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引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們家也有一個愛生氣的小怪獸嗎?遇到事情情緒立刻馬上上來,並且無法溝通,小怪獸生氣會大喊大叫或是大哭,而身為大人的我們也經常會因為這種情況而臉色下沉、情緒也會上來,或是手足無措或是準備開始大講道理

深呼吸,按下個停止鍵

  1. 孩子有情緒時,他什麼也聽不進去,不要講道理。
  2. 不要不理他,孩子反而會更傷心更生氣。
  3. 不要向孩子妥協,驕縱也是害了他。
  4. 不要比他脾氣還大,貌似解決了,其實是壓抑了孩子內心的情緒,到了青春期孩子脾氣也會很大。


方法》》》

  1. 孩子發脾氣時,大人要先“冷靜下來”
  2. 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等他慢慢平復。
  3. 等他發泄的差不多的時候,你再去抱抱他
  4. 當他情緒完全平復之後,再和他就事論事,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有情緒是允許發泄的,但是你也一定會堅持你的原則和底線
當然很多時候的努力不一定都會成正比成長,但也別忘了可能是在往下扎根呢!

當然很多時候的努力不一定都會成正比成長,但也別忘了可能是在往下扎根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哆的沙龍
3會員
39內容數
樂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2
多久沒有好好與自己對話了呢?我知道自己內心的孩子一直鬧著情緒,偏執的一直不放過自己,一遍一遍的抓著那會弄傷自己的利器不放,『孩~要不要這麼的偏執阿?』幾年了?我甚至都不願意去記清楚,應該有5年了吧!還是更長的時間呢? 異常執著的孩子偏要用力的緊握著那利器,任憑自己的手掌血肉外翻、皮都無力地垂掛在掌邊
2023/06/22
多久沒有好好與自己對話了呢?我知道自己內心的孩子一直鬧著情緒,偏執的一直不放過自己,一遍一遍的抓著那會弄傷自己的利器不放,『孩~要不要這麼的偏執阿?』幾年了?我甚至都不願意去記清楚,應該有5年了吧!還是更長的時間呢? 異常執著的孩子偏要用力的緊握著那利器,任憑自己的手掌血肉外翻、皮都無力地垂掛在掌邊
2023/06/12
最近的我一直思考為什麼我要努力的紀錄自己的生活或是想法呢?其實,從自己換工作以來能說的是.....我學習了很多不一樣的心態、知識、溝通,可能因為轉換跑道,所以很多事物都是以前自己沒接觸過的,所以我學習的部分也是以前沒學到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專注於自己進修的部分,因為想多學點自己未知的領域,但是說真
Thumbnail
2023/06/12
最近的我一直思考為什麼我要努力的紀錄自己的生活或是想法呢?其實,從自己換工作以來能說的是.....我學習了很多不一樣的心態、知識、溝通,可能因為轉換跑道,所以很多事物都是以前自己沒接觸過的,所以我學習的部分也是以前沒學到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專注於自己進修的部分,因為想多學點自己未知的領域,但是說真
Thumbnail
2023/03/13
這兩天的假日是好好陪伴家人的時間,因為很清楚有些家人是多見一面便會少一面,所以會特地約個家人一起吃飯或是見面,儘管有時候沒有特定要做什麼事情 或是單純就享受大家相處再一起卻什麼也沒做的共處時光,我想那對我來說是美好的,所謂的幸福對我來說心是平淡的、從容的,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用著自己節奏來做事,我很喜歡
Thumbnail
2023/03/13
這兩天的假日是好好陪伴家人的時間,因為很清楚有些家人是多見一面便會少一面,所以會特地約個家人一起吃飯或是見面,儘管有時候沒有特定要做什麼事情 或是單純就享受大家相處再一起卻什麼也沒做的共處時光,我想那對我來說是美好的,所謂的幸福對我來說心是平淡的、從容的,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用著自己節奏來做事,我很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