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傳聞中的陳芊芊》於我

冷莫凡-avatar-img
發佈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曾經偶見傳聞,直到今時才想起驗證;儘管延遲,仍然充分理解了這部作品何以掀起熱潮。
我也一樣,看的時候難以自制,看完之後澎湃難止,為了安定胸中過滿的心緒,抒寫就成為了必要的事。
之所以如此令人盤桓難去,我想故事收束的方式是一大要因,我也是由此反覆思量,而於我自有的關懷上歸結安頓。
我認為這是一個多重的結構。

※以下觸及《傳聞中的陳芊芊》關鍵情節。
避雷分隔圖。
※再強調一次,以下觸及《傳聞中的陳芊芊》關鍵情節。

最外顯的是「夢」。
在我看來,陳小千與韓影帝是進入了共同的夢境。
陳小千昏睡入夢,尚夾帶了丁點的意識,一定程度上清醒作夢;
韓影帝遭遇車禍,或許昏迷入夢,表層意識暫且休眠,夢中他即是韓爍。
肉身復甦,兩人醒轉,於是夢境中斷,陳小千的意識吸納夢境記憶復還,略帶恍惚也能辨認整合;韓影帝若是自昏迷中恢復,認知重構也難免一時紊亂。
夢之於我是極端獨特、極端重要的符碼,是構成我的極關鍵的一塊。我幾乎夜夜有夢,也記下許許多多的夢。在夢裡有時像演戲,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有時像看戲,以觀演的角度側看一切,有時更同時兼具,既演也看;我也曾經清楚認知到自己在作夢乃至控制了夢的走向,也曾經從夢中夢醒來一瞬間無法分辨所在次元,也有過醒後彷彿自己一夜無眠看了徹夜電影的疲憊;一再進入同一個夢境自不待言,也有連續劇式的夢分集出現。
除了共通夢境我尚不曾經歷以外,以我自身的作夢經驗觀之,陳小千與韓影帝的狀態,是夢裡夢外的狀態。
我也有過孵夢成功的經驗,也經常日思旋即夜夢。
陳小千昏睡之前,全神貫注於編寫劇本;韓影帝車禍之前,也曾與陳小千研討劇本。兩人共同投注心力於劇本,因見解不同而論辯未休,如此情境之下,兩人進入立基於劇本與彼此的夢中,本也自然,引發相通的夢境,亦難謂全然空幻。
夢會將記憶變形,好似舊曲新編,以貌同而又形異的樣態展現,恰合於兩人似在劇本裡、卻又不似原劇本的情境。
夢也會即刻擷取肉身感知,吸納進夢裡以幻化的樣貌登場,因車禍而肺部受傷的韓影帝,變作遭劍穿刺肺部的韓爍,正如是。
夢中自身的消逝使肉身醒來,我也曾遇過,就好似潛在的精神不能承受、必須將之打斷,好比韓爍的將亡使韓影帝與陳小千都被推出該次元外。
就好像按下了暫停鍵,夢裡如何,除非重入同一個夢,否則肉身無從知曉。
我覺得這是另一個層次,關乎「次元」形態的探討。
我曾看過一些故事,形容故事人物依附故事生滅,醒於故事開始之際、眠於故事終止之時,故事起點前與故事終點後,既無故事,便亦無人物。依這個觀點,則故事裡的韓爍始終是迸生於入贅進城的那一刻,其對於過往的一切記憶皆是「設定植入」,入贅進城前的故事沒有被創造,次元不存在,人物也就不存在,沒有小韓爍誕生至長成的時空,沒有小韓爍;同樣的,故事時空既在韓爍倒在臺階上終結,便也無所謂其後種種。
這個概念我固然覺得也有點意思,但我「相信」每一個次元,相信萬物有靈。我的每一個夢之於我都是真實不虛的,我「相信」那是夢裡的我的「真實經歷」,是夢裡的我的「記憶」的片段。我與夢裡的我不在同一個次元,夢裡的我是我亦非我,在我紀錄夢境時,也並不以「我」自稱,而另有專屬於夢中的我的姓名,在我作清醒夢時,還能與清醒的這個我的意識相互區辨。我「知道」夢是某種腦的作用,與我「相信」夢的真實,於我而言,兩者同時並立,並無衝突。我認為「能信」是人所擁有的非凡的能力。
於是,花垣城裡的韓爍與陳芊芊,在韓爍倒在臺階上之後,怎麼樣了?我不能夠不在意。對我而言,每一個平行時空都「存在」。
我會夢到相同的夢,我會夢到夢的延續,我也偶爾能控制夢。
於是我決定「相信」,陳小千最後修改的團圓劇本,就好似我的夢境紀錄,是一度中斷的次元的再延續。再次作夢,再次回到花垣城,夢在清醒意識下被調整,陳芊芊或者祭天祈請或者其他因素,使韓爍不死,兩人通達陳小千記下的甜美生活。我決定「相信」最後的樹林擁抱,是故事的延續而非回顧。
儘管韓爍若確為陳芊芊擋劍而死,可謂是人生殘酷荒謬的到位再現,乃至我也曾有過類似的創作;儘管在我的多重宇宙認知裡,終究有一個宇宙裡的韓爍會是這樣終結生命,一如終究有一個次元裡的韓爍因陳楚楚而亡,但我決定「相信」,我與陳小千所在的次元,連結著花垣、玄虎城奇蹟般幸福的次元。
另一個重要的構件是「創作」。
原先陳小千創造了一個宇宙,卻不知曉宇宙實際運行的情形。她最初並未與人物共感,是以她可以一如天地不仁;但當她深入故事裡,同理人物的悲喜,生命的殘酷就不忍卒睹了起來,她也因而能夠真正珍重起她的每一個人物。我認為這也就是為什麼「能信」是偉大的,「能信」,即「能愛」,「信」與「愛」是同義異名。如果人們「不相信」女人或者男人的生命價值,人們就無法「愛」女人或男人,花垣、玄虎城對男人、女人的態度即是如此;如果人們「相信」物品有靈魂,人們就會「愛」物。
