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友是敵?心靈雞湯文讓我看到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網路上的心靈雞湯文隨手可得,搜尋心理或是宗教類的文章,可以得到一堆資訊。不管在人生低谷或是挫折時,看一看這樣的文章讓情緒暫時找到出口,可稱實用文。

但有沒有發現,如果這樣的文章如果出現在朋友圈的發文裡,總有些說不出的矛盾?不清楚這樣的內容到底是在給予他人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如果得到啟發值得高興;如果不是,心裡出現的小惡魔想的是:「這文應該是發給他自己看的吧」。

正向積極

一位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在聊天時會常感受他的正能量與良善信仰的力量,他的社群網站也分享一些讓人充滿希望的文章及生活觀,常讓我對這位朋友的行為感到讚嘆。

但無奈網路上的隱私常常不小心就透漏了人的另一面。隨著長時間的觀察發現,他完全不自知自己在公開文章的回文會被看見,那些回文內容總是失去理性對政治、社會文化或價值觀差異的謾罵等仇恨言論,讓我不由得自我懷疑,這是我認識的那位修行人嗎?

是誰的道德觀

也曾經聽他分享過做人處事的道理,及各種激勵人心的大道理。但卻對身邊不符合他口中所謂的「道德觀」的朋友各種評判,當下覺得如果他朋友這麼糟,為何不保持距離呢? 無奈又發現在他的社群網站裡,時常分享與這位朋友的互動,並在文章裡表示對這位朋友的各種友好與欣賞。再次感到疑惑,這是他口中那位近乎十惡不赦的朋友嗎?

精神錯亂?

精神錯亂一詞在醫學百科裡,指的是患者有輕度的意識紊亂,因傾向於幻想,所以不能分辨外界和自己的狀態,但還能意識到自己的思考,可是缺之系統性,又因語無倫次,自然就處於不解的狀態。不知道精神錯亂這一詞該用在我身上還是這位朋友身上。

友敵關係

不過還好我們沒有精神錯亂,只是讓我想到網路上常見的友敵關係一詞,《牛津詞典》對友敵的定義是「儘管不喜歡或者彼此敵對,表面上仍表現得很友好的一種關係」。而《俚語詞典》的定義則是:「既是朋友又是敵人、既是互惠互利也是互相依存,充滿了競爭性、危險和不信任的關係。」

從朋友對他好友的態度看來,很明顯是處於友敵的關係。有趣的是我也發現,我跟我這位朋友似乎也處於這樣的關係,因為我們是朋友,但我卻對他在網路上發表的內容不能苟同,進而對他產生了不同的評判不是嗎?

友敵關係似乎很常見,尤其在社交媒體發達的現今,這種關係更明顯。網路讓我們更容易見到朋友的生活方式與動態分享,無論出國旅遊、放閃、美食或打扮等資訊充斥,誰的心能修練到穩如泰山?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友敵似乎也不完全那麼糟,人是會競爭比較的動物,良性競爭帶來的正向流動的例子也不少,切入角度不同罷了。

