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好問題,讓你心想事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人生路上,我們都是追尋者。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們自然會對生命提出疑問,並尋找答案。
你知道如何提問題嗎?學會提出好問題,就能讓你心想事成。
因為你提問的品質,決定了答案的品質,問好問題才能益發接近想要追尋的目標。
那麼,到底什麼是好的問題?
我們將提問簡單分成兩種:分別是「帶給你力量的提問」以及「削弱你力量的提問」。
現在來做一個小小測試吧!
以下那些提問是「帶給你力量的」,又哪些是「削弱你力量的」呢?
  • 為什麼老闆都不給我升遷呢?
  • 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朝著目標前進?
  • 我何時才能達成目標呢?
  • 要實現我的目標,我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鏘鏘鏘~公布答案啦!
提問中出現What、Who的問句,如「我可以做些什麼來讓我朝著目標方向前進」(What)、或是「要實現我的目標,我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Who),通常它們屬於能帶給你正面能量的。
提問中有Why、When的問句,如「為什麼別人都不來幫助我」、「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是沒有成功」(Why);或是「我到底何時才會達到我想要的成果」(When),是不是讓你感覺到一種壓迫感?這種問題,通常是會削弱你的力量的。
因此呢,我們要選擇What、Who的提問,讓你既獲得能量、又能心想事成!
提問之後,接著要怎麼得到答案呢?
其實呢,所有的問題在提問的當下,答案已然存在,我們要做的只是去覺察到答案。
你問說,要如何覺察呢?
我們需要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內心,用心去發現答案。
你可以試著這樣做:先寫下要問的問題(如:這周我可以做什麼來朝著我的目標方向前進?),想像是要問上帝、宇宙、或更大的智慧存在,然後盡量條列寫下所有你腦中冒出的回答或想法,至少十個以上。
一開始可能覺得這些想法都不可行或是不值得一提,但請不要過濾掉它們!先都寫出來;前面出現的想法可能很普通,但繼續腦力激盪漸漸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出現,這可能是靈感乍現的時光!
請珍惜這樣的靈感,因為這是無窮智慧的源頭和你內心的想望連接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接下來,看看列出的想法中,哪些是讓你感覺到有能量活力、感覺到它能擴展你生命的,就把它們挑選出來、排進你的行事曆,然後呢,立即開始執行!
靈感稍縱即逝,實際執行,才能驗證答案。也唯有執行,才能收穫成功的果實。
下一次當你遇到問題,記得試試這方法來汲取智慧的泉源,你越常練習,靈感和答案也越容易來到喔!
🚩收聽完整Podcast節目:提出好問題,讓你心想事成|記起真正的你

🚩索取免費小書《找到你的熱情》,請加Line@好友

10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n Hs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們追求理想的旅途上,不時的會經歷自我懷疑。這些自我懷疑的聲音,是我們實現目標時的阻抗力量,它們好像成長痛一般,使我們感覺不舒服、很想要放棄,但也唯有克服了它們、堅持往目標前進,才能拿到最終的獎賞。 我們如何能克服這些自我懷疑的聲音呢? 你知道嗎,造物者已經為我們每個人做了成功的設定。 我們有一套
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更有智慧的選擇呢?也許你正在思考要不要換工作?要繼續跟這個人在一起嗎?要不要搬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 當我們對生命現狀感到不滿足,便是我們內心在渴望成長、尋求擴展的時刻。人本能會渴求生命中更好的事物,並想要去追尋它。 跟大家分享我最近聽到的故事:有一位培訓師在台上説起了他當年升
你會覺得自己常常陷入「三分鐘熱度」,做事情難以堅持下去嗎? 如何才能夠增強自己的意志力呢? 事實上,想要堅持做一件事,只靠意志力是不夠的。 你必須有強烈的動機、足夠的渴望,才能驅動你為你的目標堅持到底。 假設你平常沒有運動習慣,你設定了一個目標是要每星期運動三次,如果在培養運動習慣的背後沒有一個強烈
我今天早上,回顧了過去一年當中那些我感到成功和驕傲的時刻。 最讓我欣喜和感動的,是看到一個一個的生命,因為我的出現而被影響和轉變。 上天給我的禮物和使命是,幫助每一個人找到他真正想做的事,並且支持他勇敢去實現。 這好像是我的特殊能力,不論幾歲的人,7歲還是70歲,我都有辦法幫助他找到他心底真正想做的
有什麼事情是你一直以來掛在心上、想去做又還沒有實現的?而又是什麼阻礙了你去實現它呢? 美國神話學家坎貝爾曾說:「你害怕進去的洞穴,藏著你夢寐以求的寶藏。」 阻礙了大多數的人去追求理想的是恐懼。恐懼會使人停留在原地、待在舒適區裡面。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去實現夢想,就必須去理解恐懼是如何來的。理解了它,你才