陳小千的創作也唯有在她反覆推敲人物心理後才鮮活了起來,她理解了人物的動機後才能掌握人物的行為模式,故事的脈絡才有跡可循,人物才因而立體飽滿。
韓影帝作為他者,對故事的詮解不同於創作主體,評論反照創作者促使反思,作品於是可能更臻圓熟。
同時,韓影帝作為詮釋者、再創作者,也共同參與了故事的建構。陳小千與韓影帝變化的陳芊芊與韓爍恰似他們身分的象徵,陳小千身為編劇,正像是既演又看的夢,她一邊仿擬人物,一邊嘗試以旁觀角度操控故事運轉;而韓影帝身為演員,以他的方式表現著他所認知的人物行動,人物遂已不僅是編劇創作的模樣,而是糅合的形貌。
陳小千「發現」韓爍並不真的心狠手辣,固然是她本未確實了解自己創造的是怎樣的人物,也因為演員加入後,那就已不只是她設計出來的韓爍,而是添加了韓影帝靈魂的韓爍。
好似陳芊芊的形象因陳小千的詮釋而轉化,韓爍成為愛上陳芊芊的情種,也是因韓影帝進入其中。
於是我覺得還可以再延伸一層隱喻,這段穿梭次元的故事,何妨視為一個華麗的包裝,暗示著編劇陳小千與演員韓影帝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深度交流,隨著創作的逐步成形,他們的關係也一點一點建立、提升,至情愫滋生,而後正式肯認。
是以,無論在哪個次元裡,他們都相識、相戀,而後相依相守。
人世固苦,但我「相信」快樂自造。
生命美好。如同我覺得我從未作過惡夢,不管我夢裡有什麼,我的夢都那麼有趣。
avatar-img
5會員
43內容數
「これだけの日を跨いで来たのだか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酒當歌 的其他內容
平行宇宙:謂兩無交流。像地和天,好似相連,卻中空有間;像日和月,分明並列,但分別晝夜;像死與生,一降一升,逆反不同層;像你以及你以外的,各在各的軀殼,軀殼的內側的內側,縱使表面死死咬合,依然彼此區隔。
《藍宇》。作為我的一縷魂、一瓣心,活至今時二十年。 因為心魂裸露太痛,我封藏二十年,倒好似琥珀,凝固在當年,如今重見,見生命讚歌,死生亦大。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四維虛擬空間」介面演出結束時動態畫面之瞬間。 前置遊戲一回、實時畫面一次、二到四維影像紀錄一次、重回四維空間一次,完整的走了這一整趟流程,我覺得這是一次頗為有趣的實驗。並非新奇的概念,但藉由不同的技術架構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能夠「具現」出「概念」以「體感」。
這個作品明確以形式取勝,立基於創意的實驗精神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我正是成功受它所主打的形式吸引,直式、微劇,這種獨樹一幟的創發我覺得很有趣,它的宣傳語所謂以等一班捷運的時間追一集劇的好玩概念也恰恰勾住了我,我竟如此完美落座在它所備好的目標群眾位置上。XD
我覺得這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作品,雖然它有一點拖沓。 我從中看見幾個大命題,大抵是反映了我的內心,每一個,都是我所萬分關懷的。 首先是「信仰」。 我所指的,是相信某種義理,以此引領生命。
西港刈香的陣頭,為香科而生,因香科而存。因此而很迷人。我應聲而去。我去贊聲。拜謝神明,在名為信仰的愛裡團圓。辛丑香科,一起在場。
平行宇宙:謂兩無交流。像地和天,好似相連,卻中空有間;像日和月,分明並列,但分別晝夜;像死與生,一降一升,逆反不同層;像你以及你以外的,各在各的軀殼,軀殼的內側的內側,縱使表面死死咬合,依然彼此區隔。
《藍宇》。作為我的一縷魂、一瓣心,活至今時二十年。 因為心魂裸露太痛,我封藏二十年,倒好似琥珀,凝固在當年,如今重見,見生命讚歌,死生亦大。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四維虛擬空間」介面演出結束時動態畫面之瞬間。 前置遊戲一回、實時畫面一次、二到四維影像紀錄一次、重回四維空間一次,完整的走了這一整趟流程,我覺得這是一次頗為有趣的實驗。並非新奇的概念,但藉由不同的技術架構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能夠「具現」出「概念」以「體感」。
