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何與憂鬱伴侶相處?我的5個陪伴方式(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專題《憂鬱你好,這是我女友》中,分享了我與憂鬱伴侶的日常對話。內容是一個沒有諮商背景的普通人,與伴侶的互動小日記。由於不是專業的醫師,對於該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並沒有特別嚴謹的流程與規則,只是提供我個人的想法與陪伴方式。

如何與憂鬱伴侶相處?

我發現,對於需要明確答案或步驟的陪伴者而言,我的小日記不一定能派上用場,因而依普世價值中較常見的做法,在此整理5個陪伴的大原則。這5個原則是我透過文章、書籍與影音頻道,再加上個人的經驗而得出的歸整,實際上還是需要依每個人的不同狀況,而做細節上的彈性調整唷!

陪伴與相處的5個原則:

  1. 傾聽
  2. 陪伴
  3. 對話
  4. 照顧自己
  5. 尋求幫助

一、傾聽

在《陪伴憂鬱伴侶》系列的文章裡,大多是以傾聽(或提問後的回應傾聽)為開頭。這並非刻意為之,只是我認為好好聽別人說話是很重要的,就像說話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感覺比較有禮貌XD。
伴侶曾說過:「光是有人能夠好好聽我說話,我覺得就夠了。」
她過往的經驗當中,憂鬱傾向出現時,她曾試圖找人說說話,但幾乎沒有人能夠好好地聽她把話說完。為什麼會這樣?
她感受到傾聽的人,大多都想給予她帶有主觀意識的建議。一些無關緊要的規勸、一些她都知道,但在當下就是很不受用的道理,再加上偶爾出現言語上的誤解,讓她漸漸無力表達真實的想法,主動開口的意願也越來越低。腦中時常迴盪著「沒人理解我」、「我很孤單」的想法。
我將這種時候想像成「輸出想法」時,反而被別人「輸入想法」。像是接錯的水管,本應該流通的地方反而被堵塞了,在矛盾的抗拒中停滯無解,最後放棄的她在情緒波動中,感受到苦澀與鬱悶感又更加濃烈了。
傾聽的重要:聆聽對方的感受,傳達真誠的態度,讓對方的思緒有機會流淌而出,是種很棒的情緒舒緩方式。

二、陪伴

伴侶的憂鬱情況,以感冒來形容我認為是很貼切的。有時候是輕微的感冒,我的陪伴方式是聽她說話、陪她抒發心情。比較嚴重的感冒時,不論事實質上的陪伴或是心理上的支持,我會像孩子發燒的媽媽一樣,將她放在優先的位置。盡力保持聯繫,有機會就會陪在身旁,時常沒特別做什麼事或去哪裡,只是陪著她、幫她打理日常所需,過著與平常一樣的一天。
伴侶曾說:「不管如何,知道身邊會有個人在。」
陪伴不僅限於面對面的相處,在時空不允許的時候(例如上班、上課、在外地),保持讓對方能夠聯絡得到,或是主動聯絡對方,也都是很棒的方式。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有人重視著她。
我想,無處安放自己的不安與焦慮時,有一個人陪伴在身旁,也是說明了「能夠安心的處在這樣的狀態」。很多時候,感受到重視自己的人在身旁守候,本身就是件能給予能量的事。「安心」所產生的力量,能夠舒緩並療癒不舒服的狀態。
陪伴的重要:即便只是無聲待著、打理日常生活,也能讓對方知道:不管如何,有個人站在自己這邊。會讓人很有安全感。

三、對話

當伴侶困在負面想法時,我會以3個面向與她對話:
  1. |向她提問|
    我喜歡透過提問跟她對話。提問的答案是由她自己思考而來的,比起直接給對方自己的主觀想法,不如一起透過提問整理思緒。但是!情緒重感冒時,她的回答必然是繞著負面思考而來,但這沒關係,此時我會描述我所知道的真實給她參考。
  2. |描述事實|
    浮誇矇騙或是安慰的話語,用在這時候只會讓人更無力,因此我選擇描述事實,以相對客觀的角度告訴她我所看到、所聽到的事實。
    【例1】
    她:「我覺得我真的很差勁。」
    我:「會嗎?或許你的感覺是對的,但我覺得你很厲害耶,你完成答應別人的事了。」
    【例2】
    她:「反正有我沒我都一樣。」
    我:「原來如此。你是這樣想的~我的感覺跟你不同,我覺得你很重要。」
    她:「那是因為你啊,我們在交往。」
    我:「我還想到一件小事,記得A朋友執行活動的時候嗎?他說過很謝謝你,你的主動幫忙讓他沒有後顧之憂,不然他根本做不來。給你參考一下。」
  3. |回答問題|
    伴侶詢問我的想法時,我會超開心!我認為主動想知道他人的想法,代表她準備好要尋求力量了(至少我是這麼想的)。這個階段我會安心的發表我的看法,也會用很真誠的態度對話,在給出我認為的建議後,也會明確表達:「這只是我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你參考就好。」
    讓對方知道有權利選擇接收與否、不需要因為不採用建議而有心理負擔。

