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成功,就是由一點一滴的習慣所堆疊出的結果

2022/05/3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原子習慣」這本書帶著你剖析習慣的本質以及如何利用「習慣四階級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來達成你想要培養的習慣,也透過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的親身經歷與書中舉出的眾多實例,來讓你信服,一步步的跟著書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養成習慣、維持習慣、提升習慣,其實一點都不難!
  「日積月累」這句話從我們小時候開始就一直被灌輸到大,大家也都很明白唯有不斷累積以及努力下去,最終才能收成甜美的果實,但是在人性的驅使下,我們總是喜歡肉眼可以看到的立即改變,而其中最能舉例的事情莫過於「減肥」,近年來在社群媒體上最受人推崇的則是這些減肥以及雕塑身材成功的案例,也是視覺上最直接看到的改變,於是人們以之為目標,開始制定很多相關的健身以及飲食計畫,有成功的案例,自然有失敗的案例,或許是因為人生短暫,我們並不想把時間花在慢慢累積成果,但諷刺的是,你的肌肉需要時間慢慢累積,同樣的贅肉也是一樣;因此本書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著重在與你一同檢視你的「習慣系統」,也就是努力以及累積的方向是否出了問題,藉由「養成好習慣」以及「戒除壞習慣」,來達到你想要的成果,既然不想要贅肉一直持續增長下去,那就來累積肌肉吧!
  這本書講述習慣形成皆從「習慣四階段模型」-「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而我從這四個法則裡面,挑出三個真正改變我想法以及我現在正實際實行的觀點來跟大家分享。

一、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

(屬於四個階段法則前的基本原理)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情的複利」,我想大家都認同作者的這一句話,至於要怎麼改善自身的行為以及習慣,書中提到行為改變的發生共分為三個層次,行為改變由外而內則分成結果的改變、過程的改變以及身份認同的改變。結果的改變可以想成是你想改變的成果,你想得到什麼;行為的改變可以想成你改變達成結果所執行的方式,也就是你想做什麼;身分認同的改變則可以想成改變你抱持的信念以及對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你相信什麼。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習慣以「結果」為導向,因此行為的準則會依據「我要減肥→我要執行健身及飲食計畫→我是個喜歡運動及健康飲食的人」這個方向來執行,這沒有錯並且也有成功的例子,但作者教我們把重點從「想要達成什麼」改變成「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你或許會一直想著我要減肥、我要健身、我要吃健康的東西,但反而多吃了一塊炸雞、多了一天沒有去健身房,因此唯有內在認同才可以支持你繼續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與之相符合的便是你做的事情,你需要證據來佐證你是這樣的人,所以你會為了達到這樣的身分認同而與行動。
  以我自己為例,現在我想要培養自己喝多一點水,所以我決定遵循這一個規則,我告訴自己,我是一個喜歡喝水的人,而非我一天要喝三瓶水,並且寫了一張紙條貼在我的電腦旁邊 (符合第一階段的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看似是一個類似催眠自己的動作,但很快我就發現對我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目前實測一個月下來,我感覺自己比起之前更容易喝水,不是為了喝到三瓶水而喝水,只是單純的想要喝,而下班之前我會回想今天離開座位幾次去裝水,結果發現自己已經會喝到四瓶甚至五瓶水,甚至現在我連下班回家都會開始裝水來喝,對於這個無意識的改變我自己也感到驚訝也感到滿意。
  但同樣的,有好就會有壞,身分認同也可能變成連自己都擺脫不了的標籤,例如「我不喜歡吃菜」,你就會做出排斥吃所有的菜來維持你認為的這個形象,改變是一個新奇的過程也可能是個痛苦的過程,因此你可能沒辦法馬上轉變為「我喜歡吃菜」,但或許從嘗試開始,吃到一種味道不太差的菜,「我也許喜歡吃菜」來轉換思維,不需要馬上就要吃全部的菜,但至少要讓自己循序漸進的嘗試。

