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千字的文章一小時內翻譯完,可行嗎?雇主們要想清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前我寫了「不要把翻譯者當作翻譯機」 ,說明翻譯者面對每一篇文章時要經歷的挑戰。客戶不懂翻譯是什麼,那是一回事。雇主不懂翻譯是什麼,又是另一回事。如果雇主要你在不合理的時間內完成稿件翻譯,你該讓他知道什麼?

一小時譯完一千字等於業績達標

這是什麼天龍邏輯

有些雇主特別講究SOP、績效,在意工作時數、完成件數。我不去評論這套制度的好壞,畢竟它有其用處,但我不認為它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提升企業效率的萬靈丹,也不能套用到所有工作領域。時數和件數的量化體制不是不該存在,而是雇主在設計量化體制的同時,是否有加入人性化、彈性化的考量,還有是否看到數字和數據背後的盲點。
「為什麼你們翻譯這篇文章需要兩個多小時?我看文章長度很短啊。還有這篇4千字的新聞集錦,我想每一千字大概一小時就能翻完吧,你們為什麼會超過時間?以後你們一千字的文章,都要在一小時內翻譯完。」
當我從同事的轉述聽到雇主這番言論時,心中是滿腹的怒火,同時也感嘆確實有許多雇主對於翻譯這檔事有很多誤解與不理解。如果你沒實際做過翻譯,而且是很認真不隨便的那種翻譯,你很難體會要產出一篇「能讓人看的正常譯文」、「有可讀性的譯文」,譯者的腦內要經過多少次來回推敲、雕琢、揣測。
什麼叫做正常、有可讀性?何謂不正常、沒有可讀性?請讀讀看並比較下面兩句譯文,你覺得哪一句正常好讀,哪一句很畸形又難讀。你不需要看懂英文原文,只要看中譯即可。
原文:If you are sure that I am a sinner, then let he who has not sinned cast the first stone. If you are not sure, then I beg of you as righteous men and women that worship a god who loves unconditionally to see my show and then judge me.
中譯(1):如果你們確定我是個罪人,那麼就讓尚未犯罪的他丟第一顆石頭。如果你們不確定,那麼我請求身為崇拜愛無私的上帝的正義的男人與女人的你們來看我的演出然後評斷我。
中譯(2):如果你們確定我是個罪人,你們其中有誰是無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砸我。如果你們無法確定,就請信仰著上帝無私之愛的各位公義人士,將我的演出觀賞完,再來評斷我。
中譯(1)是完全無腦地像翻譯機一樣,照著英文的字面和語順直譯;中譯(2)是先研究並摸清楚整段話的大方向、核心概念、訴求之後,不完全按照英文的語順,用中文慣有的表達方式呈現出譯文,並且微調與修飾過譯文的詞藻。
中譯(1)只需要花費1分鐘就完成,你可用兩種作法,一是丟進Google翻譯機,然後隨便調整一下中文語順,意思差不多就好,二是用字典app把每個單字查一遍,然後直接套進去譯文,隨便調一下語順就好,反正只寄望讀者能猜到意思就好,反正都差不多嘛。說實在話,這可能是一般多數人對翻譯這行業的負面印象,想說「單字文法會了,就會翻譯了啊,反正還有字典嘛。翻譯的人工作很輕鬆啊,坐在電腦前翻一翻字典打一打字就好。」
一般人可能想不到,中譯(2)可能需要花費10到20分鐘,沒錯,就只有這一句就可能這麼耗時,我還沒算入一般編輯作業流程的二次校對、三次校對時,為了配合整部文字作品的風格,而可能需要再修飾文字時所耗費的時間。
我就問一句話:如果是你,不管你懂不懂或有沒有在做翻譯,你有沒有本事把中譯(1)轉化成中譯(2)的文字境界?
第二個提問是,如果你是翻譯者,你要求自己達到中譯(1)還是中譯(2)的境界?
第三個提問:如果你是雇主,你覺得前者好讀嗎?你希望自己或其他讀者看到的是中譯(1)還是中譯(2)的文字?
假設採用中譯(1)的作法,一篇一千字的文章,不用一小時就翻完了,因為不太需要動腦,只要我自己看懂就好了呀,不用管讀者會不會看懂,反而是讀者要想辦法參透我的翻譯呢!這種活兒,說難聽一點,交給Google翻譯來做就好。企業要省錢的話,買專業翻譯軟體來取代譯者就好。但可要想清楚,這樣的代價是讓讀者(很可能是你客戶)去負擔「有讀沒有懂」、「來回讀三遍才懂」、「事半功也半」的後果。
若採用中譯(2)的作法,整個作業流程會是先精讀句子(有時可能須先讀完一整段或一整篇),接著在腦內統整出句子的大意,然後在腦內挑選適合單字(若遇到專有名詞則需先查字後再挑選字),將單字重新排列成中文慣用的語順,最後再寫出譯文。換句話說整套流程可簡化如下。
  • 精讀 ➡ 查字或挑字 ➡ 排列單字&轉譯成中文正常語順 ➡ 產出譯文
其中最耗費時間的就是「轉譯」的過程。我想再問一次,如果我沒有給你看過中譯(2)的話,你有沒有辦法靠自己把中譯(1)轉譯成正常的中文?你要花多少時間?這才是翻譯的深奧和每個譯者的功力所在。

