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悲歌】自願加班的無奈與不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兩年前發生一起新北市金山區小編過勞死的社會案件,由於勞動部介入調查之後認定符合過勞指引,並且經過監察院糾正區公所後,家屬決定申請國賠836萬,不過日前新北市政府國家賠償事件處理委員會認為這位小編是自願加班,所以決議拒絕賠償,也引起家屬不滿表示將提國賠訴訟討回公道。
這個案件是否合乎國賠的標準及最後是否真正能得到家屬要的公道及賠償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位小編在死亡前2個月的加班時數分別為124小時及84小時,光是單看這兩個月的數據就非常驚人,絕對是過勞無誤,身為曾經長年加班的我來說,這個新聞實在看了令人感到不捨與心痛,當我們要求員工要責任制的同時,是否完全罔顧了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呢?
確實,要雇主去想到員工的健康似乎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就如同以前我的主管會說:「做不完就假日來做啊!」或是另一間公司的老闆的名言則是:「一天有24小時。」意思就是做不完就是得想辦法做完,犧牲休假、睡眠時間也非得要把工作的事情處理好,而且就是該你一個人自己處理完畢,不會有人支援,更不會體恤員工是否已超過身體上的負荷,而且許多公司還不允許報請加班費,幸運一點的能報請加班費但有時數上限,甚至也有要求先打完下班卡再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工作。
在前面這個案例的狀況是小編在家裡加班工作導致猝死,而加班這件事並非是主管強迫要求而是自願,因此不存在國賠法第2條第2項公務員行使公權力的情形,所以不成立國賠責任。
《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2項規定:「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
若是從條文來看,確實不符合國賠法,但若是以實際情形來看,小編是否真的就是有這麼多的工作要做導致必須要在家加班?一個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可能任何事都要主管來強迫、催促、要求,因為事情就是如此多,自己不做沒有人會幫忙,於是自願加班這種事情是很常見而且已經成為了職場常態。
事實上,勞動部職安署訂定了《職業促發腦心血管疾病認定參考指引(過勞認定指引)》,這項指引主要以三個要件來評估勞工是否工作超過負荷:

所謂的長期工作過重的定義又為何?

1.發病前1個月加班時數超過100小時
2.發病前2–6個月內,月平均加班時數超過80小時
3.發病前6個月內月,月平均加班時數超過45小時
說真的,看到以上三項的標準,我相信許多人都符合,只是大家都在努力苦撐,在撐誰的身體比較勇健,誰可以晚一點倒下,而且倒下的時候最好還要在公司讓大家看見,若是在大眾運輸工具上或是在家,就不免又會有職場過勞的認定爭議,想想實在非常可悲。
根據勞動部去年的資料顯示,即便這兩年受到疫情肆虐而影響工作時數,2020年台灣勞工的年總工時為2021小時,全世界排名第4,工時比2019年少了6小時。排名第一是新加坡的2288小時,連韓國都以1908小時屈居第6,普遍被認為工時也很長的日本則是以1598小時被狠甩在20名之外,看了是否真心覺得台灣人真苦命呢?
身為一個曾經因為過勞而導致身體出現狀況而趕緊離職逃命的過來人,還是奉勸大家保命要緊,真的身體不舒服切勿硬撐,該請假、該看醫生、該休息的時候就心一橫把工作放一邊去吧!想想公司那些心情愉悅又善於擺爛的人,自己是否太過認真了一點呢?(重點是認真也沒人感謝啊!)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繁華的台北大都市搬到桃園,沒有擁擠的人潮亦沒有緊湊的生活步調,也因為深刻體會如此的生活有益身心健康,於是也更加渴望去追尋能洗滌心靈的秘境。 富岡火車站雖然上下車的人不多,但火車站的設計充滿童趣,月台上的椅子打造成色彩繽紛的鉛筆✏️,孩子看了非常喜歡,忍不住在月台上蹦蹦跳跳好不開心。
曾經很迷戀高腳桌椅,總覺得有一股特別的魅力吸引著我,也幻想著有朝一日擁有自己的家時可以有這樣的設計,比如早晨醒來坐在高腳椅上吃早餐、喝咖啡,再搭配完美的陽光及爵士樂,多麼令人神清氣爽的一天於焉展開。
現在人人都能是自媒體,要如何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實在很需要絞盡腦汁,然而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異想天開展開了一連串看似損人不利己的方式,說也奇怪,還確實能達到增加能見度的目的。
我永遠忘不了你那天提分手的神情。 有點為難又搔搔頭地對著我說:「我覺得我實在無法承受妳對我的好,而我也沒有足夠的自信去擁有妳,我們還是分開比較好。」 從不拖泥帶水的我,在你面前硬是上演了幾次苟延殘喘的努力,我不甘心,既然還愛,為什麼不能繼續在一起?明明你還深深迷戀著我的所有,不是嗎?
