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的練習-課題分離是把練習的機會還給你】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立是擁有符合現階段可以好好照顧自己的能力
自私是考慮到自己卻忽略了他人和情境
#執行正向教養不難
#難在帶出教養工具背後的善意和目的
以前我只是學習教養技巧但不理解原理
因此許多教養工具用到後面都會變”沒用”
記得去年初剛進 可能親子團 時
我還分不清自立與自私的差別
某次線上交流抓著老師問問題問到半夜11點
(辛苦老師了)
當時聊到燁和翎搶玩具,多半是老木我居間協調
請孩子輪流玩、一起玩,只要和平共處就好,
如果真的協調不好,就東西收走~大家都不用玩。
其實就是在意結果的呈現>多於學習的過程
雖然媽媽也會擔心
總是妥協的翎會不會太委屈
總是在收玩具的燁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但他們兩有默契,一個願意讓、一個願意收,
最後的結果也是共好(?)
我也不好說什麼
隨著老師說明:
#界線不明很容易造成課題混淆
1年多前我們在家庭端開始陪伴孩子們練習「自立」:
劃分玩具區
讓孩子各自擁有「自己的」物品
除了大型或不好分配的物品當作「公共用品」之外
幾乎所有小孩的物品:玩具、零用錢、水壺…等,
都是「有名字的」。
小到連彩色筆、剪刀、零食、藥膏…等,都會做劃分。
物品有主人,有助於孩子建立「物權」的概念
有了物權,等於是給了孩子機會~決定是否分享
#這是我的我決定
賦予了孩子「權利」
同時也引導他們練習「負責」
誰的玩具就由它的主人負責帶它們回家,
公用玩具的收拾
也能保留一個讓孩子練習分工協調合作的機會!
我們也在家庭會議中先說明清楚
出門時一律:
自己帶自己的物品,背自己的包包
物品不互相借用
當孩子們外出看到想買的玩具、零食、
或想投10元搖搖馬,卻忘了帶零用錢…
媽媽只會惋惜(狠心)地說:
「噢,我知道你很想買,可是我沒有要借你。」
「自立」練習的許多過程
表面上看來是媽媽很苛刻不願意幫助孩子
甚至很像是在教導孩子:不要互相幫忙!
然而~讓孩子體驗自己忘了帶(或決定不帶)的後果
孩子會重新思考某樣物品對他的重要性
和為下一次的行為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反正媽媽(家人)會幫我帶或借我所以我不用帶
或是
勉強分享、委屈自己成全大局的犧牲
都不是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
當孩子享有為自己的物品say no的權利
也有被say no的經驗(這一定會有的)
建立在尊重、自主上的「願意分享」,
才是我們真正想帶領孩子了解的「共好」
剛開始練習那幾個月很難熬
因為孩子的情緒張力很大
然而,隨著堅持1次、5次、10、次,
孩子們漸漸清楚爸媽的界線
知道用虜的、躺在地上滾、大哭賴皮,
都得不到他想要的
久而久之,親子間居然也就磨合出默契
孩子也甚少因為這類的事件使用賴皮招數
甚至因為孩子有了物權的概念
當媽媽不願意借孩子手機時也可以大方地說
「這是我的手機,我現在不想借給你」
坦白說,放手讓孩子練習享有「作主的權利」
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因為孩子很容易在擁有「權利」後,
會不想「負責」
例如自己決定晚餐的份量但吃不完時還是會賴皮
或是領了零用錢但在買玩具時還是希望媽媽付錢
…之類的
長期練習雖然辛苦,卻很值得
現在兩個孩子們有50~60%的機率可以做到
尊重他人
當翎不願意借燁玩具時,
燁當然還是會生氣、會有情緒,但也能理解,
別人的東西,是由他決定
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燁真的很想要,那他就得在生氣後
動頭腦想看看
怎麼做?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要等一下再問一次、自己買、想辦法交換、
或是…就算了?