這個作品明確以形式取勝,立基於創意的實驗精神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我正是成功受它所主打的形式吸引,直式、微劇,這種獨樹一幟的創發我覺得很有趣,它的宣傳語所謂以等一班捷運的時間追一集劇的好玩概念也恰恰勾住了我,我竟如此完美落座在它所備好的目標群眾位置上。XD
我覺得這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作品,雖然它有一點拖沓。 我從中看見幾個大命題,大抵是反映了我的內心,每一個,都是我所萬分關懷的。 首先是「信仰」。 我所指的,是相信某種義理,以此引領生命。
西港刈香的陣頭,為香科而生,因香科而存。因此而很迷人。我應聲而去。我去贊聲。拜謝神明,在名為信仰的愛裡團圓。辛丑香科,一起在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夢可能沒有邏輯也沒有被記住,當下的自己還是感到無比的真實
Thumbnail
倩娘離魂的故事,原著是陳玄祐唐人傳奇《離魂記》,寫倩娘魂魄離開肉體與王宙私奔的故事,除了靈魂傳說之外,其中並沒有太多奇幻的成分。較奇的是肉體得知靈魂回家,居然還兩者合璧,「室中女聞,喜而起,飾妝更衣,笑而不語,出與相迎,翕然而合為一體,其衣裳皆重。」 元代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將之改編成雜劇,除
Thumbnail
也許一切都只是一場夢,究竟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我是清醒的嗎?還是沉睡的呢?
做了一個夢,另一個時空,交錯迷離,包含了白日接收的訊息和另一個時空原有的人物,錯亂的夢境,也是夢鏡。 在夢裡寫了一首詩,醒來後躺在床上細細回憶,凌晨四點完成下面這首詩。 微風徐徐吹亂我的髮 兩膀還殘留溫暖 一夜歡歌 夢裡醒來細細回想 夢裡是真是假 那樣的溫柔和關心不似假 可偏偏是多
Thumbnail
你的夢是你自己的造作,上帝沒有看到你的夢,也不鼓勵在他選擇的時刻你去放棄夢境,而加深你以夢境為真的信念。因為實相世界中沒有時間存在,因此,你認為自己昏睡了的那一刻,與你必須選擇醒過來的那一刻,都是同一個時刻,夢境和醒來都是同一個時刻。 你目前參與的過程是記起你的真我,就是愛的一種表達。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蝶夢莊周,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為蝶?還是蝶為莊周?」 這是從夢境開始的故事?還是從夢境開始的事物?其實我不得而知,自小的夢境會帶領我去不同的地方,多數時候皆是透過他人的雙眼,沒錯他人的雙眼,我很確定多數時候,夢中的軀殼不會是我的外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
夢可能沒有邏輯也沒有被記住,當下的自己還是感到無比的真實
Thumbnail
倩娘離魂的故事,原著是陳玄祐唐人傳奇《離魂記》,寫倩娘魂魄離開肉體與王宙私奔的故事,除了靈魂傳說之外,其中並沒有太多奇幻的成分。較奇的是肉體得知靈魂回家,居然還兩者合璧,「室中女聞,喜而起,飾妝更衣,笑而不語,出與相迎,翕然而合為一體,其衣裳皆重。」 元代鄭光祖《迷青瑣倩女離魂》將之改編成雜劇,除
Thumbnail
也許一切都只是一場夢,究竟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我是清醒的嗎?還是沉睡的呢?
做了一個夢,另一個時空,交錯迷離,包含了白日接收的訊息和另一個時空原有的人物,錯亂的夢境,也是夢鏡。 在夢裡寫了一首詩,醒來後躺在床上細細回憶,凌晨四點完成下面這首詩。 微風徐徐吹亂我的髮 兩膀還殘留溫暖 一夜歡歌 夢裡醒來細細回想 夢裡是真是假 那樣的溫柔和關心不似假 可偏偏是多
Thumbnail
你的夢是你自己的造作,上帝沒有看到你的夢,也不鼓勵在他選擇的時刻你去放棄夢境,而加深你以夢境為真的信念。因為實相世界中沒有時間存在,因此,你認為自己昏睡了的那一刻,與你必須選擇醒過來的那一刻,都是同一個時刻,夢境和醒來都是同一個時刻。 你目前參與的過程是記起你的真我,就是愛的一種表達。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蝶夢莊周,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為蝶?還是蝶為莊周?」 這是從夢境開始的故事?還是從夢境開始的事物?其實我不得而知,自小的夢境會帶領我去不同的地方,多數時候皆是透過他人的雙眼,沒錯他人的雙眼,我很確定多數時候,夢中的軀殼不會是我的外貌,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