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2022/06/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各位:有沒有遇見過一個言行輕佻的人,他的才學會很踏實的呢?我是沒遇見過。
這則《論語》在字面上相當淺白,但歷來的解釋,就各有各說,不盡相同。正正因為字少淺白,它的涵義的延伸性,就比較豐富深遠,這是符合邏輯學的原理的。而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對「不固」的解釋。
茲抄錄前人的說法,然後筆者也提交一個說法,以供參考: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學而8】
錢穆先生的說法:
一個君子,不厚重,便不威嚴。能向學,可不固陋。
錢先生解釋「不固」為不固陋。
南懷瑾先生的釋義:
君子不自重、不自尊,便沒有威嚴,而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
南懷瑾先生對「不固」,則解釋為不穩固。
當今臺灣學者傅佩榮教授的解說:
君子言行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多方學習就不會流於固陋。此與錢先生相近。
三民書局四書讀本的疏譯:
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整句的解釋:
君子不厚重,便不威嚴,所學的也就不會堅固。南懷瑾先生與此相近。
其實,這是根據朱熹的註釋。
此外,也有人解釋為:
君子不穩重就不會有威嚴,經常學習就不會固執。
但有些「學者」,越有博士學位的,就越固執。何解?
君子自己不莊重,便沒有一點威儀,學習便不會蔽塞。
這裡把「固」解作蔽塞,這是漢·鄭康成的註解。
這就相當於解作固執、不開通。
那麼,南宋大儒朱熹的註釋:
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
也就是說,一個言行輕佻的人,不但沒有威嚴,而他的學問也不會堅固。
問題在:若厚乎其外者,是否就一定堅乎其內?也就是說,外表厚重,是否就有實質的內涵呢?這又未必一定。
以上各家之言,不外在於「重」、「威」、「固」的不同的解釋。
問題就來了:
①一個謙謙君子,何須要有那麼多威嚴呢?孔子對著學生,就很少擺出一副威嚴的臉相;相反的,他老人家有時都幾幽默的。故此,哪個「威」,筆者解作威信。
②外表冷漠,裝成老成持重,說話又老氣橫秋,又或不露聲色,城府莫測,樣子很有威嚴,難道這就是有學問的君子嗎?
當然,一個言行輕佻的人,他的思慮就未必周密,做學問通常都會走捷徑。在他的眼中,就看不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故此,他的學問就不會踏實的。或者說,他的學問跟他的生命,完全是兩回事。
最後,筆者嘗試重新解說這則《論語》,祈請指正:
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信,即使學了,也不踏實。
也有質疑:不莊重就沒有威信;何解不莊重,學問都不會踏實?
因為學問踏實的人,涵養自然就會莊重。
(寫於2022年6月5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9會員
    769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