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岔路上的抉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早上我看了關於『什麼事業力』的影片,突然發現我對於業力的理解。昨天幫忙新朋友,因為他要整理家務需要有人顧小孩,我剛好有空就答應了。小孩是八歲的女孩,平常我也觀察過他們母女的相處模式。基本的生活能力可以自理,但在態度上需要依賴大人。 昨天中午花了比平常更久的時間吃午餐,也花了很多時間在跟小孩溝通。
雖然覺得自己的能力還可以應付,像是一種練習、一種測試,但在事後回到家躺在床上,卻感到身體異常的疲憊情緒非常的躁動。 也許我在單純之下的這個行為,已經接受了他們母女倆的「業力」;母親對於小孩的影響是非常深遠,我不僅只是帶著一個小孩,也帶著小孩母親的意念。
昨天晚上回到家以後,睡前我滑著影片,我也反省的自己。看著關於講述『不要做能量療癒』這件事的影片。我們不是神,對他人的「能量行程」沒有全然的理解,貿然對他人做能量的「轉換」,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那我對於「一天的孩子」甚至不到一天,我對她造成的影響,我對她所說的話及思維的引導,是不是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可是…究竟要怎麼跟他人一起合作,如果他需要幫忙我幫他,是不是就是干涉?畢竟相處短暫,只是他生命中的過客。
我帶小孩的這些年來,我產生了很多想像,認為繼續堅持便會有不錯的結果。我相信自己做得很好,觀察旁邊的鏡子來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以為自己有那樣的能力,就算沒有能力我也會奉獻自己。我認為這是一種回饋,感謝這一切,讓我學會、讓我長大。可是昨天那樣疲憊,對我的身體及心情造成障礙。雖然能克服障礙,但是仍然影響到我的正常生活。
我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幫助別人?
也許我根本就還沒有足夠支撐的能力…
就像我剛剛在看的影片,關於『瑜伽的嚴格』影片,隨便傳授瑜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不會對世界創造任何的美好,只會創造更多的傷害。需要的一個更嚴謹的制度防護,一個有系統的鍛鍊,投入時間與精神。
我不覺得這件事能影響我的信念,但是我感覺到很疲憊。我去幫,好像是在奉獻。但我不知道究竟會如何繼續發展。我的行為是不是自以為是?
欸?我好像生病了!做事情都是這樣反覆猶豫。幫忙帶小孩也是,就像跳探戈,前進三步又後退兩步,一直都在原地打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69內容數
對書中內文有所感受並紀錄,為了幫助自己加深對於文字印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蝦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只要對於人際上有互動的需求,語言勢必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只要將強孩子的需求感,讓他自主性的展開對於工具取得的欲望。
在幾年前,那時候孩子還小,大概是一歲半的年紀。創造團體經驗讓孩子有學習群居的機會,我很熱衷於為孩子找伴,在地的全職媽媽們也都是這樣做,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大多數父母為了獨生子女,扭轉人際學習劣勢的做法吧。
看著電影中的劇情變化,隨著它情緒也跟著流動。好幾年的興趣,都是看著這些能讓人受啟發的電影,開啟自己不同思考路徑。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知道是習慣要看這樣的電影,還是習慣期待生活中出現電影的激情。
美人安樂死了,是我放棄牠的。當初在收容所,我是以主客的方式邀請牠來家裡,承諾給牠豐盛的美食體驗,還有到處玩耍的自由。
早上帶著孩子到數學課報到後,我走到了中式簡餐店,看了招牌上的菜單好久,終於點了小碗滷肉飯跟一盤燙青菜。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目標作為行動的依據,環境對一個人童年造成的影響、留下的印象,會影響一個人目標的形成。
只要對於人際上有互動的需求,語言勢必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只要將強孩子的需求感,讓他自主性的展開對於工具取得的欲望。
在幾年前,那時候孩子還小,大概是一歲半的年紀。創造團體經驗讓孩子有學習群居的機會,我很熱衷於為孩子找伴,在地的全職媽媽們也都是這樣做,這是現在社會的狀態,大多數父母為了獨生子女,扭轉人際學習劣勢的做法吧。
看著電影中的劇情變化,隨著它情緒也跟著流動。好幾年的興趣,都是看著這些能讓人受啟發的電影,開啟自己不同思考路徑。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知道是習慣要看這樣的電影,還是習慣期待生活中出現電影的激情。
美人安樂死了,是我放棄牠的。當初在收容所,我是以主客的方式邀請牠來家裡,承諾給牠豐盛的美食體驗,還有到處玩耍的自由。
早上帶著孩子到數學課報到後,我走到了中式簡餐店,看了招牌上的菜單好久,終於點了小碗滷肉飯跟一盤燙青菜。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目標作為行動的依據,環境對一個人童年造成的影響、留下的印象,會影響一個人目標的形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業力"是這樣來的,小時候遭到某男性或女性長輩情勒或霸凌,等長大出社會,職場上遇到其他主管做出類似舉動,便容易因為幼時遭遇到的經驗,反向投射到這些人身上,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幹嘛,自己就先警界起來,圍牆高築後,反而無法正確接收訊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從小到大,我遇到許多想要幫助我、指導我、教育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家人、朋友,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告訴我應該要怎麼做、甚至於服務周到的幫我完成我所遇到困難的每一件事,導致我的潛意識中,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是一個無用的人。 長大了,我也萌生了強烈想幫助他人的渴望,而在予以協助之後,內心會有股莫名
(近期保母虐嬰的事件讓我感到悲傷以及憤怒,在記錄之前對於孩子為何要承受這些苦痛無法接受大師導師們的訊息,但同時也覺察這些情緒並非來自靈魂,於是靜心後再次請大師導師協助轉化) 關於[業]的解釋,那是你們的聖者對於靈魂運作的一個解釋方式。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業力"是這樣來的,小時候遭到某男性或女性長輩情勒或霸凌,等長大出社會,職場上遇到其他主管做出類似舉動,便容易因為幼時遭遇到的經驗,反向投射到這些人身上,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幹嘛,自己就先警界起來,圍牆高築後,反而無法正確接收訊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從小到大,我遇到許多想要幫助我、指導我、教育我的人,包括我的父母、家人、朋友,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好,告訴我應該要怎麼做、甚至於服務周到的幫我完成我所遇到困難的每一件事,導致我的潛意識中,總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是一個無用的人。 長大了,我也萌生了強烈想幫助他人的渴望,而在予以協助之後,內心會有股莫名
(近期保母虐嬰的事件讓我感到悲傷以及憤怒,在記錄之前對於孩子為何要承受這些苦痛無法接受大師導師們的訊息,但同時也覺察這些情緒並非來自靈魂,於是靜心後再次請大師導師協助轉化) 關於[業]的解釋,那是你們的聖者對於靈魂運作的一個解釋方式。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