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憂鬱伴侶相處?我的5個陪伴方式(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專題《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中,分享了我與憂鬱伴侶的日常對話。內容是一個沒有諮商背景的普通人,與伴侶的互動小日記。由於不是專業的醫師,對於該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並沒有特別嚴謹的流程與規則,只是提供我個人的想法與陪伴方式。

上篇提到了透過書籍、文章與影音,我歸整出經驗過有效的【陪伴與相處的5個原則】中的前3項:「傾聽、陪伴、對話」,本篇將接續說明第4與第5項:

4. 照顧自己
5. 尋求幫助

raw-image

四、照顧自己

有鑒於親友曾問過我:「那你自己要怎麼消化情緒?」在《陪伴憂鬱伴侶》系列文章的這篇裡,我曾提到我的看法。事實上,伴侶的憂鬱傾向不曾帶給我「需要消化的」的念頭。

後續在分享陪伴方式時,我發現自己原來已經用不同方式在「消化」,更具體的說法應該是「轉化」情緒。想法上的轉化讓我跟伴侶在各自需要情感支持時,用討論(有時候是討價還價)的方式平衡了關係的傾斜狀態。

如何避免成為情緒溺水的救生員?

具體而言,該如何照顧自己呢?以下分享3點:

1.|理解自己的需求|

在陪伴時,需要將大量的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許多人因而漸漸忽略自己的需求。從一開始的「沒關係,再多付出一點點」、「再一點點」,到後來已經無法收復,甚至連自己有什麼需求都忽視、遺忘了。好好吃一頓飯、好好的放鬆、好好的為自己做一件事,都是自己也需要得到的。最後連支持自己的力量都沒有,反而讓自己跟著溺水。

看重自己的需求,不代表自私或是不關心他人。不需要因他人眼光而忽視對自己的照顧,也不透過照顧他人滿足自己的匱乏感。

2.|設立應有的界線|

陪伴憂鬱親友不像偶爾加班熬夜,不是突發狀況、也不是特殊的日子一下就會過去。憂鬱症時常是長久且日常式的共存。如果毫不節制的將能量全部傾注,就會像天天熬夜加班的肝一樣,來不及恢復能量就又被消耗殆盡。如果因為能量失衡而出現不健康的情緒,設立界線可以幫助自己喚起原本應有的距離。

對我而言容易執行的面向:

  • 時間:允許自己安排屬於自己的時間。
    與對方討論、告訴他為什麼自己為什麼這樣安排,以維持自己的生活,並避免對方產生被丟棄的感覺。
當我為自己安排時間做些原本就想做的事情,能讓我記起陪伴只是我的生活事項之一,這反而讓我的心裡感到踏實,想起陪伴是我想(主動)給予的,不是「應該」(被動)的。
  • 空間:讓自己有好好放鬆休息的地方。
    請幫自己安排一個舒適安心、可以休息並補充能量的地方。例如一個傾訴情緒的出口、平常可以舒緩情緒的地方或休閒娛樂。
出去走走、到公園散步,或是到咖啡廳看書、喝咖啡,對我來說都是很放鬆的事情。回到家裡也能夠延續平穩的情緒,與伴侶對話、分享自己今天所看到的人事物。

3.|記得沒有誰對錯|

憂鬱症沒有對錯,患者只是生病了。陪伴者也不需要責怪自己「當初如果」,認為都是自己害的而陷入不健康的情緒,重要的是積極往前,讓情況好轉。

當對方被情緒困住而態度不好、言詞造成傷害時,雖然很難,但請別認為對方是在針對自己、對自己懷有惡意(這真的很難,因為跟他相處的就是你)。

真的很在意對方的言詞時:
我會友善的詢問對方:「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或是「我覺得你不是故意的,但是這樣說讓我感覺有點傷心,你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這是我轉化的方式之一,不急著對號入座、不急著生氣,而是跟對方確認這些言詞真的是他的本意嗎?還是只是一時失控?通常只是一時失控,畢竟沒有人想要傷害自己親密的親朋好友。
raw-image

五、尋求幫助

除了日常的陪伴與相處的方式外,在自己無法負擔、無法負荷的情況下,千萬記得你還有外援啊!除了親友的協助外,有一些互助團體與相關的機關可以諮詢,最後也還有心理師在守護著你們。

  • 親友互助:
    長期抗戰需要增加自己的隊友,讓關懷的網絡不再只有自己獨撐。也請記得主動告知憂鬱症相關的知識,讓想給予支持與關懷的親友能夠以正確的方式對待患者,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延伸閱讀:當家人得了憂鬱症》
  • 撥打專線:
    免付費安心專線 1925
    政府專線,24 小時,主要提供心理諮詢及自殺危機即時介入、評估、轉介及第三者通報等自殺防治相關服務。
    免付費生命線 1995
    民間團體專線,24 小時,提供各種心理困擾問題協助。
    張老師 1980
    民間團體專線,提供情緒困擾、生活適應問題之協助。(中華電信撥打免費)——《整理載自:想找人聊聊,三隻電話你可以打的電話?》
  • 相關網站:
    小鬱亂入(連結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連結
raw-image

總結

陪伴憂鬱症親友是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外,從以上5個陪伴原則,我就能感受到有效的憂鬱情緒舒緩。再次申明,這僅是我與伴侶的相處狀況與結果,依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可能需要有所調整唷!

