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On Call】宋晏仁醫師談「如何戒除糖癮?」重點摘要及實際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講師介紹

宋晏仁醫師,專長:家庭醫學科,曾擔任陽明大學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長。

宋醫師曾經也有糖尿病前期的徵兆,曾經愛喝可樂。


重點摘要

  • 糖癮?糖毒?
  • 公共衛生數據
  • 1975年後,全世界的肥胖者突然增加
  • 1975年,美國提出“飲食金字塔”
  • 以醣類為主的飲食指南
  • 糖成癮的神經科學證據
  • 糖成癮的藥理與毒理學證據
  • 糖成癮症狀
  • 水果也是“糖果”
  • 擺脫糖癮的方法


糖癮?糖毒?

公共衛生數據

1975年(民國64年)~2025年(民國114年),肥胖人口增加了4倍。

1975年之前不列入統計,因為在此之前,肥胖者的比例相當穩定。

1975年後,全世界的肥胖者突然增加

突然在1975年這個時間點,肥胖率大幅增高,難道全世界突然好吃懶作?

其實美國在1970~1975年的肥胖率是降低的,但在 低脂高醣 的飲食風潮後,世界各國的肥胖率就逐年增加至今。

宋晏仁醫師以【環境毒物學】的角度判斷,這是因為環境毒物的暴露

1975年,美國提出“飲食金字塔”

1975年之前,美國人心臟病大幅增加。美國人發現是膽固醇堆積,而膽固醇是一種脂肪,當時有一群學者認為是吃過多的動物性脂肪造成的,所以他們認為低脂肪的飲食才是健康的飲食。

1960~1970年代,美國國會有一位學歷史的參議員,他主導了飲食委員會,硬逼生化學家提出一個飲食指南(當時生化學家認為,不可依據這麼少的證據,就提出一份飲食指南),於是“飲食金字塔”就這麼誕生了。

由於美國是第一強權,其他國家認為美國科學發達,認為美國人講的一定是對的,所以在美國提出飲食金字塔之後,世界各國也跟進了。

從公共衛生學角度來看,1975年美國提出 低脂高醣的飲食金字塔 後,全世界就暴露在類毒品的環境,糖尿病人口也大幅攀升

以醣類為主的飲食指南

1975年,美國提出的金字塔飲食指南,就是以五穀雜糧(澱粉)及水果為主。

宋醫師發現不少年輕人有脂肪肝,就是糖攝取過多。

澱粉本身就是葡萄糖的聚合物,所以吃澱粉及吃水果=吃糖,而傳統的飲食指南,錯誤地鼓勵吃太多糖

糖成癮的神經科學證據

路徑:【1.糖 → 2.葡萄糖/果醣 → 3.腸胃道 → 4.副交感神經 → 5.快樂中樞(依核)】

糖:加上去的糖(果糖/蔗糖)、澱粉類(米飯/麵條/麵包)、水果類,只要是碳水化合物都是。

消化道很厲害,立刻分解為葡萄糖及果醣,並刺激消化道裡的副交感神經及賀爾蒙反應,讓依核而產生愉悅、興奮等感覺。

胖的人吃糖,更容易上癮,不會有飽足感,吃完糖反而更餓(惡性循環),他是因為胖,而吃太多。

研究顯示,吸毒與吃糖者,依核的反應相似,證明吃糖就像吸毒一樣會上癮,回應了上面的研究:胖的人越吃糖越餓,因為他需要更強的刺激,才可以滿足

糖成癮的藥理與毒理學證據

劑量效應:服用越多,效應越強

耐受性:服用久了,需更高劑量才有效

依賴性:需要服用,才有“正常”功能

神經毒理學反應:高度興奮或憂鬱

渴望現象:強行抑制使用,有強烈欲望

戒斷症狀:停止服用,發生不適症狀

易過量服用:暴食現象

糖成癮症狀

煩躁,抑鬱,不安,分心,貪食,昏睡,失眠,煙癮,口瘡,便秘。

有一則新聞報導,毒犯從美國紐約的毒品勒戒所出獄後,第一件事不是找毒品,而是找“甜食”,因為毒犯發現吃甜食的滿足感,跟吸毒很像

水果也是“糖果”