二、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屬於第三階段的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如大多數人一樣,我自己很常做事情也會陷入一個迷思中,我總是「想著」怎麼樣做才可以更好,或許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接受到的文化教育,其中一點就是「不容犯錯」,所以當老師在課堂上問了一個問題,舉手的人少之又少,因為我們害怕講錯、怕被斥責,也造成我們無法坦然的接受錯誤,所以下意識希望提出的一個成果便是完美的,但卻忽略了沒有實際的做過,何來完美之作。針對這樣的行為模式,作者將其分為啟動與行動兩種,啟動為在心中所構思的想法、並且制定計畫的過程,行動則為字面上的意思行動並產出結果;作者提到「啟動狀態很容易讓自己相信事情正在進展中,但實際上,你只是準備要做事而已;當準備成為一種拖延,你就必須做出改變,也就是行動」,因此我覺得啟動與行動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狀態,但作者更提倡的是「行動」,因為比起空想,行動所獲得的練習數據、成果,往往能成為你的養分,當你獲得足夠的經驗值之後,自然可以成就很棒的成果,「Practice makes perfect」也是這麼一回事,但當然第一步必須要克服自己的心魔。
  以我正在寫文章這件事來說,雖然是在一個衝動使然下,才開始在方格子上發表文章,而這一篇文章是我發表的第五篇文章,但我依然害怕自己寫的不夠好,不過當我開始探究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我想要繼續寫下去,我發現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會因為在方格子上看到大家都持續的產出很好的作品,所以也讓我想要這麼做 (正好符合第二階段的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因此我雖然害怕,卻也還在持續中,唯有不斷地鍛鍊自己的文字力,才有辦法寫出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我相信所有方格子上的前輩們亦是這樣,而且額外的好處是透過寫作的這個過程,我也變得更能享受看書的樂趣。

三、如何每天堅持好習慣

(屬於第四階段的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
  對我來說開始做一件事情不難,難的是繼續做下去,有時候都會被說是三分鐘熱度,而我總歸咎於是因為熱忱不夠的關係,但熱情總是會消耗殆盡,所以我其實不可否認當我正在做一件事情時候是滿腔熱血的,可是當熱情消退,還要維持下去就會需要有意識的「追蹤習慣」,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透過視覺的方式量化你的努力,在格子內打勾、貼上一枚貼紙,簡單不過的動作不僅會有大大的提示作用,更會讓你想要把紀錄延續下去,也在看到自己的成果之後便會讓人滿足,而我本來就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紀錄這件事對我來說沒有負擔。我現在正在執行每天跳五十下開合跳,因為我很難達成持續運動的這個習慣,我也很難告訴自己是個喜歡運動的人 (Oops! 落入身分認同的陷阱中),所以我直接從這一點去切入,只是想要每天都有動一下,因此我有做就會在日記上蓋一個印章,藉此提醒自己每天都要記得;而如果真的不喜歡紀錄的話,現在也可以透過很多App來協助你紀錄。
  但作者也有提到,追蹤習慣雖然是好的,倘若你變的只追求數字,而非著重在你達成的事情,則代表你該換個方式來追蹤你的成果了。如同書中提到的例子是減肥,我們都知道我們不應該追求「體重計的數字」,如果追求的是降低體重,比起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來達成目標,你或許會傾向選擇極端的節食,以追求速成的效果,但這麼做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體重降了,身體也沒有變健康,並且還很容易因為數字的變化不大進而放棄,因此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紀錄方式,或許可以透過記錄照片的方式來觀察體態,又或是每天替自己的睡眠品質以及精神來做評分等等,同時也要提醒自己,若當自己測量的方式不再讓自己有動力,或許就該換別種紀錄的方式
  而以上就是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三個小觀點,其實這本書提到的概念在我們的生活上或許已經被用上幾千遍,而有些成功、有些失敗,像我從以前就習慣在書桌前寫上想要達成的目標,現在看來也是做一樣的事情,但其實大大的不同,我們的方法或許沒錯,而是在下目標以及執行的方式需要做調整,進而讓自己更容易成功,所以這本書我覺得讀起來很有意思,一直不斷的在顛覆我的認知,很推薦給大家!以及希望我的喝水、寫作以及五十下開合跳也可以藉由這些方式來維持下去,哪天當我回過頭來看,會驚喜的發現皮膚變的滑嫩、文筆變的順暢,甚至體力還變得更好,不管那天的到來會需要多久,現在的我只想繼續做下去,作者說的好,「讓成果永續的秘訣,就是永不停止追求進步或是改善。」
很推薦這一本好書給大家,願大家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觀點。
若喜歡我的創作,也歡迎在下方幫我點五下拍拍手以及留言給我,感謝您的支持!
啾啾阿曾
啾啾阿曾
與文字共舞,舞出最深刻、最溫柔、最溫暖的話語,願你先記住的是我的文字,再記住我。最近正在練習自己看書的速度,目前成績為一個月一本,持續進步當中!歡迎交流分享書籍,也願在創作的這條路上,可以走得很久很久!交流入口:[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