avatar-img
18.4K會員
300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一個被數位時代報導沖刷的普通人,是如何在無從前往、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態中,購買第一個NFT的?
兩人互補就很適合嗎?相似的人在一起,不是會更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嗎?要如何才能知道是不適合?我想,除了「互補」或「相似」以外,還有一些關鍵字可以主動為感情加分
你是你、恐懼是恐懼。事實是,你們不需要總是黏在一起
成長的代價就收必須隱藏真實的感覺,並且不能夠有情緒嗎?
被承認的女兒來自媽媽的詮釋,並非自我認同的自己。在坦承性向後,從媽媽的言語中浮現了這個難以忍受的事實。
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一個被數位時代報導沖刷的普通人,是如何在無從前往、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態中,購買第一個NFT的?
兩人互補就很適合嗎?相似的人在一起,不是會更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嗎?要如何才能知道是不適合?我想,除了「互補」或「相似」以外,還有一些關鍵字可以主動為感情加分
你是你、恐懼是恐懼。事實是,你們不需要總是黏在一起
成長的代價就收必須隱藏真實的感覺,並且不能夠有情緒嗎?
被承認的女兒來自媽媽的詮釋,並非自我認同的自己。在坦承性向後,從媽媽的言語中浮現了這個難以忍受的事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代的社交環境中,深刻的聆聽變得尤為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在《幸福魔法團體》中的經歷,讓我們瞭解陪伴並不只是回應與提問,更是能夠深入理解對方內心的能力。作者透過與夥伴的對話,揭示了專注聆聽的價值,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力量。最終,陪伴的真正意義在於準備好自己的內在,成為對方最好的支持者與理解者。
想給憂鬱症陪伴者們不同的觀點和可能性 網路上關於陪伴身心病症患者的文章和建議其實有很多了,像是聆聽陪伴、設立界線和自我照顧,但想分享我自己在這之中的發現,希望能給予陪伴者們幫助和鼓勵,找到合適的方法照顧自己和陪伴患者。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成長和幸福感。透過分享作者自己的經歷,以及對憂鬱症的理解和助人的心得,讓讀者感受到在黑暗中總有陪伴和希望。同時提到了心理學者的研究,指出幸福感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文章深刻且溫暖,給人帶來正面能量。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伴侶在憂鬱狀態時,你是否手足無措?她因為課業上的不如意、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生活上小小的失敗、天氣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預兆地掉進憂鬱的洞裡面,這個洞裡面吞噬掉所有的希望,一次一次反覆著,想要用力的好起來,總是爬到一半,摔得遍體麟傷,身為伴侶也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被黑洞吞噬,堅定的信念撫摸受傷的愛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當代的社交環境中,深刻的聆聽變得尤為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在《幸福魔法團體》中的經歷,讓我們瞭解陪伴並不只是回應與提問,更是能夠深入理解對方內心的能力。作者透過與夥伴的對話,揭示了專注聆聽的價值,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力量。最終,陪伴的真正意義在於準備好自己的內在,成為對方最好的支持者與理解者。
想給憂鬱症陪伴者們不同的觀點和可能性 網路上關於陪伴身心病症患者的文章和建議其實有很多了,像是聆聽陪伴、設立界線和自我照顧,但想分享我自己在這之中的發現,希望能給予陪伴者們幫助和鼓勵,找到合適的方法照顧自己和陪伴患者。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成長和幸福感。透過分享作者自己的經歷,以及對憂鬱症的理解和助人的心得,讓讀者感受到在黑暗中總有陪伴和希望。同時提到了心理學者的研究,指出幸福感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文章深刻且溫暖,給人帶來正面能量。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伴侶在憂鬱狀態時,你是否手足無措?她因為課業上的不如意、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生活上小小的失敗、天氣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預兆地掉進憂鬱的洞裡面,這個洞裡面吞噬掉所有的希望,一次一次反覆著,想要用力的好起來,總是爬到一半,摔得遍體麟傷,身為伴侶也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被黑洞吞噬,堅定的信念撫摸受傷的愛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