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日誌2022.1.1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我每天都深切體認到這點。畢竟喜歡的東西就是喜歡,討厭的東西就是討厭,我們就是透過這些選擇,一步步確立未來的模樣。」~吉本芭娜娜
去制約,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因為許多的習慣性動作已經在日積月累中養成。所以,時時保持覺察是重要的。不過,時時保持覺察,其實不容易,而且還沒養成習慣前,坦白說,有點累。
我的頭部中心是開放的,所以很容易受到外在能量的影響,如果沒有保持覺察,往往就跑到邏輯中心,再一路到喉嚨中心~~然後就非自己了。
曾經羨慕過出世般的生活,可能是六根不清淨吧!後來還是回到塵世,在今日要生活在出世的環境不容易,如果只是躲在修道院,靠別人供養,那不過是逃避罷了!生命是要經歷的,可能有痛苦、可能有傷痕,但一切會好的,我是有機體,這次不小心碰撞到了,受傷了,那就再試一下。學到了教訓,也學到了人生的功課。
resource: www.jovianarchive.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6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ta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限制,代表著甚麼? 當我們面對限制的時候,是怨懟?是躊躇不前?是沮喪?還是接受它。 當我們面臨到限制的課題,接受了限制,就是超越了限制,是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 60號閘門的關鍵字是限制。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一開始學習人類圖的動機,是想知道自己、多了解自己。漸漸的,發現人類圖背後所蘊藏的廣大知識,更是吸引我。這或許是跟人生角色有關吧!當然,既然已經學習了,也要將這門學問派上用場。所以,開始無論大小事,都練習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這個覺察日誌,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時時覺察,當遇到事情時,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原來,從人類圖上可以看出120種恐懼、緊張和焦慮。 就以今天的流日圖來說,情緒中心空白,有兩個懸掛閘門:22, 55。22號懸掛閘門,是對沈默感到緊張;55號懸掛閘門,是對空虛感到緊張。當然,還需搭配這張圖的人生角色,才可以做更進一步的說明。
下午剛好看到一個youtube在介紹榮格心理學,發現了人類圖與榮格心理學中一些有趣的關聯性,包括潛意識、集體潛意識,還有個體化。原來,學習人類圖,已經試踏上我的英雄之旅了。找時間再把相關資料整理出來。
翻開新的人生篇章時,感覺好像生活一下子被攔腰斬斷似的。很多時候,在接受新的工作、結束或開始一段關係、遷移到另一個城市甚或國家時,心裡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新的生活、新的氣象、昨日種種好像一場無關現實的舊夢。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限制,代表著甚麼? 當我們面對限制的時候,是怨懟?是躊躇不前?是沮喪?還是接受它。 當我們面臨到限制的課題,接受了限制,就是超越了限制,是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 60號閘門的關鍵字是限制。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一開始學習人類圖的動機,是想知道自己、多了解自己。漸漸的,發現人類圖背後所蘊藏的廣大知識,更是吸引我。這或許是跟人生角色有關吧!當然,既然已經學習了,也要將這門學問派上用場。所以,開始無論大小事,都練習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這個覺察日誌,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時時覺察,當遇到事情時,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原來,從人類圖上可以看出120種恐懼、緊張和焦慮。 就以今天的流日圖來說,情緒中心空白,有兩個懸掛閘門:22, 55。22號懸掛閘門,是對沈默感到緊張;55號懸掛閘門,是對空虛感到緊張。當然,還需搭配這張圖的人生角色,才可以做更進一步的說明。
下午剛好看到一個youtube在介紹榮格心理學,發現了人類圖與榮格心理學中一些有趣的關聯性,包括潛意識、集體潛意識,還有個體化。原來,學習人類圖,已經試踏上我的英雄之旅了。找時間再把相關資料整理出來。
翻開新的人生篇章時,感覺好像生活一下子被攔腰斬斷似的。很多時候,在接受新的工作、結束或開始一段關係、遷移到另一個城市甚或國家時,心裡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新的生活、新的氣象、昨日種種好像一場無關現實的舊夢。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覺察日記-0418 昨天去面試了,透過面試得到最大的禮物是看見原來還是有對員工好、尊重員工的公司的。也意識到我會想要從現在的公司離職,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為了賺每個月的薪水而讓自己忍受很多不合理的規定、不舒服的環境,覺得自己很廉價、很不被尊重、好像我並不值得那個價值。但我已經受夠了這種感覺和想法,
Thumbnail
瑜伽輪新的一堂課新的老師,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會想做乖寶寶、乖學生、第一名,所以會一直和同學比較、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最好,勉強自己把動作做到極致,但剛開始嘗試怎麼可能就能馬上做到甚至是成為最好的呢? 我很容易對自己有很高的標準和框架,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瘋狂指責批判自己,腦袋和慣性嗡嗡嗡,很容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低落、難過、喪失動力,最適合自由書寫了" 肯.羅賓森爵士所著《發現天賦之旅》,每天起床開始自由書寫,任何想法寫下來,不用管錯別字及文法什麼,寫就對了!一次寫完三頁或20分鐘。 "內心痛苦釋放,感覺舒坦多了"
Thumbnail
自從上次發了文說接到學校通知單,說女兒心電圖檢查異常後,就沒什麼心思再寫東西。 其實這件事情我說給幾個人聽之後,包含我所有的家人,都說: 還好吧? 只看圖不準所以當然要再聽診看看呀!算是例行檢查而已。Hannah超健康的耶哪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我自己去查過做完人電圖檢查要再聽診的比例也沒有很低,算是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覺察日記-0418 昨天去面試了,透過面試得到最大的禮物是看見原來還是有對員工好、尊重員工的公司的。也意識到我會想要從現在的公司離職,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為了賺每個月的薪水而讓自己忍受很多不合理的規定、不舒服的環境,覺得自己很廉價、很不被尊重、好像我並不值得那個價值。但我已經受夠了這種感覺和想法,
Thumbnail
瑜伽輪新的一堂課新的老師,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會想做乖寶寶、乖學生、第一名,所以會一直和同學比較、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最好,勉強自己把動作做到極致,但剛開始嘗試怎麼可能就能馬上做到甚至是成為最好的呢? 我很容易對自己有很高的標準和框架,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瘋狂指責批判自己,腦袋和慣性嗡嗡嗡,很容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低落、難過、喪失動力,最適合自由書寫了" 肯.羅賓森爵士所著《發現天賦之旅》,每天起床開始自由書寫,任何想法寫下來,不用管錯別字及文法什麼,寫就對了!一次寫完三頁或20分鐘。 "內心痛苦釋放,感覺舒坦多了"
Thumbnail
自從上次發了文說接到學校通知單,說女兒心電圖檢查異常後,就沒什麼心思再寫東西。 其實這件事情我說給幾個人聽之後,包含我所有的家人,都說: 還好吧? 只看圖不準所以當然要再聽診看看呀!算是例行檢查而已。Hannah超健康的耶哪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我自己去查過做完人電圖檢查要再聽診的比例也沒有很低,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