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的是物品還是尊重?」談玩具被擅自處分而離婚的事件

2022/07/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幾天臉書上瘋傳一則老婆私自將老公玩具送人,讓老公直接氣到離婚的事件,反覆看了內文後,讓我不禁重新反思這類的議題。以下正文開始:
事件新聞連結:https://reurl.cc/A7xrA8
其實不光是夫妻間,朋友與父母之間都需要透過尊重去調解與明白彼此的想法,感情才有可能長久。
尊重來自理解,要先理解對方,才有可能知道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興趣或是想法。以這個事件來看,老婆因為不懂老公為什麼長大了還在玩玩具,認為玩玩具等於幼稚,所以才會輕易地把老公的收藏給小朋友。也正因為不理解,所以不知道那些玩具對老公有多大的意義。
先不提玩玩具是不是長大了就不能玩這件事,玩具在她老公心裡,可能是一個極為私密且會讓他放鬆的存在,比起玩具本身價值,他可能更看重的是擁有與支配玩具的權利。因此當這個當權利被侵犯,沒道理不生氣。就像是突然被人搶走重要的東西,誰不會動怒與難堪?況且這件事情本身還是親密的人做的,或許更加重了他一種背叛感與受挫感。

有時就算不理解,我們只要知道那件事情/事物對本人很重要,就不該妄為。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大人擅自處分孩子的私有物,從玩具、漫畫、畫作到收藏等,他們未經過同意就直接處分掉。就算知道私有物是孩子靠著積纂的零用錢努力買下來的,只要認為對孩子無益,就會直接送人或是回收,因而造成孩子更嚴重的反抗。
不只物質上的,有些大人甚至會因為對孩子性情或外觀不滿意,就強迫他們去做一些手術、宗教儀式等。多數的家長都會認為自己擁有控制小朋友的權力,只要不順從就必須「矯正」,但往往都會「矯枉過正」,造成親子之間更大的芥蒂與隔閡產生。

當人開始覺得這段情感是上對下關係,有權力在不經過他人的同意,傷害他人權利時,基本上就已經先輸掉信任了。
有人說換位思考就能讓人想通,但通常只會換來對方認為兩件事情或是東西不可相提並論。例如他毀掉你的收藏,你就毀掉他的名牌包。就算兩個市值相同,只要對方認為你重視的東西比較低階,這個換位思考就不會被成立,只會單純認為你在無理取鬧。
但他們往往會疏忽,就算被毀掉的東西比較便宜,物品的價值只有持物者自己知道,且有資格做決定。光兀自處理非私有物這件事情,就已經足以失去長期累計下來的信任。

就算是為了對方好,只要選擇讓對方做一些不情願的事情,就是一種強迫。
高中時因為一些機緣,我去了宗教學校,宗教學校裡除了我這種抱持著好奇去的異類,也有不少是被家長強迫去讀的。在那樣的環境下,我常常會聽到同學吐苦水說好不容易的休息日,必須被迫去參加法會,或是有時候真的好想吃肉食,可是媽媽看到肉就會生氣等抱怨。每次聽到朋友這樣說時,我都會有滿滿的同情。
我認為,孩子不管到了幾歲,他們的物品、時間甚至思想,都是他們自己的。出了肚皮後,他們就是一個有自己想法與個性的個體了。不管之後他們選擇了什麼樣的伴侶,在什麼時間做什麼決定,擁有什麼東西,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同等,身邊的家人、朋友、另一半都是一樣的道理。

不管對象是誰,只要你還想要維繫這段感情,就必須與對方一同保護好對方重視的東西,這才是尊重的第一步。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學會尊重對方重視的東西,自然也會贏得對方對你的尊重,因為對方會知道你是認真的看待他的付出與價值,但相反的如果破壞對方尊重的東西,那經營一輩子的感情也可能會瞬間成灰。

結尾

常常看到一些youtube整人或是奇怪的農場文提到,藉由毀掉另一半的東西看對方反應,知道對方是不是真的愛自己。但我常常在想,如果你真的愛對方,又怎麼會捨得看對方受傷的反應與破壞他珍藏的事物呢?而且這種反覆的測試,不也是對這段感情的不信任嗎?
我不認同這種作法,也很討厭別人說因為對方生氣就是不愛或是不值得信任的說法,這樣過分武斷與侮辱人,也會扭曲感情價值觀。
談感情之前,先談尊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