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復原 - - 心理韌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隨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從報導者podcast記者採訪日記聽到,在波烏邊境的關口之一的梅迪卡(Medyka),在大量難民湧入,這裡各種需求都能被暫時照顧到,連心理諮商,也都有想到。

聽到記者描述,許多難民逃難、走了好長的路,緊繃的臉,在走進這個有各種照顧的地方,漸漸地,臉上線條變柔和,變放鬆......

然後我在同一天看到電影「勇抱大地」Land,看完後很感動。

這部片的主角,伊蒂與米格,各自經歷了人生的重大創傷事件,伊蒂選擇了決斷式的隔絕,逃離到山裡,擁有了大自然的陪伴,但也面臨野外生活的真實生存挑戰。

伊蒂在一個生存危機關卡,遇到米格給予的支持、理解、包容等空間,透過電影裡大自然季節更換輪轉,觀眾見證角色們漫長艱苦的心理復原之路,也感受到人的韌性,如春天來臨,萬物生長的追尋力量。

接著又與媒體工作者朋友聊到,戰爭下難民可能經歷心理創傷,而在現場照料大量難民的志工、工作人員、記者等,也可能會產生「替代性創傷」等,我也想起,世界上各地各處,包含台灣社會,仍在從政治、歷史的傷口找尋、對話、復原等。

心理創傷工作,我覺得是個矛盾場域,因為,困難又困惑,要能願意去感受無言、無力、無助、無能等,似乎碰觸了這樣的底限,才會發現,其實是充滿各種可能。

「人一生會有創傷,但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也會復原、長出韌性,一切仍有希望」,我與朋友結尾時,我說了這句,因為,曾陪伴自己、陪伴各種生命,待過、走過各式的創傷地景,深深明白創傷的復原,不是只跟這個人有關,而是跟這個人所在的環境,給予什麼樣的回應,有著大大的相關。

「那要怎麼做?」我想起某天在講創傷相關主題的現場,有人問起。

「從好好聆聽自己、接受和允許自己各種感受開始」,我們可以做的,就從了解自己開始,從為自己營造一個安全空間開始,每天願意給自己一點時間,問問自己今天如何?觀察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誠實地接受自己有各種感受,而且不說服自己沒事等,這些,都是給自己一個安全空間的元素。

你可能會覺得這跟創傷有什麼關係,人生中的創傷往往無法預料,但擁有內在的穩定,是我們的權利和責任。

「如果時代不能給你太平,你就必須為自己塑造一個」- - 學會用情,蔡璧名著。

當我們真誠地對待和接納自己,越能明白自己的各種想法、念頭的由來,也越能在說話、行動時,意識到與減少向外的討求、勒索。有了清明的意識,才有可能減少、製造出各種傷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鹿散步 身心工作的沙龍
11會員
42內容數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接續上次有關談幼稚園事件的文章- - 《凍結,是身體的保護機制,不代表沒有發生》 我從以下幾點來談: 1.對創傷壓力反應的誤解 2.陪伴孩子重建安全感、掌握感 3.規律作息與重複經驗對於受創孩子復原的重要 4.平常可以做什麼預防 5.社會環境系統的重要 (下篇從第四點開始)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8/30
花了一些時間消化報導者有關幼兒園事件的專訪(連結 https://pse.is/6c49kg),有關「小孩沒有表達不願意或抵抗」,讓長期與受創孩子進行心理工作的我,覺得很心痛,也因「如果我們不關注問題所存在的這個社會系統,我們的治療工作,就僅只是風中的稻草」*,讓我想寫這篇文章,談談以下幾點: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2024/03/05
有沒有什麼方式,面對不確定時,不會感覺焦慮、緊張? 沒有。 因為感覺緊張、焦慮,也是提醒我們,要留意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訊號。 「但,或許有什麼方式,可以減低或陪伴我們對不確定、變化的焦慮或恐懼。」這也是我在各種即興練習中發現也持續好奇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鎮靜下來之後,多洛蕾絲打電話報警,警察和驗屍官隨即到來,對現場狀況做了及時的調查。 警察詢問了許多問題,然而,多洛蕾絲跟卡門因為事情發生得太突然,沒辦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畢竟你們是海希克家族,是吧?」警察帶著一絲曖昧不明的語氣說道:「你們想要自己處理,那我們就不多打擾了。」 「什麼自
Thumbnail
鎮靜下來之後,多洛蕾絲打電話報警,警察和驗屍官隨即到來,對現場狀況做了及時的調查。 警察詢問了許多問題,然而,多洛蕾絲跟卡門因為事情發生得太突然,沒辦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畢竟你們是海希克家族,是吧?」警察帶著一絲曖昧不明的語氣說道:「你們想要自己處理,那我們就不多打擾了。」 「什麼自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靈創傷的本質、常見的療癒方法以及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建立和解與平和的關係,提供有效的療癒方法,並提出如何與內心的創傷和平共處的策略。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佩特.沃克的著作,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影響及相應的復原方法。書中呈現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如何自我療癒及復原,並提出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角度觀察。透過本文,讀者將瞭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特徵、影響與復原方法,並提供了對童年創傷與CPTSD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Thumbnail
在資源緊缺的時代,我們需要具備心靈韌性以迎接未知的未來。透過慈悲心和創造力,改變行為習慣,著眼於多角度觀點和不隨波逐流的思考。另外,與其過度比較與他人,不如關注自身的生活與活出善良和信任的價值。以上是建立心靈韌性的重要觀念。
Thumbnail
在資源緊缺的時代,我們需要具備心靈韌性以迎接未知的未來。透過慈悲心和創造力,改變行為習慣,著眼於多角度觀點和不隨波逐流的思考。另外,與其過度比較與他人,不如關注自身的生活與活出善良和信任的價值。以上是建立心靈韌性的重要觀念。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當我們處理自己情緒時,多數人的反應,不是逃離這樣的情緒感覺,認為事過境遷就沒事了;不然就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自己,而意圖責怪他人。人們有時害怕的是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錯的,是受傷的,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很軟弱。 我們的靈魂在人世間尋求的是愛人與被愛的經歷,在我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關係,甚至不那麼重要的關
Thumbnail
HI: 你聽過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嗎? 你知道會創傷會為人帶來的後續反應嗎? 以Mike為例,創傷的存在就像生命的黑洞一樣。 即使你不做處理,它也會一點一滴侵蝕掉你的生命力.. 創傷後的人生專題系列,是Mike與創傷為伍的生命經驗。 它使我沒有任何逃避,只能誠實以對。
Thumbnail
HI: 你聽過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嗎? 你知道會創傷會為人帶來的後續反應嗎? 以Mike為例,創傷的存在就像生命的黑洞一樣。 即使你不做處理,它也會一點一滴侵蝕掉你的生命力.. 創傷後的人生專題系列,是Mike與創傷為伍的生命經驗。 它使我沒有任何逃避,只能誠實以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