我是一個極度熱愛閱讀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抓緊時間的空隙閱讀,即便只能讀一頁都不會放過。或許有人很難理解這種狂熱,甚至誤以為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找素材寫作,而寫作的目的又是為了賺錢,若是有這種誤解的話,我想應該是從沒體驗過閱讀的美好,當然也難以理解嗜讀者迫切的心情。
老公剛剛問了女兒:「最近有跟阿嬤視訊嗎?」 女兒邊看著影片邊吃吐司順口回答:「有啊!晚上睡覺的時候。」 這個答案一聽就知道不是事實,於是老公先詢問過我之後,轉頭馬上斥責女兒為什麼說謊? 而我聽到老公的斥責聲也馬上反彈:「不要把視訊的壓力加在我們身上好嗎!!!」
從繁華的台北大都市搬到桃園,沒有擁擠的人潮亦沒有緊湊的生活步調,也因為深刻體會如此的生活有益身心健康,於是也更加渴望去追尋能洗滌心靈的秘境。 富岡火車站雖然上下車的人不多,但火車站的設計充滿童趣,月台上的椅子打造成色彩繽紛的鉛筆✏️,孩子看了非常喜歡,忍不住在月台上蹦蹦跳跳好不開心。
曾經很迷戀高腳桌椅,總覺得有一股特別的魅力吸引著我,也幻想著有朝一日擁有自己的家時可以有這樣的設計,比如早晨醒來坐在高腳椅上吃早餐、喝咖啡,再搭配完美的陽光及爵士樂,多麼令人神清氣爽的一天於焉展開。
現在人人都能是自媒體,要如何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實在很需要絞盡腦汁,然而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異想天開展開了一連串看似損人不利己的方式,說也奇怪,還確實能達到增加能見度的目的。
我永遠忘不了你那天提分手的神情。 有點為難又搔搔頭地對著我說:「我覺得我實在無法承受妳對我的好,而我也沒有足夠的自信去擁有妳,我們還是分開比較好。」 從不拖泥帶水的我,在你面前硬是上演了幾次苟延殘喘的努力,我不甘心,既然還愛,為什麼不能繼續在一起?明明你還深深迷戀著我的所有,不是嗎?
