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和實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按心理健康主任的指導下寫了這周的時間表,實際做起來有更多自己沒法預料的事。已經不是工作內容,而是家中瑣碎事。做起來有更多自己未知的情況發生,包括生理和心理。生理上會感到太熱而影響了效率,或是突然腸胃不適而不得不上洗手間。心理上以為很難的事情,實際可能只需要20分鐘,不情願去做大於工作些的難度,譬如只是出門買外賣、搬東西到對面街口的倉庫。以為很容易的事,可能只是羅列帳單的日子,做起來發現很容易漏掉要交的帳單,不可以一次做完,還得要下一次交帳單時才能逐一記錄。
難怪一個上司不會分配工作給下屬,上司認為需要的時間和員工實際需要的時間永遠會有差距。要把一個大項目拆細是項目管理的基本要求,再去估算實際需要的時間。然而,現實只是一個假的數字,從來一項工作需要的時間和實際工時不會成正比。
很難會有人做到這些,就等如小時候我們總是埋怨老師給我們太多功課做不完。是呢,我們都只是想一天的功課做完第二天交,可是大家都總是會有拖欠功課的事情發生。可能是覺得做功課太難,也可能實際上真的多。有些事情,原來我們從小就在學習,只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原因。我們都知道功課分幾天交,每天做一點就會做完,但單是要估計自己要用幾多天才做完也很難。
道理,從小就學。可是,出來工作,大家連將一個項目像功課拆成不同小功課慢慢完成,訂下日子,也很難。
一件事一個人無法告訴你怎麽做、怎麽拆碎,那一定是他根本不知道要怎麽做才會這樣,和我們埋怨老師給的功課太多。
所以,管理,真的不需要大道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0之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知易行難。一個人要按既定的計畫完成事情,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 小時候我們也有惰性,想做完當天的功課,也會被拖延症拖累。 其實,是不是有一些我們想著是責任的事情,是已經在小時候開始已經幫我們訓練呢? 只是,我們永遠知道要做,卻不知道為何而做,那才是小時候我們永遠不聽話的原因吧。
或許感受到深層次的感覺釋放,才知道有些想法一直壓抑著,是需要學習怎樣釋放。 但是,有很多畫面閃過,到底甚麽才是源頭,我也不知道。 甚麽才是真正的釋放,還要時間吧。 腦裡一片空白,因為那種感覺太深刻,所以才沒那麽容易整理出來吧。 釋放真正的自我,做真正的自己,知易行難。
不是人的打架,是腦子打架。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麽,一會兒想的是這個,一會兒想的是那個,一直沒有辦法下定決心。 擔心會出錯,於是努力地去將所有可能性想一次,只希望不想自己後悔。永遠踏不出去,也走不出去,在原地打轉再打轉。 所有的文章,都是一個狀態,永遠未完成。 只要讀一次,就想改一次。
家人是甚麽? 或許就是在吵吵鬧鬧和各種生活瑣碎事堆積而成,回首過來,已是千絲萬縷的關係。 夢境裡出現的身影,剪不斷理還亂,所以,在我的心底裡,他們是甚麽樣的存在? 怎樣才可以說清楚我心裡的感覺? 我真正要梳理的是甚麽? 不像戲劇有跌岩起伏的劇情,而是在各種平淡如水芝麻綠豆的小事中相處。
就像很久沒踏自行車一樣,一踏上就會記得的身體記憶,就是現在沖煮意式咖啡的感覺吧。 熟能生巧,但我想達到的是又快又好又準。希望未來會掌握到意式咖啡的沖煮技巧。
在咖啡店賣的咖啡,和在酒店賣的咖啡,你覺得會差多少錢?差三塊錢(以港元計算)。 但是,那差價是不是值得,真的是感官。 50一杯咖啡是不是貴,39元是不是便宜,或許要看這杯咖啡包含的東西。 定價,更多的是帶給顧客的心裡感覺。
知易行難。一個人要按既定的計畫完成事情,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 小時候我們也有惰性,想做完當天的功課,也會被拖延症拖累。 其實,是不是有一些我們想著是責任的事情,是已經在小時候開始已經幫我們訓練呢? 只是,我們永遠知道要做,卻不知道為何而做,那才是小時候我們永遠不聽話的原因吧。
或許感受到深層次的感覺釋放,才知道有些想法一直壓抑著,是需要學習怎樣釋放。 但是,有很多畫面閃過,到底甚麽才是源頭,我也不知道。 甚麽才是真正的釋放,還要時間吧。 腦裡一片空白,因為那種感覺太深刻,所以才沒那麽容易整理出來吧。 釋放真正的自我,做真正的自己,知易行難。
