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社會後踏入職場,關於「學習」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台灣人,對於學習一定有深刻的體驗
從國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研究所、考英文檢定、考日文檢定、考各式各樣的證造...我們經歷了許多有目的性的學習之旅。
因此大部分的人一旦從學校畢業走入職場,只會被動的學習目前工作上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且逐夠就好,不會想要專精,更不會主動的、額外的去做進修。
learning

我原本以為自我實力增強是「每個人」都會持續進行的事情,因為這樣才可能有本錢爭取屬於自己的利益。但隨著進入職場時間越久,我發現我才是那個少數,大部分的人並不會主動持續的自我精進。
我將觀察到的類型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1. 主動學習型。
  2. 被動學習型,但心態健康。
  3. 被動學習型,但內心反抗。
  4. 抗拒學習型。
  • 其中1占比很低,約略10%。
  • 2&3占比約70%。
  • 抗拒學習型約20%。
主動學習型,會主動問問題,主動想要了解答案的答案的人。這樣的人比想像中更少。但也因為如此,主動學習型的人有比較高的機率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與貢獻。但也有很高的機率覺得在此學不到東西,或者是短期間看不到機會就另謀高就。因此企業若在對的時間遇到主動學習型的員工,對彼此都會很棒,是個雙贏;若在錯的時間遇到主動學習型的員工,則很大機率留不住人」。
被動學習型的員工最多,大部分被動學習的員工埋首於工作之中,也不知道該學習什麼好,或是知道哪些自己不足,但目前好像用不上,因此也不急迫。這樣的員工只要公司能夠安排進修學習的機會,多半會很樂意參與。同樣的這樣的人也很樂於嘗試新的工作方法。多半公司的年輕人會落在這個分類中。這類的員工相對於追求穩定,但只要公司能夠給予正確的安排,這批員工大部分會變成公司「未來營運的骨幹」。
少部分被動學習型的員工,表面上會樂於接受公司的安排,但其實內心很排斥。我觀察的主要原因是這樣的同事不認為這個學習有助於他的工作效率提升,或者是有可能幫助他職位晉升。這樣的人多半在公司稍微資深,可能之前機會沒有落到自己身上,略懷才不遇感,卻又「安於現狀」,又不想呈現出不合作的樣貌,因此會跟著大家學習,但等到課程過後,又毫不意外地回到原本的工作模式。
抗拒學習的人比想像中更多,比較多都是在公司較資深的基層員工,多會認為公司所安排的學習課程都是造成自己的困擾,浪費自己的時間。而這些人也不認為學習更多有助於自己加薪或晉升,「看透自己就是這樣的成就」,因此就抗拒所有自己目前工作以外的事情安排。

PS: 會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就是會主動學習的類型。

比起職能的學習,我觀察更讓人憂心的是,很多人連閒書都不會看,進入職場後就很不願意再碰書本。
不論書籍種類,有個研究說世界平均每人每年閱讀12本書,美國人的中位數4本。台灣我沒記錯的話應該也是每年平均購買4本書。這個統計沒有包含圖書館借閱。但平常不買書的人,相信也不會去圖書館借書的。
或許有人會表示,學習不是只有書本,現在有很多線上資料可讀,有很多線上課程可看,甚至有很多免費Podcast可聽。對此論述我是同意的,學習不分管道,並不是只有閱讀最高尚。只要新收到的信息是對生活有所助益,我認為都是種很棒的學習。
重點是目的與結果,中間使用的方式不重要。

補充
我對於學習金字塔對於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定義不認同。裡面提到主動學習是要經過討論再輸出,而閱讀只是被動學習。簡單的說他定義的
  • 被動學習:我想知道地震的原因,我去查資料瞭解了地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不同大陸的板塊運動所造成。
  • 主動學習:找人討論為什麼板塊運動會產生地震,如果可能模擬實驗看看,最後可以跟不懂的人說明板塊擠壓為什麼會產生地震。
那其實是吸收了知識跟能夠將知識轉化成他人聽得懂的語言「真的讀懂」的差別,跟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定義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情。
我特別去查了原文,裡面並沒有這樣的定義,應該是翻譯的人主觀的意思。
對我來說一個人願意自己去查詢地震發起的原因,就已經是主動學習的範疇了。

