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想要達到那個美好未來、取得成就的果實,但是為了達到目標要做的事、堅持行動的過程既辛苦又無聊;為了不要攝取多於糖份、吃太多冰淇淋和巧克力,我必須要跟每一次出現的食慾對抗,贏了這次還有下次,而且中間還會念念不忘,還不如痛痛快快的吃下去,馬上就可以獲得滿足、得到快樂。

嗨,我是拜倫。

我發現自己的計畫都被不堪一擊的自律力給破壞了,原本要利用少少的自由時間看書、寫文,結果滑手機看漫畫時間就沒有了,不得不佩服自己真的很會「殺時間」。

如果你跟我一樣很會殺時間導致總是沒辦法完成原本的計畫,也許我們的動機不夠強烈。

為什麼會想做這件事

仔細想想,我們做的所有事、採取的所有的行動,都是經過考慮後認為利大於弊才有的結果;就連「犧牲與奉獻」這種利他行為,也是因為在這個利他行為人的概念裡,這個犧牲奉獻的行動對總體有更大的好處,對他來說能從中得到更高的價值,因此才值得行動。

簡單理解這個概念,就是付出所換到的價值比被犧牲的成本大,而這個人願意承受這個成本;就像有些地方就有讓人奉獻、贈與他的財富、健康、時間與人格給另一個群體,從此可以洗清罪孽、進入更好的輪迴這樣的概念。

所以你可能看到這樣的情形:幾乎一無所有的人奉獻他僅有的一點財物與體力給富有的宗教團體或權貴,以求下輩子過好點。

只要動機足夠強、你很想得到這個結果,你就會想行動。
這個結果帶來的滿足抵銷了你要付出的成本,你就會行動。

為什麼想做的事做不到

說說想戒除拖延、開始早睡、不再賴床、戒菸戒酒、戒糖分甜食……為什麼這麼困難?

原因是因為:理性計畫應該採取的的行動,沒有比現在正在進行的行為更吸引人

無法立刻得到反饋(看不到立即的效果)

比方說我想要戒掉愛吃甜食的嗜好,但是冰箱裡放著下班時,順手買回來的冰淇淋桶,隨時可以吃;天氣這麼熱,溫度正適合,而且躲在房裡挖冰淇淋看漫畫真的很快樂。

我想要戒糖以取得長期身體健康的結果,至少不要因為攝取過量的糖分加速身體老化;但現在就在手裡香草味的冰淇淋,白白的冰淇淋和清甜的氣味,我就是放不下手、一口接一口。

故事的發展一定是我在充滿罪惡感的情況下大匙大匙挖冰,痛苦並快樂著。

我們只想要結果,不情願行動。只要獎賞,不要努力。

我想要達到那個美好未來、取得成就的果實,但為了達到目標堅持行動的過程既辛苦又無聊;為了不要攝取多餘糖份、吃太多冰淇淋和巧克力,我必須要跟每一次出現的食慾對抗,贏了這次還有下次,而且中間還會念念不忘(有人說糖跟毒品反應相同都會產生大量多巴胺讓人上癮,我是相信這個說法的),還不如痛痛快快的吃下去,馬上就可以獲得滿足、得到快樂。

吃冰可以獲得立刻的快樂,冰的氣味、香甜、沁涼都讓你留下強烈的正向回饋,而要培養迴避攝取多餘糖份的習慣,需要經過無數次的掙扎,而且壓下慾望的每一次,都沒有立刻而明顯的回饋讓你知道做對了,你只記得你要壓下本能的不適,直到好多年後身邊飲食習慣不良又沒改善的朋友,漸漸出現慢性疾病、身材變形、老態百出、病痛纏身時,你才會體認到自己長久堅持的習慣有作用、有效果。

需要長久累積的事情總是讓人望之卻步。

換句話說,想達到目標而做的計畫往往是理性的考量,它需要時間醞釀及堅持行動才看得出成果,而它沒有立即的反饋

相反的,我們不用動腦自然會想做的是往往是出於本能,它往往對長遠的未來沒有幫助,但能讓你立刻得到快樂

所以長久的良好習慣很難養成,因為沒有立刻的回饋

障礙過多(動機不足,目標吸引力不夠)

