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牛肉丸找到了越南牛肉河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台灣想要吃到越式料理並不是件困難事,如今街上越來越多東南亞料理餐館,隨著外籍配偶及勞工來到台灣這塊土地上,他們不僅僅只是人來了,亦帶來了飲食口味及家鄉文化。

回想起才約莫五年前的事,當時的我仍是學生,遠離了家鄉去新竹念書,說也好笑,明明都只是在台灣這地皮上移動而已,我卻特別容易想念起自家從小到大的家鄉味。

人在新竹嚐鮮了幾回米粉與貢丸湯,就又開始經常惦念起家鄉—北投的肉羹湯或滷肉飯。全台各地都有賣著肉羹和滷肉飯的店家,然而,思鄉之情的口味就像被慣壞的孩子一樣,非得吵著要吃家鄉的食物。

我想那群來到台灣的移民或勞工們,大概也是懷著那份心情吧!在怎樣喜歡國外新奇有趣的體驗,心底總有一個特別位置留給自己的家鄉,而人的「胃」和「嘴」就是最誠實的器官。

好一陣子之前,香港演員黃秋生*在媒體上不經意地說出了:「台灣沒什麼美食」之類的言論,然而,明明才在不到半年前的某雜誌採訪上,他提到最愛的台灣美食是鹹豆漿配炸油條,這聽上去頗有幾分矛盾的言詞,大概不是他在說謊,而是思鄉之情在作祟。

黃秋生來到台灣的時候,正巧是在全球疫情爆發的那年頭,動盪之下,遠在天邊,近在咫尺的家鄉 — 香港,短時間是回不去了,人在異鄉待個一年半載,再怎麼好吃的食物,大概也比不上他家鄉路邊攤的一碗車仔麵*吧!

raw-image

|食材|

  • 牛大骨
  • 牛肉片
  • 牛肉丸
  • 洋蔥
  • 紅蘿蔔
  • 八角
  • 魚露
  • 大辣椒
  • 九層塔
  • 檸檬
  • 鹽巴
  • 雞粉



|做法|


  1. 牛大骨川燙後撈起,接著,取一只大鍋放入牛骨、紅蘿蔔、洋蔥、薑、八角一同燉煮40分鐘。
  2. 將步驟 1 完成的牛骨高湯,吸油並過濾後,轉小火加入魚露、檸檬汁、九層塔、大辣椒、鹽巴、魚露增添湯頭風。
  3. 煮河粉及加入牛肉丸,並在河粉快熟透了之前,放入牛肉片於湯頭中川燙後撈起。
  4. 熄火後,即可盛碗裝飾,淋上牛高湯,擠上檸檬汁,便可享用。

【上述步驟並非正統越南河粉食譜,為作者自家牌牛肉河粉作法,口味亦不差】


raw-image

說也奇妙,人待在他鄉異地就會氾濫地想起家鄉美食,但人只要回了家,卻又拼命地想吃異國料理。那一回,大概也是如此,某日中午我獨自在家,望著冰箱裡僅剩下的幾顆牛肉丸,心想:「如果這時能來碗熱騰騰的越南牛肉河粉就好了。」

做菜之前,我的腦海經常像畫布一樣,拿著食材就開始想像它們變成一道菜的模樣 — 我看見了彈牙的牛肉丸好端端地躺在牛肉河粉上,如果這時畫面變成了gif檔(圖像互換格式,可呈現動畫圖),我大概還看見了一湯杓的熱湯由上而下澆灌著那碗牛肉河粉。

畫面已勾起了食慾,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即便家中沒有草果、沒有月桂葉、沒有茴香,也沒有桂皮,如此困窘的情況下,這碗牛肉河粉是非做不可了!誰叫冰箱裡的牛肉丸找到了牛肉河粉呢!

燒菜能講就是功夫,但為滿足口腹之慾這當務之急,管不了這麼多了,我端著牛肉丸和家中僅有幾樣還稱得上像樣的食材走進了廚房。缺了許多越南菜獨門辛香料的情況下,湯頭可就不能過於馬虎了。

牛大骨浸潤於大鍋中佐以洋蔥、蘿蔔增加甜味,熬煮出鮮甜的牛骨高湯,接著以薑、八角、魚露、辣椒、九成塔及檸檬點綴提味,最後則是牛肉片及牛肉丸上場的時刻,我一人在家,打算就免去了花拳繡腿的表演時刻,省去了取來湯勺給這一碗牛肉河粉醍醐灌頂的賞心悅目,簡簡單單地僅是將高湯吸油過濾並澆淋於河粉及肉片之上。

啊~清香撲鼻,即便不是正統的越南牛肉河粉,但美味對人的衝擊也是相當誠實的,雖然騙不了自己這碗是道地的越南河粉,但是,自家牌的「牛肉丸找到牛肉河粉」,口味上倒也還是說得過去。



▍備註(文章中「*」記號處):

