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領悟-1 : 功高震主》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在職場最不愉快的時候,曾向精通周易的親友問卦,看看有沒有解,如何得救。得出來的卦象,翻成白話文的意思是,你踩到老虎尾巴而不自知,功高震主,太白目!老闆疑心既起,遲早殺之,唯一解方,得打從深處心悅誠服,哪怕伏低作小也在所不惜,折了傲骨當跪墊,一旦有其他出路,走為上策。
可惜我恃才傲物,終究不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的料,最後走得難堪。這段經歷,很不光彩,我第一次認識「功高震主」這四個字的殺傷力,奇妙的是,使我背上這頂黑鍋的職場作為,在其他地方,都為我贏來正面評價,我不怕事難、只怕無事可幹,我很獨立、絕不給老闆亂找麻煩,我雖然痛惡應酬、但組織的橫向與縱向溝通,頗為拿手。所以,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跟幾個老闆維持亦師亦友的關係,也從來未察覺這樣缺乏明顯主從意識的合作模式,竟會對高層產生「功高震主」的威脅感。
在我二爻偏執但純真的心裡,我是真的相信,當時對方延攬我的話,「我需要一個信任與熟悉的人,來幫我的忙。」我拿出之前都暢通無阻的那一套,一片丹青照汗青地來「幫忙」。怎知我遇上的,不再是劉邦,而是曹操。於是,我沒事找事的approach,被視為探察虛實;我習慣把細節處理到一個段落,再回報與請求決策的判斷,形同對權威挑戰;更別提只要我偶爾跟其他部門的同事言笑兩句,冷冰冰的眼光便馬上投射而來,以為我是在結黨營私。
我從未想要扳倒對方,在我們沒有共事之前,還當過一段時間的臉友。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與喜好。我只想當幕後的人,而不奢想站在台上。
離開後,我過了一段時間又回到職場,很幸運地碰到了另外一個劉邦,很少盤查我的軍糧,充分信任我的戰令。過去的事就像做了一場夢。如果不是因為最近一個團隊夥伴的啟發,我可能不會發現「功高震主」,除了會被砍到見骨之外,背後還隱藏著一些、我從未正視過的盲點。
我的夥伴很年輕,一開始有點粗心與茫然,糾點過幾次之後,她就像被打通任督二脈似地,快速開竅了。我慢慢地授權更多專案讓她主導,在執案的過程中,彼此磨合對於時間管理、交件品質、用度拿捏的價值準繩,雖然免不了陣痛期,但大致進行得很順利,我也把心思轉換到其他業務上。
不再亦步亦趨之後,我發現她有一個獨特的習慣。之所以說獨特,是因為在下屬的分際上,我幾乎做不到她的程度。
她習慣讓我知道任何細節,即便很多時候,我才聽了兩句,就覺得這個部分妳做決定就好了。我們已經養成一些關鍵共識,而她也擁有相對的決策知識,可以下基礎判斷。我不想像個老媽子,垂簾聽政,不許大權旁落。過去,我絕大部分的主管都任我翱翔,只要不害怕背後偶爾有點發涼,我其實蠻享受這種無邊無際的自由。事實上,我有許多重大的挫敗與成長,就來自於這種自由。我希望她也能在自由中,摸索出自律線頭的收與放。
不過,無可抵賴的是,透過聆聽細節的回報,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和「喔這個妳做決定就好了吧」的念頭一起浮現在我的心中。對,我假民主真獨裁。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我也曾深受其害。那一瞬間,我在心底嘲笑自己,是比前主管開明多少,簡直騙肖。到頭來還是無法抗拒大權在握的階級誘惑嗎?對於人性此一時、彼一時的心態換位,讓我重新審視「功高震主」的慘痛過往。
之所以「功高震主」,我現在有點懂了,位居上位,資訊的透明和無縫接軌,本來就是測試團隊服從性的一環,若資訊流通即時,可以防微杜漸,省去不必要的內憂外患,更重要的是保護老闆,不陰溝翻船。職場敵我難辨,上對下的信任,有時就依賴「隨時告知」而來。當時我盲目想幫老闆「分憂解勞」,對於資訊上達的把關,卻不脫過去幾份工作累積下來的制霸感,以為自己的雷達夠敏銳,也夠專業,足以替老闆過濾,甚麼是細節甚麼才是重點,而忽略了一個根本的事實,在雙方的信任基礎還未建立起來之前,我的行為談不上「分攤」,看起來更像是「分權」。
當然,也有朋友說,妳就是碰到疑心病特強的猜忌鬼,不用沒事找事、胡亂檢討自己。我明白,有的老闆時時告知行得通、有的老闆卻嫌事事稟報好囉嗦,這多半跟老闆們的人格特質有關,但,講實在的,有時不到那個位置,還真不知道自己會坦露出甚麼樣的心性,據此發展領導觀。拿我來說,我是個自由慣了的員工,也很需要寬闊的發揮空間。但當我的位置改變了,細節卻時常令我不安,我的細節控發作起來,跟鬼沒兩樣。也難怪夥伴寧願鉅細靡遺,這是way to survive.