過程中孩子亦能思考自己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持續練習中)
翎會自行決定晚餐份量,也會吃完
想買的玩具會自己存零用錢買,甚少來魯媽咪
很常自然發生的狀況是,
孩子存著存著…原本想買的東西…
也就逐漸被淡忘了
建立自尊和自信
當孩子被賦予物品的使用權和意見的表達權,
不用一有想買的東西就得看大人心情(臉色)
有能力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長期下來相信是有助於幫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的
當然,這樣的練習不會總是順利
過程中孩子也常常歪樓
例如燁偶爾會在主動分享後卻得不到翎相對的回應
就會更生氣、或者乾脆直接把「分享」當成條件
『妳不借我這oo,那我的xx也不借你哦』
媽媽多半只表達同理、不介入,
保留一些空間
讓孩子從威脅別人(和被威脅)的經驗中去感受和體會
隨著自立的練習越來越熟練,
每當我覺得正向教養的路~怪怪的的時候
就會試著做兩件事
帶著孩子理解媽媽為何這麼做
像是我會和孩子們說明
幫翎做她有能力做的事
會剝奪她練習生活技能的機會
#課題分離是把練習的機會還給你
以我們家為例
偶爾也會發生好心幫忙卻演變為手足爭吵的戲碼
像是
翎幫燁拿了餐具,結果燁很生氣表示不要翎幫忙
或是
收玩具時間經常是燁在收,翎卻只是坐在看
當媽媽開口請孩子之間不要彼此幫忙
表面上看來真的很像在教孩子自掃門前雪
但實際上,透過一次次的經驗
我們反而培養了默契和共識
#尊重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權利
(燁的課題分離訓練成果篇請見留言處)
透過 #對話
核對孩子的想法、及理解孩子的感受
例如
當燁幫翎拿餐具,翎不要燁幫忙而生氣時
翎:『媽咪,我不要燁幫我拿!』
我:「妳很生氣燁幫妳拿,因為妳覺得妳有能力可以自己拿是嗎?」
『對!!!』
先同理孩子的感受,點出孩子的期待
接著引導孩子看見手足的愛
「妳覺得燁為什麼會幫妳拿呢?」
『不知道!』
「妳覺得燁是討厭妳所以幫妳做?還是因為他剛好方便、也願意幫忙,所以順便拿一個給妳?」
『順便拿一個給我』
「如果是妳,妳會幫忙討厭的人?還是會幫忙妳喜歡的人呢?」
『喜歡的人』
「那妳覺得燁是討厭妳才幫妳拿?還是喜歡妳才幫妳拿呢?」
『喜歡我。可是我不想要燁幫我拿』
「我知道了,那我們可以怎麼跟燁說呢?」
『燁燁,我不想要你幫我拿,我自己拿就可以了!』
「謝謝妳願意好好跟燁燁說!」
同時也引導燁課題分離
「媽咪看見你很熱心的幫翎拿餐具~謝謝你!媽咪想問你,當你很熱心幫忙、結果翎卻生氣大叫,你喜歡這樣嗎?」
『不喜歡~』
「翎現在這個階段需要練習很多生活上的事情,而且看起來她也想要自己來,那你覺得下次怎麼做會比較好?」
『不用幫翎拿,讓她自己拿就好』
「嗯,這是好方法哦! 如果你真的很想幫忙,下次幫忙之前,就先問一下她需不需要幫忙,這樣好嗎?」
『好』
「那你覺得要怎麼問比較好呢?」
『翎,需不需要我幫妳拿餐具?』
「嗯~謝謝你願意先問、也願意讓翎多練習!」
#每週一句系列
#課題分離是把練習的機會還給你
最後,如果您對於「自立」的練習有任何困惑
歡迎留言和我討論!
我們一起努力~
陪伴孩子走一段邁向自立自信的歷程!
#圖為兩個正在練習增能自己刷牙的孩子
    33會員
    19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會每個人都喜歡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大!爆!炸!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陪伴孩子失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陪你~我們一起練習】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有能力、我可以幫忙】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運科竹愛科普|阻力訓練的力量:提升高齡長者的心理健康!】阻力訓練的力量:提升高齡長者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問題日益普遍的今天,尤其是對於高齡長者來說,尋找高效且經濟實惠的方式來緩解抑鬱和焦慮症狀至關重要。一項關於阻力訓練對高齡長者影響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為改善高齡長者心理健康提供了一條具有前景的途徑......
