拿是嗎?」
『對!!!』
先同理孩子的感受,點出孩子的期待
接著引導孩子看見手足的愛
「妳覺得燁為什麼會幫妳拿呢?」
『不知道!』
「妳覺得燁是討厭妳所以幫妳做?還是因為他剛好方便、也願意幫忙,所以順便拿一個給妳?」
『順便拿一個給我』
「如果是妳,妳會幫忙討厭的人?還是會幫忙妳喜歡的人呢?」
『喜歡的人』
「那妳覺得燁是討厭妳才幫妳拿?還是喜歡妳才幫妳拿呢?」
『喜歡我。可是我不想要燁幫我拿』
「我知道了,那我們可以怎麼跟燁說呢?」
『燁燁,我不想要你幫我拿,我自己拿就可以了!』
「謝謝妳願意好好跟燁燁說!」
同時也引導燁課題分離
「媽咪看見你很熱心的幫翎拿餐具~謝謝你!媽咪想問你,當你很熱心幫忙、結果翎卻生氣大叫,你喜歡這樣嗎?」
『不喜歡~』
「翎現在這個階段需要練習很多生活上的事情,而且看起來她也想要自己來,那你覺得下次怎麼做會比較好?」
『不用幫翎拿,讓她自己拿就好』
「嗯,這是好方法哦! 如果你真的很想幫忙,下次幫忙之前,就先問一下她需不需要幫忙,這樣好嗎?」
『好』
「那你覺得要怎麼問比較好呢?」
『翎,需不需要我幫妳拿餐具?』
「嗯~謝謝你願意先問、也願意讓翎多練習!」
#每週一句系列
#課題分離是把練習的機會還給你
最後,如果您對於「自立」的練習有任何困惑
歡迎留言和我討論!
我們一起努力~
陪伴孩子走一段邁向自立自信的歷程!
#圖為兩個正在練習增能自己刷牙的孩子
avatar-img
39會員
2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週未晚間8點多陪燁上完直排輪~騎車返家路上 一個全身赤裸看起來愰神的老先生 徘徊在我們等紅燈的斜前方不遠處 我正懷疑著自己是否眼花? 光溜溜的身體、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 『媽咪妳看,那裡怎麼有人沒穿衣服?!』 兩個孩子們也注意到了! 老先生的身旁站著一個中年人, 旁邊還停著一台紅白色的摩拖車 昏
#每週一句系列 前些天,早上7點 我聽見燁用極度挫折且痛苦的哭聲: 「嗚~~爸、比、我沒有圍兜可以穿了…嗚…啊…」 正在浴室梳洗的爸比安穩地回:『你有仔細找了嗎?』 「我找不到」 『那你找了哪裡了?主臥那堆衣服裡有嗎?』 「我沒看到」 『你有找嗎?』 「嗚…啊…」燁哭著衝出浴室,跑到主臥 看來是沒找
#謝謝孩子領我踏上療癒自己的旅程# #如何陪伴一個人失落 昨天睡前,翎發現她的安撫巾不見了 我和燁陪著翎,翻遍了整個家 就是找不到! 時間一點一滴的走, 8:35pm,接近我的線上課程時間 「我先陪妳躺好嗎?媽咪等下還需要陪燁睡」 『可是我想要巾仔』 「燁願意在我陪妳睡時幫忙再找看看,我先陪妳躺,等
#每週一句系列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前些天,我正在書房用著電腦 兩個孩子跑到我身旁 翎坐在旋轉椅上 燁在幫她轉圈圈 才轉半圈,「碰」的一聲! 翎從椅子上飛出去了, 整個人臉朝地仆該趴在地上! 那個「碰」的聲音好像西瓜落地! 「嗚…」翎哭得有夠淒慘… 我一個箭步上前立馬把翎抱起來, 深怕身子的下面
#你也不必要求自己一定得跟每個人都好 昨天我跟燁天南西北地聊 聊到幼兒園的許多趣事、很嗨 突然我故做神秘的說: 「那媽咪偷偷問你哦,你在學校有沒有討厭的人?」 (好我承認我問了一個無聊的問題) 燁笑瞇瞇地看著我~小聲地說:『有~』 「哈哈哈哈哈!」我們一起開懷大笑! 在歡樂的氛圍下,我好感慨呀!