我是一個極度熱愛閱讀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抓緊時間的空隙閱讀,即便只能讀一頁都不會放過。或許有人很難理解這種狂熱,甚至誤以為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找素材寫作,而寫作的目的又是為了賺錢,若是有這種誤解的話,我想應該是從沒體驗過閱讀的美好,當然也難以理解嗜讀者迫切的心情。
老公剛剛問了女兒:「最近有跟阿嬤視訊嗎?」 女兒邊看著影片邊吃吐司順口回答:「有啊!晚上睡覺的時候。」 這個答案一聽就知道不是事實,於是老公先詢問過我之後,轉頭馬上斥責女兒為什麼說謊? 而我聽到老公的斥責聲也馬上反彈:「不要把視訊的壓力加在我們身上好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勞動部員工「過勞死」事件,一時炒得沸沸揚揚,連總統都出來道歉,而事情到現在也還沒有了結。其實在職場上,「過勞」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人工作能力很傑出,也很願意做,便常常被要求做更多,久而久之身體不堪負荷,只好選離職職,轉換工作環境。然而不幸的是,即便換了地方,以往的惡夢卻依然重複發生。這究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重點: 1.過勞死定義與風險: 源自日語"過労死"(Karōshi),指因過度工作導致的突然死亡。 日本將每月加班80小時視為過勞死風險門檻。 台灣認定每月加班超過46小時有過勞風險。 2.各國過勞現象與案例: 日本:高橋まつり案例,廣告公司員工因過勞自殺。 台灣:2010年徐姓工程師加班猝死案。
加班費:要能區分正常工時工資與延長工時加班費 談加班(延長工時)得先知道幾種日子。工作日(正常工作時間)、例假日、休假日、國定假日、天然災害出勤。 工作日:前2小時1.34倍、再2小時1.67倍。(一天只能4小時)(勞動基準法§24) 例假日:除天災外不得工作,縱使勞工同意,亦不得使勞工於例假
Thumbnail
起因: 我在某公司服務數年,平日常常打卡後繼續加班,假日常常要帶東西回家做,不曾領到加班費。 其實我離職也好一段時間了,近半年來衡量利弊得失以及法律諮詢後,我決定討這筆錢。 實務準備(for 勞資調解): 1.加班時間表:用EXCEL記錄每一天的實際下班時間,加班時間,要討的加班費,記住,是每
Thumbnail
個案 原告自民國83年5月1日起任職XX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投分公司,至109年2 月29日退休,主張領取之月薪應包含基本薪資及承攬獎金,約為新臺幣13萬9,089元至16萬4,460元,所以退休前6 個月平均薪資約為15萬元,退休金應為375 萬元。 獎金屬於勞動基準法所規定之工資,係基於兩
Thumbnail
統包加班費可以,原則如下: 雇主與勞工因確定延長工作時數有困難,或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在內之工資,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 但仍須可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 如其給付優於勞基法第24條、第39條規定,固得拘束勞雇雙方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勞動部員工「過勞死」事件,一時炒得沸沸揚揚,連總統都出來道歉,而事情到現在也還沒有了結。其實在職場上,「過勞」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些人工作能力很傑出,也很願意做,便常常被要求做更多,久而久之身體不堪負荷,只好選離職職,轉換工作環境。然而不幸的是,即便換了地方,以往的惡夢卻依然重複發生。這究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重點: 1.過勞死定義與風險: 源自日語"過労死"(Karōshi),指因過度工作導致的突然死亡。 日本將每月加班80小時視為過勞死風險門檻。 台灣認定每月加班超過46小時有過勞風險。 2.各國過勞現象與案例: 日本:高橋まつり案例,廣告公司員工因過勞自殺。 台灣:2010年徐姓工程師加班猝死案。
加班費:要能區分正常工時工資與延長工時加班費 談加班(延長工時)得先知道幾種日子。工作日(正常工作時間)、例假日、休假日、國定假日、天然災害出勤。 工作日:前2小時1.34倍、再2小時1.67倍。(一天只能4小時)(勞動基準法§24) 例假日:除天災外不得工作,縱使勞工同意,亦不得使勞工於例假
Thumbnail
起因: 我在某公司服務數年,平日常常打卡後繼續加班,假日常常要帶東西回家做,不曾領到加班費。 其實我離職也好一段時間了,近半年來衡量利弊得失以及法律諮詢後,我決定討這筆錢。 實務準備(for 勞資調解): 1.加班時間表:用EXCEL記錄每一天的實際下班時間,加班時間,要討的加班費,記住,是每
Thumbnail
個案 原告自民國83年5月1日起任職XX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投分公司,至109年2 月29日退休,主張領取之月薪應包含基本薪資及承攬獎金,約為新臺幣13萬9,089元至16萬4,460元,所以退休前6 個月平均薪資約為15萬元,退休金應為375 萬元。 獎金屬於勞動基準法所規定之工資,係基於兩
Thumbnail
統包加班費可以,原則如下: 雇主與勞工因確定延長工作時數有困難,或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在內之工資,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 但仍須可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 如其給付優於勞基法第24條、第39條規定,固得拘束勞雇雙方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