關於本專欄
三個月試閱只要 NT$ 399。
可以看到過去所有的付費文章喔。 想入門國外業務的讀者,只要一本書的價格就可以就能幫助您快速的建立B2B業務該有的基本知識與觀念。看過之後如果認為對您目前從事的職業、個人生涯有幫助,也可以考慮以下方案支持我持續寫作。
每個月 NT$ 150。
持續的閱讀在B2B業務職涯中,實務上會遇到的案例、實作方法與業務觀念、工作觀念,保證物有所值。
Podcast
有通勤聽Podcast習慣的,可在各大Podcast收聽平台搜尋"業務可頌 | B2B外銷業務工作筆記"。即時的工作內容分享。
業務可頌 杭特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出社會工作第二年,我就當上了客服部門的主管,管理三個人 & 三組外包團隊。負責的區域是全台灣。 當時有一個助理,屬於內勤作業。有一天傍晚,我請他重做一份文件,他哭了,但他沒有說什麼,深呼吸只是默默地說:好,我會重做。 會後他找我聊,認為我沒有看到他的努力,講到快哭了。 工作方式 思考模式
看到一篇整理邏輯謬誤的文章,覺得很不錯。翻成中文分享。 原文是英文的,原文在此 「Logical Fallacies」。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 主要我們日常接觸到非常多的信息,很多時候這些信息是特意被編輯過,想要誤導我們來達成某些目的。若信息接收方沒有多加思考,有可能就被騙。 杭特
業務部,追求的是業績。 當我們追求業績成長時,最佳的做法不是埋頭猛衝,而是先正確的內省,然後在邁步向外走。如何內省? 有幾個建議的觀念。 Mee Too的策略,無法將我們帶到想去的地方。 清楚的描繪我們的目標顧客。 用絕對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部門的績效。 不要照單全收直接照抄。 業務可頌 杭特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經過多年的業務歷練,我能夠理解與接受顧客不一定是對的這件事情。但理解這件事情與如何處理,兩者間有非常大的距離。 我們一定有遇過以下狀況: 客戶進行客訴,我們發現其實錯誤是客戶所造成的,卻要我們負責。 客戶明顯在凹我們 不知道問題點到底是來自於自家產品問題或是錯誤操作所導致,但客戶要我們負責。
我呢,從入職場第一天到現在,我對於在職場工作的觀念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接近美式觀念:貢獻多的人拿較多的錢是絕對正確的。 我認為理想的薪資結構應該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價值」而調漲;而很多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年資」而調漲。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本來就應該拿比較多的薪水或獎金。
記得出社會工作第二年,我就當上了客服部門的主管,管理三個人 & 三組外包團隊。負責的區域是全台灣。 當時有一個助理,屬於內勤作業。有一天傍晚,我請他重做一份文件,他哭了,但他沒有說什麼,深呼吸只是默默地說:好,我會重做。 會後他找我聊,認為我沒有看到他的努力,講到快哭了。 工作方式 思考模式
看到一篇整理邏輯謬誤的文章,覺得很不錯。翻成中文分享。 原文是英文的,原文在此 「Logical Fallacies」。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 主要我們日常接觸到非常多的信息,很多時候這些信息是特意被編輯過,想要誤導我們來達成某些目的。若信息接收方沒有多加思考,有可能就被騙。 杭特
業務部,追求的是業績。 當我們追求業績成長時,最佳的做法不是埋頭猛衝,而是先正確的內省,然後在邁步向外走。如何內省? 有幾個建議的觀念。 Mee Too的策略,無法將我們帶到想去的地方。 清楚的描繪我們的目標顧客。 用絕對客觀的眼光看待自己部門的績效。 不要照單全收直接照抄。 業務可頌 杭特
跨部門溝通做得好,其他部門的同事就是我們的貴人;跨部門溝通不良,感覺全公司都是敵人。 其實跨部門溝通要順利就只有三個重點,我們只要瞭解幾個簡單的觀念,可以有助於我們在進行跨部門協調時,更順利。 歸納為以下幾點: 打破所謂的部門意識藩籬。 找出既有的思考框架,突破他。 資訊分享公開透明。
經過多年的業務歷練,我能夠理解與接受顧客不一定是對的這件事情。但理解這件事情與如何處理,兩者間有非常大的距離。 我們一定有遇過以下狀況: 客戶進行客訴,我們發現其實錯誤是客戶所造成的,卻要我們負責。 客戶明顯在凹我們 不知道問題點到底是來自於自家產品問題或是錯誤操作所導致,但客戶要我們負責。
我呢,從入職場第一天到現在,我對於在職場工作的觀念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接近美式觀念:貢獻多的人拿較多的錢是絕對正確的。 我認為理想的薪資結構應該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價值」而調漲;而很多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員工的薪資隨著員工的「年資」而調漲。 我在公司做的比較久,本來就應該拿比較多的薪水或獎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透過觀察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或許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在探索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學習者」。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職場上的競爭,還是生活中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具備兩種重要的能力:學習力和行動力。如果你沒有學習力和行動力,你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學習力,是一種不斷自我提升的能力。它讓我們在面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環境時,能夠迅速適應並且掌握。學習力強的人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透過觀察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或許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在探索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學習者」。
Thumbnail
選擇困難是資訊洪流時代的必然,關鍵字搜尋後跳出一堆文章,到底那個可信?那篇合適?沒有標準答案且因人而異。英文學習沒有捷徑,只能踏實行之,既要有字彙量又要懂文法,尤其是還得用英文寫出文章時。學習過程不會都是快樂的,難免有壓力,但學習有所得的成就感是充實的。我試著分享自身的英文學習歷程、方法與工具書,以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