這條分開來講也很明顯了,動機不能成功轉變成行動,有兩個因素:
一、要克服的障礙太多、有太多的準備工作、太高的成本,讓你打消念頭。
二、目標不夠吸引你、你的「想要」不夠強,目標的價值對你來說不值得支付克服障礙的成本。

想去健身房鍛練出健康又好看的身體,但不想花費用力鍛鍊的力氣,最後你變成幽靈會員;知道該起床好好的開始今天,但床很舒服你只想多睡一點,於是天天在趕最後一班車上班上課。

目標吸引力不夠、拉不動你,在這種狀態下最後讓人行動起來的關鍵,可能是焦慮。

很多朋友都要在dead line之前才能發揮戰力,高壓而高效的行動起來,有點死到臨頭才要反省的感覺。拖下去會錯過面試、錯過打卡、錯過車班、錯過截止、錯過約定、錯過營業時間,錯過期限會導致的後果讓人害怕,害怕的焦慮讓他們驚覺到不能再拖延,不要讓超過期限的後果發生變成了動機因素之一。

動機加強了,自然去克服障礙的動力就提高了。

「行動」的階段

每個行動都可以看成三個部分:
一、停止當前行動
二、準備新的行動
三、開始新的行動

想要進行某件事,不是因為事情本身有引力,就是因為完事結果有吸引力。

要達到到什麼程度的吸引才有作用?要達到足夠抵銷超過你對事情本身的排斥。

如果能夠支付某個價格,要求別人做他不願意的事,只要價格不斷提高,最後對方都會動搖、聽從你的要求,這就是吸引超過排斥。

停止當前的行動需要意志力,準備新行動的麻煩也會成為障礙之一;所以想要展開新的行動,那麼新行動要能夠帶來超越原本行動的吸引力,還要抵消準備新行動的障礙。

展開行動=新行動的吸引力-(舊行動的吸引力+準備新行動的障礙)>0

新行為的結果吸引力)比方說你計畫進健身房鍛鍊以換取一個漂亮的海灘身材。

停止當前行動)所以你要先把手機放下來,從迷人的網路世界自拔;你可能正在看抖音或Youtube,它們讓你快樂、一直給你又短又強的刺激。不要小看從娛樂抽身需要的能量--看看你消耗在上面的時間就知道了:你黏在上面多久了?

幫你刪除辦理會員或買入場的障礙,我們假設你已經可以自由進出建身房。)

準備新的行動)你需要準備上健身房的裝備、準備乳清或其他營養品,你可能還想洗個澡打扮一下、手機也要充電,也許你的無線耳機也要充電;準備好這些你需要出門、搭公車或是自己騎車到健身房。

開始新的行動)最後你終於開始這一次的鍛鍊。

而且你的鍛練必須到位,不能敷衍了事要有對的方向、菜單、動作(這些也需要準備),爲了長久的健康和體態,你必須維持這樣的習慣,你才能逐漸往自己的理想狀態接近。

動機的本質就是趨利避害、追求快樂

前面說到,想要進行某件事,要嘛事情本身有吸引力,要嘛完事結果有吸引力。

大腦滿直接的,它喜歡快樂,只要有空就會製造讓人感到快樂或有趣的東西,能夠吸引自己注意力的東西,所以讀書的時候會做白日夢。

因為「學習」是不太舒服的:太困難理解跟不上,腦細胞就去玩了;太簡單太無聊,腦也閒了,魂就飄走了,然後就回不來了,學習的不舒服就被消除了。

吸引力的形式很多:生理或心裡的不滿足,也會帶動情緒,讓人逃避(追求安全感的吸引力)或追求(滿足慾望的吸引力);得到想要的、遠離不想要的,都是動力。

比方鬧脾氣會沒朋友,所以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沒朋友,這是你自控的動機;被人追捧會感到快樂的人,可能會發很多美美的照片獲得大家的讚美,這是追求快樂的動機。

動機的本質就是追求幸福快樂、避免不幸與痛苦,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產生行動及決策,每個決定都是當下對自己來說最好的決定,讓自己可以快樂,或是不要不快樂。

