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食物情緒

2022/04/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食物跟情緒會交互影響,這是老生常談。
吃了生冷的食物易跑洗手間、吃了含咖啡因的食物可能引起失眠、更別提吃了過敏的食物立刻會有過敏反應。另一方面,三餐飽食之外,上班/上課憂鬱想來點飲料、下午無聊想來點點心、偶爾嘴饞想來點宵夜,這些也都是偏心裡上的飢餓。
要講食物與情緒的關聯實在人類已研究的太多了,只是我們做不做得到跟隨較智慧的建議而不是跟隨心情來選擇食物種類和進食時機而已。(當然最完美的是心情上偏好的選擇跟對身體好的飲食習慣直接融合在一起,very hard,哈哈哈)
不過今天想寫下的是,如果不能好好理解虛幻的情緒,不如把它想像成「食物指南」一樣對待與照顧。
首先,情緒跟食物一樣,有相對有益的,也有較傷身的。
好的情緒(或性格)例如滿足、感恩、開心、有安全感、自信等等,都可以帶來舒服的感受,讓我們的心情狀態較愉悅。
「過好」的情緒例如興奮、狂喜、激動等等,有點像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咖啡:攝取一點點對提振精神和效率很有幫助,但攝取超過就很不妙。
話說回來,也不是好的情緒就要無止盡的沈溺,例如過度的滿足會容易不思前行;過度的自信會變成盲目自大,也很少人會樂意與你相處。不論好壞情緒,過多的情緒就像吃下過量的食物,除非天生大胃王,一般人就是只有吃不消的份,就算連最單純的水,一口氣喝太多都有中毒的危機。
還有一種,人有習慣的情緒和思考模式,就像習慣的飲食。有些人喜歡日式料理、有些人喜歡美式食物、另外還有台式、泰式、韓式、義式、綜合式等等等。我們通常很清楚自己偏好什麼食物,相應來說也要去注意自己習慣的情緒模式,會不會習慣負面的詮釋事情,加重自己的不開心和心理負擔,天下本有難易事,但一不留神屢屢放大不如意的痛苦,傷害到的基本也是自己最多。
吃東西講求營養均衡,情緒的照顧上也一樣,各式各樣的感受來豐富我們的人生,不是只能追求平靜或開心,難過的時候也沒關係,頹累的時候也有可能,我們平時養成健康的腸胃,遇到偶爾的刺激或大餐還是可以順利消化的。
因為現代生活太容易忽略無形的感受了,我常常需要提醒自己不要不小心忘記照護心靈:食物是身體的食物,而情緒就是心靈的食物。
白日神遊
白日神遊
喜歡閱讀,喜歡隨興,空想發呆,編織古怪,白日神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