#曾說不想上學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凌晨睡前滑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個月前,燁也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小學」 我感到害怕…燁發出的訊息,如此相似... - 燁:「媽媽我以後不想去上小學」 『噗!』我嘴裡的湯差點沒噴出來 1個月前,晚餐吃到一半,兒子丟了個振撼彈給我 可能是阿建老師的書看多了 我總是想
週未晚間8點多陪燁上完直排輪~騎車返家路上 一個全身赤裸看起來愰神的老先生 徘徊在我們等紅燈的斜前方不遠處 我正懷疑著自己是否眼花? 光溜溜的身體、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 『媽咪妳看,那裡怎麼有人沒穿衣服?!』 兩個孩子們也注意到了! 老先生的身旁站著一個中年人, 旁邊還停著一台紅白色的摩拖車 昏
#每週一句系列 前些天,早上7點 我聽見燁用極度挫折且痛苦的哭聲: 「嗚~~爸、比、我沒有圍兜可以穿了…嗚…啊…」 正在浴室梳洗的爸比安穩地回:『你有仔細找了嗎?』 「我找不到」 『那你找了哪裡了?主臥那堆衣服裡有嗎?』 「我沒看到」 『你有找嗎?』 「嗚…啊…」燁哭著衝出浴室,跑到主臥 看來是沒找
#謝謝孩子領我踏上療癒自己的旅程# #如何陪伴一個人失落 昨天睡前,翎發現她的安撫巾不見了 我和燁陪著翎,翻遍了整個家 就是找不到! 時間一點一滴的走, 8:35pm,接近我的線上課程時間 「我先陪妳躺好嗎?媽咪等下還需要陪燁睡」 『可是我想要巾仔』 「燁願意在我陪妳睡時幫忙再找看看,我先陪妳躺,等
#每週一句系列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前些天,我正在書房用著電腦 兩個孩子跑到我身旁 翎坐在旋轉椅上 燁在幫她轉圈圈 才轉半圈,「碰」的一聲! 翎從椅子上飛出去了, 整個人臉朝地仆該趴在地上! 那個「碰」的聲音好像西瓜落地! 「嗚…」翎哭得有夠淒慘… 我一個箭步上前立馬把翎抱起來, 深怕身子的下面
#你也不必要求自己一定得跟每個人都好 昨天我跟燁天南西北地聊 聊到幼兒園的許多趣事、很嗨 突然我故做神秘的說: 「那媽咪偷偷問你哦,你在學校有沒有討厭的人?」 (好我承認我問了一個無聊的問題) 燁笑瞇瞇地看著我~小聲地說:『有~』 「哈哈哈哈哈!」我們一起開懷大笑! 在歡樂的氛圍下,我好感慨呀!
#曾說不想上學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凌晨睡前滑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個月前,燁也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小學」 我感到害怕…燁發出的訊息,如此相似... - 燁:「媽媽我以後不想去上小學」 『噗!』我嘴裡的湯差點沒噴出來 1個月前,晚餐吃到一半,兒子丟了個振撼彈給我 可能是阿建老師的書看多了 我總是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開始要求孩子什麼事情都自動自發、自己規劃、自己解決問題前,我們需要先釐清幾件事情: 1.孩子的能力到達什麼程度:我們不會期待一個2歲幼兒自己過馬路、一個8歲的孩子自己規劃期末考複習,但我們會期待3歲的孩子自己穿脫鞋襪,若孩子還不會,目前到達什麼程度,已經會自己脫鞋了嗎?還無法左右腳穿正確嗎?無法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離職至今即將邁入第五年,陪著孩子自學也已經過去好幾年,回頭若要說說自學到現在為止,最最要緊的是什麼?我腦海中閃過的大概會是「賦能和賦權」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共讀圖書的文章,強調了幼兒時期培養孩子責任感、獨立性和處理問題能力的重要性。此外,還介紹了幾本適合的共讀書籍,以及孩子的反應和情感反應。
Thumbnail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開始要求孩子什麼事情都自動自發、自己規劃、自己解決問題前,我們需要先釐清幾件事情: 1.孩子的能力到達什麼程度:我們不會期待一個2歲幼兒自己過馬路、一個8歲的孩子自己規劃期末考複習,但我們會期待3歲的孩子自己穿脫鞋襪,若孩子還不會,目前到達什麼程度,已經會自己脫鞋了嗎?還無法左右腳穿正確嗎?無法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離職至今即將邁入第五年,陪著孩子自學也已經過去好幾年,回頭若要說說自學到現在為止,最最要緊的是什麼?我腦海中閃過的大概會是「賦能和賦權」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父母有父母的辛苦,但假如你小時候也沒有辦法每科一百、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就算你有錢,你也沒有資格要求你的小孩達成你設立的目標,因為那滿足的是父母,而不是身為獨立個體的孩子想要的。 就算你的孩提時代真的非常優秀,你也不該奢求你的孩子複製你的道路,家長跟教育者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啟蒙者與引導者,不該
Thumbnail
  上這堂課學習到一些普通的玩具可以怎樣陪孩子玩,因為以前的我覺得孩子就是要操作教具,玩玩具沒有一套操作方法及操作目的比如訓練小肌肉、練習獨立、內化秩序感,但是玩具倒是可以讓孩子充滿創意,更多的表達自我。也可以讓老師充滿創意,去想如何帶孩子玩新遊戲。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共讀圖書的文章,強調了幼兒時期培養孩子責任感、獨立性和處理問題能力的重要性。此外,還介紹了幾本適合的共讀書籍,以及孩子的反應和情感反應。
Thumbnail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