也許你正在面臨人生中的關卡,問題看起來很大、很嚴重,你感覺被壓得喘不過氣。 但,問題可能沒像你想的那麼大。 「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耶穌說。耶穌在他的時代也面對到外界種種的挑戰,但他知道,在他裡面,擁有勝過這一切的力量。 當我們把我們面前的問題看得很大時,我們自動把自己縮小了。好像自己
在我們追求理想的旅途上,不時的會經歷自我懷疑。這些自我懷疑的聲音,是我們實現目標時的阻抗力量,它們好像成長痛一般,使我們感覺不舒服、很想要放棄,但也唯有克服了它們、堅持往目標前進,才能拿到最終的獎賞。 我們如何能克服這些自我懷疑的聲音呢? 你知道嗎,造物者已經為我們每個人做了成功的設定。 我們有一套
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更有智慧的選擇呢?也許你正在思考要不要換工作?要繼續跟這個人在一起嗎?要不要搬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 當我們對生命現狀感到不滿足,便是我們內心在渴望成長、尋求擴展的時刻。人本能會渴求生命中更好的事物,並想要去追尋它。 跟大家分享我最近聽到的故事:有一位培訓師在台上説起了他當年升
你會覺得自己常常陷入「三分鐘熱度」,做事情難以堅持下去嗎? 如何才能夠增強自己的意志力呢? 事實上,想要堅持做一件事,只靠意志力是不夠的。 你必須有強烈的動機、足夠的渴望,才能驅動你為你的目標堅持到底。 假設你平常沒有運動習慣,你設定了一個目標是要每星期運動三次,如果在培養運動習慣的背後沒有一個強烈
我今天早上,回顧了過去一年當中那些我感到成功和驕傲的時刻。 最讓我欣喜和感動的,是看到一個一個的生命,因為我的出現而被影響和轉變。 上天給我的禮物和使命是,幫助每一個人找到他真正想做的事,並且支持他勇敢去實現。 這好像是我的特殊能力,不論幾歲的人,7歲還是70歲,我都有辦法幫助他找到他心底真正想做的
有什麼事情是你一直以來掛在心上、想去做又還沒有實現的?而又是什麼阻礙了你去實現它呢? 美國神話學家坎貝爾曾說:「你害怕進去的洞穴,藏著你夢寐以求的寶藏。」 阻礙了大多數的人去追求理想的是恐懼。恐懼會使人停留在原地、待在舒適區裡面。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去實現夢想,就必須去理解恐懼是如何來的。理解了它,你才
也許你正在面臨人生中的關卡,問題看起來很大、很嚴重,你感覺被壓得喘不過氣。 但,問題可能沒像你想的那麼大。 「在你們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耶穌說。耶穌在他的時代也面對到外界種種的挑戰,但他知道,在他裡面,擁有勝過這一切的力量。 當我們把我們面前的問題看得很大時,我們自動把自己縮小了。好像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親密育兒寶典作者、美國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於台灣並沒有翻譯的書 "The Baby Sleep Book" 寫到: 「孩子三個月之後自己會有生理時鐘規律作息,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沒有固定作息時,父母要介入,介入時如果孩子會哭是難免的,這個作息不是交給孩子自行控管,是需要由父母堅持執行的!」
Thumbnail
今天和大家介紹的案例是氣壓棒頂到地板,客戶報修椅子和師傅說單位的辦公椅不知為何會發生氣壓棒和地面摩擦的狀況,不知道能否維修調整?師傅說您這是腳架內孔裂損造成的,需更換新的五爪腳架與氣壓棒(敲擊過程氣壓棒會損壞)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Thumbnail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高興"的神情語調,代表他心中充滿快樂及感謝。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不屑"的態度眼神,代表他心中充滿不悅及憤怒。 會不會有學生能很"平靜"地分析一份考卷?應常不會。 因為一份考卷,在學生心中,牽涉到許多老師也可能還沒想到的算計、情緒、人際、投資、付出、代價
Thumbnail
之前寫過篇一文章,標題叫〈表達練的,不是口才,而是「腦才」〉,幸運的獲得許多朋友的喜愛,也有不少人留言,想看更多關於思考觀點的方法。 在那篇文章裡,我提到,一段好的表達(不管是口語還是文字),最重要的,就是「觀點」──你能不能提出好的、有價值的觀點。而所謂的好觀點,通常有三個元素,分別是:「沒想過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有些問題想解惑,很多人都給了意見,但你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就是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好答案?如果你曾經有這個狀況,很遺憾,可能是問問題的方法需要調整。本文我將分享兩個幫助找到更好解答的實作技巧。
Thumbnail
身為接案工作者,主要工作內容除了寫作之外就是思考與「提問」。 我總是不斷的在問問題,對客戶、對自己,甚至對自己寫出來的文案我也會問它 :「你覺得你這樣真的能影響受眾嗎?」 所以,知道『什麼問題才是好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你在寫文案時都會關注在哪些問題上面呢?