往事已矣,所有澎拜的情緒已退去,突然有感而發想要寫出來,無非是希望,我能真正讓這件事情過去,也藉此回應之前幾位臉友私訊我的類似困境。那時我無法很好地回答妳們,因為我不覺得自己理虧,還抱持著懷才不遇的憋屈。
喔,請別誤會,我並不是鼓勵壓抑本性、當個佞臣,但在組織中,向上管理,還是非常必須的。向上管理有成千上萬種方法,我「功高震主」的經驗,讓我學到了其中的精髓,不要神化主管,請記得,他們和我們一樣,也都是活生生,會羨慕忌妒恨,會空虛寂寞冷的「人」,以對待與看待「人」的方式,來與之應對,盡量不要吝惜禮貌、理解、資訊,在上與下的相對關係裡,先當當看那個願意釋出善意或彈性的一方。把建立與管理信任的發球局,掌握在自己手上。
也許狀況不會馬上改善,也許做了再多也是枉然。Fine,at least you tried,你對向上管理的機制有做過測試與練習,當你下次重新起局的時候,會比這次更有勝算。
伴君如伴虎,這是事實,想不被反噬,膽識與才幹之外,還需要日復一日的準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特務|【2024 坎城現場直擊】吉卜力前進坎城:節慶宮的龍貓之夜文字、現場攝影/《釀電影》特派員林孟穎 5 月 20 號下午,坎城紅毯上傳來一陣悠揚的弦樂,那些旋律如此孰悉,以至於現場排隊入場的電影界人士或開始低聲合唱,或以各國語言紛紛喊出:「天空之城!」、「千尋…神隱少女!」在輕快的久石讓組曲中,宮﨑駿的長子宮﨑吾朗率領吉卜力工作室同仁步入盧米埃廳。銀幕亮起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4-05-23
    【職場讀書人選書】用古代神社的遺物 撐開近代台灣史的另一個研究視角—《神明離去之後: 臺灣神社的收藏物語》作為日本神道教的代表物,神社曾遍佈全台灣,其中有些也兼具著博物館的角色,並以供奉之名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藉由挑選介紹其中的時間文物,這本由劉錡豫所著的《神明離去之後》,也企圖透過它們的身世,為台灣近代史打開另一道窗口。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4-04-13
    【職場體悟】跨領域轉職攻略:突破職涯迷惘、缺乏經驗和人脈不足三大障礙在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許多年輕人渴望突破職業生涯瓶頸,跨領域轉職成為脫離當前窘境的解決方案。然而,這種轉變也伴隨著職涯定位迷惘、缺乏工作經驗、人脈網絡不足等問題。本文探討如何克服挑戰這三大障礙,幫助欲跨領域轉職的你成功踏上轉型之路,實現跨領域轉職的目標。
    Thumbnail
    avatar
    Catherine/CNC職涯導航諮詢師
    2024-03-28
    #027 越早領悟、越少繞路的30條職場心法:贏得信任,比完成任務更重要文中提到 劉奕酉老師總結過往經驗的 5個面向、30個體悟 5個面向包含了成長規劃、向上管理、對下管理、情緒管理及多元思維 非常推薦職場上有迷惘的朋友去閱讀 我個人的想法是 第一方向比努力重要 第二要適時角色切換 第三保持穩定且開闊的心態
    Thumbnail
    avatar
    江柏輝(白光)
    2023-12-11
    靈性|恐懼與執著的放下與了悟:探索生命的起源與靈性成長|恐懼(1/4)引言: 生命的起源始於恐懼與執著,這個論點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首先,我們將闡述恐懼的作用,接著討論執著的力量,然後轉向放下的智慧,最後到達了悟的境界。透過這些分析,我們能更清楚地理解生命的意義。 恐懼的意義 在靈性角度上,恐懼可以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挑戰和成長的機會。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
    Thumbnail
    avatar
    月菲
    2023-07-17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1 天擇與幻想人類是在天擇的「設計」下,去做特定事情,以幫助我們祖先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正因為我們追求這種幻想,像就是不斷踩著「快樂水車」去追求幸福,然而這些愉悅卻又快速的不斷消逝;這也是佛佗所說的「苦」,也就是不滿足。 一旦我們察覺到這件事情,我們就有機會跳脫出「快樂水車」的困境。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1-10-20
    《看待問題要全面性,不要只看「冰山一角」,生活領悟之拔牙篇》這一顆牙齒在八月份時已經有點搖搖欲墜,在家附近新找的牙醫診所,第一次去時無法拔牙先洗牙,第二次有蛀牙先補起來,第三次要拔牙時,臨陣脫逃了,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面對內心恐懼的事:蛀牙,就知道我真的很害怕。 但是一直逃避,不是正面的態度,今天趁我休假,早上約10點半去診所準備面對我的恐懼,輸到我時,整
    Thumbnail
    avatar
    江小茹
    2021-10-08
    重看《肉獄》(RAW)—青春期的成長是多麼「痛」的領悟邁向自由! 第74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由茱莉亞迪古何諾的第2部長片《鈦》拿下(將由光年映畫發行)同時也成為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女性導演。在這個重要時刻,順勢把她在第69屆坎城影展獲得了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一鳴驚人的長片處女作《肉獄》給補完了。
    Thumbnail
    avatar
    波尼的肉桂影劇手札
    2021-08-17
    《關於特德·姜的科幻小說-領悟》        如過你有看過史嘉雷.喬韓森所演的電影《露西》,就可以理解類似的情節,當人類超越了上帝的枷鎖,超越完全開發人類的大腦後,會極力地想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宇宙的真理,但是一般人並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慾望去求知,大部分的人安於人類平均值的人生觀,終其一生活在工作生活物追求之中結束一生。    
    Thumbnail
    avatar
    田埂邊的哲學家
    2021-08-04
    領悟|如何面對待業中的轉職焦慮在面對轉職焦慮時,要如何調整心態保持正面思考呢?提供幾個我的方法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度過轉職焦慮,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avatar
    33小姐的耍廢習題
    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