翻譯需要一定程度的作業彈性

光是這整套流程,尤其是轉譯的階段,就能證明「一小時譯完一千字」的單純邏輯是無腦的,而且很不尊重譯者,這是要逼譯者在品質和隨便之間做出抉擇,選擇前者被嫌慢,選擇後者被退件時還要後果自負。我們根本不知下一次會遇到的文章是哪一種類型。是學術論文嗎?是企業的會計財報嗎?是專利文件嗎?是文學小說嗎?觀光局文宣?政府法規公告?這些文體要認真翻譯起來都需要費時,必須考慮到讀者類型和接受度,來決定要怎麼翻譯才能合讀者的胃口。我們也無法預測會遇到哪些專有名詞(光譜儀、賜百寧......),你知道查專有名詞要花費多少時間?字典還不一定查得到呢,怎麼查?
與一千字搏鬥,耗上半天都是有可能的,但也不代表不需要控制時間。我不反對雇主因應業務需求而需要與譯者協調翻譯的時間長度,但協調並不是單方的壓迫,而且我想強調的是一個心態問題,我們不可能用「1,000字=1小時」這種硬梆梆又以一概全的公式,要求譯者套用在每一篇文章上,這顯示出對翻譯專業的不重視與無知,甚至是對讀者的忽視。如果硬這麼搞,犧牲了譯者的作業彈性與人性化需求,難免譯者被迫只能在來不及翻譯完時使用中譯(1)的作法,鑽漏洞來達成表面上、數字上的績效。如果這種制式化的SOP或績效制的結果是把譯者變成一台台機器人、翻譯機,既然頂多只能產出中譯(1)那類的譯文,那不如靠AI翻譯軟體就好了不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我想聊一聊創作英日文教學文章的歷程。要寫一篇我認為有質有量、有細緻度且同時能用接近聊天的語調來潛移默化的外語教學文,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關卡。這類文章背後有哪些獨自作業的挑戰需要克服?邀你來一窺我的創作秘辛。
欲望是很神奇的東西,很久以前我一直想要一個App可以網羅所有英日文字典,手指一點就能在同一個畫面跳查好幾家字典。我心想英文和程式語言都是語言,乾脆自己下海寫一個App看看。過程歷經千辛萬苦,還是讓我寫出來了。想知道我怎麼做到的嗎?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又回想起高中要放進包包裡帶去學校的文法書上下冊(重死我),每次翻開來就像在讀佛經。我倒是迎刃有餘,但身旁的同學幾乎快要一面倒睡死。我當時很懷疑為何要坐在教室讀這樣的「佛經」,後來想通了一件事。你好奇為何我能迎刃有餘,為何同學會睡死嗎?
使用手機字卡軟體Ankidroid,搭配我自己琢磨出很有效的自學法來大量記憶單字,已有2個月的時間。調出這個軟體的統計數據報告後讓我很驚訝,我以前在學校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過(是指有確實記起來)這麼多單字。透過這篇我想順便驗收一下自學法的成效。
先前看到電視在播右腦圖像式英文學習的廣告,主打用卡通動畫和諧音讓孩子記憶大量英文字。對家長來說,這看似很科學,又很活潑有趣,孩子一定會喜歡,一舉兩得。圖像式學習不是不好,但諧音是一兩面刃。實際上你可能沒想過,背後要犧牲的代價之大,是廣告沒告訴你的。以下僅是我個人觀點和經歷,並非絕對,但可供大家思考。
如果要說我為什麼對英日文有這麼大的興趣,是因為我找到各種方式去享受它,而不是因為國高中學校教得很好。老實說,我很討厭用分數和背了多少單字、課文來決定我的學識能力倒底有多少,因為出了社會,這一點都不重要,反讓我對某些學科產生厭惡和陰影。如果可以從頭的話,我會希望學校課程有什麼能讓自己真正享受學習過程
這篇我想聊一聊創作英日文教學文章的歷程。要寫一篇我認為有質有量、有細緻度且同時能用接近聊天的語調來潛移默化的外語教學文,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關卡。這類文章背後有哪些獨自作業的挑戰需要克服?邀你來一窺我的創作秘辛。
欲望是很神奇的東西,很久以前我一直想要一個App可以網羅所有英日文字典,手指一點就能在同一個畫面跳查好幾家字典。我心想英文和程式語言都是語言,乾脆自己下海寫一個App看看。過程歷經千辛萬苦,還是讓我寫出來了。想知道我怎麼做到的嗎?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又回想起高中要放進包包裡帶去學校的文法書上下冊(重死我),每次翻開來就像在讀佛經。我倒是迎刃有餘,但身旁的同學幾乎快要一面倒睡死。我當時很懷疑為何要坐在教室讀這樣的「佛經」,後來想通了一件事。你好奇為何我能迎刃有餘,為何同學會睡死嗎?
使用手機字卡軟體Ankidroid,搭配我自己琢磨出很有效的自學法來大量記憶單字,已有2個月的時間。調出這個軟體的統計數據報告後讓我很驚訝,我以前在學校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過(是指有確實記起來)這麼多單字。透過這篇我想順便驗收一下自學法的成效。