所以拖延可以看成是我們將要做的事情讓我們不適、不悅、感到壓力,但我們要的結果是得到實踐它或完成它的獎賞,相較之下,力量大的那個就贏了。

這時候意志力、價值觀、自控的修為、學習累積的觀念就會發揮作用,影響考慮的加權比重。

該如何幫助自己讓動機更容易化為有效行動

精神飽滿的時候做決策,通常是比較容易做出理智的選擇(參照),選擇長期比較容易有好結果或能帶來高層次成就的行動。

但意志力有限,而且不堪一擊,與其讓自己天人交戰,不如讓自己處在理想的環境裡面;

比方說你想讓自己生活踏實點,不要被媒體遊戲占據時間,下班的時候用在更有意義、想做又沒做的事情上,那麼你可以透過整頓房間,將螢幕賣掉、遊戲帳號刪掉、網路拔掉。

將桌面整理乾淨,換上你的興趣、書籍或繪圖板之類的生產工具讓事情的開始變方便,這樣一來就增加了打遊戲看廢片的障礙,同時減少了開始閱讀、進修、為自己打拼的麻煩。

乾淨整齊的房間也會讓心裡面的垃圾少一些,製造節省意志力的好環境,心裡舒服,加上一點喜歡的香味在房間、泡上一杯香香的花草茶、咖啡之類的東西,讓自己感到小小的快樂,就足夠幫助我們維持在不舒服的「進取模式」裡面

更狠一點,只帶著書直接到有冷氣又安靜乾淨的圖書館,手機放家裡,也不要帶同伴(很重要)。

如果環境舒適、空間乾淨、明亮又大,需要的工具設備也都有,空氣很新鮮,或許還有不會造成腦霧的補充品,總之就是無懈可擊的環境條件已經具備,還是沒辦法讓你維持在想要的行動上,那怎麼辦?

有個方法是在個人平台上昭告天下自己要做什麼,或跟朋友打賭做不到要求的事情就支付朋友一筆金額,而且是每次發現每次算,這也是創造環境,創造有壓力想避免賠錢的環境,如果你比較屬於逃避焦慮的壓力戰士類型,這種邏輯也許比較用得上。