  • 黃秋生:出生香港的男演員。2021年4月,以文化藝術類別向中華民國移民署申請並取得「就業金卡」,目前居住於台灣。


  • 車仔麵:源自於香港的傳統麵食,又稱為「嗱喳麵」。早期以改裝的木頭車流動攤販經營,故取名為「車仔麵」,現今除了路邊小吃的形式外,亦有些港式茶餐廳有販售。


人的口味是跟著心的,心想吃家鄉味、古早味、媽媽味、情人味......,我們以為自己在吃的是食物,其實,吃進去的都是一場慰藉心靈的儀式。用情感滋養料理,以飲食餵飽情感,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創作,期望您幫我點擊小愛心及文章下方綠色拍手按鈕,或成為我的讚賞公民,鼓勵我持續創作。我將於方格子持續發布新文章,也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我們廚房的那些小事》及《簡單又美好的生活練習》。祝福您日日好日,事事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超喜歡這味兒的
Lily Che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3
很清爽的湯麵 :) 我也很喜歡~
avatar-img
Lily Chen 的沙龍
226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Lily Che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31
有些人和某些一眼看上去有些可怕的食物很像,我們可能會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然而,做菜與人際相處的異曲同工之處,便在於兩者都需要花一段時間,慢慢品嚐,自己消化。
Thumbnail
2022/12/31
有些人和某些一眼看上去有些可怕的食物很像,我們可能會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然而,做菜與人際相處的異曲同工之處,便在於兩者都需要花一段時間,慢慢品嚐,自己消化。
Thumbnail
2022/12/29
當蛋液和著牛奶變成了的嫩嫩的布丁,那有如少女般Q彈的臉頰,頗有幾分姿色。接著,再拿起塞網和糖粉,以優雅的姿態在少女的臉龐落下一場浪漫的雪。請允許我短暫的抽離並沉浸在自己的美好世界,我的腦海需要一個畫面讓我許願,甚至去相信就在眼前!
Thumbnail
2022/12/29
當蛋液和著牛奶變成了的嫩嫩的布丁,那有如少女般Q彈的臉頰,頗有幾分姿色。接著,再拿起塞網和糖粉,以優雅的姿態在少女的臉龐落下一場浪漫的雪。請允許我短暫的抽離並沉浸在自己的美好世界,我的腦海需要一個畫面讓我許願,甚至去相信就在眼前!
Thumbnail
2022/12/13
不過至少整片鹹豬肉炸得金黃酥脆,握刀切下的手感,以及「卡茲、卡茲」的炸麵皮切開聲響都如同對做菜人的掌聲,實在悅耳。從來沒想過鹹豬肉也能拿來油炸,習慣性的把鹹豬肉拿來炒菜或直接乾煎,這新穎的吃法還得感謝一本《我餐桌上的書》。對於美食的欲求不滿,從書裡去到了廚房,再從廚房回到了書中,如此相互滋養,飽足了
Thumbnail
2022/12/13
不過至少整片鹹豬肉炸得金黃酥脆,握刀切下的手感,以及「卡茲、卡茲」的炸麵皮切開聲響都如同對做菜人的掌聲,實在悅耳。從來沒想過鹹豬肉也能拿來油炸,習慣性的把鹹豬肉拿來炒菜或直接乾煎,這新穎的吃法還得感謝一本《我餐桌上的書》。對於美食的欲求不滿,從書裡去到了廚房,再從廚房回到了書中,如此相互滋養,飽足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周邊的美食— 阿孟石碗燒河粉 🍴
Thumbnail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周邊的美食— 阿孟石碗燒河粉 🍴
Thumbnail
大概幻想自己是孤獨的美食家吧,不是隨意走在路上,瞥見一角的小食堂,而是老早知道這天要自行解決晚餐,便處心積慮想探探,每天下班在公車上看到、卻總是呼嘯而過的這家店。保守性格使然,查了評價、看了食記,都在水準之上,但也非排隊美食,又地處偏遠,實在不適合特地約誰來吃。
Thumbnail
大概幻想自己是孤獨的美食家吧,不是隨意走在路上,瞥見一角的小食堂,而是老早知道這天要自行解決晚餐,便處心積慮想探探,每天下班在公車上看到、卻總是呼嘯而過的這家店。保守性格使然,查了評價、看了食記,都在水準之上,但也非排隊美食,又地處偏遠,實在不適合特地約誰來吃。
