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交報告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作者之一的岸見一郎求學時專攻哲學,常和書中年輕人一樣和老師進行一場場辯論,後來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對他而言,心理學和哲學是相關的。另一位共同創作者古賀史健擔任本書的執筆者,身分就像是為哲學家蘇格拉底記錄對話內容的柏拉圖一般,慢慢的在哲學家和年輕人的對話中帶出阿德勒的理論。


二、內容摘錄: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P.33)

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P.35)

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P.50)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P.56)

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P.75)

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P.102)

阿德勒心理學不是一個改變別人的學說,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P.119)


三、我的觀點:「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我和書中年輕人一樣,對哲學家的觀點將信將疑,世界真的是單純的嗎? 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嗎?

自古以來,社會中似乎充滿著鬥爭與權謀,不過對社會的主觀看法其實是自己認定的。帶著主觀意識看世界,就像是戴著有色眼鏡看這個單純的世界,景象矛盾而複雜。因此哲學家說:「問題不在於世界是甚麼樣子,在於你是甚麼樣子。」過去的我可能會認為,求學環境太競爭了,使我身心俱疲。不過換個角度想,也有人絲毫不在意這些名次的。這些經驗也說明了主觀的認定,並不是世界的全貌,而是戴著有色眼鏡下的解讀。為了看清世界的單純,我們所需要的是取下眼鏡,也就是「改變的勇氣」,為了變幸福,也需要「變幸福的勇氣」。

為什麼需要勇氣呢? 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幾乎是否定了過去的自己,對我而言是極為困難的一項人生功課。從以偏負面的角度看世界,改變成為正面的看世界,需要毅力和勇氣──有勇氣接納原本不完美的自己,漸漸地變得更幸福。幸福和不幸福其實只在一念之間,都是主觀的想法。因此,我認同哲學家所言:「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誰都能獲得幸福」。

「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我認為這句話忽略了人類健康方面的煩惱,不過,書中提供我們許多實用的觀點,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常不自覺的想得到別人的認同,例如我在學校看到同學普遍擁有的原子筆,自己也想買一隻同款的筆。看著同學揮動手中金屬色的筆身,彷彿可以想像自己手中也優雅拿著它奮筆疾書的模樣;在家庭中,我會配合大家的生活作息,一起享用三餐、一起選購傳統市場食材,也一起看公視的國際新聞。和大家的一致性或許可以博取認同及好評,像是同學看到你手中嶄新的筆,可能用好奇又羨慕的眼神駐足一看;家人發現你早起和大家一起做早餐,會給予讚美。

然而,博取同儕和家人的認同不是目的,而是手法。真正的目的是「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進而獲得幸福。如果不斷以滿足他人的期望為目的,想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反而會因此失去了自由,與「幸福」背道而馳,因此若把心態改成「自己主觀認定『我對別人有貢獻』」,並且體認「別人的評價是別人的課題」,自己無須在意,也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更能自由地找到自己的價值、得到幸福的能力。

了解了「課題的分離」,使我漸漸拾起「被討厭的勇氣」。對我而言,這是一大考驗,因為我非常在意他人的眼光,常執著於事情的合理性。在清楚分割課題的歸屬後,我認知了:「貢獻他人」又或是做其他不影響他人的事,沒必要在意他人評價,別人如何想是別人的課題,不需要執著於別人的行為,因為「他不是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我也不應該「介入」別人的課題。

曾經的我,羨慕韓劇中主角無瑕的臉蛋、朋友修長的身形,煩惱自己不符合期待的身高。但後來遇到高䠷卻體重過重或過輕的朋友,體認到自己的身材是健康的、勻稱就非常幸福了,又或是看到腦性麻痺的孩子,對他而言能否行動才是他在意的事,高矮胖瘦完全不是重點,我因而感謝我健康的身心,努力接受我的一切,珍惜「我」現在的樣子。即便改變的勇氣無法立即顯出效果,不過接納這個不完美的我,認真活在當下,下定決心變幸福,就已經跨出通往幸福的一大步了。


四、討論議題:不受過去支配、不煩惱未來、勇敢的活在當下的人生,在現實層面要如何履行,是值得仔細思考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安咕醬
安咕醬
謝謝朋友一起的樂活、慢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