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18 良因法師 隨筆
白雲謂演祖曰:
「禪者智慧,多見於已然,不能見於未然。
止觀定慧,防於未然之前;作止任滅,覺於已然之後。
故作止任滅所用易見,止觀定慧所為難知。
惟古人志在於道,絕念於未萌,雖有止觀定慧,作止任滅,皆為本末之論也。
所以云:『若有毫端許,言於本末者,皆為自欺』此古人見徹處,而不自欺也。」
《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白雲守端禪師對法演禪師說:
「現在一般習禪的人,他們的智慧才能,大多數只能覺察到已經生起的善惡念頭,而不能見到尚未萌生的善惡意識。
所以修習止觀定慧,正是為了在一念未生之前加以提防。遇善則作、逢惡則止、真理即任、煩惱即滅,這四法乃是覺察諸法已生之後的。
所以,作善止惡任真滅惑的功用比較明顯,人們很容易看出來,而止觀定慧都是內心的修養工夫,便不容易知道了。
只有古人把心志專注於道,絕妄念於未萌之前,做到一念不生,內心清清淨淨,雖有止觀定慧作止任滅這八法,都無所用。
如果還有些許念頭落入這八種本末之上,則可知他的心念不寧,皆為自欺。就像《大學》上說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這正是古人見地達到極透徹處而不自欺的工夫。
良因贊曰:
這段開示修行用功的方法:
在未遇境時,當修行止觀,以培養定慧的力量。
遇境時則「作止任滅」,
即德玉禪師所說:「遇善則作、逢惡則止、真理則任、煩惱則滅」,
將靜坐時的功夫,用於觀照境界,以斷惡修善。
但是最終必須了知心外無法,將一切銷歸自性,
這是畫龍點睛的一著,但需先有龍影,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