不是人的打架,是腦子打架。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麽,一會兒想的是這個,一會兒想的是那個,一直沒有辦法下定決心。 擔心會出錯,於是努力地去將所有可能性想一次,只希望不想自己後悔。永遠踏不出去,也走不出去,在原地打轉再打轉。 所有的文章,都是一個狀態,永遠未完成。 只要讀一次,就想改一次。
家人是甚麽? 或許就是在吵吵鬧鬧和各種生活瑣碎事堆積而成,回首過來,已是千絲萬縷的關係。 夢境裡出現的身影,剪不斷理還亂,所以,在我的心底裡,他們是甚麽樣的存在? 怎樣才可以說清楚我心裡的感覺? 我真正要梳理的是甚麽? 不像戲劇有跌岩起伏的劇情,而是在各種平淡如水芝麻綠豆的小事中相處。
就像很久沒踏自行車一樣,一踏上就會記得的身體記憶,就是現在沖煮意式咖啡的感覺吧。 熟能生巧,但我想達到的是又快又好又準。希望未來會掌握到意式咖啡的沖煮技巧。
在咖啡店賣的咖啡,和在酒店賣的咖啡,你覺得會差多少錢?差三塊錢(以港元計算)。 但是,那差價是不是值得,真的是感官。 50一杯咖啡是不是貴,39元是不是便宜,或許要看這杯咖啡包含的東西。 定價,更多的是帶給顧客的心裡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不是管理時間,而是合宜地分配精力的使用方法,使精力能消耗在想要完成的事務上。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出社會後,不論你的工作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在前一天晚上就先想好明天的待辦事項,或至少是當天早上進入工作模式前先規劃確認,甚至是有的人是早已擬定好長、中、短、近期計畫了。對教師這份行業來說也是,大至每學期的的教學進度、安排活動,小至每天早自修、準時上下學、每天抄聯絡簿、處理事件(不過更多的是
Thumbnail
分配工作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本篇文章介紹了有效佈置工作的6個步驟,此外,也解釋定期對下屬的工作進行獎懲和檢討,可以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的原因。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我們多少都有聽過主管或是老闆、業主提出聽起來不合理的要求,會覺得不合理,通常都是你比較懂得這件事的難度在哪,而如果直接拒絕要求,對方其實也不懂為什麼做不到。 因此拒絕同時,給出完成要求需要的資源、時間以及步驟,且都要有明確的數字,對方才能評估難度是否投入。 當我們認為某項要求過於艱難時,其實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不是管理時間,而是合宜地分配精力的使用方法,使精力能消耗在想要完成的事務上。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我們時常陷入一個困境,是要追求完美還是要接住各種可能問題 ? 許多人習慣花費大量時間,一一考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等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花很多時間推敲擬定解決方案,確保客人和老闆的要求能夠完美達成。 這種做法確保我們不會遺漏任何細節,但往往也讓工作變得複雜而繁瑣。
出社會後,不論你的工作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在前一天晚上就先想好明天的待辦事項,或至少是當天早上進入工作模式前先規劃確認,甚至是有的人是早已擬定好長、中、短、近期計畫了。對教師這份行業來說也是,大至每學期的的教學進度、安排活動,小至每天早自修、準時上下學、每天抄聯絡簿、處理事件(不過更多的是
Thumbnail
分配工作是管理者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本篇文章介紹了有效佈置工作的6個步驟,此外,也解釋定期對下屬的工作進行獎懲和檢討,可以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的原因。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我們多少都有聽過主管或是老闆、業主提出聽起來不合理的要求,會覺得不合理,通常都是你比較懂得這件事的難度在哪,而如果直接拒絕要求,對方其實也不懂為什麼做不到。 因此拒絕同時,給出完成要求需要的資源、時間以及步驟,且都要有明確的數字,對方才能評估難度是否投入。 當我們認為某項要求過於艱難時,其實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