從心靈雞湯文衍生到友敵關係,讓我意識到人總是充滿矛盾,這樣的矛盾如果沒發現便成為他人口中的笑話,而分享的雞湯也可能變毒湯;如果看見了旋轉跳躍,完美落地! 只能期待自己能看見這些矛盾,並轉換成為可以鼓勵他人的真實心靈雞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蔓's 異國手札
34.3K會員
479內容數
藉紀錄分享異國生活點滴,以覺察與整理躁動不安的靈魂,是日常隨筆也是生活碎念,期待能用不同視角看待這美麗的世界。📍NSW, Australia
蔓's 異國手札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水不只是方便生活,它像是一種連結,把這段山居歲月,輕輕地推進了下一章~
Thumbnail
2025/04/24
水不只是方便生活,它像是一種連結,把這段山居歲月,輕輕地推進了下一章~
Thumbnail
2025/02/12
人生總充滿無限的可能,下一站會到哪裡會遇見誰呢?
Thumbnail
2025/02/12
人生總充滿無限的可能,下一站會到哪裡會遇見誰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心永遠是希望你去探索更高的生命價值,所以是開放且充滿挑戰及指向改變的。內在室友則會希望你留在原地,並且看似好心的為你找一堆無法變動的藉口,企圖讓你不要冒險。
Thumbnail
本心永遠是希望你去探索更高的生命價值,所以是開放且充滿挑戰及指向改變的。內在室友則會希望你留在原地,並且看似好心的為你找一堆無法變動的藉口,企圖讓你不要冒險。
Thumbnail
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大家總是會在心情有點down時找些樂子振奮一下心情,有些人打開社群網站看看周遭(或是根本不是朋友的朋友)的近況,有些人打開購物網站開始把錢錢變成喜歡的形狀,也有些人則是讀些心靈雞湯來安慰自己,我跟大家一樣,疲憊或狼狽都只是生活上的正常發揮。 心靈雞湯的種類 有些人說,正向的心靈雞
Thumbnail
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大家總是會在心情有點down時找些樂子振奮一下心情,有些人打開社群網站看看周遭(或是根本不是朋友的朋友)的近況,有些人打開購物網站開始把錢錢變成喜歡的形狀,也有些人則是讀些心靈雞湯來安慰自己,我跟大家一樣,疲憊或狼狽都只是生活上的正常發揮。 心靈雞湯的種類 有些人說,正向的心靈雞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自證預言的意思,也就是每日常常的自我對話,不僅可能潛在影響自我認同,和周遭的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當然他人不是最重要的)但你有想過,人格也是可以後天塑造的嗎?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就像會兇的狗,其實內心很受傷,想要保護自己的地盤,就像那些想要欺負弱小的人,其實內心很脆弱,霸凌別人的人,表面上說是好玩,但內心其實想要有人懂他們的心,並且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支持他們,拉持他們一把,幫他們說話,內心並不壞,只是調皮了點,而真正只要用「對」方法,壞人其實都可以變成「好人」。
Thumbnail
就像會兇的狗,其實內心很受傷,想要保護自己的地盤,就像那些想要欺負弱小的人,其實內心很脆弱,霸凌別人的人,表面上說是好玩,但內心其實想要有人懂他們的心,並且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支持他們,拉持他們一把,幫他們說話,內心並不壞,只是調皮了點,而真正只要用「對」方法,壞人其實都可以變成「好人」。
Thumbnail
  滑臉書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發些單純發洩的文,赤裸裸地將憤怒的情緒公諸於世,這讓我背後有些涼意,驚覺交友須謹慎,我甚至動念要刪除對方,這個念頭也令我訝異。   我小時候也曾經發表一些赤裸裸的文,將自己的情緒丟在臉書,現在想想真的不是一件明智的行為,那只會顯得自己的情商低,好在臉書有......
Thumbnail
  滑臉書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朋友發些單純發洩的文,赤裸裸地將憤怒的情緒公諸於世,這讓我背後有些涼意,驚覺交友須謹慎,我甚至動念要刪除對方,這個念頭也令我訝異。   我小時候也曾經發表一些赤裸裸的文,將自己的情緒丟在臉書,現在想想真的不是一件明智的行為,那只會顯得自己的情商低,好在臉書有......
Thumbnail
同理   試著用朋友的角度換位思考,應該說朋友的行為本質是出於好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對方每一次的表現,好比說朋友的「理解」是真的理解嗎?
Thumbnail
同理   試著用朋友的角度換位思考,應該說朋友的行為本質是出於好意,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對方每一次的表現,好比說朋友的「理解」是真的理解嗎?
Thumbnail
我推薦兩個朋友互相認識,最近他們因為合作不愉快而鬧翻,我從中了解緣由,聽取雙方的想法,保持中立。衝突起於認知不同,沒有即時表明各自的需求與介意,怕破壞關係皆選擇悶住不說,從小細節累積到大事件,最終還是免不了要爆發。 有一位的說法,讓我專心釐清事件過程,保持平穩心態去理解雙方的對錯,而另一位則
Thumbnail
我推薦兩個朋友互相認識,最近他們因為合作不愉快而鬧翻,我從中了解緣由,聽取雙方的想法,保持中立。衝突起於認知不同,沒有即時表明各自的需求與介意,怕破壞關係皆選擇悶住不說,從小細節累積到大事件,最終還是免不了要爆發。 有一位的說法,讓我專心釐清事件過程,保持平穩心態去理解雙方的對錯,而另一位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