Thumbnail
雖然說是生牛肉,在熱湯裡泡過後已有八至九分熟,跟台南牛肉湯同樣的道理,而越南生河粉則是加香菜、香茅、九層塔,中藥湯頭又加檸檬汁、辣椒,確實展現出多種層次風味。
Thumbnail
雖然說是生牛肉,在熱湯裡泡過後已有八至九分熟,跟台南牛肉湯同樣的道理,而越南生河粉則是加香菜、香茅、九層塔,中藥湯頭又加檸檬汁、辣椒,確實展現出多種層次風味。
Thumbnail
牛大骨浸潤於大鍋中佐以洋蔥、蘿蔔增加甜味,熬煮出鮮甜的牛骨高湯,接著以薑、八角、魚露、辣椒、九成塔及檸檬點綴提味,最後則是牛肉片及牛肉丸上場的時刻,我一人在家,打算就免去了花拳繡腿的表演時刻,省去了取來湯勺給這一碗牛肉河粉醍醐灌頂的賞心悅目,簡簡單單地僅是將高湯吸油過濾並澆淋於河粉及肉片之上。
Thumbnail
牛大骨浸潤於大鍋中佐以洋蔥、蘿蔔增加甜味,熬煮出鮮甜的牛骨高湯,接著以薑、八角、魚露、辣椒、九成塔及檸檬點綴提味,最後則是牛肉片及牛肉丸上場的時刻,我一人在家,打算就免去了花拳繡腿的表演時刻,省去了取來湯勺給這一碗牛肉河粉醍醐灌頂的賞心悅目,簡簡單單地僅是將高湯吸油過濾並澆淋於河粉及肉片之上。
Thumbnail
難得的休假日、原本是想再貪睡一會,直到自然醒的;但是卻一早就被叫起、要我出門去跑腿吶? 來到早市的傳統市場、去搜尋一間名喚為『邱家鴨莊』的肉鋪? 話說、今天的午飯,父親終於可以吃到他那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鵝肉了!? 也就是因為如此,讓我有了這心念一轉的契機 但是為什麼我會說這是道不甚成功的料理呢?
Thumbnail
難得的休假日、原本是想再貪睡一會,直到自然醒的;但是卻一早就被叫起、要我出門去跑腿吶? 來到早市的傳統市場、去搜尋一間名喚為『邱家鴨莊』的肉鋪? 話說、今天的午飯,父親終於可以吃到他那一直以來心心念念的鵝肉了!? 也就是因為如此,讓我有了這心念一轉的契機 但是為什麼我會說這是道不甚成功的料理呢?
Thumbnail
圖文創作開始進入美食階段了!!這個或許是很多朋友們想看的啦,可惜我不是個饕客喔,畫美食只是為了研究食物的色澤與光影而已,或許年輕時消化能力較好,吃什麼都不怕,現在吃多了就會很撐...XD
Thumbnail
圖文創作開始進入美食階段了!!這個或許是很多朋友們想看的啦,可惜我不是個饕客喔,畫美食只是為了研究食物的色澤與光影而已,或許年輕時消化能力較好,吃什麼都不怕,現在吃多了就會很撐...XD
Thumbnail
今天沒有宅在家,睽違三個月回娘家和爸媽聚餐慶祝父親節。老爸幾個月前就在叨唸很久沒吃牛尾湯了,小時候他時不時會去古亭「清真國際牛肉店」買一整條帶皮牛尾,請店家剁好,回家燉一大鍋湯,吃上兩三天。他會在湯裡放很多剁成小段的秋葵,煮到化掉,湯就稠濃了,喝到碗底總會有很多秋葵籽。
Thumbnail
今天沒有宅在家,睽違三個月回娘家和爸媽聚餐慶祝父親節。老爸幾個月前就在叨唸很久沒吃牛尾湯了,小時候他時不時會去古亭「清真國際牛肉店」買一整條帶皮牛尾,請店家剁好,回家燉一大鍋湯,吃上兩三天。他會在湯裡放很多剁成小段的秋葵,煮到化掉,湯就稠濃了,喝到碗底總會有很多秋葵籽。
Thumbnail
我去過越南二次。二次返台後,我都抵死不在台灣吃越南菜,因為「太不道地」了。台灣的越南菜都台式化了。真正的越南菜,好吃。 距離上次到越南有十年之久。這日,看到一家牛肉店竟有賣牛肉河粉,而且廚師是越南人,就破例的點了牛肉河粉。 當然「不道地」,但已經很接近,尤其牛肉用的是台灣的溫體牛肉,湯頭很鮮甜。
Thumbnail
我去過越南二次。二次返台後,我都抵死不在台灣吃越南菜,因為「太不道地」了。台灣的越南菜都台式化了。真正的越南菜,好吃。 距離上次到越南有十年之久。這日,看到一家牛肉店竟有賣牛肉河粉,而且廚師是越南人,就破例的點了牛肉河粉。 當然「不道地」,但已經很接近,尤其牛肉用的是台灣的溫體牛肉,湯頭很鮮甜。
Thumbnail
    在台灣讀書的時候最喜歡和三五好友一同去吃壽喜燒吃到飽。薄薄的牛肉片在柴魚醬油湯底中涮個兩三下,裹上帶有七味粉的金黃蛋液送入口中,多層次的口感令人欲罷不能。若是肉吃多了覺得疲乏,便夾起鍋中的蔬菜中和單調感,隨後又是一條好漢可以再戰好幾輪。
Thumbnail
    在台灣讀書的時候最喜歡和三五好友一同去吃壽喜燒吃到飽。薄薄的牛肉片在柴魚醬油湯底中涮個兩三下,裹上帶有七味粉的金黃蛋液送入口中,多層次的口感令人欲罷不能。若是肉吃多了覺得疲乏,便夾起鍋中的蔬菜中和單調感,隨後又是一條好漢可以再戰好幾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