農業科技的進步,水果不斷地改良,且是以“甜度”為方向而改良。

宋醫師回憶小時候的水果,並與現今水果的甜度相比,實在天差地遠,水果越改良越甜,所以吃水果也要小心。

應該視為藥品,具有成癮性。糖是有毒的東西,絕不可以過量攝取。


實際應用

擺脫糖癮的方法

  1. 認知的改變:把糖當藥物,把糖當毒品
  2. 吃“正確”的食物:健康且有飽足感的食物 (蔬菜)
  3. 宋醫師給病人的飲食建議:半菜半肉,1/4澱粉
  4. 飢餓時,吃一頓健康飽足的正餐
  5. 舒壓與運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p 綜合筆記的沙龍
5會員
12內容數
2022/11/11
最近最大的收穫,就是終於釐清自己思維上的盲點 . 這兩年,讀了不少書,卻也讀到幾句,讓今天以前的我困惑不已:「絕學無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認為知識浩瀚無窮,你用有限生命,貪婪的追求無限知識,注定失敗 老子認為,真正需要知道的,就是「道」。其
2022/11/11
最近最大的收穫,就是終於釐清自己思維上的盲點 . 這兩年,讀了不少書,卻也讀到幾句,讓今天以前的我困惑不已:「絕學無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認為知識浩瀚無窮,你用有限生命,貪婪的追求無限知識,注定失敗 老子認為,真正需要知道的,就是「道」。其
2022/10/21
坐著看書,深度思考,把一門知識思考透澈。 . 躺著看天花板,發散思考,靈光乍現、觸類旁通: 有時可以把跨領域的知識相互結合、類比、對比、 有時可以把東、西方經典中相同的智慧連結與驗證、 有時可以把不同書本類似的知識融合、 有時可以把完全相反的理論對比。 . 在月光下的公園裡來回踱步,有時候可以想通原
Thumbnail
2022/10/21
坐著看書,深度思考,把一門知識思考透澈。 . 躺著看天花板,發散思考,靈光乍現、觸類旁通: 有時可以把跨領域的知識相互結合、類比、對比、 有時可以把東、西方經典中相同的智慧連結與驗證、 有時可以把不同書本類似的知識融合、 有時可以把完全相反的理論對比。 . 在月光下的公園裡來回踱步,有時候可以想通原
Thumbnail
2022/07/29
很多投資人遇到股災來臨後,才知道在投資組合配置債券的重要性,但當股災來臨後,才買債券已經來不及了 資產配置,是要在平常就要做好的預防措施,就像準備考試一樣,平常好好讀書,就不用臨時抱佛腳了 而這跟靜心修煉有何關係呢? 但是,平常如果都沒有靜心修煉,就很難在關鍵時刻保持平靜了 我的經驗
2022/07/29
很多投資人遇到股災來臨後,才知道在投資組合配置債券的重要性,但當股災來臨後,才買債券已經來不及了 資產配置,是要在平常就要做好的預防措施,就像準備考試一樣,平常好好讀書,就不用臨時抱佛腳了 而這跟靜心修煉有何關係呢? 但是,平常如果都沒有靜心修煉,就很難在關鍵時刻保持平靜了 我的經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怎麼選擇吃的食物,特別是要對「糖」的攝取要更加警覺,作者認為「糖」是一種毒品,更是百病之源!
Thumbnail
怎麼選擇吃的食物,特別是要對「糖」的攝取要更加警覺,作者認為「糖」是一種毒品,更是百病之源!
Thumbnail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
Thumbnail
#水果恐懼症 現今有個快速發展的風潮:全國數百萬在對抗健康問題的人去看醫生、治療師、飲食專家或療癒師,都會立刻聽到:「要從飲食中排除水果。」 近幾年來,大量食物中添加的加工糖,特別是以玉米糖漿的形式—會助長肥胖、病毒、真菌、癌症與其他許多疾病的重要事實陸續被結露。突然間,健康照護領域的集體意識開始攻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26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布魯克.歐珀、派翠西亞.法瑞絲 書籍來源:闕又上推薦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14.12初版 ISBN: 9789862419809 #健康飲食 #糖 #減重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26 閱讀媒介:實體書 作者:布魯克.歐珀、派翠西亞.法瑞絲 書籍來源:闕又上推薦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時間:2014.12初版 ISBN: 9789862419809 #健康飲食 #糖 #減重