整理:

1. 傾聽

  • 聆聽對方的感受,傳達真誠的態度,讓對方的思緒有機會流淌而出
  • 避免先入為主、帶有主觀意識的建議。

2. 陪伴

  • 讓對方知道有人重視著她。
  • 即便只是無聲待著、打理日常生活,也能讓對方知道:不管如何,有個人站在自己這邊

3. 對話

  • 向她提問 - 一起整理思緒比給建議好
  • 描述事實 - 積極正面的角度描述事實
  • 回答問題 - 把握對方探詢方法的時刻

4. 照顧自己

  • 理解自己的需求
  • 設立應有的界線
  • 記得沒有誰對錯

5. 尋求幫助

  • 親友互助
  • 撥打專線
  • 相關網站(包含協助就醫指南)


<上篇>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3/04/13
謝謝你,我最近也面臨到類似的問題,很有幫助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4
Vincci et Lisa 謝謝你的閱讀與反饋,讓我更有分享的動力😊也祝福Lisa(可以這樣稱呼您嗎?)所面對的,迎面有解。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9K會員
321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4/12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3/14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2025/02/26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我們身邊有人正與憂鬱症抗爭時,我們經常困惑於如何提供幫助。許多時候,即使心懷善意,我們的舉動也可能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造成更多困擾。這是為什麼呢?憂鬱症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狀態。當我們試圖強迫一個無力前行的人走路時,最終往往導致對方跌倒。
Thumbnail
當我們身邊有人正與憂鬱症抗爭時,我們經常困惑於如何提供幫助。許多時候,即使心懷善意,我們的舉動也可能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造成更多困擾。這是為什麼呢?憂鬱症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狀態。當我們試圖強迫一個無力前行的人走路時,最終往往導致對方跌倒。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Thumbnail
憂鬱症不像外傷,能夠輕易被指認出來,再體貼的為對方敷上藥料讓疼痛飛走。面對隱而難辨的內在黑洞,有時候連當事人都沒有察覺,相處中的兩個人更常需要時間,才能意識到憂鬱這個面向。如果交往後發現另一半有憂鬱症,我該怎麼辦?
Thumbnail
在無法套用方法時,也就是當溫情沈沒在憂鬱伴侶的「心靈暗夜」時,還能如何讓自己的善意發光?生活是持續的,陪伴者平常可以做些什麼,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已經準備好充足的溫情想包覆她了?今天依舊是以自身的陪伴、閱讀與對談經驗分享我的觀察,期望提供需要的陪伴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在無法套用方法時,也就是當溫情沈沒在憂鬱伴侶的「心靈暗夜」時,還能如何讓自己的善意發光?生活是持續的,陪伴者平常可以做些什麼,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已經準備好充足的溫情想包覆她了?今天依舊是以自身的陪伴、閱讀與對談經驗分享我的觀察,期望提供需要的陪伴者一點靈感。
Thumbnail
處於憂鬱狀態的伴侶,會不自覺地、無法自制地想東想西,並且將一個小小的煩惱延伸成某些事件的導火線。當然,延燒出的事件是想像來的,並且都是些讓人憂慮與不安的事情(笑)。在本篇文章中,將提及當伴侶擔憂時,常問的幾個句子以及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伴侶?期望提供給陪伴者們一些小小的靈感,祝福您。
Thumbnail
處於憂鬱狀態的伴侶,會不自覺地、無法自制地想東想西,並且將一個小小的煩惱延伸成某些事件的導火線。當然,延燒出的事件是想像來的,並且都是些讓人憂慮與不安的事情(笑)。在本篇文章中,將提及當伴侶擔憂時,常問的幾個句子以及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伴侶?期望提供給陪伴者們一些小小的靈感,祝福您。
Thumbnail
有一次朋友得知我在寫文章,很驚訝的說:「陪伴憂鬱伴侶?為什麼?寫得好像她有憂鬱症一樣?」這場對話也讓我梳理了一些可能對憂鬱傾向、憂鬱症所產生的誤解。以親密關係而言,即便伴侶有些時候在情緒、思緒上會卡關,但只要回歸到兩人的相處,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不妨礙我因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Thumbnail
有一次朋友得知我在寫文章,很驚訝的說:「陪伴憂鬱伴侶?為什麼?寫得好像她有憂鬱症一樣?」這場對話也讓我梳理了一些可能對憂鬱傾向、憂鬱症所產生的誤解。以親密關係而言,即便伴侶有些時候在情緒、思緒上會卡關,但只要回歸到兩人的相處,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不妨礙我因為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Thumbnail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對於需要明確答案或步驟的「陪伴者」而言,我的小日記不一定能派上用場,因而依普世價值中較常見的做法,在此整理5個陪伴的大原則。這5個原則是我透過文章、書籍與影音頻道,再加上個人的經驗而得出的歸整。
Thumbnail
對於需要明確答案或步驟的「陪伴者」而言,我的小日記不一定能派上用場,因而依普世價值中較常見的做法,在此整理5個陪伴的大原則。這5個原則是我透過文章、書籍與影音頻道,再加上個人的經驗而得出的歸整。
Thumbnail
包含伴侶本人也疑問過。而我從沒想過相處需要消化,不由得想了一下這麼問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提問與回答,在生活中陸陸續續被描摹而出。
Thumbnail
包含伴侶本人也疑問過。而我從沒想過相處需要消化,不由得想了一下這麼問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提問與回答,在生活中陸陸續續被描摹而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