✩你/妳有在這篇文章得到什麼啟發嗎?
✩努力在下班後實踐耕讀、心得分享與鼓勵行動,拜倫期待你/妳的回應、建議與支持:)
✩如果拜倫的文章有幫助,請不吝給予拍手鼓勵,讓拜倫看到漣漪,更有動力堅持做下去
✩轉發請註明來自《拜倫思考筆記》
聯絡拜倫
✩用讀的《拜倫思維筆記》在《Matters》《Medium》《Vocu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拜倫思維筆記的沙龍
19會員
28內容數
2022/02/23
先總結,我覺得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的人普遍充斥無力感,同時又眼高手低、急於求成,追求表面光鮮又不善於靜下來跟自己對話,慾望快速膨脹,無法滿足慾望的焦慮也跟著瘋狂成長。
Thumbnail
2022/02/23
先總結,我覺得這個資訊爆炸時代的人普遍充斥無力感,同時又眼高手低、急於求成,追求表面光鮮又不善於靜下來跟自己對話,慾望快速膨脹,無法滿足慾望的焦慮也跟著瘋狂成長。
Thumbnail
2022/02/16
異常孤獨同時渴望關係的曠男怨女,如果有機會就會瘋狂地投入關係中,這樣的模式存在大問題的機率相當高,因為急於進入關係,所以很多原本能看見的問題都會被忽略,就算那個問題很嚴重,孤獨的人們卻是什麼都看不見,或不願意看見。
Thumbnail
2022/02/16
異常孤獨同時渴望關係的曠男怨女,如果有機會就會瘋狂地投入關係中,這樣的模式存在大問題的機率相當高,因為急於進入關係,所以很多原本能看見的問題都會被忽略,就算那個問題很嚴重,孤獨的人們卻是什麼都看不見,或不願意看見。
Thumbnail
2022/02/09
失控感越強,越焦慮不安,所以人用一生的時間試圖掌控身處的環境,為的就是心安。
Thumbnail
2022/02/09
失控感越強,越焦慮不安,所以人用一生的時間試圖掌控身處的環境,為的就是心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自己設計一個標準,然後維持,這是屬於上策的作法;要等到身體出狀況時,再來被強迫限制,這樣就會感到更加痛苦了。在身體能夠忍受的範圍內,無論如何吃喝,都可以好好的過日子,也不會發生什麼大問題。但如果想要對體重減下來時,就必須要遵從某種規則。可以這樣說,因為想要瘦到標準體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自己設計一個標準,然後維持,這是屬於上策的作法;要等到身體出狀況時,再來被強迫限制,這樣就會感到更加痛苦了。在身體能夠忍受的範圍內,無論如何吃喝,都可以好好的過日子,也不會發生什麼大問題。但如果想要對體重減下來時,就必須要遵從某種規則。可以這樣說,因為想要瘦到標準體重,
Thumbnail
Wow! 只能說…現在能寫這篇文章,真的要歸功於「我沒急著吃棉花糖」! 三個小時前的我,原本因天寒地凍頭痛痛,而只想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 Netflix 的影片,舒舒服服的度過假期尾聲,但由於被年度目標的驅使下,自忖年假沒寫出一本讀書心得,就太遜了!再加上《高效信任力》這本很棒的書...
Thumbnail
Wow! 只能說…現在能寫這篇文章,真的要歸功於「我沒急著吃棉花糖」! 三個小時前的我,原本因天寒地凍頭痛痛,而只想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 Netflix 的影片,舒舒服服的度過假期尾聲,但由於被年度目標的驅使下,自忖年假沒寫出一本讀書心得,就太遜了!再加上《高效信任力》這本很棒的書...
Thumbnail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Thumbnail
導致你拖延的想法:「要得出一勞永逸的成功方法。」 時代不停在變,你現在做到一勞永逸的事情,以後還會需要調整或重做。 當你正想著要把某個領域了解一番之後才開始上場執行,結果往往是不停地在研究這個領域,或是去研究相關的設備與技術,反而忽略了你本來就要做的那件事。 舉個例 : 你想要減肥,於是找了很多減肥
Thumbnail
Wow! 只能說…現在能寫這篇文章,真的要歸功於「我沒急著吃棉花糖」! 三個小時前的我,原本因天寒地凍頭痛痛,而只想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 Netflix 的影片,舒舒服服的度過年假的尾聲,但由於被年度目標的驅使下,自忖年假沒寫出一本讀書心得,就太遜了!再加上《高效信任力》這本很棒的書至今仍...
Thumbnail
Wow! 只能說…現在能寫這篇文章,真的要歸功於「我沒急著吃棉花糖」! 三個小時前的我,原本因天寒地凍頭痛痛,而只想安安靜靜的躺在床上,看著 Netflix 的影片,舒舒服服的度過年假的尾聲,但由於被年度目標的驅使下,自忖年假沒寫出一本讀書心得,就太遜了!再加上《高效信任力》這本很棒的書至今仍...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講述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Thumbnail
因為「壓力大所以愛吃甜食」,但考慮到「吃太多糖不健康」,你會怎麽做?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一週吃3次改成吃2次? 將每次的份量減半?2塊切片蛋糕改成1塊? 改成糖份較低的甜食?巧克力奶油蛋糕改成起士蛋糕? 每次吃美食、每次購物都要讓自己壓力更大嗎?到底美食和購物真能解決根源的壓力問題嗎?
Thumbnail
因為「壓力大所以愛吃甜食」,但考慮到「吃太多糖不健康」,你會怎麽做? 減少吃甜食的頻率?一週吃3次改成吃2次? 將每次的份量減半?2塊切片蛋糕改成1塊? 改成糖份較低的甜食?巧克力奶油蛋糕改成起士蛋糕? 每次吃美食、每次購物都要讓自己壓力更大嗎?到底美食和購物真能解決根源的壓力問題嗎?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如果沒有獎勵就變出獎勵來,例如想要去吃大餐無論是因為體重或是錢包君的考量,不能輕易實現的。那吃一包餅乾總行了吧!而要得到這包餅乾,還要完成預定的目標才行,以此增加自己動力。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如果沒有獎勵就變出獎勵來,例如想要去吃大餐無論是因為體重或是錢包君的考量,不能輕易實現的。那吃一包餅乾總行了吧!而要得到這包餅乾,還要完成預定的目標才行,以此增加自己動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