Thumbnail
人們往往對肥胖者有些迷思,認為他們是只是貪吃,無法用意志力克制自己的食慾。想減肥必須節食,必須少吃多動。 為什麼節食對於減肥沒有用? 最近閱讀《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的節食迷思》提到了關鍵原因: 單憑意志力無法控制新陳代謝所調節的體重設定點。
Thumbnail
人們往往對肥胖者有些迷思,認為他們是只是貪吃,無法用意志力克制自己的食慾。想減肥必須節食,必須少吃多動。 為什麼節食對於減肥沒有用? 最近閱讀《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的節食迷思》提到了關鍵原因: 單憑意志力無法控制新陳代謝所調節的體重設定點。
Thumbnail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飲食的建議,首度規定「糖」的攝取上限,每月不宜超過總熱量的一成,若以成人每天兩千大卡來算,糖應該低於兩百大卡,若以一公克糖有四大卡來算,一天總共糖類的捨取量應該少於五十公克。
Thumbnail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飲食的建議,首度規定「糖」的攝取上限,每月不宜超過總熱量的一成,若以成人每天兩千大卡來算,糖應該低於兩百大卡,若以一公克糖有四大卡來算,一天總共糖類的捨取量應該少於五十公克。
Thumbnail
對於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糖和澱粉成了很不好的東西,好像是「萬惡」似的。本來吃甜食會讓人有愉悅和幸福的感覺,澱粉類的米、麵、地瓜、馬鈴薯等是自古以來人們賴以吃飽,維持體力的食物,今天怎麼成了「很不好」的東西呢?真奇怪。 我想到了下面的原因: 糖— 澱粉— 以勞動運動量來說,現代人的醣類吃太多了
Thumbnail
對於有糖尿病的人來說,糖和澱粉成了很不好的東西,好像是「萬惡」似的。本來吃甜食會讓人有愉悅和幸福的感覺,澱粉類的米、麵、地瓜、馬鈴薯等是自古以來人們賴以吃飽,維持體力的食物,今天怎麼成了「很不好」的東西呢?真奇怪。 我想到了下面的原因: 糖— 澱粉— 以勞動運動量來說,現代人的醣類吃太多了
Thumbnail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Thumbnail
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吃回到減肥前。 Hard for decades, before a eat to lose weight. 宋醫生2014年開始採用此法,迄今七年不止不復胖,反而更加精瘦,因此甚至跟人開玩笑說「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原因就在用對了方法。此法不必忍饑挨餓,而是每餐吃飽,因此可長可
Thumbnail
白雪公主遞給你的糖果,會不會比巫婆的蘋果更毒? 容易的快樂,會不會是痛苦的開始? 2009年7月30日,一個名為「糖:苦澀的真相」...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白雪公主遞給你的糖果,會不會比巫婆的蘋果更毒? 容易的快樂,會不會是痛苦的開始? 2009年7月30日,一個名為「糖:苦澀的真相」...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就先重點提示「每天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決定人們的健康」,日常飲食遠比想像地更大幅左右了健康、更嚴重地影響工作表現。 身體狀況不佳,有九成都源自於「血糖值」,本書介紹如何控制血糖值和健康長壽的準則。
Thumbnail
作者在前言就先重點提示「每天吃進肚子裏的東西,決定人們的健康」,日常飲食遠比想像地更大幅左右了健康、更嚴重地影響工作表現。 身體狀況不佳,有九成都源自於「血糖值」,本書介紹如何控制血糖值和健康長壽的準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