Thumbnail
▍ 為什麼你需要具備提問力? 如果透過提問的過程,可以: 1. 為企劃帶來創新的效益 2. 跳脫框架進行跨域整合 3. 引導與了解對方的回應 4. 激發觀點促進溝通理解 利人又利己,不學嗎? 那該如何問一個好問題呢? ▍ 如何問好問題? 一、提問者心態 提問(Ask):帶著真誠的態度進行提問。
Thumbnail
因孩子停課、打疫苗等因素,已經好一段時間處於一打二的狀態,長時間打理與回應兩個孩子的需要,感覺為人母的愛心與耐心點數也快消耗殆盡。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媽媽在透支狀態下,覺得很無助但被好好接住的故事: 要面對一個展現憤怒的人,其實很有壓力,所以人們直覺的第一個反應常常是
★培養提問力,即可心想事成。 ●四個「魔法提問法」: 1.「我想做什麼?」(What?) 2.「真的嗎?」(Are you sure?) 3.「然後呢?」(What do you want?) 4.「該怎麼做?」(How?) ●在與人相處之前,先滿足自己的內心。 ●找出隱藏於主觀深處的客觀事實。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親密育兒寶典作者、美國兒科醫生威廉·西爾斯於台灣並沒有翻譯的書 "The Baby Sleep Book" 寫到: 「孩子三個月之後自己會有生理時鐘規律作息,如果父母觀察到孩子沒有固定作息時,父母要介入,介入時如果孩子會哭是難免的,這個作息不是交給孩子自行控管,是需要由父母堅持執行的!」
Thumbnail
今天和大家介紹的案例是氣壓棒頂到地板,客戶報修椅子和師傅說單位的辦公椅不知為何會發生氣壓棒和地面摩擦的狀況,不知道能否維修調整?師傅說您這是腳架內孔裂損造成的,需更換新的五爪腳架與氣壓棒(敲擊過程氣壓棒會損壞)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Thumbnail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高興"的神情語調,代表他心中充滿快樂及感謝。 如果學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不屑"的態度眼神,代表他心中充滿不悅及憤怒。 會不會有學生能很"平靜"地分析一份考卷?應常不會。 因為一份考卷,在學生心中,牽涉到許多老師也可能還沒想到的算計、情緒、人際、投資、付出、代價
Thumbnail
之前寫過篇一文章,標題叫〈表達練的,不是口才,而是「腦才」〉,幸運的獲得許多朋友的喜愛,也有不少人留言,想看更多關於思考觀點的方法。 在那篇文章裡,我提到,一段好的表達(不管是口語還是文字),最重要的,就是「觀點」──你能不能提出好的、有價值的觀點。而所謂的好觀點,通常有三個元素,分別是:「沒想過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有些問題想解惑,很多人都給了意見,但你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好像就是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好答案?如果你曾經有這個狀況,很遺憾,可能是問問題的方法需要調整。本文我將分享兩個幫助找到更好解答的實作技巧。
Thumbnail
身為接案工作者,主要工作內容除了寫作之外就是思考與「提問」。 我總是不斷的在問問題,對客戶、對自己,甚至對自己寫出來的文案我也會問它 :「你覺得你這樣真的能影響受眾嗎?」 所以,知道『什麼問題才是好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你在寫文案時都會關注在哪些問題上面呢?
Thumbnail
▍ 為什麼你需要具備提問力? 如果透過提問的過程,可以: 1. 為企劃帶來創新的效益 2. 跳脫框架進行跨域整合 3. 引導與了解對方的回應 4. 激發觀點促進溝通理解 利人又利己,不學嗎? 那該如何問一個好問題呢? ▍ 如何問好問題? 一、提問者心態 提問(Ask):帶著真誠的態度進行提問。
Thumbnail
因孩子停課、打疫苗等因素,已經好一段時間處於一打二的狀態,長時間打理與回應兩個孩子的需要,感覺為人母的愛心與耐心點數也快消耗殆盡。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媽媽在透支狀態下,覺得很無助但被好好接住的故事: 要面對一個展現憤怒的人,其實很有壓力,所以人們直覺的第一個反應常常是
★培養提問力,即可心想事成。 ●四個「魔法提問法」: 1.「我想做什麼?」(What?) 2.「真的嗎?」(Are you sure?) 3.「然後呢?」(What do you want?) 4.「該怎麼做?」(How?) ●在與人相處之前,先滿足自己的內心。 ●找出隱藏於主觀深處的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