先前看到電視在播右腦圖像式英文學習的廣告,主打用卡通動畫和諧音讓孩子記憶大量英文字。對家長來說,這看似很科學,又很活潑有趣,孩子一定會喜歡,一舉兩得。圖像式學習不是不好,但諧音是一兩面刃。實際上你可能沒想過,背後要犧牲的代價之大,是廣告沒告訴你的。以下僅是我個人觀點和經歷,並非絕對,但可供大家思考。
如果要說我為什麼對英日文有這麼大的興趣,是因為我找到各種方式去享受它,而不是因為國高中學校教得很好。老實說,我很討厭用分數和背了多少單字、課文來決定我的學識能力倒底有多少,因為出了社會,這一點都不重要,反讓我對某些學科產生厭惡和陰影。如果可以從頭的話,我會希望學校課程有什麼能讓自己真正享受學習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手語翻譯員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身體與心理負荷,以及工作上的挑戰。翻譯員需要休息時間來保證翻譯品質,但社會對翻譯員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缺乏尊重和認知。這篇文章呼籲社會大眾尊重和珍惜手語翻譯員的工作,並教育更多人認識翻譯員的價值。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法務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審閱合約。 承辦人員最喜歡問的就是現在可以簽約了嗎?
Thumbnail
想成為自由譯者,必須開發案源,為自己創造工作機會。 我是一名有六年資歷的韓中譯者,在開始接取譯案的前兩年,每一個案源都是自己試譯並主動爭取來的,當然,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中間當然也經歷過不少次的落選跟自我懷疑。接下來,我將透過此篇內容分享自己這幾年參與試譯、審核別人的試譯時,觀察到的一些的眉眉角角。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你曾經嚮往自由接案的工作生活,或是立志成為一名全職翻譯嗎? 我擔任全職接案的韓翻中筆譯六年,曾參與書籍、戲劇、綜藝、漫畫、遊戲、行銷、商業文件……等領域的翻譯或審稿工作,這系列內容主要寫給對全職譯者的生活感到好奇、嚮往,或是還在猶豫自己是否該成為一個全職譯者的人。
Thumbnail
    老闆總希望能請到萬能的員工,最好以一敵百,什麼工作也能勝任,做得又快又好,並且自動自覺完成所有工作,未吩咐便已辦妥,還幫忙處理其他事務。     員工的想法卻是另一回事,一切按章工作,合約列明的工作範圍做好做妥,但是別想多佔用私人時間,也別想要他做工作範圍以外的工作。     想歸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手語翻譯員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身體與心理負荷,以及工作上的挑戰。翻譯員需要休息時間來保證翻譯品質,但社會對翻譯員仍存在許多刻板印象,缺乏尊重和認知。這篇文章呼籲社會大眾尊重和珍惜手語翻譯員的工作,並教育更多人認識翻譯員的價值。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法務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審閱合約。 承辦人員最喜歡問的就是現在可以簽約了嗎?
Thumbnail
想成為自由譯者,必須開發案源,為自己創造工作機會。 我是一名有六年資歷的韓中譯者,在開始接取譯案的前兩年,每一個案源都是自己試譯並主動爭取來的,當然,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中間當然也經歷過不少次的落選跟自我懷疑。接下來,我將透過此篇內容分享自己這幾年參與試譯、審核別人的試譯時,觀察到的一些的眉眉角角。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你曾經嚮往自由接案的工作生活,或是立志成為一名全職翻譯嗎? 我擔任全職接案的韓翻中筆譯六年,曾參與書籍、戲劇、綜藝、漫畫、遊戲、行銷、商業文件……等領域的翻譯或審稿工作,這系列內容主要寫給對全職譯者的生活感到好奇、嚮往,或是還在猶豫自己是否該成為一個全職譯者的人。
Thumbnail
    老闆總希望能請到萬能的員工,最好以一敵百,什麼工作也能勝任,做得又快又好,並且自動自覺完成所有工作,未吩咐便已辦妥,還幫忙處理其他事務。     員工的想法卻是另一回事,一切按章工作,合約列明的工作範圍做好做妥,但是別想多佔用私人時間,也別想要他做工作範圍以外的工作。     想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