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自己人生的駕駛座上?還是你的創傷反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外在刺激源跟你的反應中間,存在著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存在著你的成長跟自由。
就身體層面而言,我們所受的創傷力量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疏導和調和,便會深埋在神經系統裡,如果當我們無法從被觸發的創傷反應中覺醒,我們人生裡每個小小大大的決定(從買一杯飲料?吃些蔬菜嗎?去超市走走?跟店員聊天嗎?等)都會被創傷反應給指揮著,損害著我們日常每個當下的生活品質,使我們遠離了自我照顧和成長,和健康的人際互動。
你在自己人生的駕駛座上?還是你的創傷反應?
當我們身體處在防衛機制狀態中, 我們腦部是處在最原始的保衛機制部位運作,保衛著自我最原始的生存機會,這個最原始的保衛狀態(憤怒,悲傷,恐懼等)阻絕我們意識上去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理性推理思考的腦部運作,也阻擋了我們腦部去接收新知識和訊息的能力,限制了我們去感受生活中每小點事物的美好。當我們在創傷記憶被觸發的時候,我們只會處在當下的一個非常單一的負面感受裡,如只能感受到一個憤怒情緒,強烈的憤怒,或是只能感受到一個恐懼情緒,強烈的恐懼。創傷記憶反應會啟動我們身體的逃跑,作戰,或是僵住麻木機制,帶動整個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荷爾蒙分泌系統,器官活動和血液循環等做相對應的運作。長期下來會損害身體健康,引發慢性疾病跟疼痛。
這時候你可以主動為自己做的,是將心理上的情緒跟身體做連結,將你當下激動的情緒延伸到立體面向,連結到身體面上明顯的感受(如:內心告訴自己我現在很生氣,我知道生氣在我的身體裡,我感覺到憤怒讓我的呼吸變短促,心跳加速,憤怒使我全身很熱,我感覺憤怒讓我腦袋快爆炸了,或是我感覺到憤怒在我的喉嚨裡攪動),然後再透過靜心冥想(meditation),瑜珈或是想像心臟呼吸法等技巧,來啟動自我安撫程序,協助自己靜下心來察覺這些感受,進而穩定自我心律表現,間接調和自律神經的狀態。
也就是說,當我們被外在刺激源觸發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很快地認知跟察覺到我們當下的情緒感受,接受這個情緒反應,接受身體上的反應,像觀察者一樣觀察著自己當下的情緒起伏,接受它,擁抱它,但是也觀察它,察覺它,探索它當我們可以做到察覺自己的情緒起伏,我們就不再是情緒本身,我們轉位回歸到最深的高我,觀察著自我情緒的浪潮起伏,如此一來,便能縮短負面情緒控制我們身體的時間,同時也開啟了腦部專門接收新訊息和啟動創意念頭的窗,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當下。

我是美國HeartMath心能數理研究機構認證創傷和呼吸療法訓練師,也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健康整合中心認證的生命之光想像引導催眠治療師,加州認證臨床催眠治療師,穴道輕敲療法治療師,同時也深造其他能量心理學療法。
若有任何諮詢需求或共鳴分享,歡迎來信與我聯繫: askheartcurrent@gmail.com
我們的心臟有著自己一套獨立完整的神經系統,跟人腦的神經系統一樣複雜。"心腦"有著高我的智慧和直覺,那是獨立於人腦運作之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啟一個新的旅程  從心出發 HeartMath機構在心臟方面累積了多年的科學研究中顯示,在這個物質世界中,心臟或許也是一個連結自我的高我智慧的管道中樞,當我們需要心靈指引方向的時候,尋求答案的途徑或許就是回歸到我們的內心深處 - 心臟。
用心呼吸   用心生活   用心看世界 我希望推薦給你一個非常簡單且有效的HeartMath呼吸方法 - 想像心臟呼吸法,這個方法可以很快的降低壓力對你的身體和情緒所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能減緩你身心靈上能量的流失。
我們的心臟也能跟外界溝通對話,心臟的語言就是HRV(心率變異) Jeanne M. Denney 使用HeartMath儀器,對失去言語交流的病人跟照顧者的HRV(心率變異)交互影響的研究報告指出:
開啟一個新的旅程  從心出發 HeartMath機構在心臟方面累積了多年的科學研究中顯示,在這個物質世界中,心臟或許也是一個連結自我的高我智慧的管道中樞,當我們需要心靈指引方向的時候,尋求答案的途徑或許就是回歸到我們的內心深處 - 心臟。
用心呼吸   用心生活   用心看世界 我希望推薦給你一個非常簡單且有效的HeartMath呼吸方法 - 想像心臟呼吸法,這個方法可以很快的降低壓力對你的身體和情緒所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能減緩你身心靈上能量的流失。
我們的心臟也能跟外界溝通對話,心臟的語言就是HRV(心率變異) Jeanne M. Denney 使用HeartMath儀器,對失去言語交流的病人跟照顧者的HRV(心率變異)交互影響的研究報告指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HI: 你聽過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嗎? 你知道會創傷會為人帶來的後續反應嗎? 以Mike為例,創傷的存在就像生命的黑洞一樣。 即使你不做處理,它也會一點一滴侵蝕掉你的生命力.. 創傷後的人生專題系列,是Mike與創傷為伍的生命經驗。 它使我沒有任何逃避,只能誠實以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HI: 你聽過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嗎? 你知道會創傷會為人帶來的後續反應嗎? 以Mike為例,創傷的存在就像生命的黑洞一樣。 即使你不做處理,它也會一點一滴侵蝕掉你的生命力.. 創傷後的人生專題系列,是Mike與創傷為伍的生命經驗。 它使我沒有任何逃避,只能誠實以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