    Thumbnail
    avatar
    我是運科竹
    2024-04-15
    奠定寫作進步的基石,從自律與刻意練習開始在精進寫作的道路上,自律和刻意練習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將跟你分享,如何透過具體的方法、案例和思維建立,實現寫作技能的飛躍。說到自律,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也肯定知道它的重要性!自律是達成任何目標的基礎,尤其是像寫作這樣一個需要長時間獨自作業和反覆思考的活動中。建立自律的第一步並不難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4-02-10
    中秋將近,對於自閉症者的提升動作精細協調、大小肌肉控制的自理訓練真的要說是應景,不如說,是協助自閉症者,要吃柚子,務必自己剥柚子膜。 (要怪就怪我們這一家的翻譯問題,有必要翻譯到水果名嗎?亂來!) 其實,我單方面認為,經過剥柚子膜,可以助於訓練自閉症者的動作精細協調、大小肌肉控制的部分。 因此,以應景來說,可以用柚子做媒介。 (反正過中秋節,就是要吃柚子
    avatar
    宋雲燕
    2023-09-20
    【運科竹愛訓練 : 下肢訓練 | 最大肌力期 |強化下半身肌肉的三種動作及變動式阻力訓練的優點】強壯下肢肌肉是建立身體健康體適能和功能性體適能的關鍵!在這篇文章中,運科竹將介紹三種優秀的下半身肌肉訓練動作:Barbell Squat、Hack Squat和Glute Bridge。此外,運科竹也會深入探討變動式阻力訓練的優點,這種方法或許可以有效地激發肌肉成長和力量提升。 1
    Thumbnail
    avatar
    我是運科竹
    2023-08-15
    孩子的啟蒙教育該怎麼開始?怎麼培養出孩子的自主學習力呢?兒童發展理論大師 皮亞傑 說: 當你在教孩子某項事物時,你是永遠地剝奪了孩子自己發現這件事物原理的機會。
    Thumbnail
    avatar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
    2021-10-13
    [帶孩子練習靜心的必要性]猜猜看這是什麼? 未來family又一篇文章讓我很有感觸,甚至還覺得文中悲慘的角色,不會就是在說我的學生家長吧?!馬上轉傳給我家豬爸爸看: 『最用心的父母,為何卻養出最不快樂的一代?』 學生的爸爸是優秀的教授,媽媽為了孩子辭去高薪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兩個女兒。因為對於傳統教育不認同,毅然決然讓孩子從
    Thumbnail
    avatar
    茶米老師
    2021-10-09
    青春是一首沒標點符號的詩, 帶著渴望飛翔的孩子先練習踏實。青春是一首沒有標點符號的詩,帶著渴望飛翔的孩子先練習踏實。 展翅之前,他們透過不同起飛的方式,探索社會前遇見許多珍貴的事,一個人把珍貴的經驗放在一個又一個絨毛束口袋裡,一個放在後背包上的收納位置,還隱約記得走過的日子,那些練習溝通和相處的方式,固定模式養成是安全感的建立...
    Thumbnail
    avatar
    小球(莊鵑瑛)
    2021-02-05
    你的孩子常常練習挫折挑戰嗎?家庭心理醫生卡洛琳‧湯普森(Caroline Thompson)也針對挫折提出他的看法,因為湯普森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法國人,湯普森分享他的觀察,家長阻止小朋友無節制的要求時,小朋友往往會發脾氣,而英語系國家的父母時常會把這樣的憤怒解讀成自己做了錯事,不該誤以為「孩子不高興」就等於父母親的失敗
    Thumbnail
    avatar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
    2020-09-25
    和孩子一起切工練習 常用木耳入菜,有時切絲有時撕大塊。兒子問我木耳原來的模樣如何?我說一朵一朵雲一般,看他比手畫腳試著想像,我說不如哪天我不切,留給你看看吧!安又問我,點心盒裡一片片的蘋果是怎麼切的?我說,你想想,然後我們實際來切切看吧!
    Thumbnail
    avatar
    Erin.生活在他方
    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