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1章】無之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帛書(校):

卅楅同一轂,當其无,有車之用也。撚埴而為器,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

楚簡:

raw-image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取曆法月數;輻,為連結轂與輞(輪外框)的木條;轂,為車輪之心,有孔洞以便連接輻。轂需中空,才能連接輪軸,車輪才能轉動。

當其無,即指轂的中空,因為中空,才發揮車輪的效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埏,用水和(攪和)土;埴,黏土。

用水和土製成的陶器,需裸空,才有裝盛的功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戶,門戶;牖,窗。

建屋因為有空間,人才得以出入,空氣才能流通,鑿出空間,空間之無,才能顯現屋室的作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是物的存在,物的存在有其意義跟效用,它會有利於某事,但效用不限於「有」,有時它隱含的「無」卻擁有實際意義上的功用。

換句話說,事物有兩種面向,一是由實體形象所產生,二是衍生於形象之外。顯現形象稱為「有」,無顯象稱為「無」,直觀的「有」易分,隱晦的「無」難察,我們通常只看到「有」而忽略「無」的影響。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raw-image

有之利與無之用

聚焦地說,「有」講存在,「有之利」講存在的意義;「無」指「有」的相反,即沒有存在,「無之用」倒不是講真無(完全空無)有何作用,而是指「有中夾帶的無」或「與有相互依賴的無」,所產生的功用。

沒有「有」的真無,毫無一物(連意識也不存在),一切變得沒有意義,更談不上作用,所以「無」要有作用,則需與「有」共存。例如:陶瓷中空,方能納物,但若無陶瓷,就失去儲存的意義。

「有之利」也不一定完整,事物存在雖然有意義,但不一定符合預定的效用,有時「當其無」,事物才能顯現真正的意涵。譬如:陶瓷實心無中空,也許它能墊物,但卻失去裝盛的功能。

「有之利」與「無之用」加總,才是事物的整體意義。


無之以為用的隱意

衍伸到人與人的交流,人給出之物是「有」,背後隱藏的真相是「無」,「給出之物」包含實體物、言語、眼神、甚至是散發的磁場,皆是從人所出之物,但這些是「有」,即使是看不到但察覺到的氣氛,都可能僅是「有」,而「無」,可能是導致這些「有」存在的真正原因,也就是真相,是整體意義的核心動力。

舉例來說,某人一心想行善,也許他認為,做善事有福報,行善得以消業障,或單純看到別人快樂自己就會快樂,無論何種,這些都是他行動的動機,但真相是:為何他會有這樣的動機?

動機到動作,是「有之以為利」,而最源頭的緣由,是「無之以為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ace的沙龍
84會員
47內容數
Pe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原文: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講的是有是無,無是有;有與無,無與有;有跟無,相輔相成。今天有,明天無。今年有,明年無。所以要時時想著無,才會有。   這幾天和方格子格友討論:南懷瑾
Thumbnail
原文: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講的是有是無,無是有;有與無,無與有;有跟無,相輔相成。今天有,明天無。今年有,明年無。所以要時時想著無,才會有。   這幾天和方格子格友討論:南懷瑾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莊子. 山木篇》說:「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長得筆直的樹木總是最先被砍伐,因為不需耗費太多後天的加工就可做為房子的頂樑柱,甘甜的井水總是先被汲取用盡,因為好喝,當然很快枯竭。其結論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Thumbnail
有與無各有其意涵,正因「當其無」而有所機遇。
Thumbnail
有與無各有其意涵,正因「當其無」而有所機遇。
Thumbnail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Thumbnail
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Thumbnail
做什麼都要留一點空間,留出餘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十支車輪輻共用一個中間的車輪轂,車輪轂因為中間空無,所以才有車子的用途。 *轂:車輪中間的圓木,中空,可以讓車軸穿過。 老子在此說明的是"有"和"無"的關係,它們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Thumbnail
做什麼都要留一點空間,留出餘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十支車輪輻共用一個中間的車輪轂,車輪轂因為中間空無,所以才有車子的用途。 *轂:車輪中間的圓木,中空,可以讓車軸穿過。 老子在此說明的是"有"和"無"的關係,它們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Thumbnail
道家的思想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無用」到底是指什麼呢?是指有所不為嗎?是指不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嗎? 都不是,「無用」是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是一種修行,明白世間所有事都離不開陰影兩面。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你由簡單的幾篇選文,讓你一步一步打開新思維。
Thumbnail
道家的思想中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無用」到底是指什麼呢?是指有所不為嗎?是指不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嗎? 都不是,「無用」是一種開放的思維模式,是一種修行,明白世間所有事都離不開陰影兩面。希望這篇文章能帶你由簡單的幾篇選文,讓你一步一步打開新思維。
Thumbnail
善行,會無跡可循;善言,會無可非議;善謀略,不需用算計。 無關楗不可開,無繩約不可解,因為沒有「關楗」及「繩約」,所以無法可開解,換句話說,有了關楗,就會有構成方式、流程、原理,如此就有跡可循,便有法可解。
Thumbnail
善行,會無跡可循;善言,會無可非議;善謀略,不需用算計。 無關楗不可開,無繩約不可解,因為沒有「關楗」及「繩約」,所以無法可開解,換句話說,有了關楗,就會有構成方式、流程、原理,如此就有跡可循,便有法可解。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110學年度鳳新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10學年度鳳新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Thumbnail
「有之以為利」,事物呈現它的形象,便於人對它產生解釋,讓人易於賦予其意義與用途;「無之以為用」,事物未顯現的面貌,容易被忽視,以為「沒有」,所以誤認為無用,其實「沒有」之處,才有妙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