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結婚的日本前公主真子(小室眞子)宣布罹患「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後,她對日本媒體在精神問題上的表現、輿論的嚴厲,與美國不同的反應感到驚訝。
「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指責,自然會產生焦慮和抑鬱。但每個人都有權利保持頭腦健康和快樂。心理健康也是他們的權利。」現居美國的日本小兒精神科醫師「内田舞」如此形容。
在美國,自從「 Black Lives Matter (BLM)」-(註1)以來,「微攻擊(Microaggression)」這個詞開始引發關注。
註1: BLM 是一項國際激進運動,呼籲消除起源於非裔美國人社區的針對黑人的暴力和結構性種族主義。
│「微攻擊(Microaggression)」是什麼
「微攻擊」(Microaggression),這個詞是由美國精神科醫師「切斯特·米德爾布魯克·皮爾斯博士〈Dr. Chester M. Pierce〉」在 1970 年提出的--「基於偏見和歧視、以侮辱和消極態度,隨意出現在政治和文化上攻擊被邊緣化的群體。」
Dr. Chester M. Pierce│圖片出處
例如:在誇獎學業成績的時候,「不像黑人」這個詞也是適用的。那是因為它包含了「我從沒想過一個黑人會贏得這樣的獎項」的意思。
後來,「微攻擊」的定義被衍伸到常見的日常瑣事,其評論涉及人格,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表現出來偏見。
美國心理學家「德拉爾德·溫格·蘇(Derald Wing Sue)」將微侵略定義為--「簡短的,每天的交流,這些交流由於某些人的團體成員身份而向某些人發送貶低的資訊,進行評論的人可能出於其他目的,並且沒有意識到其言語的潛在影響。」
│隨處可見的「微攻擊」
「女性」:前面那個人開車技術那麼差一定是個女的。
「男性」:是一個男就應該要負起扛家的責任。
「男孩」:你是男生所以不能哭。
「母親」:都已經當母親的人還想打扮的多好看,又不是年輕正妹。
「憂鬱」:看他一直悶悶的,一定是有憂鬱症。
「微攻擊」很麻煩,因為發送者不知道,只有接收者受到傷害。而當透露自己受了傷時,又被說「太嬌弱」、「太在意」、「太敏感」。
細微到幾乎難以察覺的歧視中,充斥著毫無根據的臆斷、雙關語式的隱晦表達以及對異己者或不合心意者不加區別地盲目排擠。
│如何因應「微攻擊」
遭遇「微攻擊」時務必要採取行動,感到沮喪和無法做出反應會導致慢性壓力並影響心理健康。
揭露微攻擊很重要,否則,發送者可能不知道他們帶給你的感受。 雖然生氣可能感覺很自然,但更好的方法是冷靜地陳述這種情況給你帶來的感受,以使對方意識到這一點。
│對「微攻擊」的批評
有學者和社會評論家批評「微攻擊」概念缺乏科學依據,過分依賴主觀證據,促進心理脆弱性。批評者認為,避免將人們解釋為「微攻擊」的行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並造成了情緒上的自我傷害,並認為要使用權威人物來解決「微攻擊」(即 呼喚文化)可能會導致調解自己的糾紛所需的那些技能大打折扣。
│「微攻擊」和「羞辱創傷」差異
「微攻擊」和「羞辱創傷」二者皆有可能造成「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二者的差異在於「微攻擊」的發送者許多是無意識的發送貶低或歧視;而「羞辱創傷」則多屬於「無意識」的發送令人明顯感到不被尊重和不舒服的言論。程度上「羞辱創傷」的傷害高於「微攻擊」。
│凱特觀點
正因「微攻擊」經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經意」和「無意識」間,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不自覺中對他人,尤其是親近的人說出「微攻擊」的話。並非要如履薄冰似的對任何人說話都小心翼翼,那樣也許就失去了親近感會造成疏離。
重要的是在開口之前,先換位思考若自己是對方,聽到了這些話是否會覺得不舒服。多一分同理和尊重,相信能創造彼此的關係更為愉快融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