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15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5.4.25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謂妙喜曰:
「大凡舉措,當謹終始。
故善作者必善成,善始者必善終。
謹終如始,則無敗事。
古云,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行百里之半於九十。斯皆嘆有始而無終也。
故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昔晦堂老叔曰:『黃檗勝①和尚,亦奇衲子,但晚年謬耳。觀其始得不謂之賢。』」
《雲門菴集》
【注釋】
①黃檗勝:宋朝黃檗山・惟勝真覺禪師潼州人,俗姓。嗣黃龍慧南禪師。居講聚時,偶以扇勒窗櫺有聲,忽憶教中道:「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因大悟。後因瑞州太守委龍遴黃檗主人,龍遴集眾垂語曰:「鐘樓上念贊,床腳下種菜。若人道得,乃往住持。」師出答曰:「猛虎當路坐。」龍遴大悅,遂令師往。由是諸方宗仰之。

【演蓮法師譯文】
圓悟克勤禪師妙喜宋杲禪師說:
「大凡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謹始慎終。所以高明的人做事必能達到圓滿的成就,有好的開端必有一個好的結果。能夠自始至終保持謹慎,才不至於敗事。
古人說:『比如縫製衣服的人,上衣剛做一半卻改做褲子,這樣浪費布料不覺得可惜嗎?又如一百里的行程已走九十里,卻又返回』這都是慨嘆那些有始無終、半途而廢的人。
所以《詩經》上說:『起初都能好好去做,但很少能堅持到最後。』
從前晦堂祖心師叔曾說:『黃檗惟勝和尚初參黃龍慧南禪師時,挺特卓立,人們都稱他奇才,然而到了晚年作事差謬,便不如了。如果單看他在早年的表現,誰能說他不是一位很有賢德的人。』」
良因贊曰:
以前佛學院有位老法師常提醒我們:「行百里路半於九十」,
這意思是說就著行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其實只等於走了一半。
為什麼呢?因為在最後十里處,往往很容易放鬆心態,而終至失敗。
只有常常觀照內心,讓心專注而放鬆的安住於佛號或者正念中,不隨妄念起舞;
這樣才能「謹終如始,則無敗事」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禪林寶訓》卷二 109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0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1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2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3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禪林寶訓》卷二 114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